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21课《古诗三首》精品配套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书法展示。(读拼音,写词语)chángzhēnghúmăxiàngyŭchūsài[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zuìwòguǐxióngrénjiéqíncháo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出塞.(sài)秦.时明月(qín)飞将.(jiāng)B.琵.琶(pí)醉.卧(zhuì)项.羽(xiàng)C.胡.马(hú)人杰.(jié)不教.胡马度阴山(jiào)D.马上催.(cuī)长征.(zhēng)死亦为.鬼雄(wèi)3.下面诗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B.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丟琶/马上催。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4.下面诗句中,与冬天没有关系的诗句是()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C.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5.下列诗句中,描写边塞景象的一项是()A.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B.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C.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D.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6.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可怜..九月初三夜。我很可怜..他。B.欲饮琵琶马上..催。让她马上..进来。C.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们踏上了征.途。D.醉卧沙场..君莫笑。沙场..秋点兵。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王翰和王之涣都是唐代诗人,他们写的《凉州词》都是边塞诗。B.《凉州词》最后一句是反问句,是千古名句,令人深思。C.这首诗描写了战士们出征后的场面。D.“醉卧沙场君莫笑”,表现了守边将士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视死如归的勇气。8.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A.使破坏。B.使分开。C.突破,破除。D.打下、攻下。(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A.面积单位。B.重量单位。C.长度单位。D.量词(3)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A.向外透或往上升。B.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C.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D.不加小心,鲁莽,冲撞。9.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A.比喻B.反问C.排比D.设问(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3)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4)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10.按要求写句子。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翻译诗句)2.用排比句式写一个关于母爱的句子。3.用夸张的修饰手法写出一个表示很多的句子。4.小明看书。(扩写,怎样的小明?在哪里?怎样地看?看什么书?)二、课内古诗词鉴赏(一)课内阅读。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12.对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②秦朝时期的明月,汉朝时期的边关。③秦朝时期的边关,汉朝时期的明月。13.这首诗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这首诗中表现诗人对朝代更替,征战未断,男儿战死沙场,留下无数悲剧的感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列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句写了匈奴大军对飞将军的敬畏。B.诗句用“龙城飞将”的典故,婉转地讽刺了当时边防将帅的骄惰无能,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之情。C.诗句抒发了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不愿看到匈奴南下度过阴山,诗句中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之情。(二)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把古诗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18.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豪情。19.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20.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三)古诗阅读理解。夏日绝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21.把诗句补充完整。2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女词人_________。这首诗引用了_______________的典故。23.用“/”在第二行诗中标出朗读时的停顿。24.这首诗的作者借赞美_______来鞭挞宋朝统治者,表达了作者的三、拓展提升(一)阅读理解。[来源:Zxxk.Com]苏武牧羊①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常常发生战争。有一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还亲自把一支旌节交给他。苏武知道这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②苏武和随从们来到匈奴,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回国时,受到别人的牵连,匈奴单于看苏武是个人才,就趁机逼迫苏武投降。苏武手握旌节,宁死不屈,气愤地说:“我是大汉使者,绝不能让国家受到侮辱!”说着就要抽刀自尽,幸好被人救下了。③匈奴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非常救佩,就越发想要让他投降。单于派已经投降的汉使卫律去劝降。苏武不等卫律说完就怒目圆睁,手持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朝臣子,而今忘恩负义,背叛国家和父母,还有什么脸面来和我说话!”骂得卫律无地自容,羞愧而去。④为了使苏武屈服,匈奴单于又生一计。他指着一群羊对苏武说:“这群羊归你。哪天生出小羊羔,就哪天放你回国。”随即把苏武放逐到北海去牧羊。苏武查点羊群,发现全是公羊。但他心坚如铁,毫不动摇。⑤北海野草遍地,荒无人烟,和苏武作伴的就只是一支旌节和一群羊。苏武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就掘野鼠、收草籽野果充饥;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他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却始终手持旌节。不论白天放羊还是晚上睡觉,总不离手,他经常望着南飞的大雁,屈指计算日子,盼望着有一天能手持旌节回到祖国。⑥苏武在匈奴坚持了整整十九年,经过汉朝多次交涉,匈奴单于终于答应释放苏武。苏武出使的时候正值壮年,回汉朝时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他回到长安时成千上万的人来迎接。看到苏武含着热泪坐在车上,怀里握着那支脱光了毛的旌节,人们没有一个不感动,不落泪的。25.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屈”:A.使弯曲B.屈服C.委屈宁死不屈.()屈.指计算()(2)文中()次提到旌节。A.4B.6C.7(3)文中“旌节”代表的是()A.苏武B.国家C.牧羊人(4)匈奴单于把苏武放逐到北海牧羊的原因是()A.苏武擅长牧羊,盼望能早日回国。B.匈奴单于为了使苏武屈服,故意为难他。C.匈奴单于希望苏武的羊能生出小羊羔。26.仔细阅读短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序。C——()——()——()A.卫律劝降B.北海牧羊C.以死抗辱D.持旌回国27.读④⑤⑥段,从内容或写作手法上任选一个角度作批注。我选择的角度是:我所做的批注是:(二)课外阅读。管仲与鲍叔牙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牙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成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使地处海滨的齐国流通货物,积聚财帛,富国强兵,办事能够与百姓同好恶。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候,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这都是管仲的智谋。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牙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牙办事,却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但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干,他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选跑,但鲍叔牙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还有老母亲需要养。公子纠失败了,大臣们都认为屈辱而自杀,而我宁愿关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鲍叔牙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愧,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鲍叔牙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体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牙能够识别人才。28.文中画“”的句子中“便宜”的意思是()A.价钱低。B.不应得的利益。C.使得到便宜。29.“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表达了管仲____________。30.管仲(),鲍叔牙()A.慧眼识英才B.贪小便宜C.贤明能干D.愚笨胆小31.本文是按_______的顺序写的,先写________时,管仲和鲍叔牙交情好,再写_________管仲、鲍叔牙各事其主,管仲后被因禁,鲍叔牙极力推荐管仲,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接着写管仲对鲍叔牙的___________;最后写人们都称赞鲍叔牙。3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公子小白在鲍叔牙和管仲的帮助下,打败了公子纠,做了齐国的国君。B.齐桓公能够完成霸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仲的辅佐。C.管仲少年时因为贫穷,所以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丝毫不介意。D.管仲打仗时经常当逃兵,是因为他顾及家中的老母亲。答案1.长征胡马项羽出塞醉卧鬼雄2.C3.B4.B5.C6.D7.C8.DCB9.BDAC10.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母爱是阳光,在每一个阴霾的日子里给我们温眼;母爱是大树,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给我们清凉:母爱是甘泉,默默地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新娘子的房间,这会儿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爱学习的小明在家里认真地看教科书。11.唐王昌龄12.①13.李广1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5.A1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7.荒凉、严寒、空旷、阴沉18.立誓破敌,决战决胜19.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20.D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22.宋李清照项羽乌江自刎2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24.项羽爱国主义情怀25.BACBB26.ABD27.写作手法④⑤⑥段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苏武在北海放羊的恶劣环境——野草遍地,荒无人烟。和苏武的坚定意志对比——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就掘野鼠、收草籽野果充饥;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他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却始终手持旌节。越是艰苦,越是衬托出苏武的坚定。28.B29.对鲍叔牙知遇之恩的感激30.CA31.事情发展年轻不久感激32.A
本文标题:【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596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