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编预算会计李海波刘学华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课程说明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使用预算拨款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反映和监督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和结果以及有关经营收支情况的专业会计。我国两大会计体系之一。课程说明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国家预算等。学习要求:掌握预算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事实际工作。第一章预算会计概述预算会计的含义与特点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预算会计的基本前提与核算基础预算会计的一般原则预算会计的基本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一节预算会计的含义及特点一、我国预算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二、预算会计的含义三、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四、预算会计的特点一、我国预算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预算会计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预算会计是对国家预算资金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所实施的一种管理活动,它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我国预算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998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04年8月28日,财政部发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预算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我国预算会计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转变二、预算会计的含义我国两大会计体系: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一)企业会计:它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生产、流通领域中的各类企业经营资金的活动。企业的主要特征是以营利为目的,基本上属于物质生产部门,通过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各种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由此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二)预算会计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使用预算拨款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反映和监督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和结果以及有关经营收支情况的专业会计。1.预算会计主体(1)各级政府:政府财政机关。(2)行政单位:是指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国家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实施预算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等。(公检法局)(3)事业单位是指不具有社会生产职能和国家管理职能,主要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的单位,包括:科学、教育、文艺、广播电视、信息、卫生、体育等科学文化事业单位;气象、水利、环保、计划生育、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单位;公证、法律服务等中介机构。(科教文卫体广信,气水环生福公介)医院?学校?幼儿园?小学?公立私立?2.预算会计的客体即预算会计的对象是财政性资金运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以及有关经营收支的过程和结果。国家预算简述国家预算又称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其准的政府年度公共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具有六个特征:一是预测性;二是法定性;三是完整性;四是时段性;五是公开性;六是责任性。三、预算会计体系的构成预算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参与总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和基本建设拨款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四、预算会计的分级1.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分级(1)国家财政部设立中央级财政总预算会计;(2)省级(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厅(局)设立省级(包括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总预算会计;(3)市(地、州)财政局设立市(地、州)级财政总预算会计;(4)县(市)财政局设立县(市)级财政总预算会计;(5)乡(镇)财政所设立乡(镇)级财政总预算会计。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级(1)主管会计单位,简称主管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2)二级会计单位,简称二级单位。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的。(3)基层会计单位,也称三级会计单位。向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没有所属会计单位。总会计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基层会计单位指导监督指导监督指导监督财政部教育部北京大学北大附中领报领报领报事业单位会计分级示意图五、预算会计的职能传统的核算和监督职能预测职能宏观经济调控职能参与政策决策职能五、预算会计的特点1、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和财政性。2、不进行成本和盈亏核算,着重核算资金的收支结余。3、一般实行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可实行权责发生制。第二节预算会计基本理论预算会计的基本前提预算会计的一般原则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预算会计要素预算会计等式一、预算会计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二、预算会计的一般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客观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4.一贯性原则5.及时性原则6.明晰性原则7.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会计确认质量要求1.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原则2.专款专用原则3.实际成本原则4.配比原则三、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1.收付实现制财政总预算会计(除个别事项外)和行政单位会计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对于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2.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会计对于经营性业务宜采用权责发生制。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事项1.预算已经安排,由于政策性因素,当年未能实现的支出;2.预算已经安排,由于用款进度等原因,当年未能实现的支出;3.动支中央预备费安排,因国务院审批较晚,当年未能及时拨付的支出;4.为平衡预算需要,当年未能实现的支出。四、预算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就是会计对象的构成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预算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资产是过去的事项形成的并由会计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1.财政总预算单位的资产,是一级财政掌管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政性存款、有价证券、暂付及应收款项、预拨款项、财政周转金放款、借出财政周转金以及待处理周转金等。(一)资产2.行政单位的资产是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行政单位的资产一般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3.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事业单位的资产一般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负债是指会计主体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负债具有如下特征:第一,负债是已经发生的,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必须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经济责任。第二,负债必须能够用货币确切计量或者可以合理地预计。第三,负债通常都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偿付日期。第四,大部分负债是交易的结果,而这种交易一般是以契约、合同、协议或者法律约束为前提。(二)负债1.财政总预算单位的负债是一级财政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偿付的债务,包括应付及暂收款项和按法定程序及核定的预算举借的债务、借入财政周转金等。2.行政单位负债是行政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偿付的债务,包括应缴预算款、暂存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等。3.事业单位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一般包括借入款项、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各项应缴款项等。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在企业会计中称为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在预算会计中,由于这部分经济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或组织自身),为体现单位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并尊重法律事实,将其称为净资产。(三)净资产1.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净资产,包括各项结余、预算周转金和财政周转基金等。2.行政单位的净资产,包括固定基金和结余等。3.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和结余等。收入是指会计主体为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而取得的经济利益流入。1.财政总预算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根据法令和法规所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是一级财政的资金来源。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资金调拨收入和财政周转金收入等。(四)收入2.行政单位收入指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等。3.事业单位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收入等。支出是指会计主体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1.财政总预算支出是一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的再分配。包括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专用基金支出、资金调拨支出和财政周转金支出等。(五)支出2.行政单位的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了完成公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包括经费支出、拨出经费和结转自筹基建等。3.事业单位的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及其它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支。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五、预算会计等式(一)静态等式资产=负债+净资产反映单位在特定时点的资产、负债与净资产的恒等关系。(二)动态等式,反映单位在业务营运过程中收支结余情况及净资产的增值情况。收入-支出=结余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之比较1、会计主体(适用范围)不同2、会计核算基础不同3、会计要素构成不同4、会计等式不同5、会计核算内容与方法不同第二章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是对预算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反映和监督所采用的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一、会计科目1.会计科目的含义与分类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分类。按其经济内容或用途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收入类和支出类五大类。按其核算层次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两大类。2.会计科目设置原则统一性原则与预算科目相适应的原则简明实用原则3.预算会计科目(容后细说)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行政单位会计科目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二、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1.记账符号——“借”和“贷”2.账户结构3.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4.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各类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类别账户借方账户贷方账户期末余额资产账户负债账户净资产账户收入账户支出账户增加减少减少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减少在借方在贷方在贷方在贷方或无余额在借方或无余额核算举例:以行政单位为例[例1]从银行提取现金800元备用。借:现金800贷:银行存款800[例2]收到财政拨入的经费500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50000贷:拨入经费50000[例3]以现金购买办公用品680元。借:经费支出680贷:现金680[例4]职工李华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1200元。借:经费支出1200贷:暂付款1200三、会计凭证1.原始凭证2.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通用记账凭证财政总预算会计原始凭证(1)国库报来的各种收入日报表及其附件,如各种“缴款书”、“收入退还书”、“更正通知书”等。(2)各种拨款和转账收款凭证,如预算拨款凭证、各种银行汇款凭证等。(3)主管部门报来的各种非包干专项拨款支出报表和基本建设支出月报。(4)其他足以证明会计事项发生经过的凭证和文件。行政单位会计原始凭证(1)收款收据;(2)借款凭证;(3)预算拨款凭证;(4)固定资产调拨单;(5)开户银行转来的收、付款凭证;(6)往来结算凭证;(7)库存材料的出库、入库单;(8)其他足以证明会计事项发生
本文标题:政府会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67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