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3年《咕咚》教案包第一第二课时【范例5篇】
1/282023年《咕咚》教案包第一第二课时【范例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2023年《咕咚》教案包第一第二课时【范例5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咕咚》教案包第一第二课时【第一篇】教学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2/28教具准备: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知道吗?大自然是很神奇的!黑黑的土里会长出绿绿的芽,小小的花瓣会散发出阵阵的清香,甜甜的果实里呀又会藏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听!大自然还会发出很多声音呢。哗哗哗,这是什么声音啊?——;呼呼呼,这又是什么声音——;轰隆隆,这是——。再听,咕咚!这是什么声音呀?好奇怪。猜一猜。生猜(2人)二、师范读故事是不是呢?答案就藏在一个有趣的故事里。故事的名字就叫《咕咚》。看老师写。(板书课题:咕咚)最美的故事要用最美的坐姿来听!眼睛看老师!我们的故事开始了。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故事讲完了。考考你听得怎么样?听出来了吗,“咕咚”是什么呀?三、生初读故事原来,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这声音还吓坏了那么多的动物呢!真有意思!这么有意思的故事,让我们自己读读吧!赶紧打开书,第163页。双手拿书,稍微往前倾斜,注意3/28要把字音读准哦!好,开始读吧!四、识字1、读完了吗?——读完了。我发现大家读得都很认真!好,把书放下。2、字音读准了吗?我来检查一下。1这是这一课比较难读的字。老师把它们放在了屏幕上。(课件:标序号,不加拼音。)老师先问问大家,哪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怎么认识的?在哪见过这个字?谁还认识?(2人)哇!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啊!那就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多好啊!生活中只有多留心、多观察,就能认识很多字,但是还有一些我们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那就让拼音来帮忙吧。请大家借助拼音把你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好,开始吧!(2)出示:领咕咚哇湖狐狸命闹极(带拼音)好,差不多了吧!我们来开个小火车吧!从哪里开始呢?你来当火车头吧!好,我们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跟着他读一遍。如果错了,我们就给他纠正。开始吧!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真是棒极了!~3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吗?我贴你读!字卡(领、极)看你们学得那么好,老师真高兴!4字形4/28字音读准了,那下面啊!让我们来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些字的样子吧,好吗?(a)闹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字有什么办法记住它呢?门子里面有个市。观察的真仔细!热闹,哪儿很热闹?超市的门口很热闹。菜市很热闹。就从这个字的样子来看,是哪热闹呢?对呀!超市的门口很热闹,这不就是这个字的样子吗?超市的门口很热闹。你能像这样记住这个字吗?(板书:坐、加拼音)两个人坐在土堆上——你看,我们的汉字多有意思啊!(b)你们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记记其他的字吗?狐狸:那老师再问你一下,你知道为什么这两个字是反犬旁吗?是的,反犬旁大多都与四条腿的、有皮毛的动物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反犬旁的字?狗、猫、猴、狮。但是,同学们注意了,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反犬旁。比如,这一课里的:山羊啦、兔子啦、大象啦!咕咚哇,看来表示声音的词大多都是口字旁。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轰隆隆就没有口字旁。……。看来,很多字的意思和他们的偏旁有关。5/28命啊,其实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字。你知道古代的人是怎么写这个字的吗?老师写给大家看:(一边说一边写篆书字形)这是一座房子,这是房子的横梁,房子里有一个拜神用的神坛,你看,这个口就是烧香用的神坛了。一个人啊,正跪在神坛前烧香祈祷呢,他在祈祷什么呢?他在祈祷,愿所有的人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你看,这个字就像一幅画一样。这么好玩的字,你也想画一画吗?打开书,163页,找个合适的地方也画一个吧!看谁画得最漂亮!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画得都很认真,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记住“命”这个字的样子了。再来说说剩下的几个字吧!五、写字这些有趣的字都认识了,那就让我们来写两个吧!(狐狸)1、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反犬旁。反犬旁,就是今天我们要学写的新偏旁。看老师写:先写撇;穿过撇的中间写弯钩,注意弯钩要有力量,就像一张弓;最后在弯钩的中间向上一点起笔写撇。伸出手,跟着老师写一遍。撇,弯钩,穿过撇的中间,注意弧度,最后在弯钩的中上部起笔写撇。2、反犬旁会写了,这两个字就可以写了。伸出手,跟着老师写一遍。1狐,先写反犬旁。(边说边写)。再写“瓜”,第一笔,6/28平撇,起笔高一点,撇到竖中线;第二笔,竖撇,从平撇的落笔处起笔;第三笔,竖提,从平撇的前端起笔,写得低一点,基本上和反犬旁一样低。记得要结一个瓜。最后一笔捺,从竖提的上端起笔,捺要写得舒展一些。2狸,先写反犬旁。再写一个“里”。第一笔,竖,从竖中线起笔,起笔低一点,到横中线停;接着,横折、横、横;下一笔是——竖。落笔不能低于反犬旁。最后,横、横。最后一横要长一些。3、学着老师的样子,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先调整坐姿,双脚放平,身体离桌子一拳头,拿起笔,一音两字,开始写吧。(评价:坐姿好!反犬旁写得漂亮!第二个狐有进步!你看,他的反犬旁写得多漂亮,尤其是中间的弯钩,写得多有力量。)如果你写好了,剩下的时间自己安排写哪个字、写几遍。好,停!写完你正写着的那个字,就可以停下来了。六、图文对照。1、刚才我们学写了课文中的一种动物——狐狸。除了狐狸,课文中还有哪些动物呢?赶紧打开书找一找。(你可以从插图中找,也可以从文字中找。)2、你能把这些动物填到合适的括号里吗?(课件)---------听到“咕咚”一声,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也跟7/28着跑起来,只有--------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事情的真相。3、原来跑了半天,是瞎折腾了一场。这么有趣的故事,当然少不了有趣的插图啦!课文配了几幅插图呢?——四幅。好,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了什么?这些内容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呢?侯老师可不告诉你们,让你们用自己的眼睛到课文中去找、去发现。4、找到了吗?谁来说?(一、二自然段)那你能把第一段读给大家听吗?“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评价字音)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木瓜会掉下来?——木瓜熟了。哦,知道了,谢谢你!从哪儿掉进湖里的?从树上。从什么样的树上?高高的树上。听老师读,高高的树上。什么感觉?这样读,这棵树就真的很高了。自己试着读一读。谁来读?你来!你来!好,我们把第一段完整的读一遍。注意,树很高呦!那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也一定很大。嗯,准备——木瓜熟了。齐——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5、听到这声音,一旁胆小的兔子做出了什么反应?直接指读!(贴:吓了一跳、拔腿就跑)8/286、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指着卡片)你猜这时的兔子心里会怎么样?(害怕)兔子这样的害怕,当小猴儿问他为什么跑时,他会怎么叫呢?(出示: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谁来学着兔子的样子叫一叫?你来,你来,你来,(贴:可怕极了)(很出色的评价:听出有点害怕了!有点味道了!有点感觉了!)(4、5人)我们大家都来叫一叫吧。7、把一、二两个自然段连起来,你能读好吗?自己试试看?(出示)谁来读?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读得太好了,这幅图都好像真的要动起来了!七、结课下堂课啊,我们来看后三幅图,想让后面三幅图也活起来吗?——想那就请你下课以后将后面的几个自然段认真地读一读。为下堂课做好准备,行吗?今天我们这堂课就上到这儿!好,下课!《咕咚》教案包第一第二课时【第二篇】9/28教材说明这是1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兔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狮子问“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课文的幅较长,一共有12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森林里有一个湖,湖边有几棵木瓜树。第二自然段讲一只兔子听到“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边跑边喊“咕咚来了!”。第三、四自然段讲狐狸、猴子、小鹿、松鼠都跟着跑了起来。第五至十一自然段讲狮子问小猴“咕咚是什么?”,小猴又问狐狸,狐狸再问兔子,谁都没看到说不出是什么,大家在狮子的带领下回湖边去看看。第十二自然段讲他们到湖边又听到“咕咚”一声,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木瓜从树上落到了湖面上。课文配有四幅插图。第一幅插图对应第二自然段,兔子很恐慌地逃跑。第二幅插图对应第四自然段,小动物都惊慌地跟着跑了起来。第三幅图对应第六、七自然段,小猴叫狮子赶快跑,狮子问小猴“咕咚”是什么。第四幅图对应最后一个自然段,大家明白了真相,兔子难为情地捂着脸,其他动物都乐了。课后编有3道练习题。第1题,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朗读的较高要求,它以“正确、流利”为基础,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第2题是分角色表演《咕咚》这个故事,训10/28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第3题是写字练习。教学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教学目标1比鲜丁肮尽⑦恕⑼弧⑼取⒑啊⑺!⒒拧⑹ā⒁酢⒊场⒆贰⒆、摸”13个生字;会写“看、着、兔、阴、松、棵、玩、跟”8个字。学习“羊字头”“足字旁”两个新部首。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绷私饪挝哪谌荩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亲自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课文录音磁带或多媒体课件。(二)识字、写字1识字“喊、转、看、阴、跟”是前鼻音,“咚、慌、松”是后鼻音,要指导把这些字的韵母读准。“松”是平舌音,“着、传、耍、吵、追、狮、赶”是翘舌音,要指导把这些字的声母读准。“耍、慌、转”是三拼音,比较难读准,教师应予以指导。“着”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轻声的“zhe”。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记住字形。并通过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11/28逐步学会用多种方法识字。“看”和“着”、“传”和“转”都是形近字,要指导学生区分。学习带生字的词语,如“看见”“兔子”“喊声”“松鼠”“跟着”等。2毙醋“看”字的首画是撇,不要写成横。“着”字,要重点指导写好新学的部首“羊”。“兔”字,注意不要少写一点。“阴、传、松”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跟”字,要重点指导写好新学的部首。(三)朗读指导这课文比较长,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么长的课文,因此,要充分保证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让他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词语和语句读正确,段落或全课文要逐步读通顺。还可以同桌同学、互相听读和评价。教师指导朗读,重点是让学生学习读出不同的语气和语速,基本能表现出恰当的语感,使学生初步体会怎样把课文读得有感情。(四)体会、感悟体会和感悟都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形成或落实的。在读第二自然段时,可启发学生通过“吓”“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等词句,体会出兔子那种十分惊慌的神情,“咕咚来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喊出来的,要读得较快较重。其他动物的反应也很慌张,第四自然段中有“乱哄哄”一词可以说明,也要引导学生体会。只有狮子的表现不一样,它并不惊慌,只是12/28“好奇”地问,还大胆地说“我们回去看看”。应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观察插图中各种动物的不同表情,从而体
本文标题:2023年《咕咚》教案包第一第二课时【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93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