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报告 > 第8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
1第八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概述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一般策略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2第一节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概述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获取收益管理风险增强流动性管理风险资本税收庇护3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种类1.政府债券政府债券有三种类型:中央政府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2.公司债券(1)抵押债券,是指公司以不动产或动产做抵押而发行的债券,如果债券到期公司不能还本付息,债务人就可以依法请求拍卖抵押品,将所得收入偿还债务人。(2)信用债券,是指公司仅凭其信用发行债券。一般来说,只有那些信誉卓著的大公司才有资格发行这种债券。3.股票44.商业票据5.银行承兑票据6、回购协议7、央行票据8、创新的金融工具9、我国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种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可供选择有:国库券、国家建设债券、国家投资债券、国家特种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央行票据、回购协议和银行承兑票据。5证券组合的管理1、确定管理标准与目标2、对宏观经济与利率走势预测3、列举证券组合所要考虑的因素银行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其证券管理政策:确定控制利率敏感的证券投资需要;投资与流动性计划的协调;担保要求的评估;风险头寸的评估;预期收益率;确定税收状况4、银行管理层确定证券组合管理的基本政策与战略银行需要确定证券组合的规模、投资工具与质量、证券期限政策与战略5、选出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的机构6第二节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银行证券投资组合的收益体现为利息收入、再投资收入、资本利得、提供证券服务的手续费及作为证券经销商和做市商而获得的投标差价等形式。我们这里讲的证券投资收益主要是利息收入和资本收益。证券的收益率一般可以用三种方法表示:1、票面收益率2、当期收益率3、到期收益率7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1.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1)系统性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是指对整个证券市场产生影响的风险。其来源可能是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多种外部因素。系统性风险波及市场上的所有证券,所以是不可能采用投资组合法加以分散的。(2)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存在于个别投资证券或个别类别投资证券的风险。它主要来源于个别证券本身的独立因素,如财产风险,信用风险等.82.内部经营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经营风险是由企业经营状况、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包括个人风险,财产风险,经营风险和责任风险.外部风险是指由于社会投资环境的变化,引起证券持有人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和流动性风险。9商业银行证券投资风险的测度1.风险测度的标准差法的计算公式为:标准差反映了不同证券风险的大小,既包括系统风险,也包括非系统风险,标准差越大,其所对应的概率分布的离散程度也就越大,投资组合的可能收益就越偏离期望收益,预期收益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投资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标准差越小,其所对应的概率分布的离散程度就越小,投资组合的可能收益就越接近期望收益,预期收益实现的可能性越大,投资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niiitPRR12)(102.β系数法β系数法主要是衡量证券的系统性风险,它衡量的是某种证券相对于整个证券市场收益水平的收益变化情况。整个证券市场收益的β值为1,如果某种证券的β值大于1,则表明该证券收益的波动幅度要比证券市场的收益波动幅度大,因而风险也较大。如果某种股票的β值小于1,则表明该证券收益的波动幅度比证券市场收益的波动幅度要小,因而风险也较小。11商业银行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有着密切的关系,证券风险越大,投资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同时,投资者要求证券发行人付给的收益也就越多;证券风险越小,投资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但同时,证券发行人付给投资者的收益也就越少。因此,一般说来,证券投资的收益与其风险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12第三节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一般策略1.分散化投资法2.期限分离法期限分离法有三种不同的战略:短期投资战略、长期投资战略和杠铃投资战略。3.灵活调整法(操纵收益曲线法)4.证券调换法证券调换法是指当市场处于暂时性不均衡而使不同证券产生相对的收益方面的优势时,用相对劣势的证券调换相对优势的证券可以套取无风险的收益。调换的主要方法包括:价格调换,收益率调换,市场内部差额调换,利率预期调换,减税调换.13第四节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银行业和证券业分离与融合的发展历史从起源来看,银行业与证券业有着共同的经济基础——国际贸易和共同的组织基础——欧洲中世纪的大商人。但纯粹意义上的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出现,则是在分离、融合、再分离、再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的自然分离阶段第二阶段:二十世纪初期的融合阶段第三阶段: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后的分离阶段第四阶段:七十年代以来的现代融合阶段。14银行业与证券业运行模式及其利弊分析1.分业经营模式分业经营是指银行业与证券业相互分离,分别由不同的金融机构进行经营。其特点是两种业务严格分开,证券公司不得经营零售性存放款业务,只能从事证券的承购包销、分销、自营、新产品开发以及充当企业兼并与收购的财务顾问、基金管理等业务。分业经营的典型代表有美国、日本和英国。15分业经营的优点在于:(1)有利于培养两种业务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水平,一般证券业务要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而商业银行业务则更注重于与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2)分业经营为两种业务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环境,避免了竞争摩擦和合业经营可能出现的综合性银行集团内的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问题。(3)分业经营有利于保证商业银行自身及客户的安全,阻止商业银行将过多的资金用在高风险的活动上。(4)分业经营有利于抑制金融危机的产生,为国家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16分业经营也存在着不足之处:(1)以法律形式所构造的两种业务相分离的运行系统,使得两类业务难以开展必要的业务竞争,具有明显的竞争抑制性;(2)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缺乏优势互补,证券业难以利用、依托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和网络优势,商业银行也不能借助证券公司的业务来推动其本源业务的发展;(3)分业经营也不利于银行进行公平的国际竞争,尤其是面对规模宏大,业务齐全的欧洲大型全能银行,单一型商业银行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172.混业经营模式混业经营是证券业和银行业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一种经营方式,混业经营以德国、瑞士、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为典型代表。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又被称为“全能银行制度”,它与美、日、英的分离型模式完全不同。在此种模式下,没有银行业务之间的界限划分,各种银行都可以经营存贷款、证券买卖等业务。每家银行具体选择何种业务经营则由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各种主客观条件及发展目标等自行考虑,国家对其不作过多干预。18优势:(1)全能银行同时从事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可以使两种业务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做到优势互补。(2)混业经营有利于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3)混业经营使全能银行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降低贷款和证券承销的风险。(4)实行混业经营,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兼营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业务,这样便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有利于优胜劣汰,提高效益,促进社会总效用的上升。19缺点在于:(1)容易形成金融市场的垄断,产生不公平竞争;(2)过大的综合性银行集团会产生集团内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的问题;可能会招致新的更大的金融风险。20复习思考题1、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它们选择的投资对象与银行经营特点是否有关?2、商业银行业证券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3、怎样衡量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曲线对银行证券投资决策有什么意义?4、银行进行证券投资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评价这些风险?5、银行进行证券投资可以采用哪些策略?它们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6、从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的角度解释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
本文标题:第8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94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