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儿歌《冬》教案(通用5篇)
1/15儿歌《冬》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儿歌《冬》教案(通用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儿歌《冬》教案【第一篇】1、初步了解贺卡的种类和功能。2、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发展手指小肌肉的灵活性。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参与兴趣,提高幼儿对颜色的认知过程。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重点是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让他们学习卡片的分类。蜡笔、钩线笔、贺卡模版(人手一份)一、直接引出课题我班的孙欣怡小朋友要回老家了,那我们大家可以送什么礼物给她留作纪念呢?(小朋友自由讲述)。老师呀给欣怡小朋友制作了一张贺卡,你们想不想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幼:想),出示贺卡,老师做的贺卡漂不漂亮呀。二、基本部分1、教师示范讲解:我们先来看一下封面是什么样子的'?2/15(幼儿回答)哦,封面上有花边,还有可爱的图案,小朋友说的真棒,看得也很仔细,那我们再翻开看看贺卡的里面有什么呢?哦,贺卡里面呀和封面差不多,里面也有图案和漂亮的花边,还有老师写给欣怡小朋友的话呢。那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张贺卡送给欣怡呢?(幼: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吧!2、分步骤讲解制作过程:1封面我们可以用蜡笔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在边上画上漂亮的花边,并且可以用老师帮你们准备好的小花或其他图案贴上去。如果小朋友愿意的话还可以把贺卡的封面向老师这样把中间挖空,在图形里面画上自己的头像2在贺卡里面小朋友也可以画上漂亮的图画,还可以让爸爸妈妈帮助你们写上一句祝福xx小朋友的话。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三、结束部分:送贺卡小朋友都想把最美、最好的祝福送给xx小朋友,那老师请小朋友说说看,你想对xx小朋友说什么?(请个别幼儿讲述)说好了,就可以把自己制作的贺卡送给xx小朋友。表扬在活动中能认真完成作品的孩子活动中,孩子们都愿意给自己喜欢的朋友或亲人做贺卡。在动手方面,有的孩子画画比较强,能画出自己想象的东西;有的孩子动手剪贺卡剪得比较细致,最难的就是抠中间的爱心。有一部分小朋友对于抠爱心的地方没理解会,把中间的爱心剪破了,影响了贺卡的美观,还要加强指导能力弱的孩子。3/15儿歌《冬》教案【第二篇】1、理清课文的脉络,会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2、研讨作者对各拉丹冬环境的描写技巧。3、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1、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各拉丹冬独特的环境。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同学们,长江已经奔腾呼啸了几千万年,几千万年是何等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啊!正是这有着悠久而漫长历史的长江,与古老的黄河一起,共同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长江,从青藏高原的涓涓细流,出千峡、纳万川,汇集成波涛滚滚的大江,横贯中华大地,万千姿态、雄伟壮观。那么长江的源头在哪里?今天,让我们走进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领略长江源头的魅力。1、各拉丹冬介绍:各拉丹冬峰位于中国青海格尔木市与西藏安多县交会处,为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6621米,唐古拉山脉最高一组雪山群,为典型之角峰。唐古拉山脉属地槽皱褶,因喜马拉雅运动使山脉与青藏高原同时大幅度隆起。各拉丹冬雪峰为其组成部分。除主峰外,雪山共有6000米以上之山峰20座,南北长50余公里,东西宽达20公里。冰雪覆盖面积几近600平方公里,大小现代冰川合计105条。雪线高度:北坡5570米,南坡5800米;冰川末端高度:北坡5200米,南坡5300米。4/152、马丽华,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著有长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1、范读课文,学生勾画生字新词,并运用工具书查找读音和解释词义。1给加点的字注音。杠(gàng)棱角(léng)虔诚(qián)恭顺(gōng)蠕动(rú)豁然(huò)凄凉(qī)懈怠(xièdài)敦实(dūn)蜿蜒(wānyán)演绎(yì)安营扎寨(yíng)风云变幻(huàn)接踵而至(zhǒng)历历在目(lì)川流不息(chuān)漫不经心(jīng)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虔诚:恭敬而有诚意。恭顺:恭敬顺从。懈怠:松懈懒惰。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安营扎寨:原指军队搭起帐篷、修起栅栏住下,现泛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5/15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2.学生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从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自然段):总写各拉丹冬的美丽的景色和人类对其的探险。第二部分(2~11自然段):详细介绍在各拉丹冬探险受挫和所见所感。第三部分(12~14自然段):离开各拉丹冬。3.跳读课文,小组合作,从内容的角度整体把握课文。1查找资料,了解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想一想,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30公里,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公里,有冰川130条。雪线高度北坡5570米,南坡侧各有一条弧形冰川,南支姜根迪如冰川,长12。8公里,宽1。6公里,尾部有5公里长的冰塔林,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北支冰川长10。1公里,宽1。3公里,尾部有2公里长的冰塔林,冰桥、冰草、冰针、冰蘑菇、冰湖、冰钟乳等构成千姿百态的冰塔林世界。各拉丹冬冰川地段是青藏铁路全线气候最恶劣、地质条件最差、施工难度最大的区段。斜坡湿地广布,高地温、高含冰量冻土地段较长,冻胀、融沉作用强烈;安多以南分布有岛状冻土和深季节冻土。冬春季节气温很低,寒风凛冽,七八月份6/15天气稍微转暖时,雨水丰富,飘过一片云彩来,不是雨雪就是冰雹。各拉丹冬峰周围自然景观奇特壮观。冬季,这里是冰雪的世界,山上山下,银装素裹,夏秋季节,烈日炎炎,冰消雪融,山下天然草原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草原上点缀着成群的牛羊。自从有史记载以来的几千年,长江就一直在流淌,或许已经流淌了几千万年。长江来源于冰雪融水,而青藏高原上寒冷,冰雪消融后又会有新的冰雪形成,所以现在还没有枯竭。2感受文中描写的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壮美景色:①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②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③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④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⑤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7/15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⑥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⑦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⑧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细腻而丰富的情感: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跪拜大礼,虔诚而愚蠢→裂骨之痛随之袭来→“我要死了。”→我似乎已经衰竭1.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电影摄制组在各拉丹冬的经历。理清文章的脉络,复述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2.本文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有什么特点?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奇美令人眩晕;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8/151.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写下你的阅读感受。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运用拟人的修辞,刻画了各拉丹冬的美景。2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各拉丹冬的风大。3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运用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各拉丹冬的阳光和风的独特的魅力。2.文章结尾写道:“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这句话具有怎样的内涵?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理解。从内容的角度点明主旨,表达了对各拉丹冬的赞美之情。儿歌《冬》教案【第三篇】一、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1.通过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内容和意境。2.通过学习散文《冬姑娘的礼物》,感受冬季的快乐,会用不同词语赞美“冬姑娘”,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求异性。9/153.丰富词语:失望、谈天、赞美;能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说句,培养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严谨性。(二)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散文、欣赏散文的优美词句,了解下雪对人类的好处,使幼儿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大自然的情感。(三)身体与动作技能目标鼓励幼儿不怕寒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二、活动准备(一)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看过冬季北方下雪的录像,个别幼儿去旅游时看过雪景,并在雪地里照相,对下雪情景有初步的了解。(二)物质准备实物投影机、录音机及磁带、电视机;幼儿在雪地里的照片;“失望”、“谈天”、“赞美”的字卡和“有的……有的……”的字条。(三)环境准备将幼儿带回的照片,布置在活动室的墙壁上。三、活动过程(一)请幼儿拿出自己带回的'照片,说说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的快乐,引入课题。师:你在照相时看到的雪景是怎样的?跟别人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二)结合图片,配乐欣赏散文《冬姑娘的礼物》,初步感10/15受散文内容。师:小朋友,听完这散文后,你觉得怎样?像不像一幅美丽的冬天图画?(三)分段欣赏散文,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学习词语:失望、谈天、赞美;能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话。1.欣赏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师:谁到世界上来了?她带来了什么礼物?她认为人们一定会喜欢她的礼物,是真的吗?2.欣赏第二部分(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师:①谁不喜欢她?为什么?②她见人家不喜欢她,她觉得怎么样?(出示“失望”的字卡)请幼儿做出“失望”的表情,引导他们用这个词造句。师:①有谁喜欢她?为什么?②她看见几位农民在做什么?(出示“谈天”的字卡)引导幼儿用“谈天”这个词造句。3.欣赏第三部分(最后部分)。师:冬姑娘来到哪里?看到了什么?出示字条:“有的……有的……”引导幼儿用这个句式说话。(四)学习散文中优美的词句。(出示字条)师:诗中用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句子来赞美冬姑娘?请你大胆地说出来。(五)请幼儿谈谈下雪对人类有什么好处。11/15师:小朋友,雪对人类还有什么好处呢?(六)再次欣赏散文,幼儿边听边点读或边表演。四、各领域渗透科学:了解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冬天南方不下雪,北方才下雪。五、生活中渗透鼓励幼儿冬天不怕冷,积极勇敢地参加体育锻炼。六、环境中渗透在活动室中布置一幅雪景墙,由幼儿自己用各地照片来布置;在小画廊展出“冬天到”幼儿作品。七、家庭中渗透节假日让家长带幼儿外出旅行,欣赏雪景,为幼儿拍照。八、活动评价儿歌《冬》教案【第四篇】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2、学习词:暖洋洋、光秃秃、白茫茫。3、知道冬天会下雪,雪景是美丽的。1、幼儿已初步认识冬天的特征。2、ppt,移动角色若干。1、谈话引出故事,宝宝你们收到过礼物吗?今
本文标题:儿歌《冬》教案(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002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