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总结范文通用4篇
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总结范文通用4篇【学习指导】这篇学习资料“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总结范文通用4篇”由三一刀客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总结【第一篇】“十分钟就做完了!”“组织得当、执行有力!”3月25日上午,老城区南关街道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全面展开。各采样点现场秩序井然,高效、快速、便捷地进行核酸检测采样,人性化的服务收获群众一片好评。科学化部署更用心接到通知后,南关街道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部署会,抠细节、明分工、严要求,科学调整、规范安排核酸检测。实现一米间隔、单向循环、科学把控保安全,确保不落一人。不拥堵、不聚集、不扎堆,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根据统一工作部署,各社区听从指挥、分工合作,严格按照核酸检测工作方案,落实落细各环节工作任务。全办上下严格按照“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以人为本、有序组织、强化纪律、服从指挥”工作思路,做到“清醒、冷静、精准、高效、有序”,全力以赴开展老城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常态化防疫更暖心南关街道共设置52个核酸检测点,服务近万名受检群众。分赴一线现场调度、指导工作、督查督办,常态化、规范化开展疫情防控,确保核酸检测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人性化服务更贴心洛阳阴雨绵绵,街道办结合工作实际和天气变化,科学调整本轮核酸检测形式,更加突出人性化服务。为了保障工作落实到位,校内各单位加班加点按照学校工作部署,规划检测流程、细化工作任务、严格工作落实,安全有序进行核酸检测。此次核酸检测能实现便捷服务、提高效率,医院提前制作条形码,各单位负责发放,一人一码,凭码检测。线上核酸数据查询效率、提高数据收集质量、保障信息准确性,为群众撑起了一张数据准确安全的“信息网”。“疫”不容辞南关街道有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为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切实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3月25日,南关街道党工委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统筹各方力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周密部署,迅速行动。为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南关街道党委反应迅速、科学部署,提前进行了细致的摸排和各项准备工作。对核酸检测点分布、人员分配、物资保障进行统一部署,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布点科学,有序开展。南关街道本次共设置个核酸检测点,服务近万名受检群众。检测点均设立了等候区、缓冲区、采样区、隔离区等多个区域,通过二维码信息预约或现场身份证出示等方式进行确认,实现一米间隔、单向循环、科学把控保安全。在医护人员、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党员群众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小时的连续“奋战”,全街共完成核酸检测约人。在此次核酸检测中,街道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强大工作合力,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下一步,将以此为契机,总结经验,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责任之弦,多措并举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以高度的警觉和团队精神,应对突发状况,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防御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总结【第二篇】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保障企业安全有序推进,根据徐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求,于2021年2月3日组织开展西安市新城区家辉生鲜超市工作人员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为避免人员聚集,保证采集质量,利用超市办公室作为临时检测点。中午13点,徐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医务人员到达采样地点,并对职工个人信息进行核查。采样人员均穿戴好防护服,进行采样。为保证独立的采集空间,每人间隔米以上有序排队,单向进出。因人数较多,结合实际,决定先检测在岗工作人员,再检测不在岗人员,最后检测办公楼人员。在下一阶段防疫工作中,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学习,提高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努力保障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核酸检测作为防控关口前移、避免疾病传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防控策略的落实有着重要意义。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核酸检测采样团队定能筑牢这道防线,当好“排雷兵”,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总结【第三篇】xx镇xx社区位于xx市xx镇河西新区,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东与秦川社区相邻,南与万兴社区相邻,西与庙沟河社区相邻,北与银铁社区相邻。社区现住居民5500余户,人口万人,社区党员88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以来,xx社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xx市、xx市、xx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部署,xx社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完善组织机构。成立xx社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任友明、主任刘贵强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小组,组织社区两委成员7人、网格员8人、区域管控人员(由社区退伍军人、党员、志愿者组成)10人、小区物管189人、消杀员6人,合计220人参与防控工作。自2020年1月26日开展防控工作以来,累计召开专题工作会7次,专题安排部署此次防疫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了尽量避免交叉感染,后期安排工作主要采取学习强国视频电话会议的方式)。二、全面摸排登记。组织网格员、区域管控人员、小区物业人员对辖区进行全面逐户摸排返乡人员,目前摸排从湖北省返乡人员82人、xx返乡人员33人、安康返乡人员1人。所有外来人员由xx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检测体温,如有异常立即上报并及时处理。同时将xx镇印发的《寻人启事》宣传资料张贴到各个小区出口、居民点出入口,引导重点区域返乡人员及时主动到社区登记备案。三、强力宣传引导。面对疫情的突发态势,大年三十,xx社区按照xx镇的统一安排,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倡议书》;正月初二,社区工作人员全部取消休假,采取小喇叭、村村响、流动宣传车、设立劝导点、标语、传单、微信等方式强力宣传防疫知识、政府公告、网格化管控等内容。对街上行人进行劝导,不聚集、戴口罩。特别加强小区、片区封闭管理,引导居民无特殊需求不得外出,确需外出的必须做好自我防护,并进行登记,营造了良好的防控氛围。四、推行网格管控。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将辖区分为三大区域:第一区域,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由辖区5个物业公司分别对各管理的小区进行管控;第二区域,辖区单位家属楼,由各所属单位进行管控;第三区域,无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以及楼栋由社区发动管控志愿者进行管控。单元之间、楼栋之间不允许聚集、串门,外卖、快递等服务人员到指定地点等候或投放。五、加强消杀防疫。每天由社区统一组织消杀员对封闭管理区域、公共管理区域开展一次消杀工作,并统筹设立专门的废弃口罩收集桶,引导居民将废弃口罩必须扔到废弃口罩收集桶,由社区对接市城市发展服务中心及时清运处理。六、强化市场监管。疫情发生以来,社区累计劝停12起居民酒席420桌,劝停辖区茶馆茶楼15家、餐馆17家,帮助市市场监管局关停了其它应关停的大型经营场所,同时加强24小时巡逻,应关停经营场所确保关停到位。引导并帮助河西农贸市场以及辖区超市加大群众生活必需品的保障供应力度。目前社区的防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还有不足部分,社区还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确保做好本次疫情防控工作。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总结【第四篇】2021年1月15日下午1点,镇政府领导和卫生中心相关人员在市政府疫情防控会议上接到伊拉哈镇居民核酸检测任务后,立即返回镇政府,下午3点召开伊拉哈镇核酸检测部署会。会议主要内容包括:1、制定伊拉哈镇居民全体检查工作计划;成立伊拉哈镇居民核酸检测领导组织:三、确定各工作组工作职责分工:4.培训所有参与现场工作的人员穿脱防护物品;5、向各村发放核酸采集信息卡,对信息卡填写人员和核酸混采登记表录入人员培训;6.确定采集点位置,准备采样所需物品;在镇卫生院人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镇政府及卫生院与嫩江市卫健局沟通,申请支援专业技术人员。在卫健局的协调下,鹤山农场医院、海江镇中心卫生院和前进镇卫生院共计派出21名精干技术人员支援我镇核酸检测工作。全镇共设置采样点15个,投入采样医务人员共30人。镇政府抽调伊拉哈镇小学和中学教师15名,作为信息录入人员。派出所出动警员4人。包村领导带领各村工作人员及志愿者178人负责采样现场维持秩序、引导村民和信息卡填写等工作。此项工作参与人员共计228人。出动车辆50台。1月16日早七点整,伊拉哈镇村民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正式启动,15个采集点同时开展采样工作,现场利用有限条件设置了进、出双通道,村民在现场工作人员带领下,按照采样工作程序配合采样工作,避免了人员聚集,各个采集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每个采集点工作完成后,又对行动不便人员进行入户采样。到1月16日15时,伊拉哈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顺利结束。卫生院收集整理所有采集点的医疗废物,按规定进行处理。采集点所属单位对场所进行全面的消杀。卫生院对全镇7409份采集样本、采集信息卡存根及采集登记表进行核对后,按规定流程送到九三农垦医院检验室,在当日18时,完成全部样本送检工作。本次伊拉哈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共计消耗防护服178套、防护面屏220个、手消毒液20瓶、一次性乳胶手套450付,医用外科口罩600个、医用防护口罩(N95)360个,一次性靴套256个。1月17日下午,卫生院接到九三农垦医院检验室通知,伊拉哈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样本7409份,结果全部为阴性。至此,伊拉哈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圆满完成。
本文标题: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总结范文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09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