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权益证券市场引子•2005年股改后的中国股市,在资本市场制度缺陷逐步修正、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经历了蓬勃发展的新一轮牛市。•五年的熊市换来行情的暴发,股市的潮起潮落牵动着每一位投资者的内心,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政府与民众、机构与个人都是博弈的主角。而当你准备进入这个市场或者已经进入这个市场,除了勇气与信心,你还需要知识和技巧。如果你想在这个竞争残酷的市场中游刃有余,唯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了解股票市场与基金市场的基本知识•掌握股票市场与基金市场实战技巧•分析不同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通过定价理论和模型来投资决策第一节权益证券市场的概述一、权益证券概念及性质•(一)权益证券的概念•权益证券又称产权证券,指用以证明持有人对发行公司的财产所有权的凭证。•权益证券的持有人一般对发行单位都有一定的管理和控制权。•(二)权益证券的性质•权益证券的性质也体现了以下的特点:•1.有限清偿责任•2.投票权•3.剩余请求权二、权益证券的风险与报酬•(一)权益证券的风险•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1.市场风险(系统风险)•2.公司特有风险(非系统风险)•3.利率风险•4.购买力风险•(二)权益证券的报酬•1.股利收益•一般公司发放股利的方式有两种: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现金股利是公司直接将现金支付给股东,而股票股利则是配发股票。•2.资本利得•资本利得不像股利具有稳定的性质,有时投资者会有利得,有时会有损失,应视投资者的投资判断与市场行情而定。三、权益证券的新发展•(一)与债券结合•随着金融环境的改变,为了满足发行证券市场参与者(发行者或投资者)不同的需求,有价证券之间的结合不断地出现,例如可转换公司债即结合公司债与普通股的特性,投资者除了享有定期的利息收入外,转换为普通股之后也可分享公司的增长。对于发行者而言,除了达到筹资的目的外,同时还可以降低资金的成本、调整财务的结构,故可转换公司债大受市场参与者的喜爱。其他如可转换优先股、附认股权证公司债等皆是将权益证券与固定收益证券结合的新金融商品。•(二)权益证券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随着各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与自由化,使得金融商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变大,较难预期未来的走势,于是便有一些权益证券衍生性金融商品出现,主要包括认股权证、股价指数期货、优先认股权等等。•(三)权益证券本身持续地创新•权益证券发展的另外一种趋势是针对权益证券本身进行创新的设计,例如将权益证券的现金流量重新安排,以符合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另外也有由子公司发行母公司有权赎回的可赎回普通股,及投资者有权将普通股卖回给发行公司的卖回普通股等创新金融商品陆续出现。四、权益证券市场及构成•所谓权益证券市场是权益证券发行和流通的市场。•权益证券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股票基金市场、认股权证市场、可转换证券市场等。在本章我们重点介绍股票市场、股票的定价理论与股票投资的风险管理、基金市场及相关的基金运作管理知识。第二节股票发行市场一、股票的概念及性质•(一)股票的概念•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资本被划分为等额的单位,称为“股份”,每一股份都代表着所有者即股东对公司财产占有一定的份额。将“股份”印制成一定的书面形式,记载表明其价值的事项及有关股权等条件的说明,这就是传统的股票。•(二)股票的性质•股票就其性质来看,代表着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是代表一定经济利益分配请求权的资本证券,是资本市场上流通的一种有价证券。二、股票的特征及分类•(一)股票的特征•1.不可偿还性。•2.参与性。•3.收益性。•4.流通性。•5.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二)股票的分类•1.普通股与优先股。按股票所代表的股东权益划分,股票可分为普通股与优先股。•普通股票是指代表着股东享有的平等权利,不加以特别限制,并随着股份有限公司利润的大小而分取相应股息的股票。•普通股票股东享有的主要权利有:•(1)经营决策的参与权。•(2)公司盈余的分配权。•(3)剩余资产索取权。•(4)优先认股权。•优先股股票是相对于普通股股票而言的,它是指优先于普通股股票分取公司收益和剩余资产的股票。•优先股票的主要特征如下:•(1)优先按规定方式领取股息。•(2)优先按面额清偿。•(3)限制参与经营决策。•(4)一般不享有公司利润增长的收益。•2.记名股与无记名股。以股票的票面是否记载股东姓名而分为记名股与无记名股。•3.有票面额股与无票面额股。有面额股票与无面额股票的分类,是以股票是否用票面金额加以表示为根据的。•(三)中国股票的特殊分类•1.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与外资股。中国的股票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与外资股。•(1)国家股。是指以国有资产折合的股份和国家投资持有的股份。•(2)法人股。是指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认购非上市流通股份,或改组企业原集体资产折算的股份。•(3)社会公众股。是指以自然人身份所持有的股份。•(4)外资股是指外国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投资者以购买入民币特种股票形式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背景资料•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郑重宣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吹响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号角。10天后,三一重工、清华同方、金牛能源、紫江企业4家公司启动股改试点。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正是在这一改革的推动下,中国资本市场逐渐摆脱了长期困扰市场的“老大难”问题,开始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而回顾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以来经历的风风雨雨,我们更应该看到,以中国证监会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管理部门,以其日臻娴熟的管理技巧,终于使这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股改”问题走上了成功的轨道,从而为市场在下一步的发展扫清了道路。•2.公开股与内部股。按股本募集方式划分,中国的股票可分为公开股票与内部股票。•3.A股与B股。按中国股票的发行和交易范围划分,可分为人民币普通股票(即A种股票)和人民币特种股票(即B种股票)。A股指经过特定程序发行的以人民币标明面值,由国内投资者买卖的普通股票。B股指经过特定程序发行,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汇进行买卖,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并由境外居民和法人及境内居民购买的股票。三、股票发行市场与发行制度•(一)股票发行市场•股票发行市场是指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筹资活动的市场,一方面为资本的需求者提供筹集资金的渠道,另一方面为资本的供应者提供投资场所。发行市场是实现资本职能转化的场所,通过发行股票,把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生产资本。由于发行活动是股市一切活动的源头和起始点,故又称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二)股票发行制度•世界各国对证券发行的审核主要有两种制度,即注册制和核准制。•注册制采用自动生效方式,发行公司的发行注册申请提交主管机关一定时间后,若主管部门对申请未提出任何异议,则从下一工作日起注册生效.•2.核准制•核准制,是指证券发行者不仅必须公开有关所发行证券的真实情况,而且所发行的证券还必须遵守公司法和证券法中规定的若干实质性条件,证券监管机关有权否决不符合实质条件证券的发行申请。中国目前对证券发行的监管就属于核准制。•核准制遵循“实质管理原则”,实质管理原则是一种管理意味更浓的原则,它强调主管机构在证券发行中的“把关”作用。核准制广泛实行于具有稳健型管理传统的欧洲大陆各国和证券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的发展中国家。背景资料•从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到2001年的3月17日,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舞台上,股票的发行制度一直是行政色彩浓郁的审批制。新股发行的行政审批制有如下特点:额度管理、两级审批、增量发行上市、价格限制。2001年3月17日,中国证券市场发行制度进行市场化改革改革,改为核准制。四、股票的发行类型•(一)初次发行•初次发行是指公司首次在发行市场上发行股票。初次发行一般都是发行人在满足必须具备的条件并经证券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或注册后,通过证券承销机构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通过初次发行,发行人不仅募集到了所需资金,而且完成了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或转制。•(二)增资发行•增资发行是指股份公司组建、上市以后为达到增加资本金的目的而发行股票的行为。公司增资的方式有向社会公众发行股份、向现有股东配售股份、公司债转换为公司股份等。•(1)向现有的股东配售股份,又称为配股。•(2)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又称增发。•(3)可转债转换。五、股票的发行方式股票发行方式按发行范围按有无中介机构承销直接发行间接发行公开募集私募发行•(一)公募发行与私募发行•1.公募发行•公募发行是指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发行股票。•2.私募发行•私募发行是指向特定的少数投资者发行股票。•(二)直接发行与间接发行•1.直接发行•股票的直接发行,亦即公司自己发行,指股份公司自己承担风险,不通过证券公司等股票发行中介机构而自己发行股票。•2.间接发行•间接发行,是指发行公司不直接参与股票发行过程,而是委托给一家或几家股票发行中介机构承销。这些发行中介机构一般为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六、股票的发行条件•股票发行条件是指股票发行者以股票形式筹集资金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它通常包括首次公开发行条件、发行新股条件(包括增发和配股)。•(1)首次公开发行条件•(2)发行新股条件①配股的特别要求②增发的特别要求七、股票发行的价格•(一)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股票发行价格,是指股份公司在募集公司股本或增资发行新股时,公开将股票出售给投资者所采用的价格。•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中国股票发行价格不得低于股票票面金额,故股票发行价格只有面值发行与溢价发行两种。•1.面值发行•也称平价发行或等价发行,即股票的发行价格等于票面金额的发行方法。•2.溢价发行•指发行价格高于股票面值的发行方法。溢价收入是指股票面值与发行价之间的差额。溢价收入一般都转入公司的法定资本公积金中。•(二)确定发行价格的方法•1.市盈率法•市盈率又称本益比(P/E),是指股票市场价格与盈利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市盈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税后利润•确定每股税后利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完全摊薄法,即用发行当年预测全部税后利润除以总股本,得出每股税后利润;第二种是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为:•每股年税后利润=新股发行后的每股月利润×12•新股发行后每股月利润=新股发行后的税后利润额/新股发行当年剩余月份×新股发行后的总股本•2.竞价确定法•竞价确定法是指投资者在指定时间内通过交易柜台或者证券交易所交易网络,以不低于发行底价的价格并按限购比例或数量进行认购委托,申购期满后,由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将所有有效申购按照价格优先、同价位申报按照时间优先的原则,将投资者的认购委托由高价位向低价位排队,并由高价位到低价位累计有效认购数量,当累计数量恰好达到或超过本次发行数量的价格,即为本次发行的价格。•3.净资产倍率法•净资产倍率法又称资产现值法(NetValueofAssets),指通过资产评估(物业评估)和相关会计手段确定发行人拟募股资产的净现值和每股净资产值,然后根据证券市场的状况将每股净资产值乘以一定的倍率或一定折扣,以此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方法。•发行价格=每股净资产值×溢价倍率(折扣倍率)八、股票发行的程序•各国对股票发行都订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只有经过法定程序发行的股票才是合法股票。由于股票的发行目的、发行方式不一,股票的发行程序也有所差异。一般可以将它们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为成立股份公司发行新股票,另一类是现有公司增发股票。•(一)公司成立发行的程序•(二)公司增发股票的程序第三节股票流通市场一、股票流通市场概念及分类•(一)股票流通市场概念•股票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是指对已发行的股票进行买卖、转让和流通的市场。在股票流通市场上销售股票的收入属于出售股票的投资者,而不属于发行该股票的公司。股票流通市场为一级市场上发行的股票提供流动性,使资源流向效率最高的地方。•(二)股票流通市场的分类•股票流通市场的组织方式可以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1.场内交易•场内交易是指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买卖流通的组织方式。•证券交易所是股票流通市场
本文标题:第四章权益证券市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1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