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一讲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对总量问题进行分析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产生于资源的稀缺性和交易的必要性•微观经济分析要借助理论与模型•微观经济分析既涉及实证问题又涉及规范问题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二讲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市场: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确定商品价格的系统地理界限和产品范围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价格:买卖商品或服务必须收付的一定量的货币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市场价格由买卖双方的相互作用决定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三讲为什么要学习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做消费或生产决策•微观经济学是其他经济类课程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教会人们市场意识和决策方法复习思考:1.什么是实证分析?2.如何计算实际价格?第一篇基础知识第四讲供给和需求•供给曲线:显示其他因素不变时对既定价格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表示为Qs=Qs(P),在图形上,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供给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的整体移动,供给量的变化指沿供给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显示其他因素不变时对既定价格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表示为QD=QD(P),在图形上,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整体移动,需求量的变化指沿需求曲线的移动。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五讲市场机制•在使市场出清的均衡价格上供求曲线相交•特点:Qd=Qs;无短缺;无过剩;无变动倾向•存在过剩时,生产者降价,Qd增加Qs减少•存在短缺时,生产者提价,Qs增加Qd减少•市场持续调整直至达到均衡。•注意:供求曲线交点决定市场出清价格•注意:若不均衡,市场将调整直到回复均衡•注意: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有赖于竞争第一篇基础知识第六讲市场均衡的改变•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会由于对各自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发生改变而整体移动•这些移动会改变市场均衡的位置•当供给变化和需求变化同时发生的时候,均衡的移动受下列因素影响:供求曲线移动的幅度供求曲线移动的方向供求曲线各自的形状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七讲供给和需求的弹性•弹性测度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Ep=(P/Q)(ΔQ/ΔP)•需求的收入弹性:EI=(I/Q)(ΔQ/ΔI)•需求的交叉弹性:EQbPm=(Pm/Qb)(ΔQb/ΔPm)•供给的价格弹性:Ep=(P/Q)(ΔQ/ΔP)•供求弹性会随着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价格或收入变化反应时间的快慢而有所不同:许多商品或服务的短期弹性低于长期弹性;但耐用品的短期弹性却常常高于其长期弹性。第一篇基础知识第八讲政府干预(控制价格)的后果•如果政府觉得某一市场的均衡价格太高,往往可能制定一个最小量的最高限价。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过度需求或商品短缺。•如果政府觉得某一市场的均衡价格太低,往往可能制定一个最大量的最低限价。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过度供给或商品过剩。•短缺导致排队、配给、黑市等;过剩诱发倾销、摩擦、破产等。小结•供求分析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市场机制是供求趋向无过剩或短缺的均衡的趋势•弹性描述供求对价格等变量变化的反应•弹性与时间长短有关•如果能确定供求曲线,我们就可以算出均衡价格•通过给线性供求曲线馈入数值,就可以对市场变化作简单的数量分析。复习思考:1.供求变化与供求量变化有什么不同?2.如何理解和计算供求弹性?第二篇生产者、消费者及竞争性市场第3章消费者行为•研究步骤:偏好、预算和选择•市场篮子:一个或更多商品的组合•基本假定:偏好是完全的;偏好是可传递的;消费者总是偏爱更多商品•无差异曲线:带给某人同样满足的全部市场篮子•无差异曲线向右下倾斜;不同无差异曲线不相交•边际替代率:为多得另一种商品而放弃一种的量•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呈递减趋势第二篇生产者、消费者及竞争性市场•预算线:总支出等于收入时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预算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收入变化会引起预算线的平行移动•价格变化会引起预算线向变化的一端旋转•消费者满足最大化的条件:1.位于预算线上;2.是消费者最偏爱的商品组合。预算线的斜率恰好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也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第二篇生产者、消费者及竞争性市场•效用:一个人从某物消费中获得的满足•边际效用:多消费一单位商品而多得的满足•边际效用递减:当越来越多地消费一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增量就越来越少•沿无差异曲线移动效用增加与效用减少平衡•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效用之比再等于价格之比•等边际原则是消费者满足最大化的条件:当预算分配使花在每一商品上的一单位货币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的时候,所得到的总效用最大。第二篇生产者、消费者及竞争性市场•生活成本指数:当期消费成本/基期消费成本•拉氏指数:以当期价格购买基期商品的货币支出额除以以基期价格购买基期商品的货币支出额•拉氏指数常常夸大了真实的生活成本•派氏指数:以当期价格购买当期商品的货币支出额除以以基期价格购买当期商品的货币支出额•派氏指数常常缩减了真实的生活成本•看来,人们从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并不与商品和劳务的数量以及所花费的货币数量直接相关。第二篇生产者、消费者及竞争性市场第3章小结•理智行为的人们总是要从特定的商品组合中获得最大的满足•消费者的选择涉及两个方面:偏好和预算•消费者通过比较市场篮子来做出选择•无差异曲线向下倾斜且不与另一条相交•边际替代率是放弃一种商品换取另一种商品的量•预算线表明消费者花光收入能够买到的所有商品•消费者最大化的条件与等边际原则一致第二篇生产者、消费者及竞争性市场第4章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预算线因价格变化发生偏转时,可与不同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价格—消费曲线说明了不同价格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个人需求曲线将购买数量与价格相联系•当价格不变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消费曲线说明了不同收入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第二篇生产者、消费者及竞争性市场•收入—消费曲线斜率为正,商品是正常品•收入—消费曲线斜率为负,商品是劣等品•恩格尔曲线描述消费量与收入的关系•替代品:一种价格上涨引起另一种数量上升•互补品:一种价格上涨引起另一种数量下降•独立品:一种价格上涨对另一种数量上升没影响•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会产生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消费者会购买更多相对便宜的商品,而少买相对变得昂贵的商品。第二篇生产者、消费者及竞争性市场•收入效应: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感觉实际购买力提高了。•替代效应是在效用水平不变时,对某一商品的消费随其价格变化而变化:价格降低,需求量上升。•收入效应是当价格不变时,对某一商品的消费随购买力变化而变化:收入增加,需求量改变。•一般说来,收入效应很难超过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的商品叫作吉芬商品。第二篇生产者、消费者及竞争性市场•在图中,市场需求曲线是每个消费者需求的横向加总。•需求的价格弹性影响消费者的支出•需求的点弹性指需求曲线上一点的价格弹性,它是价格变动极小时的弹性。•需求的点弹性=(P/Q)(1/斜率)•需求的弧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一段的价格弹性,它是价格变动很大时的弹性。•需求的弧弹性=(ΔQ/ΔP)(P’/Q’)。P’和Q’是平均价格和平均数量。第二篇生产者、消费者及竞争性市场•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数量与在购买时实际支付的数量之间的差额。•阶梯状的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化小商品单位来使它转变为一条直线。•当需求曲线不是一条直线时,用需求曲线下面、价格线上面的区域来测定消费者剩余。•利用消费者剩余,可以评价特定市场结构的得与失;也可以评价公共政策对厂商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第二篇生产者、消费者及竞争性市场•如果一个人的需求受其他人购买数量的影响,则存在连带外部效应。它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攀比效应是一种正的连带外部效应,一个消费者购买某一商品的数量随着其他消费者购买量的增加而增加。它使需求更富有弹性。•虚荣效应是一种负的连带外部效应,一个消费者购买某一商品的数量随着其他消费者购买量的增加而减少。它使需求变得缺乏弹性。第二篇生产者、消费者及竞争性市场第4章小结•消费者个人需求从其偏好和预算的信息获得•恩格尔曲线描述需求量与收入的关系•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市场需求曲线由个人需求曲线横向加总得到•当一个人对某一商品的需求直接被其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影响时,存在连带外部效应。复习思考: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区别和联系?第6章生产•生产者理论或厂商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有关生产成本的理论。•生产的技术关系指生产过程的产出/投入关系,一般说,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示:Q=F(K,L)•投入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可以生产出不同数量的产品;等产量线是由生产出同一产量的不同投入品组合形成的曲线。•当考察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时,可以用劳动的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来衡量它对生产过程的贡献。第6章生产•劳动的平均产出=Q/L•劳动的边际产出=ΔQ/ΔL•注意:平均产出与边际产出是高度相关的——1)当边际产出高于平均产出时,平均产出上升2)当边际产出低于平均产出时,平均产出下降3)当边际产出等于平均产出时,平均产出最大•另外:从图形上看,劳动的平均产出等于总产出曲线上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而劳动的边际产出则等于总产出曲线上该点的切线的斜率。•报酬递减规律:若持续追加一种投入品,那么,在超过一定点之后,边际产出会下降。第6章生产•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任何投入品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并且都呈现边际报酬递减的趋势。•劳动—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是指在保持产出不变的前提下,多投入一单位劳动而相应减少的资本投入的量。•注意:在等产量曲线上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注意:投入品完全可替代时等产量曲线呈直线投入品完全不可替代时等产量线呈直角•规模报酬:当所有投入品都增加时产出增加的情况,包括报酬递增、报酬不变和报酬递减。第7章生产成本•成本:为生产一定量产品而支出的购买一定量投入品的费用。•会计成本:反映在账面上的费用支出,是显性成本。•经济成本:当资源有多种用途时投入特定生产过程而实际支出的费用和未能取得的收益。•机会成本:有多种用途的资源投入特定生产过程而放弃的投入另一个生产过程所可能取得的最大收益,是有多种用途的资源投入特定生产过程的代价。属于隐性成本。•沉没成本: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费用。第7章生产成本•总成本(TC)=固定成本(FC)+变动成本(VC)•边际成本(MC):为多生产一单位产出而增加的成本•注意:MC=ΔVC/ΔQ•平均成本(AC)=TC/Q=AFC+AVC•在短期,变动成本只有劳动成本时,边际成本=工资率(w)乘以边际劳动(ΔL);又因为劳动的边际产出(MPL)=ΔQ/ΔL,因此,MC=w/MPL(7.1)•相应地:AVC=w/APL(7.2)•从图形上看,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曲线下降;当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曲线上升;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曲线到达最低点。第7章生产成本•要考察长期生产,需假定要素投入均可变化。这时,总成本C=wL+rK(7.3),或者K=C/r–(w/r)L,这便是等成本线,当要素价格不变时为直线,–(w/r)是其斜率。•成本最小化MRTS=–ΔK/ΔL=MPL/MPK(7.4)•MPL/MPK=w/r,即MPL/w=MPK/r(7.5)•连接不同产出水平下成本最小化的点,可以得到企业的扩展线,它表明了可用以生产各种不同产出的最低的劳动和资本组合。•注意: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都是U型的。第7章生产成本•决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形状最重要的因素: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递减或不变。•规模经济可以用成本的产出弹性来衡量Ec=(ΔC/C)/(ΔQ/Q)(7.6)=MC/AC(7.7)Ec=1,规模报酬不变;1,规模不经济;1,经济•注意:规模报酬不变时,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相交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由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构成且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规模报酬改变时,长期平
本文标题:本科微观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19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