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重症监护护士心得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重症监护护士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重症监护护士心得【第一篇】今年五月,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护理学会举办的为期三个月的重症护理专业护士培训班,特别感谢医院领导、科主任、护士长及同事们给了我这次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和开阔视野的机会,使我不仅进一步掌握了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过硬的工作本领,让我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我们这次的培训分为两个部分,包括一个月的理论学习和两个月的临床见习,我选择的见习基地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大附院是一所百年老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业务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省属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其中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xx年,是山东省第一所ICU病房。目前是青岛市特色专科,青岛市ICU质量控制中心,硕、博士研究生授权点,山东省首批危重症专业护士培训基地之一,20xx年成为山东省重点专科,并且在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抢救伤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此事件中住院伤员零死亡的奇迹创造,立下了汗马功劳!通过这次学习,我也小有收获,愿与大家分享。一、开阔思路,,活跃思维,跟进发展。ICU是现代??的一个独立的新兴学科,它覆盖医学众多分支学科,是医院整体实力的集中体现、医疗水平的晴雨表,所以ICU必须有比其他科室的过人之处,必须有它的核心技术和特定专长。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注意外界发展的动态以及一切新技术、新项目的学习!我认为,虽然我们现在的设备不是最高端的,但是我们的思想却不能太过落后,我们要紧触时代的脉搏,才能跟上ICU日新月异的发展。二、对ICU的未来充满信心。ICU护士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面对的是急危重症患者,在ICU年资稍微长一点的护士,身体里还会有多重耐药菌的定值,甚至我们精心的护理由于环境的特殊而得不到患者的认可等等,我曾经为自己的选择后悔过,我认为我理想中的价值并没有得到体现。可是,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ICU是学科发展、经济发展、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我们为患者提供最大限度的生命保障,减轻临床科室的'工作压力,为各科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一些应急事件的发生,更是使国家、社会、医院对ICU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重视。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ICU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三、夯实基础,加强学习。在青大附院ICU的两个月里,我感受到了科室浓郁而紧张的学习气氛,每个人都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的学习、考研、出国进修,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专题讲座,感觉每位老师都在拼命的深造学习,并且在学习中,不断思考新情况、新问题,进而去解决这些情况和问题,使自己的科室时刻处于一个高的水平。我想,如果在我们的工作中,每天有新的一点知识、体会,日积月累就成点、成线了,也就能形成自己的体系。这样,除了设备上的区别,我们是不是再也不像进大观园的刘姥姥,而是会多一份自信,多一颗平常心,使我们能够专心地学习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呢?四、豪取各家智慧。莎士比亚说:有很多良友,胜过有很多财富!所以,最令我心感快慰的是结识了很多医院的精英,这样,不仅是生活上多了许多的朋友,日后的工作中也多了很多老师!五、甘愿充当学徒工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老师会要求我们跟他们一起完成一些很基础的护理,有些进修同学会有怨言。我个人认为,当学徒就要无休止的干活磨练、忍辱负重,练就一颗不平常的平常心,才能求得真经。如果对自己做的每件事情都抱有很大热情,每一件事情都会用心去做,完全的投入,并且都希望看到一定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进步,虽然有时会很辛苦,但总能从中总结出对自己有用的经验。所以知识需要聪明的领会,更需要时间的积累、心智的消耗。从来不讲报酬,也没有报酬,没有报酬的学习也许更让人珍惜,更能锤炼一颗是否求得真经的真心!虽然两个月的时间不算短,但需要学的知识太多,所以感觉收获还没有预计的大,感到还有更多需要掌握的还没掌握,回来后要不断巩固收获的知识,努力学习使自己有更大的提高!重症监护护士心得【第二篇】ICU工作最平凡的是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护士充当了一个多变角色:似子女般的照顾,似父母般的诱导,似朋友般的倾听……,由于ICU环境的特殊,家属不能陪伴,因此对待患者,给予关爱,给予安慰,给予家一样的温暖是每一位ICU护士天天重复的工作。ICU里患者病情较重,病情的观察至关重要。深夜,依然在病床旁,看着心电监护上数值的变化,液体的输注情况,患者的睡眠情况,每两小时的翻身拍背,做好肺部的护理,注意吸痰,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是ICU护士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ICU工作强度大,压力也大,跟普通病房有很大的区别。首先随时会有抢救,紧急气管插管,面罩加压通气,医生一声令下,配合抢救,抽药推药,按压除颤,紧张的争分夺秒。其次重病人集中在一起,一位抢救患者的工作强度似于三或四位病情轻的患者。今年的三月,可为是黑色的三月,不仅重病人的压床还有心外集中手术,姐妹们全部加班,三点一线的工作着,就这样大家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人提出我家有事,我家宝宝生病,我太累了……不能加班。而且还主动加班让其他需要帮助的姐妹休息。另外,由于封闭式的特殊医疗环境,护士扮演多种角色,所以责任感倍重。这个月我的工作是主班与治疗的学习,看似轻松并不轻松,每天的拿药、退药、术前宣教、请领物品、仪器的保养与维护、仪器的消毒……所有的所有都是为特护护士的工作准备着。有人把治疗护士比作管家,我看一点也不过。主班的工作更是不能马虎不的,这与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息息相关,也是他们的敏感话题,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主班老师在有重病人时还会提出护理工作的重点,指导我们的工作。重症监护护士心得【第三篇】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佛山市护理学会举办的重症监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班,获益良多,感受深刻。本次课程安排前四天是理论培训,后三天是参观学习。理论培训印象较深的是介绍护理新技术新理论:如ECMO(体外膜肺氧)、PICCO(脉波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等级医院的新评审标准和X光片的简单阅读等,这些在大多数镇街医院都没开展的项目让我增长了知识和见闻。参观学习安排在市中医院进行,第一天是理论学习和参观科室,理论学习是关于呼吸机、院感、营养及血流动力学监测、还有香港的护理管理先进理念等知识,还有一些是中医院ICU的专利发明,如隔离保护具、保暖披肩和ICU创新的“一医三护”心肺复苏模式4分钟心肺复苏,很明显的提高抢救成功率、血管侵入性导管置管专用车介绍等这些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ICU对于很多医务人员和家属来说,是个神秘、恐惧的地方,但中医院的ICU却是一个温馨、和谐、有活力、学习氛围浓厚的地方,他们有两位从香港进修回来的专科护士,把香港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和一些科室活动的精美图片用相框整理好挂在生活区,上面写着“我的ICU我的家”,既温馨又增进了大家的感情。在家属探视走廊的两旁,贴满了护士们平时理论操作培训(相片,均用相框统一整理好,不但让周围环境增加了色彩,还让家属了解护士们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对病人的悉心照顾,使家属觉得病人在这里医治有信心且放心。在这次学习中,还有其它佛山地区的兄弟医院分享相关临床的工作经验,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如三水人民医院ICU刘护长介绍,建议在家属探视时间为病人做功能锻炼,争取家属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佛山市一ICU老师为我们讲解颅脑病人的管道护理及需注意的细节问题等。最后,感谢医院、护理部及科室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不断充实自己,更好地为医院及科室服务。重症监护护士心得【第四篇】短短的2周很快就过去了,虽然2周在我2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占了很少很少的一点时间,可是就是这一点时间给我的感觉和收益却是丰裕的,在这里我要非常感谢护士长给我2周的ICU进修机会。ICU集中了全院最好的仪器和设备,也集中的全院最危重的病人,在那里工作是紧张和忙碌,在那里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操作技能还要有各种交流的方式以及全科的护理知识,在ICU我学到了病房所没有的或是很少看到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或是比病房要求更高的思维和判断能力。1.应变能力临床应急、急救护理观察处理与特点和一般临床诊断、治疗工作大不相同。危及患者生命的病情变化往往是突然的,除了少数情况可以预见外,大多数是随机的,因此要求护士不能单一地等待医生来确诊,对应变的反应要快,处理能力要强。对临床应急、急救的患者采取有效的科学的紧急救治措施,以及急中生智、抓住时机、毫不犹豫地做出判断能力,并采取一系列具体应变处理措施,在千钧一发之际挽救患者生命都会起到切实可行的重要作用。2.护理技术操作带教老师的认真带教和严格的培训,使我初步掌握了抢救技术,如:药品、抢救器械的性能、操作方法及适应证、各种不同病证的护理技术操作。主要熟悉了人工气道的建立,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间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为患者深部吸痰,何时吸痰注意事项等。了解PICC的留置过程,掌握的其护理的注意点,熟悉了休克的抢救,并参与配合,了解的血流机的工作原理,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学会使用震动排痰仪器,以及翻身拍背祛痰,和气压治。
本文标题:重症监护护士心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24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