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个人分享报告5篇先行曾言,唯行方知其真。当我们完成某一工作阶段后,必须撰写一份报告。那么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报告呢?下文笔者将为大家介绍“个人分享报告5篇”,供参考。请看详细内容。个人分享报告篇1调查对象:****调查人:**调查目的:了解有多少人了解“低碳”的含义,又有多少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调查方式:口头访问访问的内容:1、你知道“低碳”是什么意思?2、你在生活中如何解决衣、食、住、行中的节能低耗的问题。3、家里新增添了什么家用电器,会正确节能使用吗4、近距离外出和远距离外出时,分别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调查分析:1、本次调查中,一共访问了五十多位村民,其中分老年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2、在对老年人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老人都不知道“低碳”是什么意思,但他们从小吃过苦,生活大多很节俭,因此其实一直在过着低碳生活。比如:在天黑之后他们才会开灯;米和菜都先拿到池塘洗一遍,回家再用自来水清洗一遍,用过的水也不浪费,用来浇花洗菜、喂性畜等;常把细小的肥皂收集起来,装到丝袜里,捏成大肥皂再用;上街时,除步行外,一般骑自行车或电动车;买菜时会自己带篮子,不用塑料袋。3、成年人爱看报纸,所以对于低碳还是比较明白。可他们身强力壮,挣钱相对容易。为图方便快捷,出门就骑摩托车或开车,喜吃夜宵,常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夏天图舒服,就把空调温度打得很低,整天呆在空调房里,玩电脑时电视也同时开着;手机常换新的,各种锂电池、镍电池也随手丢弃。4、未成年人中,除了几个在校的高年级学生知道低碳,就是少排二氧化碳外,其它年龄小同学都不知道。所以他们用电、用水则更加浪费。刷牙时,水龙头开着刷牙;小孩子喜欢吃棒冰,常常在冰箱里面折腾半天,也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他们不喜欢喝白开水,只喝冰的饮料;他们最好一天24小时呆在空调房里。调查建议书:1、打空调时,温度最低控制在26℃2、尽量少开冰箱门。3、带上小手绢、小毛巾,尽量不使用纸巾、一次性筷子、餐盒、杯子、鞋套等,为地球添一份绿。4、上街购物、买菜,自己备带布袋、菜篮子,不要使用塑料袋。5、把家里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6、外出时,最好使用自行车或电动车,以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7、大力推广并使用太阳能,使用太阳给我们带来的免费资源。调查总结:我们应当学习老年人的某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每一个人能在生活中自觉地做到低碳生活,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绿,生活更美好。个人分享报告篇2领导、经理:您们好!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提出辞职。来到公司差不多一年了,在这很感谢各位领导的教导和照顾,尤其是经理您!是您给了我一个又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在踏进社会后第一次有了归属的感觉。经理您一直对我的栽培与信任,我在这只能说,我令您失望了!离开公司的这刻,我衷心向您说声谢谢!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在工作中,我努力从每一件事情上进行总结,不断摸索,掌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平时我能够做到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汲取他们的长处,反思自己不足。从高度上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因为自己工作托大家后腿,影响公司生产和企业的发展。不论是上级领导交待的任务,还是同事相处、合作方以及外来人员办事,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诚恳待人,态度端正,积极想办法,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人生数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已去其四分一三分一或者更少也说不定。一枯一荣,皆有定数。一年来可能还绑不住我年轻火热的心吧或许这真是对的,由此我开始了思索,认真的思考。我想只有重新再跑到社会上去遭遇挫折,在不断打拼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定位,才是我人生的下一步选择。不论以后的成功与否,我头始终一直往前看的。离开公司,离开曾经一起共事的同事,很舍不得,舍不得领导们的关心,舍不得经理的和善和信任,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也祝愿公司在往后的发展中更上一层楼,事业蒸蒸日上!以上所述,因个人原因,现正式向公司提出辞呈,希望领导给予批准,谢谢。个人分享报告篇3阳春四月,于教授在微博上发起对湖南的100个农村基本情况调研,并招募招募志愿者,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以及调查形式与内容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于是积极的投上了自己的申请书,很快得到了组织者的回应并通过申请。一、引言在我国城市化超过50%,并仍以较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乡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引发了国内各界关注。同时在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情况下,决策者试图通过现行的快速城市化拉动内需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什么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乡间会产生这么多的激烈矛盾,在此先介绍城市化的内涵,主要包含了二个方面:人口的城市化既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变、用地的城市化既城市用地向外扩张不断征收农村土地用作城市建设用地。这样可以看出在城市过程中涉及到2个重要的问题:第一问题是户籍的转变,第二个问题是农村土地的征用。这2个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那么城乡之间的矛盾就不会消除。中国的城市发展方式仍是属于粗放型,以“摊大饼”的方式向外扩张,不断蚕食周边广大农村的土地。近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介绍说:近20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从数据看1990年至20xx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了%,城镇化人口仅增长%,城市用地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之比是;20xx年至20xx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城镇人口仅增长%,城市用地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之比达,均远高于国际公认的合理阈值。叶裕民教授指出“中国30年的城市化过程中犹如一个庞大的筛子,把就业、健康、年轻、创造、活力和财富都留在了城市,而把实业孤独、疾病、年老、犯罪都留在农村,农村承载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太多的成本”。尤其在城市化过程中加入一个“中国速度”的元素后,城乡之间的矛盾就变得更加明显。在这一国内现状的背景下,深入农村,反映农村最真实的一面,也就我是参加这次调研最大意义所在了。二、村庄的现状以及问题此次我调研的地点选择的是我生活了20多年的村庄——湘乡市泉塘镇德胜村第7村民组,位于湘乡市西北方向,距离县城约为15公里,地处典型的丘陵地带四面环山。全组共25户,户籍在册人口为102人,交通较为便捷,村级公路穿组而过,距离镇级道路为公里(如图1)。全组农业仍然是传统的水稻种植,每家每户的田地里实行精耕细作,鲜有成规模的经济作物种植,主要的收入来源依靠对外的劳务输出。图1第7村民组现状图由于本组离县城较远,偏于一隅,没有城市扩张带来激烈的土地征收问题,同时村内并没有相关污染的企业也就没有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村民们都是基于传统的农业种植生活,也就能相对的安居乐业。那是不是这样的一座村庄孤立于众多的中国农村安静而祥和了呢?其实不然,既是中国的农村就存在其“特色”的问题,让我们慢慢走近这座村庄。1传统农业种植的困境湖南的五月是一个阳光和雨水充足的五月,是一个植物生在旺盛生机勃勃的五月。往年的这个时候可以看到江南水田间特有景色,第一季的秧苗在水田间茁壮成长。但此刻映入眼帘的并不是以前那副动人的画面,去而代替的则是杂草丛生的田间(如图2)。图2荒芜田间带着疑问向村民咨询得知现在每家每户不像以前都会散养一些牲口,粮食的需求量也大为减少,所以现在每家种田的数量只要基本上能满足全家一年的口粮就可以了,所以现在的村民从原来耕种的两季改为一季。同时由于物价上涨,耕种农田的成本越来越高,水稻的种植经济效益太低,大家种地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便也就不高了。村民说一对夫妇的劳动力在家可以耕种两季10亩稻田,除去成本每一亩每一季的纯利润大概为300元,一年下来总利润为6000元。但是家里有小孩上高中或者读大学,单纯靠父母在家务农所得的收入是无法承担这一项教育费用。20xx年我上本科的时候一年的学费加住宿费以及书本费约为6000元,每月的生活费(包括衣食行)600元,除去寒暑假呆在学校的时间约为9个月,一年下来的生活费一共4200元,这还是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生活还得过的相对节俭些。所以家里就一个孩子读大学一年花费至少1万元,在家务农一年所得也就元6000左右,根本无法承担子女的教育费用的支出。我们邻居和我一届的一位男生,他的父母一直都在家务,那一年因为无法支付他入学所需的费用,他无奈的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尽管他没能上二本线,但是他的演讲口才以及那年高考语文135分足以让人羡慕,从那以后高中毕业便南下深圳打工,现在成为新一代的农民工,一直为他感到惋惜。相对于农业种植微小的经济效益来说,外出务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村民说现在一个男性青壮年外出务工,就算是做零工,包吃包住后最低也有100元每天,除去中间休息或因特殊原因不能工作的时间,一个月平均工作25天,一个月工资就有2500元,算一年平均在外工作10个月,一年下来最少也有万元的收入,这还只是一个人的收入。假如说妻子在家照顾小孩和老人,同时还可以耕种两亩左右的稻田和菜地,散养一些牲口,基本可满足当年在家所需的日常开销。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的小孩为了改变命运只能通过读书这条道路所以在我们组上对小孩的教育一直很重视,目前为止共出过10位大学生,近期的就有7位,但是上面我们说到假如父母双方都在家务农就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这一项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于是年轻力壮的村民开外出务工,所以笔者回去调研的时候,5月的田间还是一片荒凉。2外出农民工的窘境由调查资料可知全组25户总人口102,其中18-59岁的人为64人,但常年在外务工的口31人,占据了18-59岁人口中的'50%。劳务输出成为成了本组主要收入来源,这也就使得本组的农民工成为中国千千万万流动人口中的一员,他们为中的的城市化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常年把自己的汗水和劳动留在了城市,但他们却享受不到城市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福利,同时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又无法切身感受农村家庭的温暖。由于农民工无法享受城市福利的这一窘境,他们无法将小孩带入城市接受教育,更无力将家中的老人带入城市照顾,这就无法避免的造成了在村内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以及夫妻双方的长期分离等一系列社会家庭问题。从本次调研资料可知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有4人,独守空巢的老人有7人,一共11人占据了总人口的10%。这次回家调研看到一位奶奶带着他的孙子和孙女在家生活,她家一家四口人,即这位奶奶本人、她的儿子以及所带着的孙子孙女。她儿子在外工作结识了外地一女子,不久后便步入婚姻殿堂,由于当时其儿媳还不到法定结婚年龄,所以并没有办理结婚证,不久后便陆续产的一男一女,此后她儿子在外打工,被儿媳发现有外遇,也就是先我们现在谈到的农民工在外组建临时夫妻的问题,自此后儿媳便离家而去至今也没回来过,一段没有结婚证的婚姻,便也无需用离婚证去界定其关系。现在家里就留下这位奶奶和孙子孙女,小女孩今年读5年级,小男孩今年读3年级,在与他们交流过程中能明显的感觉到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缺少了那份活泼可爱,显得更加的拘谨。由于父亲在外务工、母亲的离去,在他们的童年里,每一年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无法感受到那份父爱,母爱就根本无法企及。像这样的家庭情况仅仅是中国农村一个简单的缩影,在现代文明以及现代教育缺失下的农村仍然有许多家庭从复着这样的悲剧。三、结语根据调研本组的情况来看,从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到外出务工成为流动人口,由此引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问题究其最根本原因还是还原到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化,我国持续多年的三农政策希望使这一问题得到缓解,我们也看到国家所作出的努力以及一些成效,但是中国的发展方式还是走在粗放的道路上。“GDP至上”的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等思想的占主导的情况下,往往是以损坏环境利益为代价、以过分掠夺自然资源、以肆意侵占农民土地而得来的发展。试问这样的发展得民心吗?这样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吗?纵使农村的问题万千,但我们无需逃避,更应该勇于去直面农村最鲜活真实的一面,有时可能我们会生气、有时可能会惋惜、更有时我们会感觉到无奈,但是我们所做的一切能为以后农村的改观做出微薄的贡献也就足矣。“非实践不能出真知”,此次深入农村调研,总结报告于此,谈不上真知,全是自己一些所见所感,有不妥指出欢迎批评指正。致谢:此次村庄调研资料的搜集得到村民肖仁之爷爷的大力支持,
本文标题:个人分享报告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408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