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特种经济动物__牦牛
特种经济动物——牦牛主要内容牦牛的分类地位牦牛的驯化牦牛的分布牦牛的生活习性牦牛的形态特征牦牛的类型和品种牦牛的生产性能及其特性牦牛的繁殖性能牦牛的饲养与管理牦牛的产品及利用一牦牛的分类地位牦牛属偶蹄目,牛科,牛亚科、牦牛属。二牦牛的驯化据研究并认定,现在的家养牦牛是距今五千多年前,由我国古羌人在藏北羌等地区将捕获的野牦牛驯养而来的。牦牛,被古羌人驯化成功,是古羌文化最突出的成就。三牦牛的分布野牦牛原是我国青藏高原一带的特产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夏季甚至可以到海拔5000—6000米的地方。四牦牛生活习性野牦牛是家牦牛的祖先,曾经分布很广泛,现在仅存在青藏高原上。野牦牛体重可达1000公斤以上,身体呈黑褐色,体侧下方和腿部有浓密的长毛,适于严寒环境中生活。野牦牛一年四季住在山坡,喜欢吃柔软的杂草,夏季里用牙啃,冬天就用舌头舔。野牦牛多刺的舌头十分厉害,也是它的武器之一。野牦牛一年四季生活的地方不一样,冬季聚集到湖滨平原,夏秋到高原的雪山附近交配繁殖。野牦牛性情凶猛,人们一般不敢轻易触动它,触怒了它会以10倍的牛劲疯狂冲上来,有时还会把汽车撞翻。中国牦牛占世界总数的85%,其中多数生长在青藏高原。野牦牛通常20-30头在草原上游荡、觅食,有时也会200-300头结成大群活动,野牦牛一般不主动进攻人,它硕大的体格、从容不迫的风度,显示一副端庄、憨厚的模样。野牦牛因叫声似猪,所以在产地又被称为“猪声牛”,藏语中称为“吉雅克”。野牦牛的消化器官比黄牛粗大,牙齿质地坚硬,鼻镜小,嘴唇薄,采食能力很强。主要在夜间和清晨出来觅食,食物以针茅、苔草、莎草、蒿草等高山寒漠植物为主,白天则进入荒山峭壁上,站立反刍,或者躺卧休息、睡眠。野牦牛的嗅觉十分敏锐,有危险时,雄牦牛必首当其冲,护卫群体,而将幼仔安置在群体中间。该物种常喜群居生活,除个别雄性个体常单独生活外,一般总是雌雄老幼活动在一起,少则数头,多则数百头甚至上千头。但年老的雄牦牛则性情孤独,夏季常离群而居,仅三四头在一起.成群的野牦牛会主动逃避敌害,遇到人或汽车也会跑走。而性情凶猛的孤牛则恰恰相反,常会主动攻击在它面前经过的各种对象,能将行驶中的吉普车顶翻,受到伤害的野牦牛不论雌雄,都会拼命攻击敌害,直到力竭死亡。年老的野牦牛一旦离开群体,会单身生活终身。野牦牛在高寒草原或荒凉的寒漠地区,每天大部分时间均在进行觅食,边食边漫游,无固定的栖居地,只有大致的分布区。在严寒的冬季,由于植物被冰雪覆盖,因而常在较大范围内做短距离的迁移。善奔跑,时速可达40公里以上。禾本科及莎草科植物是野牦牛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野牦牛舌构造特殊,可以长期以垫状植物为食,因而成为特别耐粗食的物种。野牦牛的主要天敌是狼群,后者常在冬季以围攻的方式将老龄、幼龄和体弱的野牦牛追逐到冰上,待其滑倒后群起撕食。五牦牛的形态特征野牦牛体形笨重、粗壮,但比印度野牛略小,体长为200—260厘米,尾长约80—100厘米,肩高160—180厘米,体重500—600千克,雄性个体还明显大于雌性个体。肩部中央有显著凸起的隆肉,故站立时显得前高后低。牦牛头形狭长,脸面平直,鼻唇面小,耳相对小,颈下无垂肉,雌体有2对乳头。野牦牛头脸、上体和四肢下部的被毛短而致密,体侧下部、肩部、胸腹部及腿部均被长毛,其长可达400毫米,尤其是颈部、胸部和腹部的毛,几乎下垂到地面,形成一个围帘,可以遮风挡雨,更适于爬冰卧雪,尾部长毛形成簇状,显得蓬松肥大,在牛类中十分特殊。野牦牛雌、雄个体均有角,角形相似。但雄体的角明显比雌性的角大而粗壮。牦牛有14对肋骨,较其他牛类多一对;头上的角为圆锥形,表面光滑,先向头的两侧伸出,然后向上、向后弯曲,角尖略向后弯曲,如同月牙一般。角的长度通常为40—50厘米,最长的角将近1米,两角之间的距离较宽。毛色绝大多数呈黑褐色,仅吻周、嘴唇、脸面及脊背一带显霜状的灰白色,老年雄体的脊背往往有微红色。尾色纯黑,也有个别褐色的个体。野牦牛的四肢强壮,蹄大而圆,但蹄甲小而尖,似羊蹄,特别强硬,稳健有力,蹄侧及前面有坚实而突出的边缘围绕;足掌上有柔软的角质,可以减缓其身体向下滑动的速度和冲力,使它在陡峻的高山上行走自如。野牦牛的胸部发育良好,气管粗短,软骨环间的距离大,与狗的气管相类似,能够适应频速呼吸,因此可以适应海拔高、气压低、含氧量少的高山草原大气条件。六牦牛的类型和品种牦牛的类型青藏高原型(简称高原型,亦称草地型)横断高山型(简称高山型,亦称谷地型)﹛1.青藏高原型青藏高原型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包括青海、西藏大部,四川西北部高寒草地,甘肃甘南草地和祁连山区。新疆山地草原地区牦牛由西藏引入,也属此类型。青藏高原型牦牛分布地区地势高,高原面比较完整,多丘状平原(丘原),河谷宽坦,多沼泽半沼泽,山坡平缓,地形较为开阔。地区间交往方便,牦牛的迁徒较频繁,相互间影响较大。因而,高原型牦牛相对地比较“杂”,表现为杂色毛增多,无角牦牛的比例增大,有角牦牛的角形差异大。高原型牦牛分布区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年均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600mm以下,属寒冷半干旱型气候。其草地以高山、亚高山草甸为主,部分地区为沼泽、半沼泽草甸。牧草以禾本科和莎草料草为主,生长矮小、覆盖度差异大,生长期120一150天左右。冬春冷季饲草紧缺,也少补饲,饲养管理粗放,选育程度低,牦牛体型较小。但其分布地区的小气候和饲牧水平不同,地方品种和类群间体格大小有较大差异。经济结构上,以纯牧业经济为主,人均占有牦牛的头数多,乳及其制品和牦牛肉是牧民的主要食品。高原型牦牛的产乳性能一般较好,乳脂率高。体质较细致,属乳、肉、役兼用。2横断高山型横断高山型牦牛主要分部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的高山地带,包括西藏东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南部、四川西南部高山狭谷区的高山草地,以及云南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等。这一地区由于受河流切割而地形起伏很大,高谷深,山岭海拔多在4000一5000m,岭、谷高差达1000——2500m以上。热量垂直变化大,谷底温暖,而林带以上和岭端草甸,气候寒冷,连耐寒作物都不能结实。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气候呈寒冷半湿润型。复杂的垂直气候带,给动物提供了多种生态环境,东西向的交通阻碍,造成环境隔离,因而高山型牦牛保存了较多的、牦牛所固有的特征和特性。同时,由于谷底深,地区间交往十分不便,高山型牦牛较多的地方良种和类群,因此而成为闭锁群体;人类对它的影响和选育程度相对地较高。高山型牦牛分布区草地类型,以高山灌丛草甸为主,也有高山草甸,牧草以杂草类和禾本科草为优势,覆盖度大,牧草生长期150一180天左右,冬春冷季有林间草地放牧和少量河谷地区的农副产品补饲。牦牛的体格较大,耐劳,体质粗壮结实,肉用性能好,毛绒产量较高,属肉、役、乳兼用。高山型牦牛相对较纯,毛色单一,以全身黑色,嘴边灰白色为主,少数黑白相间,无其他杂色毛。公母均有角(少数类群有个别无角个体),角粗圆,群体间较整齐。额宽,额毛卷曲厚密,肩峰明显。其体型外貌,地方品种和类群间的差异较小。牦牛的品种主要介绍四川、甘肃、西藏、青海、新疆、云南等地的牦牛。四川九龙牦牛四川麦洼牦牛天祝白牦牛甘南牦牛西藏高山牦牛西藏亚东牦牛青海高原牦牛青海环湖牦牛新疆巴州牦牛云南中甸牦牛七牦牛的生产性能及其特性牦牛的产乳性能及其特性牦牛的产肉性能及其特性牦牛的产毛性能及其特性牦牛的役用性能牦牛的产乳性能及其特性牦牛的产乳量不高经测定,我国主要的牦牛品种或类群,在150天挤乳期内的产乳量,一般为350kg左右,乳脂率6.5%左右,平均日挤乳量0.9一2.5kg。其中以新疆巴州牦牛的日挤乳量最高(2.5kg),西藏高山牦牛最低(0.9kg左右)。牦牛的产肉性能及其特性我国牦牛的产肉性能,因牦牛生态类型、品种、性别、年龄、屠宰季节等不同而差异甚大。经测定,横断高山型牦牛的产肉性能优于青藏高原型牦牛,以九龙牦牛的产肉性能为最好。终年放牧不补饲,中等膘情的成年公、母、阉牦牛的屠宰率均在55%以上,净肉率超过45%,骨肉比为1:4.2—6,眼肌面积(牦牛眼肌面积测定部位为13一14肋骨间)达86.7cm2(阉犊牛)。不同性别成年牦牛的产肉特性是;屠宰率以公牦牛最高,其次是母牦牛和阉牦牛;净肉率和骨肉比,以母牦牛最高,其次是公牦牛和阉牦牛;眼肌面积则以阉牦牛最高,母牦牛最低,公牦牛居中。牦牛肉质细致,肉色鲜红,富含肌红蛋白,口味郁香,鲜美可口,品质胜过黄牛肉,具有“野味”(野生动物肉)特色。蛋白质含量高达21%——22%,脂肪含量为2—3%,氨基酸含量丰富全面。牦牛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肉食品,只是肌肉的大理石状较差,因而其肌纤维虽细于同龄普通牛种的肌纤维,而在口味上觉得有点“粗”。牦牛产毛、产绒,是牛属家养牛种中独具的性状,也是牦牛成为“全能”家畜的主要特征和标志。我国牦牛毛、绒的个体产量及其毛、绒比例,因牦牛的生态类型、品种、性别、年龄,以及剪毛季节、方法等不同而有差异。牦牛的产毛性能及特性据资源调查中抽样测定,以横断高山型牦牛的毛绒产量较高,其中九龙牦牛的多毛类系,其毛绒产量最高,为一般牦牛毛绒产量的3—5倍,个别可高出10倍,达25kg,含绒率在50%以上。公牦牛的毛绒产量比母牦牛高1倍或更多,这与公牦牛的体格比母牦牛大50一60%有关。牦牛四肢强健,蹄小结实,蹄缘坚硬,蹄叉紧合,善走高山险路、陡坡沼泽,能拱雪开路,游渡激流,自古被称誉为“高原之舟”。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牦牛极度耐劳,持久力好。我国牦牛一般可驮重60—80kg,日行20—30km。牦牛还有识途的本领,可作旅游者的前导。牦牛的役用性能雄牦牛3岁性成熟,发情期为9—11月。此时,雄牦牛变得异常凶猛,经常发出求偶叫声,争偶现象十分激烈。胜者率领数头到20多头雌牦牛一起活动,败者往往尾随群体伺机交配,或离开群体另觅新欢。有些斗败的雄牦牛会下山闯入家牦牛群中,与雌性家牦牛交配,甚至把雌性家牦牛拐上山去。八牦牛的繁殖性能怀胎雌牛每年6-7月份产仔,妊娠期约240-250天,每胎1仔。幼仔出生后半个月便可以随群体活动,第二年夏季断奶,3岁时达到性成熟,寿命为23—25年。九牦牛的饲养管理牦牛群的饲养管理,则随气候季节而定:夏初:接产护犊,整群分群,去势阉割;入夏:抓绒剪毛,预防接种,药浴驱虫;夏秋:挤乳制乳,抓膘配种,打草贮草;冬前:淘汰屠宰,清点圈存,整修棚圈;入冬;停奶保胎,保膘度春,进入冬房;翌春:少量补草,控制死亡,丰产在望。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十牦牛的产品及利用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乳及乳制品人们对鲜乳的饮用方式,地区间有差异,但大多数地区是以饮用奶茶为主,较少饮用全乳。酥油是牦牛分布地区的主要乳制品,也是牧民的主食之一。酥油作为食用,有酥油茶、油茶,以及煎油炸各种饼类、蔬菜和各种点心、糖果等。其他乳制品还有:奶渣、酸奶、乳清。肉及肉制品牦牛肉,是牧民食品的重要来源,每年入冬前,集中屠宰,天然冷冻贮藏,食用4—5个月。春末夏初,牦牛刚度过“春乏”时期,其体重为全年的最低点,牧民们决不在此期间宰杀牦牛,要到7月以后才再少量屠宰食用。因而每年的4—7月间,牧民极少食用牦牛肉。牧民群众对牦牛肉和肉制品的利用方式较为简单,其制品的种类也较少。主要有鲜牛肉、风干牛肉、腌熏牛肉、牛肉灌肠和血肠。牦牛皮和裘皮牦牛皮的品质低于黄牛皮,其皮质较疏松,厚薄不匀,也多虻眼或虻底。但其产量大,是高寒草地牧民生产、生活用皮(革)的主要来源,也是皮革工业的重要原料。牧民留作自用的牦牛皮,有直接用鲜皮或毛板的,即“生皮”;其主要用于酥油的包装。也有经土法鞣质后利用的,即“熟皮”。熟皮的用途更广,可缝制成皮口袋、鞋底,贮盛粮食、奶渣以及其他杂物。裘皮,多由犊牦牛皮制成。犊牦牛死后,剥下被皮,除净板面的结缔组织,浸
本文标题:特种经济动物__牦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4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