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自贡市职业技术学校《基础会计》教案(1)
自贡职业技术学校ZIGONGZHIYEJISHUXUEXIAO授课教案SHOUKEJIAOAN课程名称基础会计教材基础会计授课班级2012市场营销教师黄容颖二O一一至二O一二学年度第二学期2注:本章根据学生情况和大纲要求对教材顺序做了一些适当的调整,并增加了一些内容。教学课题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会计的概述分阶段说明会计产生原因和发展历程。第二节会计的含义会计定义、对象和职能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与基础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权责发生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发展的简要历史,掌握会计的定义,理解会计对象与职能,重点把握会计核算的四个前提和核算基础。重点难点重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前提与基础。难点:什么是会计核算前提,为什么需要会计核算前提,如何理解权责发生制。教学时数二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案例或者数据入手。课程讲授:简要介绍会计发展的历史,引出会计的定义,并详细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讲解会计的对象和职能,会计核算的前提与基础,总结、布置作业和课后阅读资料。板书课题。讲解课题。3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会计的概述相关知识的介绍一、古代会计会计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文明阶段。当时人类生产能力低下,对生产过程的耗费以及生产成果,单凭头脑记忆已经无法满足适应客观需要,在史书记载上出现了很多有关的说法。比如从已经保存下来的一些资料可以推测,早期人类文明中的“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与会计存在相当高程度的关联性,体现了会计雏形。当人类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于是计算劳动耗费并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需要专业人员才能胜任,“会计员”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结合教学目的还可以从中国古代的“司会”,“四柱清册”以及“龙门账”等相关知识分析古代会计的发展。二、近代会计近代会计的演进主要从西方经济发展入手,重点介绍意大利人卢卡.帕乔利的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说明复式记账法的出现。会计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繁荣程度紧密相连。在意大利之后,荷兰的经济最为强大,复式簿记的自动平衡机制在荷兰得到完善;英国的产业革命和现代工厂,导致成本会计的产生。三、现代会计在这一时期尤其是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资本市场的繁荣与崩溃,导致人们对是否需要进行会计规范的思考,并逐渐出现了与会计准则有关的研究、组织等。此处还可以结合我国准则进行说明。管理会计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关。这也是会计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个里程碑。现代会计的一个特点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采用,提高了会计的处理能力,也降低了处理成本,会计系统能够满足更多的信息需求;互联网的应用,使得信息实时传递成为可能,这将会对会计学科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现代会计另外一个特点是新领域不断出现,比如郭道扬先生说“建立“绿色会计”控制体系”是21世纪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此处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再介绍其他新的领域。一、什么是会计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它以货币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4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本质:管理活动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会计的主要特点: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会计目标: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对象:企业和单位经济过程会计职能:反映、监督此处,可以先举例解释“信息”的含义,以及信息对于决策的重要性。然后再延伸到如果需要了解一个单位和企业的信息以便作出决策,阐明会计是一个降低信息取得成本的信息系统。为了更全面地解释会计的定义,也可以介绍其他关于会计的定义,这在课件中有说明。二、会计对象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前已述及,会计是以货币对经济过程进行计量,而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资金运动,因此,会计对象就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从资金运动的过程分析会计对象的具体表现形式。由于资金运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可以结合一个具体企业的经营活动,阐述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三、会计职能(一)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含义核算职能:企业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从数量上反映生产过程中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监督职能: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二)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四、会计的特点(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此处可采用提问的方式,解释为什么采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而不是其他的实物或时间计量单位。5(二)对经济系统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核算与监督连续:时间不间断;系统:科学分类方法;完整:不遗漏。(三)具有一套科学完整的方法体系。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与基础一、会计核算前提概述(一)会计核算前提的含义会计前提亦称会计假设,指对会计活动的客观环境所作的基本约束。(二)会计核算为什么需要前提会计核算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会计前提为会计核算提供了条件和制约作用二、会计核算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的含义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此处可以采用提问的形式,譬如学校、校外的塑料厂是不是一个会计主体,而每个同学家庭呢?2、会计主体的意义会计主体前提明确了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立场、限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前提以及全部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3、会计主体的要求会计主体与主体所有者有别;会计主体同与主体发生经济关系的主体有别。4、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一个会计主体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此处可以举例说明,譬如从总公司和分公司角度说明两者的关系等。(二)持续经营1、持续经营的含义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企业发展有两种趋势,持续经营和破产。此处可以举例说明在两种前提下会计处理的6不一致,也加深对“前提”的认识。2、持续经营的意义它可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从而为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问题提供了基础。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3、持续经营的要求按照公认的原则或制度的要求对其经营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记录和陈报;会计要素的计价不考虑清算的要求。(三)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的含义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能够展示两个连续期间的财务报表应该能更好说明分期的含义。2、会计分期的意义通过会计分期,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据以结算盈亏,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在及时向外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同时,以分清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和经管责任。3、会计分期要求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半年、季、月报)。4、我国《会计法》规定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即从1月1日至12月31日。(四)货币计量1、货币计量的含义是指会计采用一定的货币单位来计量与报告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结果。为加深印象,可以展示报表和不同的货币。2、货币计量的意义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能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3、货币计量的要求货币计量需要借助于价格来完成,价格可以在市场的交换中形成,也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计价、评估方法进行量化。可能需要举例说明采用评估方法确定价格(价值)。4、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三、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7(一)含义是指以应收或应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也称为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为了解释此概念,可以把收付实现制在此一并介绍并加以比较。通过简单的举例说明两者在计算损益上的差异。(二)意义有助于正确计算各期损益,真实反映各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解决了货币实际收付与交易或事项完成时间不一致的问题。(三)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例:企业于6月份预收货款20000元,按合同规定,产品于7月份发出。企业于6月份预付7月份的房屋租赁费4000元。企业7月份售出产品,价款10000元,款项将在8月份收到。企业7月份发生费用5000元,款项将在8月份支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计算7月份的利润。(四)盈利单位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上关于会计前提和基础部分,在课件中还列明了基本准则中的有关规定,可以作为教学参考。课后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会计有关的基础概念:定义、目标、职能、对象和特点;重点内容是掌握会计核算四个基本前提和一个基础。课后作业:1、复习本次课内容,并按老师要求查阅资料。2、《基础会计习题集》第一章8教学课题第一章概论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八个特征第五节会计方法三种会计方法,以及会计核算方法的七个部分第六节会计工作组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会计规范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八个方面并能分析应用;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及其相互关系;熟悉会计工作规范及其构成,了解会计工作组织中的机构和人。重点难点重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方法。难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应用,七种会计核算方法。教学时数二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教学过程复习上节课讲课的内容。导入新课:结合复习的内容,从会计定义出发,重点说明作为决策支持的信息,决策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导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课程讲授:重点阐释会计信息质量的八个要求,然后介绍会计方法,尤其是会计核算方法,介绍会计工作组织中的三要素:机构、人和规范,总结、布置作业和课后阅读资料。板书课题。讲解课题。9第一章概论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含义决策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或者说什么样的信息是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如何做到这点。可以要求学生思考。二、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要求(一)客观性,也称真实性含义:会计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处理,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要求: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遵循会计规范,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以便于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此处可以从“不做假账”出发分析客观性的重要性。(二)相关性,也称有用性含义:企业提供的信息应该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有助于其评价过去、评估现在和预测未来。要求:会计首先应清楚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然后编制通用或专用的会计报表。要求学生站在不同立场,例如投资者、银行、政府等角度,分析各自需要什么的信息,并由此分析相关性的含义。(三)可比性含义: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该能进行比较。要求:企业应当采用前后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不同企业之间应按国家统一会计规范进行处理,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以采用某行业两家公司同一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以及某公司连续两个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四)明晰性,也称可理解性含义: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与使用。要求:规范化、简化(五)实质重于形式10含义: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要求:对于交易和事项,在关心其法律形式同时更加关注其经济实质。解释什么是经济实质,什么是法律形式,两者何以差异。比如融资租赁。(六)重要性含义: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要求:对于影响使用者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事项,必须按规范进行确认、计量,并进行充分的披露。对于非重要事项,在不影响真实性前提下,可以简化处理。会计提供信息也是有成本的,因此提供会计信息时候也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七)谨慎性,也称稳健性含义: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要求: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
本文标题:自贡市职业技术学校《基础会计》教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5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