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13-14财务预测与计划
第四章财务战略与预算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财会教研室李泽红财务预测、计划和预算通过本章的教学,掌握以下内容:(1)理解财务战略的特征和类型(2)掌握SWOT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3)运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公司的融资需求;(4)了解销售百分比法预测的局限;(5)计算公司的内涵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6)编制现金预算,并根据现金预算评估融资的数额及时间。4.1财务战略4.1.1财务战略的含义和特征:战略:是涉及全局性、长期性和导向型的重大谋划。战略源于军事,是对战争和重大战役的全局性谋划。战略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财务战略:财务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分析理财环境的基础上,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前提下,以价值管理为基础,对企业资源筹集和配置活动进行的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它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延伸。4.1财务战略财务战略的特征——具有战略的共性和财务的特性(1)财务战略属于全局性、长期性和导向性的重大谋划;(2)财务战略涉及到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3)财务战略是对企业财务资源的长期优化配置安排;(4)财务战略与企业拥有的财务资源及其配置能力有关;(5)财务战略受到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影响。4.1.2财务战略的分类按财务战略的职能分类1)投资战略。涉及企业长期、重大投资方向的战略性筹划。(投资行业、投资企业、投资项目筹划等)2)筹资战略:涉及企业重大筹资方向的战略性筹划。(IPO融资、增资发行股票、与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3)营运战略:涉及企业营运资本的战略性筹划。(营运资本策略、与重要的供应商和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4)股利分配战略:涉及企业长期重大分配方向的战略性筹划。(重大留存收益方案、股利政策的长期安排等)4.1.2财务战略的分类财务战略的综合类型1)扩张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这种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大量筹措外部资金,是为了弥补内部积累相对于企业扩张需要的不足,更多地利用负债,因为负债筹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实施这种战略,往往会使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表现为相对的低水平,因为收益的增长相对于资产的增长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的特征。4.1.2财务战略的分类2)稳增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稳增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这类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从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实施稳增型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低负债、高收益、中分配”。随着企业逐步走向成熟,内部利润积累就会越来越成为不必要,那么,“少分配”的特征也就随之而逐步消失。4.1.2财务战略的分类3)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是指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采取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这类企业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挫折,也很可能曾经实施过快速扩张的财务战略,因而历史上所形成的负债包袱和当前经营上所面临的困难,就成为迫使其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两个重要原因。“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是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4.1.3财务战略分析的方法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的主要方法是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通过企业的外部财务环境和内部财务条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有关因素进行归纳分析,评价企业外部的财务机会与威胁、内部的财务优势与劣势,从而为财务战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案。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s—威胁4.1.3财务战略分析的方法SWOT影响因素分析(1)企业外部财务环境因素影响分析1)产业政策2)财税政策3)金融政策4)宏观经济周期4.1.3财务战略分析的方法(2)企业内部条件影响因素分析1)企业周期和产品周期所处的阶段2)企业盈利水平3)企业的投资项目及其收益状况4)企业的资产负债程度5)企业的资本结构及财务杠杆利用条件6)企业的流动性状况7)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8)企业的筹资能力和潜力4.1.3财务战略分析的方法(3)SWOT的因素定性分析1)内部财务优势:企业盈利水平较高、资本结构比较合理、现金流量充足等,为财务战略的选择提供了有利条件;2)内部财务劣势:资产负债率较高、流动比率大幅下降、债务筹资能力受限这些因素限制了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的余地。3)外部财务机会:有利的产业政策、宽松的筹资环境等。4)外部财务威胁:发行债券受到限制、竞争对手正在准备扩大筹资等。4.1.4SWOT分析法的应用_P1174.1.5财务战略选择的依据(1)必须与宏观经济周期相适应;经济复苏—扩张性财务战略,增加厂房设备、融资租赁、建立存货、开发新产品和增加劳动力等,经济繁荣阶段—先采用扩张型的财务战略再转为稳健型财务战略。经济衰退期—采取防御型财务战略。停止扩张、出售多余厂房和设备、停止无利润的产品、停止长期采购、削减存货、减少雇员。(2)必须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结合初创期—现金需求量大,需要大量的举债经营,因而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该阶段适宜采用非现金股利政策。扩张型财务战略。扩张期—现金需求量也大,但它是以较低幅度增长的,有规则的风险仍然很高,可以适当考虑现金股利政策。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定期—现金需求量减少,一些企业可能有现金结余有规则的财务风险减少,一般采用现金股利政策,采取稳健性的财务战略。衰退期—现金需求量持续减少,最后遭受亏损,有规则的风险降低,一般采用高现金股利政策,采取防御收缩性的财务战略。(3)必须与企业的增长方式相结合以往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单纯数量扩张的经济增长。要求实现由粗放到集约的根本转变。一方面调整财务投资战略。加强基础项目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加大财务制度创新力度。4.1.6财务战略选择的方式引入期的财务战略:产品处于研发投入阶段没有形成收入和利润的能力,产品市场尚未形成,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非常高。财务战略的关键是吸纳权益资本。筹资战略是筹集权益资本,股利战略是不分红,投资战略是不断增加对产品开发推广的投资。成长期财务战略的选择:该阶段产品成功上市,销售规模快速增长,利润大幅度增加,超额利润明显,产品市场增长并加入了竞争者,企业的经营风险略有降低。此阶段以促进销售增长,提高市场占有率为战略重点。与之相匹配的是积极扩张型的财务战略,关键是高增长与资金的匹配。筹资战略是尽量利用资本市场大量增加权益资本,适度引入债权资本;股利战略依旧是不分红或少分红;投资战略对核心业务大力追加投资。成熟期财务战略选择:企业销售稳定增长,例润多且较为稳定,由于竞争的加剧,超额利润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追加投资的需求减少,企业战略重心转为对盈利能力的关注。与之相匹配的应该是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关键是如何处理好日益增加的现金流量。筹资战略以更多的债权资本替代权益资本;股利战略调整为价高的股利分配;投资战略拓展新产品和新市场,但切勿盲目追求多元化投资降低企业竞争力。衰退期财务战略的选择。该阶段产品市场需求衰退,销售开始下滑,企业利润下滑以致出现亏损,此时如果企业未进入新的市场和转型,则不需要更多的投资。财务战略的重心是如何回收投资,或通过并购扩大市场占有率,延缓衰退期的到来。企业财务战略是收缩性战略其关键是如何收回现有投资并将退回的现金流返还给投资者。财务战略上采取不再筹资和投资,全额甚至超额发放股利,将股权资本退出企业,最终实现企业的正常终止。4.2.1财务预测的意义和目的1.财务预测:财务预测是指估计企业未来的融资需求。2.财务预测的意义:(1)财务预测是融资计划的前提。(2)财务预测有助于改善投资决策。3.预测的目的-应变。预测给人们展现了未来的各种可能的前景,促使人们制定出相应的应急计划。预测和计划是超前思考的过程,其结果并非仅仅是一个资金需要量的数字,还包括对未来各种可能前景的认识和思考,预测可以提高企业对不确定事件的反映能力,从而减少不利事件出现带来的损失,增加利用有力机会带来的收益4.2.2销售百分比法1.基本原理(1)基本原理:财务预测的销售百分比法,假设资产、负债的费用与销售收入存在稳定的百分比关系,根据预计销售额和相应的百分比预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然后利用会计等式确定融资需求。假设费用、资产、负债与销售收入存在稳定的百分比关系,根据预计销售额和相应的百分比预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然后利用会计等式确定融资需求。4.2.2销售百分比法(2)具体方法有:可以根据统一的财务报表数据预计,也可以使用经过调整的用于管理的财务报表数据预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金融资产+经营资产=金融负债+经营负债+所有者权益经营资产-经营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所有者权益净经营资产=净负债+所有者权益4.2.2销售百分比法经营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划分标志是有息和无息经营负债和金融负债的划分标志是是否需要支付利息各项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与销售额保持稳定的百分比,可能与事实不符。假设计划销售利润率可以涵盖借款利息的增加,也不一定合理。4.2.2销售百分比法百分比数值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得到:(1)以最新的财务报表中的百分比作为目前销售中相应的百分比;(上年的报表,收集基年实际利润表资料,计算利润表中的各项目与销售额的百分比;)(2)取几年的平均值;(3)通过分析作出判断;(4)由以上几种方法综合得出。计算方法有两种:.总额法:先根据销售总额预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然后确定融资需求。增加额法:根据销售的增加额预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然后确定融资需求。4.2.2销售百分比法——总额法(1)计算的各项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根据基期数据计算);(2)预计各项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各项经营资产(负债)=预计销售收入×各项目销售百分比08年经营资产=4000×64.82%08年经营负债=4000×9.68%08年净经营资产=4000×64.82%-4000×9.68%=22064.2.2销售百分比法——总额法(3)计算资金总需求=预计净经营资产合计-基期净经营资产合计07:165408:220608年增加的净经营资产=2206-1654=552通常,筹资的优先顺序是:1.动用现存的金融资产;2.增加留存收益;3.增加金融负债;4.增加股本。4.2.2销售百分比法——总额法(4)预计可以动用的金融资产可动用金融资产=基期金融资产-维持正常经营所必须的金融资产已知该公司可动用的金融资产=56-20=36(万元)(5)预计增加的留存收益留存收益增加=预计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4.2.2销售百分比法——总额法★假设ABC公司2007年计划销售净利率为4.5%(与2006年实际接近)由于需要的筹资额较大,2007年ABC公司不支付股利。留存收益增加=4000×4.5%=180(万元)(6)预计需从外部增加的资金=资金总需求量-可以动用的金融资产-留存收益增加从外部增加资金=552-36-180=3364.2.2销售百分比法——增加额法增加额法预计需从外部增加的资金=增加的经营资产-增加的经营负债-可动用的金融资产-留存收益增加=增加的销售收入×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增加销售收入×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可以动用的金融资产-预计销售
本文标题:第13-14财务预测与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6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