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7章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第二节财政政策及其效果第三节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五节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第六节供给管理的政策目录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四大目标)1、充分就业通常指劳动要素的充分就业。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2、价格稳定价格总水平的稳定。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一个特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零。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充分就业意味着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价格稳定是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前提;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是充分就业的基础;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利用国际资源扩大本国的生产能力。二、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宏观经济政策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人力政策收入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两个方向: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衰退、经济萧条时期使用)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期使用)货币政策的两个方向: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等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①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衰退、经济萧条时期使用)②紧缩性货币政策。(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期使用)货币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第二节财政政策及其效果第三节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五节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第六节供给管理的政策目录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四、赤字与公债五、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六、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七、财政政策案例:肯尼迪减税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国家财政政府收入政府支出税收公债政府购买G(实质性支出)转移支付Tr(货币性支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长期债券比例税ty(t税率)定量税t(t数量)5年<t≤40年3月≤t≤1年1年<t≤5年按计算方法分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政府收入一主体税种税收收入比重①国内增值税28803亿元26.1%②国内消费税8230亿元7.45%③营业税17217亿元15.58%④企业所得税22416亿元20.29%⑤个人所得税6531亿元5.91%⑥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关税16633亿元15.1%⑦出口退税-10515亿元-9.52%⑧车辆购置税2596亿元2.35%⑨地方其他税种收入(契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10665亿元9.65%以上①~⑨合计102576亿元92.87%全国税收收入110497亿元2013年中国税收收入政府支出一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机关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实施公共项目所需的支出等属于政府的购买。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社会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例如:2013年1-9月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2067亿元。2012年2月份民政事业费支出456.1亿元,其中:救灾支出15亿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25.5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38.3亿元,抚恤事业费支出63.6亿元。政府支出二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1、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内在稳定器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熨平”经济波动自动稳定(自动抑制经济波动)斟酌使用(主动调节,反经济周期)自动稳定器稳定经济的功能一是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二是政府支出(特指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失业人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会自动增加,使得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会相对增加一些,起到抑制经济萧条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减少,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虽然萧条时期的消费下降,但会下降得少一些。反之,在经济繁荣(经济过热)时期,个人收入增加,政府税收会自动增加。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财政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经济萧条时期,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繁荣时期,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与增税)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预算盈余:政府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余额。预算平衡:政府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差额。财政预算盈余财政收入财政支出=BudgetSurplusTRGytBS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预算盈余①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收支平衡。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普遍采用的财政政策原则。②周期性平衡预算:指政府收支在一个经济周期(如5年)中保持平衡。某年赤字、某年盈余,以求整个经济周期盈亏相抵。1.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功能财政当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时,政府有责任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实现充分就业。即使原来存在预算赤字,政府也要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要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减少支出、增加税收,即使原先存在预算盈余,政府也要继续实施紧缩性政策。功能财政的思想: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目标功能财政——政府实施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为实现这一目标,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两者区别:•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以追求政府收支平衡为目标。•功能财政思想认为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才是最终目标。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功能财政的思想四、赤字与公债①向中央银行借债。→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或者说增发高能货币→引发通货膨胀。例如:美国政府债务政府弥补赤字的途径有:1.政府借债2.出售政府资产②向国内公众举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和外国举债。政府借债分为两类:预算赤字的累积称为政府债务。美国政府债务政府债务占GDP的百分比17901810183018501870189019101930195019701990RevolutionaryWar2010CivilWarWorldWarIWorldWarII020406080100120在美国历史中,政府债务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独立战争内战二战一战南北战争(1775—1783)1861-1865五、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根据财权和事权相一致的原则,西方国家普遍采取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美国分联邦、州、地方三级财政预算。•在财政分级管理体制下,税收被划分为中央税(如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地方税(公共设施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如财产税)。•支出被划分为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美国联邦支出主要是国防和社会保险,州和地方支出主要是教育、道路、公共福利和公共设施。六、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是指政府税收收入、支出变化对国民收入变动△y的影响的大小。财政政策效果与“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挤出效应(一)假定政府增加支出△g,则会使IS曲线右移到IS′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则IS右移的距离是EE″在图形上,就是指收入从y0增加到y3即增加政府购买支出△g,能带来若干倍国民收入的水平的提高。gyy11y03IS′E″y3yy0EISr0r仅考虑产品市场挤出效应(二)由IS-LM模型(同时考虑产品市场、货币市场),政府支出g增加,IS右移,国民收入y增加了,导致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由于政府支出存在“挤出”私人投资的问题,因此,新的均衡点只能处于E′收入不可能从y0增加到y3,而只能增加到y1,y1y3就是“挤出效应”。E′LMy1r1IS′E″yy3y0EISr0r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财政政策效果挤出效应●●挤出私人投资irygrkhkmy曲线方程LM①财政政策效果因IS曲线斜率而异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若不考虑挤出效应,由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收入都增加到y3,即均衡点应从E→E″但考虑货币市场以后,利率r↑,存在挤出效应。IS平坦(d大,斜率的绝对值小),挤出效应y1y3较大,财政政策效果小。IS陡峭(d小,斜率的绝对值大),挤出效应y2y3较小,财政政策效果大。E′EE′LME″IS′ISEy0y1y3IS′E″ISy3y2y0r0r0LMydderrde:IS1:11y或曲线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政府增加同样大的一笔购买支出,LMryoIS1IS2IS3IS4y1y2y3y4IS曲线从IS1移动到IS2,收入增量为y1y2IS曲线从IS3移动到IS4,收入增量为y3y4②财政政策效果因LM曲线斜率而异LM越陡峭→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LM曲线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好。●●七、财政政策案例:肯尼迪减税•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总统采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使财政政策成为美国对付衰退和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肯尼迪总统(经济顾问萨缪尔森)提出削减税收(降低公司所得税、降低个人所得税)来帮助经济走出低谷。这些措施实施以后,美国经济开始迅速增长。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第二节财政政策及其效果第三节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五节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第六节供给管理的政策目录货币政策及其效果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三、债券价格和市场利率的关系四、货币政策及其工具五、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和泰勒规则六、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分析七、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八、案例:沃克尔紧缩货币治通胀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①负债业务主要是吸收存款。②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发放贷款和投资业务。③中间业务是指代客户办理支付事项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1、商业银行主要业务:资产负债XX银行准备金$10.00贷款$90.00存款$100.00总资产$100.00总负债$100.00(1)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货币。(2)作为银行的银行,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3)作为国家的银行:第一,代理国库(财政的“管家”);第二,提供政府所需资金;第三,代表国家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第四,执行货币政策;第五,监督和管理全国金融活动。2、中央银行主要职能:1、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法定准备率: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的比率。法定准备金:银行存款中,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率×银行存款额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超额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实际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可全部贷款出去。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的实际贷款低于其本身的贷款能力而形成。出现超额准备金情况可能是:银行吸收的存款太多在某一时期可能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的太多厂商因项目预期利润率偏低不愿向银行借款‥‥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①法定准备金②超额准备金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居民和企业持有现金和存款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存款通过银行体系向流通中供应货币狭义的货币供给:M1=Cu+DCu为流通中的现金D为商业银行活期存款银行存款创造举例:假定法定准备金率为20%,无超额准备金。所有客户
本文标题:证券仲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6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