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
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心得体会【第一篇】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岀;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走过弯路,也遭遇过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心得体会【第二篇】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形态丰富多彩,产生于不同时期的精神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和印迹。但这些不同时期的精神又有着共同之处,正是这些共同之处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仰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正是这些共同之处使得党的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不过时。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对此作出一系列深刻阐释,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信仰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第123、141、169、254页),信仰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灵魂和支柱。在论述井冈山精神时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世、干事的精神支柱。;(第112页)在论述伟大长征精神时,指出,;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念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第39页)强调,;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第254页)为民宗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力量源泉。指出,;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第12页);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第271页);我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第19-20页);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人们深入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13页);要加强党史学习和教育,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第7-8页)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第59页)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既坚守高远的理想信念、纯洁的为民服务宗旨,又脚踏实地,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在《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中,指出,;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革命如此,建设和改革也如此,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敢于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第113页)在《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中,指出,;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各种复杂局面,我们党能够制定和实行正确的大政方针、战略策略,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今天,面对日新月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我们肩负的繁重任务,一切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都是行不通的。;(第99页)历史表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品格。我们党能够;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第60-61页)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本色。在阐述井冈山精神时,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现在,我们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能丢,丢了就会腐化堕落。今天,我们强调艰苦奋斗,不是要求党员、干部像当年那样过‘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日子,而是要永葆艰苦奋斗本色,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丢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第114页);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局面的准备,逢事都想在前面、干在实处,努力在攻坚克难中赢得主动,关键时刻更要挺身而出、敢于豁出去,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第114页)在阐述延安精神时,指出,;我们党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起家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方面实力大大增强,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我们决不能丢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家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国立党的根基,也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的根基。;(第100页)在阐述西柏坡精神时,指出,;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同志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这里面,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第25页);我们要不断向全党严肃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第26页)牺牲奉献。牺牲奉献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基本品格,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治集团都没有能够做到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无怨无悔地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我们党就是靠着千千万万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先进分子无私奉献,才赢得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第31页)在阐述井冈山精神时,指出,;井冈山时期,近五万名革命烈士献出宝贵生命;(第113页);在阐述伟大长征精神时,指出,;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第141页);在阐述大别山精神时,指出,;革命胜利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拱手相让的,而是用流血牺牲换来的。鄂豫皖苏区二十八年浴血奋战,二十万大别山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在册的烈士就达到十三万多,当时人口不足十万的新县就有五万五千人为革命而牺牲;(第261-262页);在阐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时,指出,;十九万七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第293页);在阐述王杰精神时,指出,;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第38页);在阐述伟大抗疫精神时,指出,;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25000多名优秀分子在火线上宣誓入党;(参见习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在阐述脱贫攻坚精神时,指出,;我们集中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累计选派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心得体会【第三篇】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耳熟能详的苏区红歌是苏区精神内涵最好的诠释,在苏区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已深深地刻入了我党的红色基因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治国理政试验田,共产党人的文韬武略都在这里试验过、预演过。我们要深刻认识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从苏区历史中汲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心得体会【第四篇】辉煌乐章,伟大征程撼天动地;壮丽凯歌,复兴基业激奋人心。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之际,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华民族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华民族外遭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主义压迫,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了改变受压迫受奴役的屈辱地位和悲惨境遇,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但都没有成功。在民族存亡续绝之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昭示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总结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党内外、国内外所关注的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开宗明义做出了鲜明回答——;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解放思想,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开启征程。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也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面向未
本文标题: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69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