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2023年幼儿园幼小衔接教研制度【4篇】
1/112023年幼儿园幼小衔接教研制度【4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2023年幼儿园幼小衔接教研制度【4篇】”,供您参考阅读参考下载。幼儿园幼小衔接教研制度【第一篇】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xx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衙口中心幼儿园二楼综合室20xx年5月13日上午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集中活动有效性8:10~8:30报到高丽卿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吕寒珊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2/11(衙幼青年教师—施茵茵)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龙湖镇幼教名师成长工作室—施菲菲)10:10~11:00对话研讨11:00~11:30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幼儿园幼小衔接教研制度【第二篇】1、通过幼小衔接这一活动,保证良好的新生入学顺序,开启幸福的知识之旅2、通过幼小衔接这一活动,培养一年级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8月23日,8月24日每天上午8:00——11:00全体一年级新生各班一年级教室一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和语数体任课教师校园环境卫生:后勤办教学楼巡视:德育处、教学处礼仪生:大队部活动拍照:3/11活动报道:一年级年级组长电子横幅:办公室活动一:保证良好的新生入学顺序,开启幸福的知识之旅。(8:10之前)负责老师:一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和礼仪生7点半,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在校门口集合,迎接新生的到来。礼仪生引领新生进入各班教室。副班主任老师在各自教室里管理,确保教室里新生安全有序。活动二:开设特色课程,初步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和学习习惯.(8:10-11:00)负责老师:一年级各班班主任和语、数、体任课教师23日上午和24日上午,教学处安排了6节大课和2节整理课。每节课之间课间休息十分钟。一年级教师按照下沙一小幼小衔接课程表进行上课。具体要求如下:1、上课之前应该提前备课。语、数、体由各自备课组长负责,进行集体备课,统一规划这第一课,确定上课教案。体育课主要是列队训练。各备课组长在22日之前把微课,上课ppt,教案等上传至第一学期教导处教学处幼小衔接相应包包。2、语数体由各班任课老师负责,班队课,校课1由班主任负责,校课2由副班主任负责,整理课正副班主任一起负责。1、班主任须提前打扫和布置好各教室,并通过校讯通短信通知一年级新生23、24日到校和离校时间。新生每天8:004/11到校,11:00家长接回。2、原则上家长不进校园,班主任做好解释工作。3、特别关注学生的安全,保证每位新生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4、做好宣传工作,每日一总结,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班级主页传播。幼儿园幼小衔接教研制度【第三篇】为进一步提升xxx区各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实施质量,引导幼儿园科学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入学适应性教育,促进每一位幼儿自信、快乐地融入小学学习活动,协助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特此制定本方案。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自然发展规律、把握幼儿发展目标及学习特点,构建科学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体系,杜绝超前学习,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入学教育及生活。(一)幼儿园主要任务1、依据幼儿发展目标,制定适合本园幼小衔接活动实施方案、确保幼小衔接活动科学、有序、有效实施。2、一日生活中开展有针对性、丰富多样的、生动有趣的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儿童从身体学习转换为用大脑学习的能力、从具象物体转换为具象符号、从具象符号转换为抽象符号逻辑5/11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预备适应课堂的心理准备、动机等从而促进每一位孩子在身体、情感、习惯、能力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3、利用家校传播正确的幼小衔接价值取向,引导家长建立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掌握符合幼儿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解决入学焦虑,为幼儿营造轻松快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二)幼儿发展目标具备入学具备的学习能力:包括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学习品质、社会适应能力、阅读兴趣、前书写准备能力。具体措施:通过家园共育、区域活动、一日生活环节、集体教学等途径为幼儿开展活动、创设环境、提供资源等方式。视知觉能力:1、感知物体或者符号的位置,包括方位、距离、大小、形状、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如走迷宫、找对应等游戏活动。2、从日常生活中辨别人-物-图形-数字-字母-形近字等异同,如找相同、不同、图形比较等游戏活动。3、幼儿学会把物体从包围它的背景中区别出来,从观察事物的角度能从整体中分离出部分的看问题的能力。如智力拼图、镶嵌图形等游戏活动。4、培养幼儿对物体、图形、字母、数字等视觉再认能力。6/11如猜谜语、七巧板摆图等游戏活动。5、家庭建议:鼓励孩子多看、多观察、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区,引导幼儿养成将所见画出来。听知觉能力利用日常生活契机有效引导幼儿口头所述信息、多听故事,多些同伴交流、多些家庭教育人数,如复述数字、打电话等游戏活动。知觉转换能力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孩子依据时间顺序描述外出过程中经历的某件事情,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画出来,同时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数学准备能力1、掌握从1-100的顺数、50倒数到1、数群(由易到难)例:数字连线、接龙数游戏切记把进位留给孩子,给孩子一个顿悟的过程慢慢就熟悉了、小兔吃饼干、数字连线。2、能排除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扰掌握20以内点数对应。3、根据物体相联对应关系、相关关系的对应、一对多关系的对应、从属关系的对应(上下关系)、并列关系对应(同一级别关系)相反关系的对应培养和建立对应的思维方法。比较4、根据物体的一些特征:如大小、长短、高低、宽窄、粗细、颜色的轻重、薄厚、形状、数量的多少、物体的空间位7/11置比较等等。5、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分、公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分类。6、根据一组物体的某种特征(长短、高低、大小、多少、重量、高度等)的差异或按某种规则(如从长到短、一长一短、两长一短等)按顺序进行排列。7、从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开始建立幼儿图形建构能力,如具体教学游戏:游戏《七巧板》建构拼搭、插素、学习简笔画。8、集体教学活动认识钟表(分针、秒针、时针、钟面数字意义)体验一分钟,建立时间概念。9、大班幼儿重点是加强钱币认知能力、钱币应用能力了。从小正确树立金钱观。学习品质10、加强幼儿口语表达及言语理解能力。11、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如同情分享、处理冲突能力、同伴交往能力、情趣表达和自信心。12、注重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如情感方面(兴趣、荣誉感、合作性、灵活性)、内驱力方面(主动性、好奇心、专注力、坚持性)、习性(责任感、独立性、条理性、生活习惯)等。阅读能力13、具有良好的倾听、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8/11幼儿园幼小衔接教研制度【第四篇】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由此可见,幼小衔接的意义重大。1、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规范,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方案。2、组织各种活动,使教师了解各学段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心理特点,从而使教师做好衔接准备,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3、通过幼小衔接活动,使幼儿(一)转换思想,做好心理衔接1、通过幼儿参观小学一日活动,熟悉小学的生活环境,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2、组织毕业幼儿回园谈话,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喜爱之情,加深幼儿对小学的向往。3、教师及家长从正面鼓励幼儿,营造“我要上小学”的氛围,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保持期待。4、帮助幼儿树立起自信心和任务意识,让幼儿做一些简9/11单的任务,并监督幼儿准时地完成各项任务。(二)加强锻炼,做好身体衔接1、通过每天两小时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加强幼儿的平衡、跳跃、攀爬等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2、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以及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3、注重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安全小常识,让幼儿懂得并遵守相关规则,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三)培养独立品质,做好生活衔接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2、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3、通过我会叠衣服、我能整理书包等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4、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行为的管理,重点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避免出现拖延的情况。(四)增强学习动机,做好学习衔接1、教师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利10/11用看图讲述、故事续编等方式培养幼儿阅读兴趣。2、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有许多识字部分的内容,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通过课堂、游戏、生活、阅读等方式让幼儿掌握这些汉字。3、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幼儿搭建讲述的平台,提高幼儿的诵读水平。4、书写准备技能的训练,让幼儿认识田子格和四线格,为书写奠定基础。5、教师在一日常规中要适时组织一些有助于幼儿数学思维锻炼和提升的数学游戏活动,采用顺序选图、传递推理等方法解决,强化幼儿思维能力。6、在进行五大领域教学时,可以选择音乐、故事、古诗等作品,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7、大班定时开展拼音字母、智趣数学、创意绘画、趣味故事等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兴趣和能力。8、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教学,运用操作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五)密切合作,做好家园衔接1、通过全园家长会、《科学幼小衔接》讲座、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校讯通、家长群、咨询活动等形式与家长共建交流的平台,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2、幼儿园要告知家长孩子的发展现状,给家长详尽地介绍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计划,确保家长对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11/11步骤都能理解,并积极地配合幼儿园。3、举办专题研讨,幼儿园可以通过专题研讨会的形式,改变家长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态度。4、邀请小学教师,对于幼小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努力方向。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做好幼儿与小学阶段的衔接,对幼儿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经常与小学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双向衔接,应当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不断交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去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完成,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阶段,开启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新征程。
本文标题:2023年幼儿园幼小衔接教研制度【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73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