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学习资料2484949
教案第1页第一节讲授内容项目一、学习财务会计基础知识的目的意义:要自主创业就要学会当老板,一般来说,老板就是一个企业的法人代表,按我国的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二十八条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由此可见,作为单位负责人(老板)必须掌握财务会计基础知识,才能懂得如何管理企业的财务运作,知道了财务会计的规章制度才能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自主创业的目的除了为社会作出贡献之外,作为个人(不排除)要挖到第一桶金。如何实现创业的目的?这不但要有挣钱的技能(业务知识专业技能),还要学会理财。俗语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为什么有不少人挣了不少钱,到头来又亏了不少钱?看不懂财务方面的文字表述或读不懂数字的含义,是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如果人们陷入财务困难,那就是说有些财务会计方面的东西,或是数字或是文字他读不懂,或是有些东西被他误解了。富人之所以富是因为他们比那些挣扎于财务问题的人在某个方面有更多知识。所以,如果你想致富并保住你的财富,财务知识是十分重要,包括对文字和数字的理解。很多老板都有自己的爱车,也大多会自己开车,作为一名合格的司机,必须读懂车上的各种仪表,比如里程表,速度表,发动机转速表,油量表,水温表,还有的车辆有气压表等等,还有些车上有更复杂的仪表,这些仪表及时准确地把汽车的工作情况直观地传递给驾驶员,保证了汽车的安全行驶。你能想象得到你坐在一部没有任何仪表的车子或是一个根本读不懂仪表的驾驶员开的车子里吗?企业的财务报表就象是汽车上的仪表一样,它能够提供企业是否安全运行的基本信息。财务报告如同一面旗帜,它是展示给人看的;它是一只晴雨表,可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它是一个指南针,可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科学决策、确定发展目标提供可靠的依据。总之,财务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当然老板不必成为会计,但必须了解会计;老板不必亲自从事财务工作,但必须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决策人物。我国新《会计法》规定,一旦企业的财务工作出现了问题,首先应该追究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是经理人的责任,作为一个创业者和企业老板,不能以不懂会计业务为由推脱责任。如果老板不懂财务,就很难发现财务报告所能反映的或企业存在的严重问题,长年累月,这些问题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将是难以弥补的。无论是国际大公司从董事会成员到基层管理人员,或是事无巨细都要管的小企业管理教案第2页者——都需要了解财务报告及其编制方法。同样,债权人、投资人、企业律师、政府管理者、中间商、靠企业发薪水的雇员、经济学家、甚至财经记者等等都应了解基本财务报告。我们甚至可以注意到,就连炒股的股民,也会参考企业的财务报告。对参与经营活动的管理层来说,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研究更是其经营成败的敲门砖。要学会当一个好老板首先要学会如何在经营运作的过程中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所谓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三大常规途径,即资金成本最小化、现金流量最大化、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要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学习和掌握财务会计基础知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数量的创业人没有财务专业的背景。由于财务工作在经营管理中的特殊地位,又要求创业人掌握公司理财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如何练好财务素养的基本功,是创业人们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在本课程的设计上力图使专业知识和复杂的会计问题简单化,使之通俗易懂,让您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财务会计基础知识与技能。项目二、认识会计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二、会计的特点(一)以货币计量为主会计核算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其他计量单位为辅(如平方、立方、千克等)(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会计核算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会计核算包括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和报告,具有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特点。(三)以真实合法的凭证为依据必须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作为核算依据三、会计的职能(一)基本职能核算与监督教案第3页核算职能,又称反映职能,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为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在核算经济活动情况的同时,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控制和指导。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为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会计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的审查。包括: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公共财产的完整性。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二)拓展职能:预测、决策、计划和评价四、会计的对象会计对象是会计行为的客体,也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多种多样的经济活动,会计并不能核算和监督在生产过程中经济活动的所有方面,而只核算和监督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这部分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等活动。(一)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工业企业会计的对象是指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各项经济业务。(包括维修业务)主要有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和销售过程业务。(二)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是商品流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各项经济业务。主要是商品购进和销售业务。五、会计的目标●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目标是人们期望会计职能实现以后,会计所要达到的目的。由于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会计目标从属于经济管理目标。教案第4页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应当如实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关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的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六、会计核算方法(一)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二)复式记账;(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四).登记账簿;(五)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七)编制会计报表。补充知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它是对会计领域里某些无法加以肯定论证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和趋势,所作的合乎情理的推论而形成的一系列不需要证明就可以接受的假定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和总结而形成的。只有规定这些前提条件,会计核算才得以正常地进行下去。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但是作为会计主体,它必须能够控制经济资源并对此负法律责任。因此,凡会计主体都应该进行独立核算,也可以反过来说,凡是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都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核算的是特定企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它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把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把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从而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会持续地、正常地进行下去。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破产清算的因素,否则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会计核算。因为会计核算中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前提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规定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一些公认的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基础,也将无法采用。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会计核算应将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较短的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称为会计年度。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日历年度为我国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教案第5页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每一个会计年度还具体划分为季度、月份。实际的经济活动周期可能与这个期间不一致,有的经济活动可以持续多个会计期间。但是,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都需要在一个会计期间(一般指一个月)结束之后,随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不可能等到全部经营过程完结之后再考察企业经营成果。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生产较为发达,货币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公共媒介,运用货币计价是会计的基本特点。正是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的汇总才成为可能。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权益和责任是否发生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具体地说,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实际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会计核算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是会计核算的成果,它通过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共八条,即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现分述如下:1.可靠性。它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就是要求会计核算资料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须是完全真实的、正确的、全面的。2.相关性。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属于投资者,经营权属于企业本身。作为投资者要关心了解:(1)企业盈利状况,据以了解投资者权益的报酬水平;(2)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据以了解企业近期偿债能力和债权人资本受到的保障程度等情况。投资者通过对以上情况的了解,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更需要全面了解本单位的生产、消耗、收入、盈亏等状况,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会教案第6页计信息应兼顾各方需要。3.可理解性。明晰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一原则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至关重要,所以会计信息应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对重要的经济业务,在报告时还应用规范的文字加以说明,便于经营决策。4、可比性。可比性原则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这个原则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同一企业在在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资料的计算和处理方法应前后一致。这是因为对同一类会计事项,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计算和处理方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和处理同一类会计事项,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就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会计指标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就会前后缺乏可比性。这就要求企业结合本身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方法后,就应始终一贯地使用下去,不宜时常变更。但这也只是要求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不是绝对不能变动,如必须变动,应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加以说明,便于信息使用者分析、比较。另一方面是不同企业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
本文标题:财务会计基础知识学习资料248494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74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