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红星歌教案【实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红星歌教案【实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红星歌教案【实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红星歌教案【第一篇】活动设计背景《红星歌》是一首传统、古老的歌曲,在上学期大合唱我们就选择了这首歌,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唱,在唱时,他们自己会配上拍手有力的节奏,幼儿很喜欢。!出自:屈老。师!我就想这学期教材有这首歌,我就选择了它,让孩子用乐器为这首歌配上乐器。活动目标1、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2、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并按指挥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3、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1、教会幼儿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2、教会幼儿按指挥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准备1、幼儿已学过该歌曲,能随乐做动作。2、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3、《红星歌》的录音磁带、图谱一份活动过程一、律动入室1、兴趣引入师:“上次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让我们跟着《红星歌》的音乐节奏,做好看的动作。”(随音乐律动:在老师带领下,A段做走步动作、B段做挥舞红旗的动作)2、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师:刚才这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结构的歌曲吗?什么是ABA?(三段体、前面和后面的乐曲是不一样的结构)现在我们请个小朋友说说A段做了什么动作?怎么做的?A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雄壮有力)你们知道这段说了什么事?(红军打仗时英勇顽强的精神)来,我们一起学一学(做走步动作)。我们再请个小朋友来做B段的动作。(哼唱,再请一幼儿示范)这音乐感觉怎么样?很缓慢很抒情的,这段说了什么事(红军胜利时挥舞着红旗与老百姓在一起庆祝胜利的情景)我们一起做一做。二、引导幼儿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1、观看A段图谱:我们先看A段,上面有什么?(五角参考资料,少熬夜!星)表示什么?(一个五角星表示拍一下,圆圈表示休止)你怎么用拍手动作表现节奏?(请一幼儿示范)全体幼儿徒手练习A段的节奏型。2、分析B段图谱:这是什么符号?(红旗、波浪线)可以怎么表现?(拍一下摇或晃的动作)请一幼儿示范(全班幼儿徒手练习B段节奏)。3、引导幼儿发现重复A段节奏型的地方引导幼儿说说D。C(从头开始)和fine(结束)的意思。师哼唱,幼儿跟着音乐拍手练习节奏一次。三、启发幼儿探索乐曲的配器方案1、启发幼儿说说乐器特点师:“瞧,我请来了三种乐器(出示铃鼓、碰铃、圆舞板),你们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幼儿说说(铃鼓:可以拍或摇、晃,它声音清脆、明亮。比较延长、抒情;碰铃:声音宏亮、清脆;圆舞板:轻快活泼)2、为乐曲配器师:“你们觉得A段适合用什么乐器呢?A段开头空心五角星适合用碰铃;(贴上碰铃)开场热闹,雄壮有力;中间用什么乐器?(圆舞板)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铃鼓)最后的部分我们要让歌曲更热闹些,可以怎么做?(用上全部的乐器)四、幼儿尝试用乐器演奏1、师哼唱,让幼儿学习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师:“请小朋友轻轻地自己选择小乐器,我们试试把乐曲演奏一遍吧。请认真看图谱,注意什么时候要轮到那种乐器演奏。”2、指出演奏的不足,连贯地演奏一遍。3、跟着音乐,看图谱完整地演奏1—2遍。师:“我觉得小朋友可以听音乐来演奏了,我们来试试吧。”4、幼儿看指挥演奏1—2遍师:“小朋友真棒,现在我有个更难的,请小朋友不看图谱,眼睛看着老师的指挥把乐曲演奏一遍,行吗?”5、交换乐器让幼儿看指挥演奏一遍。6、请部分幼儿演唱歌曲,其余幼儿持乐器,看指挥听音乐有节奏地演奏。(六一节快到了,我想请几位小朋友来演唱歌曲,其他小朋友当乐器演奏家,行吗?)五、结束活动师:“请小朋友带好自己的小乐器,不发出声音,到教室轻轻地放好小乐器吧。”教学反思经过一学年的打击乐研究和学习我在组织幼儿打击乐方面进步很多,如图谱的设计、演奏的常规、幼儿共同演奏的配合等等老师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次《红星歌》整个活动设计条理较清楚,图谱设计适合歌曲内容,选择的乐器适合歌曲的风格。活动中每个环节有层层递进,特别是最后环节让幼儿交换参考资料,少熬夜!乐器、请部分幼儿演唱歌曲,把活动推向高潮,使整个活动有提升。活动中幼儿和老师配合默契,幼儿识谱能力强,活动积极气氛活跃。在活动设计、场地布置上、乐器选择上、指挥方面得到莹莹老师、红瑜老师、雯雯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不足之处在最后环节应请个别幼儿指挥,教师及时退位,整个活动更加完整提升。在活动中注意加强个别调皮幼儿的演奏常规教幼儿握乐器的方法。《红星歌》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正确地、科学地唱好二声部合唱歌曲。2、能够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及报效祖国的决心。教学重点:体会二声部歌曲的音乐美,给学生音乐享受和鼓舞。教学难点:正确处理好歌曲中的各种音乐记号。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二声部练声:2/4(1)、分声部轻声唱歌谱。(2)、用“罗”填入唱。(3)、用“啦”填入唱。二、新授部分1、打开书本,请学生在这首歌曲中找找刚才唱的练声曲。2、一起说说歌名、词曲作者、拍号(2/4强弱规律)3、视频欣赏,说说歌曲内容、速度及力度。(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4、学唱歌曲(琴、录音合作)(1)、提问:歌曲以什么演唱形式为主?(二声部合唱)(2)、录音听赏,充分感受二声部旋律的优美。(3)、分组寻找歌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小组讨论)(4)、师生一起说说(学生认识的让他们自己来说;不认识的老师讲解)(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6)、学唱歌曲a、全体学生一起学唱低声部歌词。(多唱几遍)b、全体学生一起学唱高声部歌词。(一遍)c、利用琴和录音同时播放让学生再来感受各自声部的旋律及二声部合唱的优美。d、老师不弹琴,让学生分声部唱唱。E、师弹高声部,生唱低声部;师弹低声部,生唱高声部。F、试着合唱。(师提示:把歌曲中的各种音乐记号正确的处理好;注意2/4拍的强弱规律)学生来说说(1)觉得哪个地方比较难唱、唱得还不太好?参考资料,少熬夜!(2)哪个地方怎么样唱会更好?(3)师生共同解决。5、活动设计(1)、强拍上部分学生配上打击乐器,其他同学用拍手表示。(2)、请学生来说说军人的形象,演演表现军人风采的动作。(3)、视频欣赏(天安门广场阅兵式),让学生再次领略一下军人的飒爽英姿。(4)、学一学(主要学军人的步伐:正步走)(5)、踏着正步走的`步伐再来唱一唱歌曲。(6)、请几个同学戴上小军帽上来唱一唱、演一演。6、课堂评价(1)、请一个表演的学生来说说自己在表演时的感受。(2)、请其它同学来评价一下。(3)、教师来评一评。7、课后延伸1、教师总结,渗透人文思想。2、请学生回去查找有关演唱抗战时期的歌曲及有关电影。随音乐走出教室【第三篇】让我们唱着《红星歌》,象潘冬子一样迈着有力的步伐走出教室。(再次让同学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红星歌》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音乐《红星歌》,学会区别雄壮有力与缓慢抒情的音乐性质,初步认识三段体音乐,并会用动作表现。2.通过音乐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党的情感。3.通过找朋友做动作,提高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幼儿已欣赏过“进行曲”、“摇篮曲”等性质的音乐。2.事先给幼儿讲故事《闪闪的红星》,并介绍一些革命领袖的情况和事迹。3.卡片两张,分别画有★和波浪线的图形。活动过程:1.介绍音乐。“上次小朋友听了《闪闪的红星》这个故事,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听一首音乐,讲的也是这个故事。名字叫做《红星歌》。2.倾听音乐,启发幼儿初步学习分辨三段体音乐,并能试着体会三段音乐之间的不同音乐性质。“刚才小朋友听了《红星歌》这首乐曲,谁能说出音乐中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前面和后面一样,中间不一样)“这参考资料,少熬夜!段音乐有几段?每一段都说了什么事情?是怎么样的?”3.选择不同图形来表示不同乐段。“老师这里有两张图,一张是“★”,一张是波浪线,每张图代表一段音乐。请小朋友想一想,哪副图表示哪一段音乐?“4.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乐段与音乐性质。“刚才小朋友听音乐说了很多红军叔叔打仗的事。你会不会用动作表现这首音乐呢?请你用好看的动作随音乐做一做。”5.小结。“今天我们听了《红星歌》这首音乐,知道这首音乐有三段,下次,老师请小朋友用乐器为这首音乐伴奏。活动反思:这次《红星歌》整个活动设计条理较清楚,图谱设计适合歌曲内容,选择的乐器适合歌曲的风格。活动中每个环节有层层递进,特别是最后环节让幼儿交换乐器、请部分幼儿演唱歌曲,把活动推向**使整个活动有提升。活动中幼儿和老师配合默契,幼儿识谱能力强,活动积极气氛活跃。
本文标题:红星歌教案【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75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