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最新5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最新5篇)编辑独家的文字内容可以让您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关于“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最新5篇)”的相关知识,诚挚欢迎您的参考下载。在上课前,教师会事先认真准备课件和教案,精心设计并负责任地呈现给学生们。设计教案需要认真关注资源整合和利用,使教学效果更佳。为了方便大家参考和使用,我们将其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也可以分享这些教学资源!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第一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1.导入新课.师:我把上题中的第二个加数25换成了28,(边说边板书:34+28=)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师:个位4加8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4加8等于12,满十了)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2.教学例3.1边摆边说.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4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8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师:34和28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4是由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28是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4个一加8个一,得12个一)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2边摆边算.师:个位4加8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2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6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6)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师:34加28,个位4加8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2再加进上来的1得6,在十位写6.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56+37=3.教学例4.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46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4根小棒.师板书:师:个位6加4得十,(把6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在一起,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10怎样写?师:十位上4加2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最后得70.4.总结法则.师:进位加法还应注意什么?(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师同时板书.2.在□里填什么数可以使它成为进位加法题?3.编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题.注意十位上的数不要太大,和不能超过100.学生编题,教师板书.如:26+39,45+38,37+43,54+25,…4.思考题.用硬纸片做成的鱼若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鱼嘴用铁丝做成一小圆圈;小猫面具;钩鱼杆、线、鱼钩.1.用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鱼塘”,“塘”中放“鱼”,鱼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2.每3人一组,头戴小猫面具,身上挂一个写有得数的牌子,围在课桌外面.3.用鱼杆、鱼钩钓得数与自己身上的得数相同算式的鱼.1.教师出示“登山图”.2.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计算两侧的竖式.3.给先完成的小组颁发小红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第二篇】设计说明1.以旧知引新知,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人,他们有自己的认知和知识基础,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计算、交流等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上课伊始,以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作铺垫,让学生重温旧知,作为本节课学习新知的基础。在学生经历动手操作,明确算理之后,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实现旧知到新知的迁移,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新知的能力。2.动手操作,感悟算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实践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设计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摆小棒。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把5和7合成的12根小棒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看作1个十,与其他6捆(即6个十)相加,得到7个十,从而明确满1个十之后要与另6个十相加,为笔算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奠定基础,使学生经历“满十进1”的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小棒学情检测卡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复习铺垫1.口算。7+6=8+4=9+5=6+8=7+5=5+8=6+6=4+6=2.笔算,指名板演:35+34。师: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3.导入新课。师:如果将35+34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5+37,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为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打好基础。⊙学习新课1.课件出示教材14页例3。借助“摆一摆”解决“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这个问题。师:请同学们读题思考,然后列出算式。(学生列出算式:35+37)师:为什么这样列式?预设生:因为要求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就是把二(1)班和二(3)班的学生人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师:这道题你会算吗?同学们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学生摆小棒计算,然后交流算法)预设生1:我是这样算的,3捆小棒与3捆小棒合起来是6捆,就是60根。5根小棒和7根小棒合起来是12根,60根加上12根就是72根小棒,所以35+37=72。生2:我计算的结果也是72,不过我是这样算的,3捆小棒与3捆小棒合起来是6捆。5根小棒和7根小棒合起来是12根,我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样就变成了7捆零2根,也就是72根。师: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出的1捆是哪来的?预设生:7根加上5根是12根,把10根小棒捆成1捆,12根就变成了1捆零2根,和6捆加在一起就变成了7捆零2根。师:说得非常好!当小棒够10根的`时候就可以捆成1捆,再加起来的时候,就要和成捆的小棒加在一起,也就是说,这个1表示的是1个十,计算时要与十位上的数字相加。2.(1)根据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算一算。师:你会用竖式计算这道题吗?(学生尝试计算)(2)问题引导,理解计算过程。师:个位上5加7等于几?个位相加满十了,要把这个十放在哪?(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个位相加满十,要把这个十放在十位上)师小结:个位相加满十,要把这个十放在十位上,这就叫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向十位进的1可以在十位上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一个小1,这个小1叫做进位1,表示向十位进1。师:那么十位上怎么算呢?(十位上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还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个十,也就是7个十,所以十位上应该写7)3.反馈练习。(1)用刚学到的方法计算教材14页“做一做”中的56+37=,然后说说你的计算过程。预设生:先算个位上的6+7=13,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靠近横线处写一个小1,个位上写3;再算十位,5+3+1=9,把9写在十位上。在横式后面写上得数93。师: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后汇报:注意向十位进1时,要在十位上靠近横线处写一个小1。计算十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1)(2)学生独立做教材14页“做一做”中余下的两道题。做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4.讨论总结。讨论:这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题应该怎样计算?总结:像这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加法,叫进位加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借助摆小棒的过程明确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方法,加深对进位加法算理的理解,然后根据算理完成竖式计算,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第三篇】一、教学内容我这节课上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材第61页。书上先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这节课的内容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进位)基础。二、分析教材教材首先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例题通过分别求数学课本有多少本和一包语文课本和一包数学课本一共有多少本这两个实际问题,使学生从心理上喜欢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然后教材分别以学生自己探索的形式呈现了多种算法,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例题,是从不同的两种课本求一共有多少本这种实际问题引出。教材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先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在计算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运用获得的方法进行口算,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法。防止混淆,教材还组织学生讨论“计算35+30和35+3有什么不同?”这种对比,有助于突出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即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帮助学生更清楚的建立数位的概念,减少计算中的错误。三、教学过程在教学新课前,我提前让学生对新课进行了预习并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在教学例题时,先学生回忆了预习时在主题图上获得的数学信息并进行归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和喜好提出数学问题问题,并让学生运用昨天学习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列式计算。在教学35+30的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我来当学生在学生讲解到比较关键的时候我以学生德身份提出问题,这时全班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很多同学都说了了自己的算法,虽然有的同学总结的不是很好,但是通过这一方法大大锻炼了学生总结,表达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有了前边当小老师的铺垫在教学35+3的计算过程时学生的学习情绪很高,我顺势让同桌讨论各自的算法并进行总结发言,看谁的方法更简便更科学。到此学生更加深了对“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法。我还组织学生讨论“35+30和35+3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各有什么不同?”通过这种对比,有助于突出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即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帮助学生更清楚的建立数位的概念,减少计算中的错误。“这节课大家学得很专心,投入,获得了不少的新知识,请小朋友谈谈你自己的收获好吗?”通过学生谈收获,师生共同总结全课,不仅使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本课教学我力求以学生为本,让他们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达到师生和谐相处和知识的渗透是润如细无声的境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第四篇】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加和减(二)》的内容。百以内加法计算分20以内进位加法,百以内不进位加法及百以内进位加法三个阶段。学生经过加和减(一)的学习,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不进位),在此基础上,教学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口算。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位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基于班级实际情况,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口算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一知识目标达成并非是本班全体学生所需要,而是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的提高,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并在合作交流中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下面就围绕本节课做简单介绍: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培养学
本文标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774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