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重大意义心得汇报材料10篇
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重大意义心得汇报材料10篇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重大意义-两院院士大会精神学习“新”是创新的“新”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的重要文章——《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认真学习文章后,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而新发展理念更是与创新这一核心要素紧密相关,发展的巨轮要想提速升级,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创新这台“大功率发动机”。我国古代在多项科技领域均取得过极高成就,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巨著等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近代中国缺少对于工业等领域的创新而错失国家发展的巨大机遇以至于我国在世界处于被动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断加大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力度,始终致力于将核心技术掌握于自己手中,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在世界上崭露头角,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创新就要突出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如弦上之箭蓄势待发,颠覆性技术涌现如流不断,行业垄断性更强。创新领先一步就意味着主动权的拥有。真正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才能更好地增强我国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2019年中国深空有“大动作”,在2019年月球和深空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目前正在抓紧组织开展嫦娥五号、嫦娥六号等重大工程任务的研制,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也将于2020年左右实施。奋起的中国在追逐国际前沿科技的征程中时刻保持着弯道超车的实力和自信。创新就要打牢基础,以持续优化人才引育用“生态”厚植发展新动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无论哪个领域都应做到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惜才如金,唯才是用。人才引进要有新思路、宽眼界、大举措,更要有国际眼光,从全国范围、世界范围吸引人才;同时要创新机制,以各种形式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在中国工作、为中国服务;还要营造尊重特点、尊重差异、鼓励创新、信任理解、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以政策吸引人才,以环境温暖人才,以文化留住人才。培育更多“高精尖”人才,让“稀缺”不稀缺。“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只有把握好高端人才的培养,才能实现“授人以渔”式根本性进步。努力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从基础教育抓起,努力打造一个完整、协调、健康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同时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着力打造一流学科平台、高端科研平台、应用技术研究平台,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引育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才能在世界前沿科技争夺赛中有更多话语权,才能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创新就要完善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想法停留在脑海不付诸实践只会成为他人的创新,创新不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只会成就他国的先行一步。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机制,衔接好研发和转化两个主要环节,才能提高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成功率。以农业为例,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研究推广了一批先进的技术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华北北部小麦的节水灌溉技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农膜回收等,这些创新的迅速转化得益于研发与转化的良好衔接,更得益于绿色农业、乡村振兴亟需农业科技创新的助力。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也就是说,市场需求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推手,要注意发挥市场对科技研发的导向作用,只有遵从市场规律,科技创新才更好落实、更有意义,才能最终赢得市场竞争。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重大意义-两院院士大会精神学习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不同的场合强调过,“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近日,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以及中国一汽集团调研时均指出,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做强做大民族品牌。最近密集的强调部署,都是为了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弥补科技方面短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那我们如何才能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呢?在存量上提质增效,不断优化现有的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有的在研究环节,有的在应用环节。我们的民族汽车、关键零部件、航空航天,都是在动力学、材料科学、宇宙学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应用技术,这些技术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还要更好的应用于科技和生活。技术不在多而在精,“三个臭皮匠比不上一个诸葛亮”,我们搞火箭军,5G技术,都是希望在最强点上有突破,从而带动其他技术发展。技术离不开工程师和高素质的技工,我们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屡创新高,这么大的人才市场,发展和培育好非常关键。不论是大学,还是企业,都责无旁贷,要从人的教育和培养上早谋划,让更多的“雨后春笋”竞相迸发。在增量上强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原创能力。关键核心技术除了应用方面的创新,还有原始的创造。牛顿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在清闲的专利局中,写出了开创时代的相对论。这些都是原创的研究。社会发展不仅仅要有生产效益的研究和技术,更要有基础研究。源头创新改变的是人的认知和社会的发展水平,虽然短期内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但是长远来看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纵观欧美日韩等科技强国,都非常重视基础研究。我们要从娃娃抓基础教育,提高原创能力,让更多的科学家在心无旁骛中做基础研究,让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不唯GDP是从,更好地推动基础研究。在保护上尽全力,让科技服务人民、改善生活。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在得知自己研制的原子弹用于战争,非常懊悔,感到罪过。科学无国界,关键核心技术如果滥用,最终会反噬人类。要从道德和伦理上加强制约和规范,保护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另一个方面,一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出来了,最终还是要实现成果转化,科学家在利益分配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回报,有可能影响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科学研究不光需要情怀,也要有足够的物质保障。要让科学家占据大头,保护好他们的核心专利,让更多的成果惠及自身,形成正向的反馈。关键核心技术等不来、要不来,只有自力更生。共产党最讲认真二字,而勤劳的中国人民一直创造自己的奇迹,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一定能够攻坚破难,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让科学技术惠及人民。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重大意义-两院院士大会精神学习把握“核心技术”改善民生“大”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民生始终是念兹在兹的重要关切。5月21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是这次中央深改委会议的主要议题。而当下,人民群众所关心的,主要在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以群众最为关心的内容为切入点,把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技术”,通过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关键举措,解决好民生“大”问题,我们才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制造创新创造“牵引器”。科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和核心,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强调,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用好科技成果评价这个“指挥棒”,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我们要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就要把解决好“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作为关键,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健全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加快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要把握科研渐进性和成果阶段性特点,加强中长期评价、后评价和成果回溯,杜绝科技成果评价中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现象;要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重在奖励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控制奖励数量,提升奖励质量。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制造社会公平“稳定器”。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曾说:“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受疫情影响,全国上下停工停产停学,家长们纷纷担心停学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尤其是高考在即,“人民群众有所呼,党和政府有所应”,于是开始为在线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而某些校外培训机构为了抢夺生源搞恶性竞争,不想着提升教学质量,反而诱导家长付费。因此,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就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要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管理校外培训机构;要强化主体责任,做实做细落实方案,科学组织、务求实效,依法规范教学培训秩序,加强权益保护,确保改革稳妥实施。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制造幸福生活“推动器”。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医疗服务价格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几年也通过了一系列的改革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现行价格已经严重影响了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医疗价格也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不改则前功尽弃。因此,推动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就要规范管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建立目标导向的价格项目管理机制,使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更好计价、更好执行、更好评价,更能适应临床诊疗和价格管理需要;政府要把价格基准管住管好,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宏观管理,在总量范围内突出重点、有升有降;要搞好价格监测评估和监督检查,确保价格机制稳定运行;要积极稳妥开展试点工作,建立合理补偿机制,稳定调价预期,确保群众负担总体稳定、医保基金可承受、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可持续,提高医疗卫生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重大意义-两院院士大会精神学习保持“豪情”“定力”勇攀创新高地近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中指出,科技工作者既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也要有“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的定力,矢志不移自主创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意思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深刻体现了出对追求的东西的无比热爱。而“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意思就是要沉得下心来,保持足够耐心静心,潜心研究,几十年如一日。作为科技工作者要时刻保持“九死不悔”的豪情和“甘于坐冷板凳”的定力,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坚定信心、沉下心来、实事求是,一步一脚印前进,勇攀创新高峰。“豪情”“定力”来自对党和国家无比忠诚。对党和国家的无比忠诚是我国无数优秀科技工作者鲜明本色。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不顾个人安危,冲破种种阻碍,毅然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几十年默默奉献、专心科研,为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抛弃国外优越待遇,为搞核武器研究十八年没有回家,失踪十八年等。这些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体现出了对国家的无比热爱和对党的无比忠诚,他们用汗水甚至是生命,诠释着许党报国的忠诚与信仰,正是因为有了对党对国家无比忠诚信仰,焕发出了为对科研工作“九死不悔”的豪情和“甘愿坐冷板凳”“隐姓埋名”的定力。当前,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爱国爱党之心,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坚定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把握大势、抢占先机,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豪情”“定力”来自对科研事业无比热爱。“我的一生属于祖国、属于核潜艇”,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30年隐姓埋名,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国外能造的东西中国也能造出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士刘先林毕生致力于测绘仪器国产化,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这些老一辈科学家把一生献给了科研事业,一辈子就在实验室苦熬,展现出了他们对科研事业的无比热爱,正是因为有了这
本文标题: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重大意义心得汇报材料1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790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