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XX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XX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情况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XX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主要有黄河的一级支流延河、云岩河。二级支流有属延河水系的西川河、武阳川河、任台沟河、贯屯川、蟠龙川、雷鼓川、牡丹川、丰富川、杜甫川、南川河、马驷川、马驷川(枣园)河、唐家坪川河、碾庄沟河等主要河流;属云岩河水系的九龙泉、阳岔沟河、阳湾沟河、岳家屯沟河、松树林川河、北沟河、刘村沟河、汉庄川沟河、神仙沟河等主要河流。总长774.36公里;三级支流有198条,总长938.3公里;四级支流155条,总长559.9公里。辖区内河流总长2272.56公里,河网密度0.64公里/平方公里,径流量1.12亿立方米,年排涝量9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18亿立方米。延河在境内由枣园办温家沟村安塞交界处、河庄坪镇李家洼安塞交界处至甘谷驿镇东村,流经枣园办、河庄坪镇、XX办、桥沟办、川口乡、李渠镇、姚店镇、甘谷驿镇出境,河流长55.36公里,流域面积2225平方公里,年均流量7.52立方米/秒,最大流量8500立方米/秒(1977年7月6日凌晨3时30分)。云岩河境内南泥湾九龙泉至临镇镇村,流径南泥湾、麻洞川、临镇出境,河流长57.07公里,流域面积1331平方公里,年均流量0.7立方米/秒。(河流数据来自于奥维互动地图及延河水系河谱)。根据XX市防洪总体规划确定延河东关大桥以下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河道行洪控制宽度为145米,兰家坪大桥以上防洪标准为30一遇,河道行洪控制宽度为110米;云岩河农田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南泥湾防洪标准为30一遇,临镇,麻洞川为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最上游河道行洪控制宽度为10米,南泥湾以上河道行洪控制宽度为15米,南泥湾河道行洪控制宽度为30米,临镇以下河道行洪控制宽度为35米;西川河城镇段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农防段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河道行洪控制宽度为40-60米;南川河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河道行洪控制宽度为40-60米。二、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一)河道管理体系不健全。我区在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未对河道进行确权登记,未建立河道防洪体系,未对河道进行身份登记,河道治理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行洪安全、河水清澈、景观完美、湿地合理、人水和谐相处、环境优美。为此,将弯曲的河道整治成直线。延河主河道堤防主要采用浆砌块石、混凝土来砌筑河床和岸坡,景观建设主要在城区河段;河道断面也统一成梯形或矩形;河床整治成易于过水的平面,修建了散步通道,增加了绿地(即草坪、花草)面积。尽管河道两岸、河床整齐了,但由于部分河段损坏了河流原生态系统,水体失去了自我净化能力。而且,河道内常常充斥着附近居民的各种生活垃圾,河道内部的环境卫生情况极差,河卵石堆积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河道管理上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管河道不管治理,管治理不管管理,管污水不管水质等现象,在对河道进行生态综合治理的过程应对人口聚集的河段处采取措施,即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存放,统一处理。河道边畜禽养殖、厕所应予以拆除或搬迁,以此促进河道卫生环境改善,减少其对河道的污染,从而提升河道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二)水环境质量不佳。从全区乃至全市来看,河道管理形势十分严峻,任重而道远。由于多重因素叠加,水环境质量仍然较差,水污染压力仍然突出。在延河布设了十个监测断面:3个国考断面为石窑村、朱家沟和阎家滩,2个省考断面为甘谷驿、谭家河,5个市考断面为马鞍桥、安塞县城下游一公里、上李家湾、西川河温家沟和延长杨家湾。西川河、蟠龙川分别在西川河取水口和蟠龙镇土洞村布设1个市考断面。云岩河在秀西布设1国考断面。2017年度,全市水环境质量位列全国地级市倒数第二名,2018年XX区水环境治理虽然有所提升,但是2019年度仍然在全国倒数十个城市名单中。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市第二污水厂处理能力不足,每天有2000m³左右的污水处理不了,直接排放,导致甘谷驿断面水质为劣V类。二是截污纳管不到位,部分河段污水直排入河。一般情况下,市政道路、城市建筑等等施工建设均在城镇河道的上游,由此河道内会流入生活废水与生产废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体质量。乡镇新建污水处理厂进水量不稳定、泥沙含量大,运行费用大。生态修复功能、湿地建设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农业面源污染对河道水质也有影响,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2020年1月份XX区范围内河道水质基本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但是南川河部分河段水质不达标为劣Ⅴ类,氨氮、总磷超标。2020年3月份XX区范围内河道水质基本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但是XX市污水处理厂总排口水质不达标总氮超标。三是初期雨水携带地面悬浮固体、重金属等污染物排入河道;居民在河道内排放生活污水现象也很常见,导致水质受到污染。四是河道底泥中沉积的氨氮、磷、重金属等扩散到河水之中。由于河道水动性差,自净能力不足;河道水系不畅通等因素,使这些重金属和污染物无法及时带离水体。五是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许多大规模的建设与开发都会占用河道,致使河道内淤泥、河卵石大量堆积,在雨季河道内堆积的淤泥、河卵石非常容易被冲到道路上,对居民出行有所影响。(三)河道衬砌存在不足。河道衬砌是传统河道治理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理模式,其主要是为了行洪,但这种治理也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蜿蜒性和生态性,削弱了水体自我净化能力,还存在一些隐患,主要表现四个方面。一是材料问题。钢筋混凝土是河道建设最主要的原材料,具有突出的稳定性与牢固性,但其对于水生植物的生长不利,净水植物长时间遭受水泥等化学物质的影响会有所减少甚至逐渐消失,使河道的自我洁净功能降低,导致水质恶化。混凝土堤防有姚店工业园区、四八陵园及杨家湾。二是河道两岸植被问题。河道两侧的植被会因河道衬砌的治理方式而大大减少,破坏了河道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维持很不利。而且,阳光对河水进行直射,不仅会增加河水的蒸发量,使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河道水体还会由于高温而滋生更多细菌,对生态环境的平衡也不利。三是河道衬砌也会对河道周围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交换产生影响,进而破坏了河道生态。四是河道建设重刚性治理,缺少柔性治理理念。河道建设渠槽化严重,注重了堤防建设,减少景观建设,缺乏亲水理念,河道公园化建设少,滩涂化严重。(四)河道淤积严重。由于管理上的不到位,部分河段淤积十分严重,很多河道被城市的建筑垃圾、河卵石及沿岸的生活垃圾所污染阻塞,污染了水源,而且对河道行洪造成一定影响,很多河道限于管理方面的原因及资金的限制,河道淤积多年河卵石都得不到清理,如:杜甫川河中皇桥下。有的河道慢慢改道,一遇洪水,就会没过堤岸,给两岸群众的生活及农田作物带来影响,甚至造成损失。如李渠庙沟村段、姚店镇康家沟村、杨家砭村及云岩河部分河段等。河道周边居民随意乱丢垃圾、偷倒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乱丢垃圾主要在城镇河道比较严重;偷倒垃圾川口乡川口村XX县旧址以东河道边。(五)河道的破坏严重。由于过去管理上的疏漏,很多地方的河道破坏相当严重,滥采、乱挖、乱倒、乱建现象十分普遍。近些年来,尽管加强了管理,但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河沙的需求猛增,致使河道滥采乱挖、无序取沙、堤防建设侵占河道等现象不时出现,造成了河道功能丧失、河床受损,行洪影响。枯水时,河道千疮百孔;洪水期,河道对水流产生巨大的阻力,流速不定,对两岸的冲刷日趋严重。特别是河道上建桥、筑堤防、修高速公路等乱建现象严重,有些河道的有堤防河段没有按照行洪标准,控制宽度进行建设,导致部分河段侵占河道现象严重,使河流受到大角度汇入的支流冲刷,造成对岸水岸坍塌凹陷,对河道造成一定的破坏,有些沟道基本为耕地,基本无河道,沟口治理到沟掌,形成连环坝,没有排洪设施,管理与保护范围确定难度也大。(六)河道管理力量薄弱。XX区延惠渠(河道)管理处属科级建制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保留XX区延惠渠管理处加挂XX区河道管理处牌子,隶属XX区水务局管理。单位工作任务重、管理范围广、执法不明确,人员老龄化严重(50岁以上人员占8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少,单位也无工作车辆。三、河道生态治理对策(一)健全完善河道生态治理体系。2018年区委、区政府提出河道水生态总体整治要求,制订了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建立了水陆共治、部门联动、全民群治的河流水域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并坚持问题导向,实行了一河一策,河道划界确权工作,较好地解决了河流水域存在的垃圾、污水、乱采、乱挖、身份登记、管理方面等突出问题。全区、乡(镇、办事处)、村、河道处四级河道村级以上保洁、管护、巡查和执法责任体系初步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河道管理体系正在形成,河道生态、水环境、水污染治理、河道环境整治、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都有了明显的改善。XX区河道管理处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纪律作风整动的通知》、《学习制度》、《防汛值班制度》、《河道巡查工作管理办法》、《XX区河道管理册》等,进一步夯实了责任,明确了任务,确保发挥河道生态治理生力军的作用,为打造“美丽延河”构筑起制度保障。(二)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力度。要扎实开展所辖河道全流域水污染防治、河道保洁、河道保护工作建立身份证,狠抓所辖河道主、支流排污整治(河道边规模化畜禽养殖、厕所、排污口截流管网),发现一处,查处一处,搬迁一处,拆除一处,整治一处,切实从源头上堵绝污染。切实加强河道的日常疏浚、清障、保洁工作,开展河道管理日常巡查,严肃查处河道垃圾随意倾倒、乱搭乱建、乱占乱堆、乱挖乱采、乱排污水、乱设障碍等行为,不断完善长效保洁管理与保护制度,确保河道的干净整洁环保。要防止凹岸河底脚冲刷,保护边坡安全、河两侧岸线稳定,积极协调推进河道生态绿化、污染源整治工作,通过治理,使我区范围内河道的脏乱差的现状得到明显改善,打造健康自然的河流水域岸线,全力推动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可聘请在河道附近居住的居民充当管理监督人员,及时制止对河道有所污染的不文明行为,发扬社会评价全面化、护水治水全民化的管理模式,依法管理水环境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三)全力改善河道水质及环境。河道水质特点就是水体具有一定的流速,不能完全截污,沿岸有污水汇入,底泥淤积厚,内源污染严重,水体富含氮磷等造成富营养化的营养盐,水位季节性变化明显。对河道水质进行生态综合治理需从源头抓起,可由环保部门利用联席工作机制对企业排污进行重点管理,坚决杜绝工业废水偷排现象。由环保、城市管理部门、水投公司对城市排水设施建设进行完善,在污染区域开展雨污分流工作。可具体采用如下方式:(1)将城市生活污水全部纳入污水管网进行处理。特别是在建设污水厂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超前思维一定要建设规模在10万m³以上的污水处理能力的污水厂。特别是在重点乡镇要优化建设一些小型的污水处理厂。(2)采用各种方法改善河道水质。一方面,采取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和调水等,最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并通过水利设施(如闸门、泵站)的调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以改善被污染河道的水质。例:甘谷驿西沟川。另一方面,通过生态--生物方法,这主要包括河道曝气复氧、生物膜法、生物修复法、土地处理法、水生植物净化法。生物膜技术是指使微生物群体附着于某些载体的表面上呈膜状,通过与污水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吸收并加以同化,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水生植物净化法是指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净化机能,如采用浮萍、湿地中的芦苇等在一定的水域范围进行净化处理如柳树店河道新建了湿地,可以净化水质。(3)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将河道整治、污染治理与环境建设等多项水环境治理技术(流域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污水处理、湿地建设、水景观建设等)相结合修复受损的河流生态系统,遏制和减少对河道的污染,初步达到水清、岸绿、无臭的目的,提高河道的生活环境。(四)切实转变传统河道衬砌方式。对河道堤防进行治理时,要进行综合考虑,不要只是采用浆砌石、混凝土护堤模式,单一的进行堤防建设。要有创新,从安全第一,兼顾景观、生态治理原则出发,超前思维,部门联合,科学规划。要“林、草、路、
本文标题:XX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80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