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小班语言大象教案精选4篇
1/11小班语言大象教案精选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小班语言大象教案精选4篇”,欢迎参考下载分享,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小班语言大象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学习词:“大、缩”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3、愿意向小老鼠那样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活动准备:米皮皮的图片衣服、魔棒一根、米皮皮头饰一个、小苗苗、大苗苗图片、小胡萝卜、大胡萝卜图片、小蘑菇、大蘑菇图片,故事图片五幅活动过程:一、出示米皮皮的图片,这是一只叫米皮皮的老鼠,你知道吗?他今天可高兴了,他今天得到了一个宝贝,他帮助了许多的小动物,听一听他是怎样帮助的?请听故事《米皮皮的魔棒》二、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2/111米皮皮得到了一个什么宝贝?2为什么这是一根神奇的魔棒?3他对他们是怎样说的?(长长长)教师引导幼儿把对华说完整。他对小苗苗说:“长长长”。小苗苗就长大了!游戏:幼儿用手指当魔棒,教师出示小苗苗的卡片,引导幼儿是用手指磨棒说:“长长长”教师迅速的出示长大的苗苗卡片,方法同上出示胡萝卜和蘑菇的卡片,学习词语:“长、缩”三、米皮皮帮助了小苗苗、小兔子、小狗和小鸭子有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再听一边故事。教师出示故事图片讲故事提问:1米皮皮帮助了小苗苗、小兔子、小狗和小鸭子,有发生了什么事情?2狼叔叔捡到了魔棒、他做了什么?3谁帮助了狼叔叔,怎样帮助它的?四、学习游戏“米皮皮的磨棒”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我来当米皮皮,请小朋友当小苗苗、胡萝卜、小蘑菇、狼叔叔,当我用磨棒指着问:“你是谁?”你要告诉我:“我是小苗苗”我说:“长长长”你就要扭扭身体举起手来说:“我长大了!”当我说:“缩缩缩”你就要扭扭身体蹲下说:“我缩小了!”第一遍游戏老师来当米皮皮。幼儿当小苗苗、胡萝卜、小3/11蘑菇、狼叔叔的角色。第二遍游戏清两个幼儿一组互相扮演米皮皮以及小苗苗、胡萝卜、小蘑菇、狼叔叔的角色玩游戏。教师指导幼儿边用动作表示边来说:“我长大了,我缩小了!”五、结束:磨棒神奇吗?你喜欢米皮皮吗?为什么?他用磨棒做了什么?教师小结:米皮皮帮助了别人,所以所有的小动物都很喜欢它,就向小朋友喜欢它一样。所以我们要多帮助身边的小朋友,这样你的朋友才会更多!小班语言大象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初步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2.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活动准备1.头饰:小猫、小鸡、小鸭、小山羊、黄狗等每人一个2.图片:牛、马、兔子等。3.小鼓一面活动过程一、游戏:什么动物走来了1.教师: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看是谁来了?”(请一名小朋友带小鸡的头饰,模仿小鸡的动作走出来)4/112.教师:看!谁来了?小鸡怎样叫?小鸡喜欢吃什么?小鸡和妈妈(教师)一起走,捉虫子吃。老师敲小鼓,有节奏的说: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将小虫子的图片贴在小鸡的旁边。(以此类推,请不同的小动物走出来,和幼儿一起模仿动物的动作、叫声;并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述)二、游戏:小动物出来玩1.摸口袋老师把小动物的头饰、玩具、图片装在口袋里,请幼儿来摸动物,拿出后,老师根据图上的动物问话,幼儿集体回答。2.小动物出来玩请幼儿自己选一种动物的头饰,听动物的叫声,模仿的动作,出来找喜欢的食物吃,并运用儿歌的有节奏的语言描述。如:出示小鱼的图片带小鸭子、小猫的头饰的幼儿就学小鸭子、小猫的样子,走出来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5/11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鱼。三、创编儿歌1.教师:今天,小朋友都知道什么动物吃什么了,现在老师把你们说的话变成了一首儿歌,你们听: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2.幼儿跟老师一起学说儿歌,复习巩固小动物吃的食物。小班语言大象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引发孩子仔细观察,练习讲述自己看到的事物。○练习说儿歌时吐字清楚,口齿流利。○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活动准备:《小鸭找妈妈》的flash、dvd机、电视活动过程一、观看flash(集体观看,教师注意幼儿的观看姿势)互动问题:1、画面上有什么?2、它们怎么了?小鸭子为什么哭?6/113、其它的鸭子是怎样做的?教育要求:1、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描述出鸭妈妈带小鸭子们去玩,小鸭子光顾着玩了,跑丢了,鸭妈妈找不到小鸭子了,急得到处找,到处喊,最后也没有找到他们。2、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尊重孩子的差异。由于自身的个体差异,幼儿观看画面、理解画面的能力也不同,这时教师不要着急,要给能力差的幼儿思考的余地和时间。二、讨论讲述(分组讨论)互动问题:1、小鸭子为什么会跑丢?2、鸭妈妈是怎么找小鸭子的?3、小鸭子究竟去哪了呢?教育要求:1、对于孩子们的讨论教师要仔细倾听,并给予充分的肯定。2、教师在巡视每组讨论时,可以参与到其中一组,使幼儿更好的组织语言,学习用适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建议。互动问题:1、教师通过flash渗透儿歌内容。2、教师带动作朗诵儿歌,幼儿仔细倾听。7/113、幼儿逐句学说儿歌并带动作表演。教育要求:1、教师在说儿歌时速度要放慢并带有动作,使幼儿轻松记忆儿歌内容。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四、总结(集体讨论)互动问题:1、我们外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对?2、如果找不到妈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教育要求:1、教师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请幼儿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2、教师要渗透给幼儿相关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小知识。建议○可以将儿歌改编成小故事,请幼儿来表演。○可以请幼儿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可以将此活动延伸,对幼儿进行简单的安全知识渗透。附儿歌:小鸭找妈妈一只鸭,两只鸭,三只小鸭找妈妈,四天前,五只小鸭跑丢了,妈妈急得嘎嘎嘎,到处喊,到处找,8/11究竟小鸭去哪了?小班语言大象教案【第四篇】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2、通过看看、说说、玩玩,了解小兔巧妙利用四季色彩的变化保护自己,战胜红狐狸的办法。3、能积极参加讲述活动,初步体验与同伴共同讲述、共同游戏的快乐。1、与故事内容相应颜色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字卡;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图标。与书中一只小兔的衣服同样大小的红衣服卡片一张。2、红狐狸头饰一个,兔子头饰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3、《三只兔子》的故事图片;实物投影仪;《小兔捉迷藏》的音乐。一、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导入课题。1、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森林里的客人。(放大图一中的红狐狸)你认识它吗?2、师:对,它就是红狐狸。仔细看一看,红狐狸在干什么?它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呢?3、师:猜猜看,红狐狸看见了谁?它会怎么说呢?4、师:它到底看到了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讲一讲。(放大图一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讲述图一内容,用等待、9/11暗示的方法提醒幼儿讲述对话部分:“我要把你们全都吃掉。”)1、师:狡猾的狐狸想要吃掉小兔,可怎么办呐?请你们赶快帮它们想个办法。2、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倾听。3、请个别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4、师:这三只小兔会想什么办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三只小兔》。1、放大画面,并有感情地完整讲述故事。2、师:小兔用了什么办法,使红狐狸没有发现它们的?3、师:①(放大图二)春天的时候,小兔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②它们为什么要穿上绿衣服?③如果有一只小兔穿上红衣服,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为其中一只小兔贴上红衣服,使幼儿在视觉上有一个颜色对比。)④(出示字卡“春天”)老师这里有一个字宝宝,它是什么字呢?(幼儿集体认读。)⑤有谁愿意来把春天里的故事讲一讲?(请2-3位幼儿讲一讲后再集体看图讲述。)4、师:①(出示图三)现在山坡上、树上和春天有什么不一样了呢?②这会是什么季节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夏天”字卡。)10/11③小兔这次又会穿上什么衣服呢?老师这里还有三件衣服,谁来帮它们找一找?(请一幼儿上前找出夏天穿的衣服。)④为什么要为它们穿上花衣服呢?⑤请男女幼儿分别讲述夏天的故事。5、师:(同时出示“秋天”和“冬天”的字卡)我这里还有两个字宝宝,谁会是秋天,谁又会是冬天呢?(请一幼儿指认)6、师:(放大图四)请你们看看,我这又是什么季节呢?你会讲一讲这幅图吗?(请一幼儿讲述后再请小组幼儿讲一讲。)7、师:(放大图五)我知道,你们肯定也会讲这幅图上的故事了,对吗?让我们一起来讲一讲吧!(幼儿集体讲述。)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一遍,让老师听一听,谁的声音最响亮?2、师:你喜欢这三只小兔吗?为什么?3、师:如果让你来当小兔,你能象它们一样聪明吗?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三只小兔》的游戏。我来当红狐狸,你们都来当小兔,先请你们戴上小兔的头饰,再到老师这里来,听一听我们该怎样玩这个游戏。(幼儿自选头饰戴好。)2、师:当你们听到“三只小兔穿上了绿衣服”的时候,要赶快躲到什么地方呢?(引导幼儿躲到贴有绿衣服的椅子后面。)11/113、师:让我再来考考你们。“穿上花衣服”、“穿上花衣服”、“穿上花衣服”(幼儿根据老师指令跑到相应的椅子后面躲好。)4、师:再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红狐狸的耳朵可灵了,谁要是发出一点点声音,它马上就会发现你们的!所以等会儿千万不能发出声音喔。5、播放《小兔捉迷藏》音乐,与幼儿共同玩游戏,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记忆,并通过游戏使老师了解幼儿对“春、夏、秋、冬”了解的情况。
本文标题:小班语言大象教案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82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