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一章1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课件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天才的世界。——埃德蒙·伯克经济学理论并非是由一堆固定不变的结论组合起来的。这些结论对制定政策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经济学是方法,而不是教条,经济学是心灵的仪器是思维的工具,能帮助人们推导出正确的结轮。——约翰。M。凯恩斯“无论你今后干什么,你不会后悔自己学过经济学”。(张维迎,1998)。Economics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第三节学习经济学的意义•参考书一、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三、经济学的含义与组成四、资源的配置、利用与经济体制1、经济与经济学最早的含义2、17世纪初出现“政治经济学”一词3、亚当·斯密的《国富论》4、马克思的《资本论》5、凯恩斯的《通论》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五、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6、凯恩斯以后经济学的发展经济与经济学最早的含义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公元前430—前354)在《经济论》一书中,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用来描述奴隶主对家庭财产的经营管理。色诺芬认为“家庭的财产经营管理”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主要研究主人如何经营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自己的财产不断增加。17世纪初出现“政治经济学”一词法国重商主义者安东尼·德·孟克莱田(1575—1621)在1615年发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这一术语。“政治经济学”是有关一国或社会如何经营管理好财产,使财产不断增加的学问。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1723—1790)在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每个经济主体并不追求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的努力增加了多少公共利益。他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当他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他增加公共利益。由于追求私人利益,他往往增加了公共利益,而且其效果比直接追求公共利益要好得多。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1818—1883)在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价值创造与分配过程,认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表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共产主义新制度所替代的必然性。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5—1895)通过对马克思手稿的整理和独创,分别于1885年、1894年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资本主义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为了消除商业危机,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必须用扩张性政策来干预经济,增加有效需求。凯恩斯以后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以后,宏观经济学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等诸多分支。1、资源的含义与种类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3、资源稀缺性的含义4、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的四个基本经济问题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三、经济学的含义与组成四、资源的配置、利用与经济体制五、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资源的含义与种类(1)含义: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2)分类:资源有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只有耗费一定的代价才能得到的资源叫经济资源,即经济资源有一个大干零的价格。反之,不需耗费任何代价就能得到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等,叫自由取用资源或非经济资源。经济学中的资源专指经济资源。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诺认为人类的需要可分为5个高低不同的层次:(1)基本的生理需要,即生存需要;(2)安全需要,即希望未来生活有保障;(3)社会的需要,即情感方面的需要,如爱与被爱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人都有自尊心,需要受到别人的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出于对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资源稀缺性的含义资源稀缺性(Scarcity)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要来说,满足欲望的资源或手段总是有限的、不足的。资源的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因而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另一方面,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所以资源的稀缺性又是绝对的。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的四个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4)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1、经济学的定义2、经济学的划分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三、经济学的含义与组成四、资源的配置、利用与经济体制五、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经济学的定义所谓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或欲望的科学。简言之,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的科学。所谓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或要素的效率。所谓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指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让它们处于闲置状态之中。经济学的划分根据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个量(某种产品的价格、某种要素的价格等等)分析,专门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分析,研究社会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1、资源的配置、利用方式与经济体制密切相关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不同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结果的比较一、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三、经济学的含义与组成四、资源的配置、利用与经济体制五、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资源的配置、利用方式与经济体制密切相关经济学对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研究都必然涉及到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问题,即经济体制问题。因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总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或经济制度下进行的。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的方式和结果也常常不同。而结果的不同反过来又成为检验不同经济体制优劣的一种重要的客观标准。不同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结果的比较(1)自给自足经济体制每个家庭或每个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产品,生产主要通过习惯、本能、民主协商或家长专制来决定。这种经济体制的效率比较低。(2)计划经济体制特征是公有制与集中决策。社会资源主要由政府占有,生产由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进行,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不同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结果的比较(3)市场经济体制特征是私有制与分散决策。社会资源主要由私人占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由私人决定。市场失灵、分配的不公平和资源的不能充分利用等是其弊病。(4)混合经济体制既带有市场成分又带有指令成分。优点在于能够避免单一经济体制中不可避免的缺陷。1、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联系2、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三、经济学的含义与组成四、资源的配置、利用与经济体制五、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联系“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这两个名词自产生以来,它们的涵义都有所变化,然而,两者基本上可看作同义词。从孟克莱田在1615年提出政治经济学概念到1890年,马歇尔出版《经济学原理》之前,人们通常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概念。1890年以后,“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一词逐渐被“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所取代。20世纪60年代,“政治经济学”一词曾以不同的形式复兴。直到21世纪的今天,它们仍然并存。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1)阶级属性的区别政治经济学主要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由于无产阶级是先进的阶级;西方经济学则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因此,西方经济学本质上是指为资产阶级辩护的。(2)研究对象的区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运动规律,而西方经济学则研究社会如何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资源。一、经济人或理性人假定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三、经济模型四、模型的变量第二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五、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六、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七、经济学研究中通常会犯的错误一、经济人或理性人假定1、经济人假定的含义又称为理性人假定,指所有经济主体都被假定为是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2、经济人假定的哲学基础经济人假定的哲学基础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享乐主义,它认为追求快乐和幸福、回避痛苦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法是描述与预测的方法,它研究或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如何解决等问题。规范分析法研究“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的问题。规范分析法是一种主观评价的方法,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利用实证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是实证经济学(positiveeconomics),利用规范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是规范经济学(normativeeconomics)。三、经济模型经济模型(economicmodels)就是经济理论,是人们对某种经济事件的本质性的描绘和说明。对现实经济问题经过抽象简化而得到的理论就是经济模型。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说明,数学方程式表达,几何图形显示。四、模型的变量1、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指变量值由模型本身决定的变量;变量值不能由模型本身决定而由模型以外的力量决定的变量叫做外生变量。2、存量与流量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变量的数值;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变量变动的数值。五、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均衡(equilibrium)原来是物理学中的名词。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模型中的所有经济主体都选择了最优决策(人们预期这种决策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从而不再改变自己决策时的状况(即意识到若重新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已不能取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不再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时的状况)。均衡分为局部均衡(partialequilibrium)和一般均衡(generalequilibrium)两种。局部均衡主要是指某种产品或要素市场的均衡,它假定某种产品或要素的均衡价格和数量仅取决于本身的供求状况,不受其他产品或要素供求的影响。一般均衡认为一种产品或要素的价格和数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供求状况,而且还受其他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影响。一种产品或要素的价格和数量只有在其他所有产品和要素的价格都达到均衡时才能被决定下来。因此,一般均衡就是整体均衡。六、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1、静态均衡分析撇开了时间因素,主要研究变量在某一时点的某种均衡状态。2、比较静态均衡分析也撇开了时间因素,假定变量从一种均衡状态走向另一种均衡状态是瞬间完成的,不耗费时间。它是对变量在不同均衡点的状态进行比较研究。3、动态均衡分析研究变量从非均衡状态走向均衡状态的动态轨迹。七、经济学研究中通常会犯的错误1、后此谬误(theposthocfallacy)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事情之前,就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2、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failuretoholdotherthingsconstant)分析某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时,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3、合成谬误(thefallacyofcomposition)对局部或个体来说是正确或成立的事情,对全局或整体也一定正确或成立。—、经济学的功能二、经济学的用途三、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第三节学习经济学的意义—、经济学的功能经济学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解释与预测。经济学对经济主体的行为做出若干假设,通过观察、分析与推理,可以对经济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和精确的预测。二、经济学的用途从理论上讲,经济
本文标题:第一章1 微观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8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