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域、困境与对策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域、困境与对策研究日常生活劳动场域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日用而不觉的劳动场域。作为劳动教育中最基础、最常见、最真实的教育场域,其贯穿人的一生,对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奠基性、必然存在性等独特特征,即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他可能并不进入或并不时常处于其他类型的劳动场域,但他总是身处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场域之中。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是寓于一定的场域关系网络中展开的。因此,基于场域理论拓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是深入理解相关命题的应有之义。新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创新创业四个劳动场域所存在的劳动价值认识偏差、价值体系失灵、价值取向畸变、价值空间压缩等深层次矛盾,有助于高等教育界有的放矢地抓住“力行养成”“学用融合”“长效共赢”“孵化发展”关键靶点,精准发挥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独特育人功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并将其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与目标要求。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正式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开展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真正将劳动教育融入“五育并举”的整体事业,成为教育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所必须回答的关键性命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作为类存在物追求自我实现的第一内在需要即为劳动,劳动不仅仅是人满足衣食住行等生存需要的手段,更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演进也“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培育,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体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他们能否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关系到未来他们能否赓续前行,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运用科学的研究视角,分层次地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需关注的重点场域、所处的现实困境与可操作的具体对策,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应主动承担的现实命题。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关系场域01日常生活劳动场域构成了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基础面日常生活劳动场域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日用而不觉的劳动场域。作为劳动教育中最基础、最常见、最真实的教育场域,其贯穿人的一生,对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奠基性、必然存在性等独特特征,即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他可能并不进入或并不时常处于其他类型的劳动场域,但他总是身处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场域之中。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教育之场所。”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中。可见,最好的劳动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关涉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日常生活中学习。于当代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是其离开原生家庭后进入的更具独立自主意识的日常生活劳动场域。这里是联通劳动教育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客观关系网络,在大学生系统学习文化知识之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参加日常生活劳动、感知生活劳动乐趣、培养劳动自立意识、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契机,是学生养成独立的劳动价值观念的基础场域。02生产劳动场域构成了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核心层生产劳动是关干创造生产、生活必需品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直接性活动。马克思指出,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同样地也更新他们自身”。生产劳动活动迫使人必须充分激发本身所蕴藏的各种潜能,以适应改造自然、创造社会财富的需要,同时也实现了人本身的自我革新与超越。同时,生产劳动占据了人大部分且规整化的劳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因此,生产劳动场域在一定程度上回馈日常生活劳动场域,同时为其他场域创造着更为完备的劳动基础。大学生参加的生产劳动,包括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这些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体验劳动过程、熟悉劳动方法、积累劳动经验、提升劳动技能的实践场所,而且为他们创造一个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的开放性平台,是培养尚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核心场域。03服务性劳动场域构成了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拓展域服务性劳动是指“利用知识、技能、工具、设备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以增进国家和社会公共领域和个人福祉为目的的活动”,具有公益性、利他性等显著特征。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服务性劳动场域在切实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之余,也进一步检验了他们在校期间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提高了他们的公共服务意识。因此,它与其他三个劳动教育场域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往往与其他三种形态的劳动教育场域相伴而生。同时,大学生对这类劳动的参与度较高、获得感较强,在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方面具有一定的倍增效应,很好地实现了服务对象获益与学生自身成长的“双赢双收”。这不仅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而且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种子,涵养他们“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人民情怀,同时培养了他们在面对包括重大疫情、自然灾害等严重危机事件时主动担当、奋发作为的奉献精神,是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性拓展场域。04创新创业劳动场域构成了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延伸体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一个人在工作或事业上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更是一个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这里提到的创业,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或经营模式,而是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思维方式,一种指向劳动方式变革的全新生存策略,是“代替了异化劳动的创造性工作”。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新时代大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他们处在空前密集活跃的创新创业劳动场域之中。要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闯”才能走出新路,只有“创”才能干出事业。创新创业为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塑造提供了重要的延伸场域。一方面,我们要带学生回归历史场域,体悟中国共产党如何坚持理论创新:“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带学生进入时代场域,引导他们在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强化自身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掌握与应用,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发挥自身潜能去追求人生理想。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01日常生活劳动场域:生活方式的变化冲击传统日常劳动的价值认知劳动价值观源于对现实的反映,同时也可能会超越或滞后于现实。面对物质生活的现实变化,保持清醒、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每个人期待的追求。然而在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生活节奏快速调档、主要矛盾转换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跟随生活方式的改变调整自我的劳动价值观念。传统的日常劳动价值认知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面临着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在劳动价值不断重塑的过程中,一系列误导新时代大学生的不当劳动价值也随之而来。物质资源的丰富改变了人的日常劳动方式。智能生产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解放了人类,许多以往需要人进行的劳动将逐渐由机械与机器人代替,这大大压缩了人参与日常劳动的机会。传统劳动者形态的缺位引发了旧有劳动习惯和劳动价值观的衰落与消解,尤其是对在物质高度丰富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来说,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带来的天生享受感与信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性成为其生活的常态,从而消磨了其主观上对劳动的积极认知。在需要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社会资源或满足自身生存生活的事项上,多数人更热衷于第一时间寻求机械代劳或其他人代劳来服务个人需要,而不是积极地学习劳动技能、完成自我服务。这种错位的日常劳动场域体验使得部分青年大学生对日常劳动价值产生了“得过且过”的错误认知,滑向了“好逸恶劳”的生活陷阱。生活节奏的快速调档降低了人的日常劳动欲望。在高效率,快节奉的生活中,很多人面对较大的学习工作压力,竭尽所能地压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对日常生活劳动更是能省则省,快递、外卖代替了传统日常性的采购、烹饪等基础劳动,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成为人们的“新宠”。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部分大学生,也逐渐滋生了厌恶和鄙视日常生活劳动的思想。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劳动被视为低级的谋生手段、惩罚错误的方式、希望逃避的生活负担而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一些大学生将参与日常生活劳动视为“浪费时间”“没本事”,将享受父母或者他人提供的日常生活服务视为“理所应当”,也有一些大学生甚至愿意降低生活要求来躲避劳动,大学宿舍“垃圾堆积、杂物成堆”的现象比比皆是。劳动价值观念相对滞后于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诉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这就意味着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新阶段,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本质上成为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然而,“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美好的物质生活需要,还包括美好的精神生活需要,其终极价值追求就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如何从人对劳动的层次需要出发,沿着劳动满足自我生存和生活需要、催生人的精神需求、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的发展逻辑,深刻回答新发展阶段劳动价值何以深度契合主体需求,是开展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又一现实难题。02生产劳动场域:社会生产方式重大变革引发劳动价值评判困境生产劳动环境是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土壤。经过长期奋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的基础上全面开启了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这一进程亦将面对社会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明显增加。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使得劳动逐渐突破传统的概念范畴,劳动形态不断更新,社会传统的劳动价值评价体系逐步解构,社会亟待新的劳动价值观与之契合。一方面,传统劳动观念中的消极因素仍在侵蚀人们对劳动本身的评价。传统的劳动观念中,既饱含勤劳致富、劳动光荣的积极因素,也充斥着将“劳动”一词与辛苦、疾病、贫穷等负面词汇关联起来的旧式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劳动”与“劳动者”从价值排序上仍然存在被边缘化的现象。直到近现代.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诞生以来,劳动的价值才逐步被发现和确立起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指引下,劳动以及劳动者的价值得到了明确的承认,现代意义上的劳动观念在政治与法律层面得到了确认。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受到消极思想的禁锢,普通群众对于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仍然是相对模糊的。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如农业劳动、一般的技术工业劳动等意味着受苦,意味着低贱,意味着没有出路和前途。这种错误观念的传递,无疑给大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另一方面,“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形塑了人们对劳动价值的“差序认知”。差序是“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对个人来讲会产生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一直以来,人们关于劳动价值的“差序认知”是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内生局限。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消费性劳动、虚拟劳动、情绪劳动等新的劳动形态不断涌现,迫使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劳动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然而,传统劳动文化的价值无适与知性断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对劳动本源价值的僭越,极易导致青年劳动价值观主体性的离场,使当代青年深陷劳动价值观危机,从而引发青年意义世界的失范和价值秩序的紊乱,迫切需要得到教育的关注。03服务性劳动场域:各种不良思想诱发劳动价值取向畸变服务性劳动的本质
本文标题: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域、困境与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89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