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在XX市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有所作为发挥作用——在XX市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摘要XX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XX市总工会主席XXX(202X年XX月XX日根据录音整理)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去年10月底,XX市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研究会应运而生。这半年来,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搭架子。将职工教育和职工文化结合,并作为一个社团来成立,这在XX、在XX乃至全国来说都是首个。过去半年,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真正搭起了四梁八柱。二是定调子。根据职工需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区别于其他一般协会和理事会的路子与基本职能。三是找房子。结合仁和路2号工人文化宫的改造提升,确定了办公场所。四是建班子。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成立以后,根据干部的交流和调整,对研究会班子成员做了适当的充实和完善,并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管理机制。五是有票子。经费上给予了充分保障,初步实现了“五子登科”。202X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要从庆华诞、学党史中,汲取思想伟力、精神伟力、文化伟力。202X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为“十四五”开局助力、呐喊。202X年,也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包括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在内的各级工会,要有所作为、发挥作用。我以为,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对标对表,深刻领悟要理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脉络,尤其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职工文化、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并以此为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指路明灯。(一)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方面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相较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深厚、更广泛、更持久。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有许多经典的论述。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南平武夷山朱熹园调研时指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以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挖掘,能使我们的文化更加完整、厚重。在第二届职工文化节开幕式上,我就文化表达了四层意思:第一,文化是历史的根脉和城市的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在B20峰会上介绍XX时提到,“千百年来,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西湖到大运河,XX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说引人入胜。”我以为,这正是XX最大的品牌、特色和辨识度,这就是文化的魅力。第二,文化是自信的源泉和精神的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文化的自信就没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百年党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的产物,也是自信的来源和精神的家园。第三,文化是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思想融会贯通。作为公民,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工会工作者,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贯穿起来,并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第四,文化是行动的指南和行为的准则。我很赞同梁晓声对于文化的解释:“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文化体现于我们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之中。(二)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工文化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第一次提出要“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2018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做了深刻阐述,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对于这些英雄人物、先进模范,在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中要进行一一对应。作为从事工会工作的同志,尤其是从事职工文化教育研究的同志,既要有极大的政治敏感性,又要在研究研学上做文章,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工文化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思想学深悟透,在此基础上分工协作、做深做实。二、应时应景,深化研究所谓因时应景,就是每一行每一业,都要观大势、识大局、按规律、把趋势。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底线思维、辩证思维、唯物思维和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既是世界观,又是认识论,更是实践论,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梁家河一路走来,一以贯之的理念。观大势、识大局、按规律、把趋势,一定要提高站位,否则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的工作将会盲人摸象、不知大局,甚至会南辕北辙、事倍功半。第一,要准确把握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X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再次提到,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第二,要准确把握XX的定位。XX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开天辟地;XX是改革开放先行地,翻天覆地;XX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必将惊天动地。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XX、XX时,赋予XX“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支持XX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足以见得中央对XX的高度信任和殷切希望。袁家军同志担任省委书记以后,还提出XX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第三,要准确把握XX的历史方位。XX正处在“亚运会、大都市、现代化”的重要窗口期。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XX要高水平打造“数智XX·宜居天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就是XX的战略导向和发展目标。这个导向和目标,正是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XX、XX时的系列指示精神中,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城市”,即数字城市和宜居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溪湿地调研时指出,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XX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XX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时指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就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而言,习近平同志在XX工作期间,就明确提出了“四个XX”的定位:XX不应当仅仅是XX的XX、中国的XX,也应当是亚洲的XX、世界的XX。第四,要准确把握工会工作要求。首先,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其次,要学深悟透袁家军同志在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对群团工作和工会工作的要求。打造“五个群团”,对工会而言就是要打造红色工会、实干工会、为民工会、数智工会、品牌工会。就XX而言,要按照市委对群团工作和工会工作的要求,强化政治引领、意识形态、服务发展、联系群众、整体智治、资源整合功能。就职工教育文化研究会而言,还要与市总工会“六个更加”的工作要求对应起来,其中第一条就是“紧扣三种精神,思想教育更加深入人心”。以上这些,正是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工作中应该关注的重点。第五,要准确把握今年的重点工作。今年,工会工作要始终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展开。一方面,对于象党史学习教育这样的中央工作部署,一是要起得早,二是要有抓手,三是要重实效。另一方面,对于工会工作而言,职工获得感与工会影响力的提升,是衡量工会工作的标准。工会推出的“十百系列庆华诞百万职工心向党”,就充分体现了上述原则与标准。工会工作者要用心、用情、用力,工会工作要创新、创先、创优,这在“爱在XX情定西溪”百对新人集体婚礼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是选址选得好。选在西溪湿地,一是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调研西溪湿地时提出的“让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的重要指示;二是传承了优秀文化传统,“花朝节”源自于唐朝,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三是取市委“双西合璧”之意,与新人珠联璧合相映成趣。其次,是选题选得好。百对新人、百年华诞、百岁老人有机结合。最后,是选人选得好。一是新人选得好,新XX人是XX这座城市的新主人,是城市的建设者,是有功之臣,选择百对新XX人,体现了XX这座城市的大气、包容和温情。二是“福牛”选得好,体现了XX“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定位。三是工匠选择好,喷漆大师杨金龙、焊接大师葛小青合作完成的同心锁,正是对XX工会工作的一种展示。三、引导引领,立志铸魂首先,是榜样引领。要善于发现、总结提炼先进模范人物,并加以推广、宣传。毛主席当年就是采用这个方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为人民服务学张思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学白求恩,不畏艰险、坚定不移学愚公移山,这就是榜样的巨大力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榜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先进模范人物。当今时代,也是英雄和先进辈出的时代,比如孔胜东的“公交车有终点,为人民服务却没有终点”,与雷锋同志有异曲同工之意。比如劳模工匠中也有很多的名家大师,吴国林、杨金龙、徐川子等等,都是值得学习的楷模。其次,是文化引领。要挖掘提炼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作为职工文化的精髓和核心要义,要将其与XX工运实践相结合。此前,我们认为劳模精神更侧重于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但实际上,劳模精神中也蕴含着创新精神,需要深入挖掘。工匠精神原本更侧重于专心专注、精益求精、追求一流,但实际也蕴含着无我的境界。再次,是解疑释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承担起解疑释惑的职责,要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要关注思想的多元化、就业的多元化、劳动时间的多元化、劳动关系的多样化,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要研究这些问题,要以课题形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党委政府和工会决策提供依据。四、借势借力,融合发展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要借势借力、借梯登高、借鸡生蛋,要明确职责和定位。无论是职工教育文化研究会还是劳模工匠协会,都要明确作为社团的职责,不能简单作为工会职能部门的责任分解。比如说,劳模工匠协会,主要职能就是对劳模工匠的宣传、服务、管理,是以服务为宗旨。同样,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也要有独特的职能,否则就会与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的初衷和职能背道而驰。第一,要着眼于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依托与专业团队的合作,但不能一包了之。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提高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要创新工作方法,菜单式、项目化创新课题研究与课题设置。第二,要注重与其他社团协会的合作。比如,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研究上,可以与劳模工匠协会合作,两者在研究方向上是一致的。既然合作,就不要单打独斗,涉及到文化研究方面的内容,都可以搞合作,但同时也要注意发挥职工文化教育的研究特色。第三,要注重上下联动。对于部分课题,可以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形成合力,建设一支基层职工文化教育研究队伍。在基层、在企业长期从事职工文化教育工作的同志,对职工文化教育有感情、有研究、有想法,要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我相信,在大家
本文标题:在XX市职工文化教育研究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952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