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主要内容•一、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三、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一、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1、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2、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容•3、战后世界经济的多极化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1、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世界经济是各国(地区)经济走向市场化、国际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体系。•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而相互联结、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构成的有机整体,是超越于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经济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理解世界经济的要点:•世界经济是各国国民经济的有机结合,而非简单总和或者机械合成;•世界经济是个历史范畴(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为基础);•世界经济不等于国际经济(国际经济是各国间发生的经济关系,世界经济是国际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统一经济);•世界经济以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为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分工•分工是一切生产的基本形式,是一切经济形态所共有的。•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和农业;商业和手工业;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国际分工•社会分工超出国界的产物;•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之间在生产领域里的劳动分工,即国际的生产专业化。•国际分工下的商品交换表现为国际贸易。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终于二战;•第一次产业革命中,资本主义及其大工业还是市场以轻工业产品为主;•第二次产业革命标志着人类开始从蒸汽时代过渡到电力和内燃机时代,电力、汽车制造、钢铁、石化等重工业逐步取代轻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输出成为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使得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并表现出更强的扩展性。•卷入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越来越多,在人类历史上,各国的国内市场第一次连接为统一的世界市场,市场的专业化倾向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当前国际分工现状•A.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畸变为单一经济,严重依赖少量的主要作物和出口产品,且严重依赖工业发达国家;•B.处于国际分工中心地位的欧美先进国家之间也形成了工业品专业化市场的国际分工;(挪威铝、比利时钢铁、美国谷物等)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当前国际分工的特点•A.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间分工不断减弱,而工业内部的行业分工得到加强,并进一步发展为行业内部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B.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合作发展相对缓慢;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C.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改变了国际分工单一的资本主义性质,结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统国际分工的时代。•D.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跨国公司内部分工成为一种新的国际分工形式;(1980年代,跨国公司占母国贸易流量的3/4,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占母国贸易的1/3。)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在全世界范围的商品流通,是通过国际经济关系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有机总和,反映着国际交换关系。•世界市场是一个动态和发展的概念,是商品经济的范畴,而不是一个地理概念。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两个重要因素促进了早期世界市场的形成:•A.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产生及其带来的殖民主义政策;•B.15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及其带来的地理大发现。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得益于1760年代后的工业革命。•A.生产力: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工业技术和交通运输工具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工具、材料、动力)•B.生产关系:高度集中的工业创造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使得社会阶级结构分化为近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农业国变工业国)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C.这一时期世界市场的格局是以少数先进欧美国家为中心,而广大落后国家处于从属属地位。•D.统一的世界市场于19世纪中叶形成以后,经历了100多年的以制成品贸易和原材料贸易为主导的产品结构,这种贸易秩序几乎扩展到世界每一角落。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E.这一时期制成品的内涵不断丰富。(19世纪末第二次科技革命后,汽车、钢铁、石油等产品替代棉纺织品成为大宗的国际贸易货物。这一格局在20世纪中叶出现变化。)•F.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信息社会。•G.世界市场的内涵及其分支体系极大地丰富,不仅包括种类繁多的世界商品市场,还包括迅速发展的国际资本流通、劳务、信息与世界科技市场等。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A.世界经济的萌芽发生在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后期;地中海贸易区为萌芽时期的世界经济中心;随着新航线和新大陆相继发现,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国际贸易领域扩大到世界各地,荷兰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美洲的金银、非洲的奴隶、亚洲的香料、欧洲的工业品纷纷卷入到国际商品流转中来,世界市场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B.国际贸易在地域上的扩大和商品种类的增加,引起西欧商业的革命性变化,促进了以分工为特征的工厂手工业的发展。从16世纪起,西欧的封建专制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积极鼓励发展航海业和对外贸易,促进了为出口而生产的国际间分工。同时,西欧商业强国纷纷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众多殖民地市场上,建立起以国际分工为特征的早期资本主义专业化生产,把原来只具有地域色彩的国际分工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C.这时的国际分工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而是宗主国和殖民地增加强制性的特殊分工。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对各国的在生产过程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是局部和松散的。•因此,这一时期出现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经济的萌芽。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D.第一次科技革命促成了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重要标志。第一次科技革命后,英国成为主要工业品的生产国和输出国,取代荷兰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机器的广泛采用使得工业内部的分工得到进一步发展,分离出许多独立的工业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机器大工业对开拓世界市场的巨大促进作用:使世界市场的范围不断扩大;使世界市场的内部不断丰富(贸易组织形式的正规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黄金逐渐演变为单一的世界货币即金本位制)。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马克思:“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另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欧美先进国家逐渐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改造成依赖于国际分工的单一经济。•到19世纪中叶,欧美发达国家与亚非拉落后地区间既对立又依存的垂直性国际分工体系基本形成。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E.19世纪60-70年代,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初步成型。•“初步”的原因:一方面,世界上还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仍处于闭关自守甚至是与世隔绝的状态;世界经济覆盖的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10%;另一方面,世界经济联系的纽带还主要是国际贸易;生产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还很有限。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F.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促成了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以内燃机和电动机为核心,以重化工业为经济发展中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美国的重工业道路的迅速发展,使美国在二战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并使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市场扩大:•世界工业产量在1850-1870年间增长了一倍,在1970-1900年间增长了2.2倍,在20世纪头13年又增长了0.66倍。•生产力的飞跃使垄断资本和金融寡头产生,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力的飞跃深化了世界市场的内涵,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还包括资本输出的国际资本市场;•生产力的飞跃使发达国家加快了对世界市场的瓜分。到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世界市场被瓜分完毕,且覆盖全球,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交通运输业和通信业革命使得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并使世界经济体系扩大:•世界船舶总吨位在1870-1910年间增加了1倍多;•铁路在1870-1913年间增长了4倍;•电报已普及使用且遍布全球;•电话开始在欧美家庭使用。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第二次科技革命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并造成国际分工的深化:•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了一系列新产品、新部门,带动了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工业产量首次超过农业产量,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经济不发达国家也开始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形成了垂直分工的国际分工体系;发达国家之间也形成了以不同部门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2、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容•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世界贸易萎缩:•国际贸易增长极慢甚至出现停滞,大大落后于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关税战、贸易战不断升级;1913-1938年,国际贸易量增加了12.1%,年均0.5%;同期世界工业生产指数提高了86.6%,年均2.5%。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国际化步履蹒跚和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资本跨国流动的速度放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主要经济大国资本输出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达到全盛期,并加紧了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步伐。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金融动荡不定,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瓦解:•20世纪初,以英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国际金本位制货币体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陷于崩溃;•1929-1933年大危机期间,各国先后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导致金本位制的全线崩溃,宣告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最终瓦解;•国际金融领域分化为若干对立的货币集团,货币战、汇率战愈演愈烈。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二战后期,美国开始着手构建美国主导的统一的资本主义金融和贸易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这一体系能够建成的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避免产能过剩危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避免以邻为壑);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1948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1/2,贸易额占世界的1/3,黄金储备占世界的3/4,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经济
本文标题: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9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