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集聚【范例4篇】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集聚【范例4篇】【学习指导】这篇学习资料“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集聚【范例4篇】”由三一刀客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第一篇】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掌握“喜出望外”、“回味”、“严峻”、“收敛”、“奄奄一息”、“瞻仰”、“闪烁”的本意,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二)初读课文,了解题意及课文的基本内容。(三)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段意。(四)学习课文第1段,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二)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前边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长征》一诗,了解了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千难万险。今天,我们学习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这是1篇有关长征故事的课文。在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情况。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你们都理解了吗?1、什么叫“青稞”(kē)?(大麦的一种,粒大皮薄,主要产在西藏、青海等地。)2、“作料”的“作”读第几声?什么叫“作料”?(“作”是多音字,作料的“作”读第二声。“作料”就是烧菜时用的油、盐、酱、醋等调味品。)3、“回味”是什么意思?(“回味”是指在回忆中体会曾经经历过的美好事物。课文中老班长这样说,是为了消除“我”的怀疑,使病员安心地喝鱼汤。)4、“弥(mí)漫”两字怎么讲?“夜色弥漫”是什么意思?(“弥漫”是充满的意思,“夜色弥漫”就是到处充满夜的景色。)5、什么叫“严峻”?(“严峻”就是严厉、严格的意思。)6、“敛”(liǎn)字要注意读音和字形。“敛”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收敛”是什么意思?(“敛”是收拢的意思。课文中的“收敛”指老班长的笑容收起来了,消失了。)7、“掣”(chè)字怎么讲?(“掣”是拽、拉的意思。)8、什么叫“奄奄一息”?(“奄奄一息”是呼吸微弱,快断气了的意思。)9、“瞻”字在字典上怎么讲?什么叫“瞻仰”?(“瞻”是往上看或向前看,怀着敬意仰起头来看,如瞻仰毛主席、周总理的遗容。)(三)说一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课题叫“金色的鱼钩”?(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分段?1、给课文分段。2、试说出各段段意。(课文按故事发展顺序共分为四段:第1段:(从开头到“大伙都叫他‘老班长’”),讲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情况,介绍了老班长的外貌和“老班长”这个称呼的由来。第2段:(从“三个病号走不快”到“沉重极了”),讲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第3段:(从“挨了一天又一天”到“很久很久”),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第4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五)指四名学生读课文。(六)学习课文第1段。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2、老班长担负着什么任务?(保护三个小病员过草地。)3、把刻画老班长外貌的句子画出来。读后说一说从老班长的外貌,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4、齐读课文第1段。小结段意:写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老班长接受了保护三个小病员的任务。(七)作业。1、读课文。2、抄写常用词语。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第二篇】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掌握“喜出望外”、“回味”、“严峻”、“收敛”、“奄奄一息”、“瞻仰”、“闪烁”的本意,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二)初读课文,了解题意及课文的基本内容。(三)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段意。(四)学习课文第1段,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二)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前边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长征》一诗,了解了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千难万险。今天,我们学习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这是1篇有关长征故事的课文。在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情况。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你们都理解了吗?1、什么叫“青稞”(kē)?(大麦的一种,粒大皮薄,主要产在西藏、青海等地。)2、“作料”的“作”读第几声?什么叫“作料”?(“作”是多音字,作料的“作”读第二声。“作料”就是烧菜时用的油、盐、酱、醋等调味品。)3、“回味”是什么意思?(“回味”是指在回忆中体会曾经经历过的美好事物。课文中老班长这样说,是为了消除“我”的怀疑,使病员安心地喝鱼汤。)4、“弥(mí)漫”两字怎么讲?“夜色弥漫”是什么意思?(“弥漫”是充满的意思,“夜色弥漫”就是到处充满夜的景色。)5、什么叫“严峻”?(“严峻”就是严厉、严格的意思。)6、“敛”(liǎn)字要注意读音和字形。“敛”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收敛”是什么意思?(“敛”是收拢的意思。课文中的“收敛”指老班长的笑容收起来了,消失了。)7、“掣”(chè)字怎么讲?(“掣”是拽、拉的意思。)8、什么叫“奄奄一息”?(“奄奄一息”是呼吸微弱,快断气了的意思。)9、“瞻”字在字典上怎么讲?什么叫“瞻仰”?(“瞻”是往上看或向前看,怀着敬意仰起头来看,如瞻仰毛主席、周总理的遗容。)(三)说一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课题叫“金色的鱼钩”?(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分段?1、给课文分段。2、试说出各段段意。(课文按故事发展顺序共分为四段:第1段:(从开头到“大伙都叫他‘老班长’”),讲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情况,介绍了老班长的外貌和“老班长”这个称呼的由来。第2段:(从“三个病号走不快”到“沉重极了”),讲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第3段:(从“挨了一天又一天”到“很久很久”),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第4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五)指四名学生读课文。(六)学习课文第1段。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2、老班长担负着什么任务?(保护三个小病员过草地。)3、把刻画老班长外貌的句子画出来。读后说一说从老班长的外貌,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4、齐读课文第1段。小结段意:写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老班长接受了保护三个小病员的任务。(七)作业。1、读课文。2、抄写常用词语。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设计、理念】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阅读课文教学中培养学习习惯、意识、态度、品质等学习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自学生字词,读懂课文。训练朗读水平,快速默读能力。2、能力目标:学习提高分角色朗读水平;学习层层深入,逐步深化、篇末点题的方法;培养与人合作学习习惯。3、情感目标:了解红军过草地艰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掌握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和动作表现人物内心和精神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阅读有关长征的课外书籍,看有关影片。【教学过程】一、指示课题1、板书课题:问:从题目来看,本文主要是写什么?2、为什么把“鱼钩”称做是“金色的”?(提示学生阅读时注意文章以“鱼钩”为线索,写下了一个什么故事?并弄清“金色”的象征意义)。二、自学生字词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3、比较多音字:和(huó)面作(zuó)料硬咽(yàn)和(hé)平振作(zuò)精咽(yān)喉三、初读课文1、巩固生字难词。2、了解故事梗概: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是件什么事?课文提到哪些人物?着重写了谁?3、找出描写老班长的外表和表现他的内心的句子。并作上记号。四、指导阅读1、划分段落。2、逐段阅读,讨论:根据课后提示,抓住重点。指导阅读、互帮互学了解人物的外表和内心。3、质疑讨论题:1从课文描写的老班长的外貌来看,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2什么时候“饥饿威胁我们”?老班长为什么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3老班长为什么不吃鲜鱼汤?当小梁发现后,老班长又为什么不许他告诉别人?4小梁他们发现老班长昏倒在水塘边时是怎样抢救的?老班长为什么还是坚持不喝鱼汤?5课文结尾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五、总结谈话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反映了什么?2、品味描写老班长神态、语言、行动的句子,结合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外表来揭示人物内心的。【教学反思】这是1篇阅读课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运用前一课学到的读写方法,沿着作者的思路认真阅读,仔细阅读不但要看到老班长的外貌,动作和神态,听到老班长和我的对话,还要能感觉到老班长的“我”的内心活动,从而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设计、理念】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阅读课文教学中培养学习习惯、意识、态度、品质等学习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自学生字词,读懂课文。训练朗读水平,快速默读能力。2、能力目标:学习提高分角色朗读水平;学习层层深入,逐步深化、篇末点题的方法;培养与人合作学习习惯。3、情感目标:了解红军过草地艰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掌握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和动作表现人物内心和精神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阅读有关长征的课外书籍,看有关影片。【教学过程】一、指示课题1、板书课题:问:从题目来看,本文主要是写什么?2、为什么把“鱼钩”称做是“金色的”?(提示学生阅读时注意文章以“鱼钩”为线索,写下了一个什么故事?并弄清“金色”的象征意义)。二、自学生字词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3、比较多音字:和(huó)面作(zuó)料硬咽(yàn)和(hé)平振作(zuò)精咽(yān)喉三、初读课文1、巩固生字难词。2、了解故事梗概: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是件什么事?课文提到哪些人物?着重写了谁?3、找出描写老班长的外表和表现他的内心的句子。并作上记号。四、指导阅读1、划分段落。2、逐段阅读,讨论:根据课后提示,抓住重点。指导阅读、互帮互学了解人物的外表和内心。3、质疑讨论题:1从课文描写的老班长的外貌来看,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2什么时候“饥饿威胁我们”?老班长为什么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3老班长为什么不吃鲜鱼汤?当小梁发现后,老班长又为什么不许他告诉别人?4小梁他们发现老班长昏倒在水塘边时是怎样抢救的?老班长为什么还是坚持不喝鱼汤?5课文结尾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五、总结谈话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反映了什么?2、品味描写老班长神态、语言、行动的句子,结合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外表来揭示人物内心的。【教学反思】这是1篇阅读课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运用前一课学到的读写方法,沿着作者的思路认真阅读,仔细阅读不但要看到老班长的外貌,动作和神态,听到老班长和我的对话,还要能感觉到老班长的“我”的内心活动,从而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本文标题: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集聚【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02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