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报告 > 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
2013年4月1.资产证券化基本概念2.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情况3.企业资产证券化基本原理4.企业资产证券化要点与结构5.企业资产证券化流程6.企业资产证券化审批安排与费用7.企业资产证券化与其他融资方式比较8.企业资产证券化关键要素与潜在客户分析9.企业资产证券化案例目录1.1资产证券化定义华尔街名言:只要有稳定的现金流,就考虑把它证券化。“证券化之父”的美国耶鲁大学法博齐教授:资产证券化可以被广泛地定义为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将具有共同特征的贷款、消费者分期付款合同、租约、应收账款和其他不流动的资产包装成可以市场化的、具有投资特征的带息证券。美国学者Gardener(1991):资产证券化是储蓄者与借款者通过金融市场得以部分或全部地匹配的一个过程或工具。在这里,开放的市场信誉(通过金融市场)取代了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封闭市场信誉。一般定义: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应收账款等资产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1.2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资产证券化的起源1968年,美国政府国民抵押协会首次发行抵押担保证券,标志着资产证券化的问世。资产证券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迅速发展。至今,证券化的资产已遍及租金、版权、专利费、信用卡应收账款、汽车贷款、公路收费等广泛领域。除美国之外,欧洲是资产证券化发展最快的地区。英国是欧洲资产证券化发展最快的国家。法国在欧洲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排位仅次于英国。除欧洲市场以外的其他地区,如加拿大、拉美,亚洲等地区的资产证券化发展速度也很快。日本MITI法香港第一例资产证券化泰国ABS法马来西亚ABS指引19931994199619971998200020012002日本ABS法(3)印度尼西亚ABS法韩国ABS法台湾ABS法新加坡ABS指引20032004中国-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2005台湾CMBS法中国信托法1.3国外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1.4美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分类(上交所口径)据上交所口径,2012年美国资产支持证券(含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存量达到9.8万亿美元,占美国债券市场总量的25.9%,仅次于美国国债,超过公司债券的市场规模。1.5美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分类(深交所口径)ABS(狭义)M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CDO抵押债务证券ABS(广义)ABCP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其他,如信用卡,学生贷款,应收款等RMBSCMBSCLOCBO据深交所,2012年狭义ABS产品发行量为1600多亿美元,2012年末狭义ABS市场存量为1.85万亿美元(狭义ABS产品与广义ABS产品相比,发行量约占7%,存量约占11%),2012年年末债券市场存量为36.76万亿美元。2.1国内资产证券化分类2005年,国内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建设银行和国开行开始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目前,我国现有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包括银行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含资产支持票据)和工商企业资产证券化两类,SPV载体分别为信托机构和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ABN)企业资产证券化主管部门银监会、人民银行银行间市场协会证监会审核方式审批制注册制审批制模式选择以信托计划为SPV的表外模式,表内模式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为SPV的表外模式基础资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等公用事业未来收益权、政府回购应收款等企业应收款、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基础设施收益权等财产权利,商业票据、债券及其衍生产品、股票及其衍生产品等有价证券,商业物业等不动产财产。相关条例《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管理规定》交易场所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或交易所各类交易所2.2国内资产证券化发展情况信贷资产证券化2005-2008年,共有11家金融机构发行了17个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规模合计667.83亿元。2012年,央行、银监会、财政部发文扩大试点,国务院批复500亿额度。国开行、上汽通用、交行等已发行约159亿。2006-2011年,银行间市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现券交易额合计284.52亿元,质押式回购交易额合计396.2亿元。企业资产证券化2004年1月,“国九条”提出“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2005年8月,中国证监会批准第一个试点项目,截至目前共计11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成功发行2009年5月,中国证监会机构监管部发布通知及《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指引(试点)》2013年3月,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发布实施。2.3企业资产证券化定义资产证券化定义(上交所):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测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基础资产)出售给特定的机构或载体(SPV),以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发行证券(资产支持证券),以获得融资并最大化提高资产流动性的一种结构性融资手段(structurefinancing)。与传统债务融资方式的差异:资产证券化融资一般是基于资产的信用,而非发起人的信用。资产证券化定义(深交所):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某种可预测现金收入属性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基础资产”)出售给特定的发行人,或者将该基础资产信托给特定的受托人通过创立一种以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的一种金融工具或权利凭证(资产支持证券)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变现该资产支持证券的一种结构性融资手段。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指证券公司以特殊目的载体管理人身份,按照约定从原始权益人受让或者以其他方式获得基础资产,并且以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业务活动。3.1企业资产证券化来源——基础资产基础资产:财产和权利能够在法律上准确清晰的界定,权属明确、法律要件具备,能够合法有效的转让;能够产生独立、稳定、可预测的现金流;不附带抵押、质押等其他权利限制。主要包括债权和收益权两类资产。以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以债权作为基础资产收益权的来源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受益权应当独立、真实、稳定的现金流量历史记录未来现金流量保持稳定或稳定增长未来现金流量能够合理预测和评估收益权的转让在法律上实现真实出售、最大限度实现破产隔离相关的交易行为应当真实、合法;预期收益金额能够基本确定债权转让应当实现真实销售、破产隔离3.2企业资产证券化实质按照资产的期限、利率等特点,对资产进行分解、组合和定价,并重新分配风险与收益。资产证券化其实质是资产负债表的左方融资,需要求将证券化的资产从资产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中剔除。3.3企业资产证券化对发行人的财务影响基础资产债权收益权风险报酬转移情况风险报酬基本转移,比如原始权益人或其母公司不提供担保或反担保。风险报酬转移不足,原始权益人或其母公司仍存在一定被追偿的风险。风险报酬无法转移。会计处理原则可以认定为“真实出售”不能认定为“真实出售”是否“出表”可以不能收到募集资金的会计处理(不考虑原始权益人认购次级部分)借:银行存款贷:出售资产所对应的科目:如:持有到期投资或长期债券投资,应收账款等投资收益(差额部分)借:银行存款贷:长期应付款对财务比率的主要影响资产负债率1.收到募集资金时资产负债率基本不变;2.将募集资金归还债务时,资产负债总额同时降低,从而资产负债率降低;1.收到募集资金时资产负债总额同时增加,从而资产负债率增加;2.将募集资金归还债务时,资产负债总额同时降低,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流动比率/速动比率1.收到募集资金时有所增加;2.将募集资金归还流动负债时变化不大;3.将募集资金归还非流动负债时下降至初始水平(假定其他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不变的情况下)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1.收到募集资金时有所下降;2.将募集资金归还负债时有所上升3.4资产证券化对企业的意义三种直接融资方式之一,区别于股票、债券,受益凭证具有固定受益产品性质。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基础资产与企业的风险隔离,可获得更高的信用评级。优化财务状况:增强企业资产流动性。表外证券化融资可优化企业财务杠杆。融资规模灵活:融资规模由基础资产的预期现金流决定,不受企业净资产限制。资金用途灵活:在符合法律法规及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情况下,可由企业自主安排募集资金的使用,不要求公开披露其用途。信息披露要求:仅披露计划账户财务信息,不涉及企业财务信息。3.5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优点期限灵活证监会规定一般不超过5年即可,在此限制内企业可以灵活安排期限融资成本低一般比银行贷款低1-2个百分点对企业业绩要求不高只需企业内某类资产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并不过多关注企业是否盈利操作简便项目设计、申报材料制作、项目审批、项目发行、项目运行,3-6个月左右政策支持中国证监会正在积极推动券商开展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业务4.1企业资产证券化要点真实出售:证券化资产从原始权益人向SPV的转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实现证券化资产与原始权益人之间的破产隔离。破产隔离:SPV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关键性主体,法律对SPV的经营有严格的限制,如不能发生证券化业务以外的任何资产和负债,在对投资者付本息之前不能分配任何红利,不得破产等。。信用增级: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改善发行条件,SPV必须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即进行信用增级(creditenhancement)。资产池SPV转移资产支付对价发行证券募集资金优先档证券次优先档证券权益档证券收益分配风险承担4.2企业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图一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计划管理人(券商)托管银行计划份额持有人(投资者)评级机构担保机构原始权益人(A公司)计划资产账户托管发行计划份额募集资金信用评级募集资金出售基础资产信用增级计划资产管理4.3企业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图二发起人证券发行收入贷款本息购买资产池贷款投资者SPV担保机构证券承销商信用评级机构特殊帐户服务机构债务人资产池本息证券本息信托机构二级市场一级市场证券做市商信用评级机构资产服务证券登记机构(1)发起人选择进行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并将该资产池出售给管道公司(SPV)。(2)对资产支持证券进行信用增级,聘请信用评级机构对证券进行信用评级。(3)向投资者发行具有不同信用提升机制的资产支持证券。这些证券代表投资者对资产池(及其相应的信用提升机制)所产生的应收账款现金流的受益权。(4)SPV将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所得收入用以偿付发起人,购买进行证券化的资产池。(5)信托机构代表投资者的利益,负责管理交易。(6)服务机构每月从债务人和基础资产管理人处收取贷款本息,将其存入一个属于SPV的特殊帐户,用于信托机构支付证券持有人,剩余部分偿付发起人或SPV的“股权”所有者。计划规模、本息偿付安排:与基础资产评估或预测的现金流状况匹配。计划存续期:根据基础资产的存续期限和收益偿付安排确定。信用增级:可以采用结构分层的内部信用增级方式,或者第三方担保的外部信用增级方式。收益率和价格:由券商(计划管理人)通过公开询价方式确定。计划推广销售:向投资者发行。登记结算: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办理资产支持证券的登记结算、发放投资收益流动性安排:在证券交易所等场所进行转让信用评级:初始评级和跟踪评级。4.4企业资产证券化结构说明4.5企业资产证券化主要参与各方审批机关:中国证监会。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的审批。原始权益人:融资需求企业。保证基础资产真实、有效,转让基础资产合法。计划管理人:券商。产品设计、专项计划申请文件的制作、专项计划申报、销售和日常管理。托管机构:一般为企业的主办银行。办理专项计划账户的托管业务。担保机构:大股东或第三方担保,为专项计划提供外部信用增级。评估机构: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
本文标题: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1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