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十章卫生经济学评价XXXX
第十章卫生经济学评价教学目标1.陈述卫生经济学评价的概念、目的和步骤2.整付终值计算和整付现值计算方法3.成本效果分析4.成本效益分析5.成本效用分析卫生经济学评价概述一、卫生经济学评价的定义和目的(一)卫生经济学评价的概念卫生经济学评价是应用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将相关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相联系进行比较评价。卫生经济学评价的目的1.论证某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实施方案的可行性2.比较改善同一健康问题的各个方案3.比较改善不同健康问题的各个方案二、卫生经济学评价可以应用的领域1.应用于预防保健领域2.应用于技术评估领域3.评价并比较疾病的各种治疗方案,选择最佳方案4.应用于药品研究领域,如药品经济学5.评价并比较各项投资方案并作出决策三、卫生经济学评价的步骤1.明确待评价的方案和评价目的2.确定备选方案3.排除明显不可行的方案4.收入测量(成本估计)5.产出测量(效果、效益和效用)6.投入与产出相联系评价7.确定方案得出结论确定活动目标确定各种备选方案排除明显不可行方案投入测量(成本的估计)产出测量(效益能否用货币值来表示)可以(成本效益分析)不可以(成本效用、效果分析)效益用货币值表示效用、效果用结果(产出)表示贴现进行敏感度分析成本与效益比较成本与效果、效用比较作出评价贴现:生命和金钱都具有时间价值,应该予以贴现便于比较。资金的时间价值:把将来某一时点的资金金额换算为现在的等值金额的过程;生命的时间价值:将不同时间发生的以各种生命年表示的产出都放在同一时点进行比较。敏感性分析:由于测量和计算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评价改变假设条件或改变在一定范围内的估计值是否会影响结果或结论的稳定性,使研究者重视重要参数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尤其确定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分析的结论,从而便于对结果的修正,并在今后研究中重点考虑这些因素。四、卫生经济学评价对于卫生规划的意义1.有助于制订卫生规划2.了解卫生规划实施过程3.明确卫生规划的实施结果资金的等值计算一、资金的等值计算有关概念•贴现:又称为折现,是把将来某一时点的资金金额换算为现在的等值金额的过程。•现值:指换算出的现在时点的等值金额。•终值:指资金现值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所得到的资金新值。资金的等值计算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①资金发生的时点;②资金发生的实际数额;③利率,利率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利率:是单位本金经过一个计息周期后的增值额,由银行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大政方针确定,利率可以用来表示单位货币的单位时间价值。资金等值计算:—整付终值√—整付现值√—等额分付终值—等额分付偿债资金—等额分付现值—等额分付资本回收二、资金的等值计算1、整付终值计算整付指资金仅发生在一个时点。整付终值计算指在利率为i的情况下,现在的P元资金相当于n年后的多少元资金,用F表示。也就是已知现值(P)求终值(F)。整付终值计算图整付终值的计算公式为公式中的为整付终值系数其中:F为n年后的资金额(相当于本利和)P为现在的资金额(相当于本金)i为年利率n为时间间隔niPF)1(例1:某医院因为购买核磁共振(MRI),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年利率为12%,借期5年,问5年后该医院应该向银行偿还多少资金?解:P=1000万元,i=0.12,n=5年计算F的值?=1000(1+0.12)5=1000*1.762=1762(万元)既5年后应该向银行还款1762万元,与现在的1000万元贷款额等值。niPF)1(2、整付现值计算整付指资金仅发生在一个时点。整付现值计算指在利率为i的情况下,n年后的F元资金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元资金,用P表示。已知终值(F)求现值(P)。整付现值计算图整付现值的计算公式为:公式中的为整付现值系数其中:F为n年后的资金额(本利和)P为现在的资金额(本金)i为年利率n为时间间隔niFP)1(ni)1(1例2:某医院打算预留1000万元的资金用于5年后更新设备,银行年利率为6%,现在医院应该向银行存入多少资金?解:F=1000万元,i=0.06,n=5,求P?===747.2(万元)niFP)1(50.061000)1(10001.3382即该医院应该向银行存入747.2万元用于5年后的设备更新。卫生经济学评价的内容一、投入的测量投入是指为实施这项方案所投入的全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卫生经济学评价中主要使用成本来表示投入。二、产出的测量产出的测量主要使用效果,效益和效用三个概念来表示。效果广义上,效果是指相关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方案实施后所取得的结果。狭义上,效果是指好的有用的结果,也就是能够满足人群需要,给人们带来好处或满足感的结果。在成本效果分析中,更多注重因疾病防治所带来的各种卫生方面的直接结果指标的变化,如医疗工作中某种疾病的治愈率、好转率的提高,卫生防疫工作中某些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等等。效益效益是将相关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方案实施所获得的有用结果以货币的形式表达。在成本效益分析中,更多地注重因卫生规划方案的实施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效用效用是指人们所获得的满足感。在成本效用分析中,更多地注重人的健康水平,即生命质量指标的变化,主要指标有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三、投入产出相联系进行评价(一)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成本—效果分析是指将某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每个方案的成本与效果相联系进行分析与评价。通常采用健康指标、卫生问题改善和卫生服务利用指标等。1.成本—效果分析的定义*成本相同时,比较效果,以效果大的为优选方案*效果相同时,比较成本,以成本低的为优选方案*效果与成本都不同时,比较增量成本与增量效果的比例,以比值大的为优。2.成本一效果分析的原则表1宫颈癌普查方案的成本和效果方案普查总成本查出病人数成本/病人A270000300900B4000004001000C4950004501100方案成本(元)效果(治愈病人数)方案110000030方案215000040方案310000040方案412000045表2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与效果•比较方案1与方案3,选方案3,排除方案1;•比较方案2与方案3,选方案3,排除方案2;•比较方案3与方案4,计算取得单位效果的平均成本:方案3治愈每例病人平均所需成本=100000/40=2500.0(元)方案4治愈每例病人平均所需成本=120000/45=2666.7(元)选择平均成本低的方案,该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方案3。成本-效果分析中,成本采用货币形式,效果使用健康指标、卫生问题改善指标等,不同方案之间的效果应该具有可比性。比如两个治疗方案都是治愈精神病分裂症患者。成本效果分析主要用于比较评价解决同一健康问题的不同方案。(二)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CBA)1.成本一效益分析的定义成本—效益分析:是指将某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每个方案的成本与效益相联系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适用范围:目标相同,不同方案间的比较目标不同,不同方案间的比较评价原则:成本相同,比较效益,以效益大的为优;效益相同,比较成本,以成本低的为优。当效益与成本均不相同时,常用净现值法和效益成本比方法。(1)净现值法:①净现值法的定义:在实施卫生规划方案或卫生活动实施方案期间,各年的效益现值之和与成本现值之和的差值,记为NPV。反映项目计算期内的获利能力。2.成本—效益分析评价的常用方法②净现值法的计算公式其中:B表示所有效益现值和表示在第t年发生的效益实际数额C表示所有成本现值和表示在第t年发生的成本实际数额i表示年利率n表示规划或活动实施周期nttTtntttntttiCBiCiBCBNPV000)1()1()1(tBtC单一方案,NPV0,即效益成本,方案可行NPV0,即效益成本,方案不可行多个方案,以NPV大的方案为优选方案③净现值法的评价原则净现值函数净现值函数是指净现值(NPV)随年利率i变化而变化的函数。根据其计算公式,在资金额和周期不变的情况下,随着i的增大,NPV会变小。净现值涵数曲线图净现值曲线(2)效益—成本比法:①效益—成本比法的定义:某项卫生规划方案或卫生活动实施方案的效益现值总额与成本现值总额之比,记为BCR②效益—成本比法的计算公式其中:B表示所有效益现值和表示在第t年发生的效益实际数额C表示所有成本现值和表示在第t年发生的成本实际数额i表示年利率n表示规划或活动实施周期ntttntttiCiBCBBCR00)1()1(tBtC单一方案,BCR1,即效益成本,方案可行BCR1,即效益成本,方案不可行多个方案,以BCR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③效益—成本比法的评价原则例3:某地对1000人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注射,第一年每人接种费用5元。为了加强预防效果,以后三年内要加强注射,从第二年到第四年每人加强注射费用依次为4元、3元、2元。接种一年内接种人群未发病率为99.6%,加强注射以后三年中每年未发病率稳定在99.7%。乙型肝炎的人群发病率每年为8%,乙肝患者从第一年到第四年每年的直接费用依次为200元、220元、230元、250元;间接费用依次为1000元、1010元、1030元、1050元。现贴现率为6%。请对乙肝疫苗预防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分析步骤(1)收集各年接种、未接种人数以及发病人数某地四年乙肝疫苗接种人数和发病人数年份接种人数发病人数未发病人数123410009969939904333996993990987•某地四年乙肝疫苗未接种人数和发病人数年份未接种人数发病人数未发病人数1234100092084677880746862920846778716(2)计算乙肝疫苗接种预防的成本•包括接种费用(疫苗费用、接种人员费用等)和接种无效后发病的治疗费用(直接诊治费用和间接车旅费、陪护费、损失的工资奖金等。其中如疫苗费用、接种人员费用、诊治费用和车旅费等资料可以通过直接调查法获得;而因病损失的工资等则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法等计算获得。•预防成本=接种人数×每人接种费用+发病人数×(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元)某地四年乙肝疫苗接种预防的成本年份成本Ct现值Ct/(1+i)n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980076746759588098007239.626015.494936.96(3)计算乙肝疫苗接种预防的效益•这里节省的成本就是效益。由于预防接种,避免人群乙肝发病而减少的治疗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预防效益(未进行乙肝接种的费用)=发病人数×(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元)某地四年乙肝疫苗接种预防效益年份效益Bt效益现值Bi/(1+i)n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960009102085680806009600085867.9276254.8967673.31(4)计算成本效益指标•成本现值合计:C=27992.07元•效益现值合计:B=325796.12元•净效益:B-C=297840.05元•效益成本比率:B/C=11.64:1例4:方案1实施周期为3年,经计算成本现值和为500万元,效益现值为600万元;方案2实施周期也为3年,成本现值和为4000万元,效益现值和为4300万元。试分别用净现值法和效益-成本比法进行分析,确定哪个方案为最优方案。(按照年利率为10计算)解:(1)净现值法方案1:NPV1=B-C=600-500=100(万元)方案2:NPV2=B-C=4300-4000=300(万元)(2)效益成本比法方案1:BCR1=B/C=600/500=1.20方案2:BCR2=B/C=4300/4000=1.08净现值法—选择方案2效益成本比法—选择方案1在进行多个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实施方案评价时,由于选择方法不同,有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既要考虑方案实施所获得的净效益绝对值,又要考虑所投入资源(即成本)的利用率。(三)成本—效用分析1.
本文标题:第十章卫生经济学评价XXXX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1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