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四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章区域经济一体化§4.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4.2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4.3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是指某一地理区域内或区域之间,某些国家和政治实体为实现彼此之间在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发展中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与发展,而达成的取消有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起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其表现形式是各种形式的经济贸易集团的建立。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联盟协会集团共同市场共同体经济同盟协定理事会(一)按市场的融合程度划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1)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2)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3)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4)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1、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TradeArrangement)2、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3、关税同盟(CustomsUnion)4、共同市场(CommonMarket)5、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6、经济一体化(CompleteEconomicIntegration)最松散、最低级的形式最高级、最终的形式优惠贸易安排是指在成员国之间通过签署优先贸易协定或其他安排形式,对其全部贸易商品或部分贸易商品提供特别的关税优惠,对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则设置较高的贸易壁垒的一种区域经济安排。如,英国与其自治领域成员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1932年建立的英联邦特惠制;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建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1、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地区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对非成员方仍然保留独立的贸易保护措施而形成的一种经济一体化组织。如,1960年由英国、澳大利亚、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芬兰(1961)等国家建立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94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2、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是指在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方通过签署协议,彼此减免关税,并对非成员方实行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措施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欧洲经济共同体;东非共同市场3、关税同盟共同市场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方之间,不仅完全取消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实现了自由贸易;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如,70年代由西德、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建立的欧洲共同市场;1981年安哥拉、布隆迪、科摩罗等19国成立的“东南非共同市场”。4、共同市场经济同盟是指在成员国之间不但废除了贸易壁垒,建立了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进口关税制度,实现了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方还制定和执行了许多共同的经济政策,并采取某些社会政策和政治纲领,从而将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如,欧盟5、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是指在成员国之间实现了经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形成统一的经济体的一体化组织形式。6、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的比较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特征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对全部或部分商品关税优惠废除商品关税与数量限制对非成员国设立共同贸易壁垒不限制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成员国执行统一的经济政策成员国执行统一的政治政策是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是是是是否否否是是是否否否否是是否否否否否是(二)其它分类1.按成员体经济发展水平—水平经济一体化与垂直经济一体化2.根据成员国的构成—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3.根据一体化的范围—部门经济一体化和全盘经济一体化4.按成员国对一体化目标的努力程度划分—积极一体化和消极一体化5.按经济一体化的经济体制划分市场经济型一体化和计划经济型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的特征成员资格的区域性内部的开放性对外的排斥性利益的放大性§4.2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问题:为什么众多的区域寻求建立一体化组织?(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原因1、联合一致抗衡外部强大势力—直接动因2、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客观基础3、维护民族经济利益与发展及其政治利益—内在动因4、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经济源泉5、贸易创造等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重要原因(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1921年比荷卢经济同盟–1932年,英国与英联邦成员国组成英帝国特惠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一次高潮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二次发展高潮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欧盟(EU)(一)形成与发展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德、意、荷、比、卢)1958年的《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EC)1973年,英、丹、爱三国加入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1986年,《欧洲单一文件》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马约》)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成立1995年,芬兰、瑞典、奥地利加入2004年5月1日,欧盟东扩(二)欧盟的宗旨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愈益密切的联合基础,消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它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善人民的特殊性和就业的条件,保证稳定,并通过共同贸易政策,为逐步废止国际交换的限制作出贡献。——《罗马条约》促进欧洲团结的发展,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应有贡献。——《欧洲单一文件》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和持久进步,并通过实行最终包括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马约》(三)欧共体一体化的内容1、建立关税同盟取消内部关税统一对外税率对主要农产品征收差价税实行差别税率成绩:相互贸易比重大幅度增加,出口贸易增长迅速2、实行共同农业政策三条指导原则—共同市场、共同体优先、共同财政主要内容—统一农产品价格、出口补贴、产量限额农业费用的来源—从消费者手中转移、各成员国的财政、欧共体财政共同农业政策的成效及问题(1)成效: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出口,80年代仅次于美国(2)问题:代价高昂给欧共体内部的纳税者、消费者,财政沉重包袱对其他出口国构成伤害收入分配不合理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削减开支3、创建欧洲货币体系—欧元(EUR)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欧元之父”蒙代尔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由最富裕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一体化的组织,开创了先例。已发展成为囊括了4.2亿人口和11.4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三、APEC1980年,在澳大利亚举行了“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1989年,首次召开部长级会议。1993年,在西雅图召开了第一次成员国首脑非正式会议2001年,在我国上海召开。21个成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的新趋势1.数量不断增多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是自由贸易区3.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并延伸至服务贸易领域4.大部分国家或地区已介入到区域贸易一体化之中5.出现了一些新形式§4.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对世界贸易的作用投资的影响世界格局的影响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贸易的作用积极影响–促进了集团内经济贸易的增长–促进集团内部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经济贸易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强化了企业的融合与竞争–增强和提高了在世界贸易中的谈判力量–加强了经济集团内部资本的集中和垄断消极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发展的不利影响据测算,欧盟在实现了商品、服务、资本和人才自由流动后,可从取消壁垒过程中获益30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5%、公共费用减少20%、工业成本下降7%、增加200-300万个就业机会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也使三国受益: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其成立第一年的运转中,美、加、墨三国间的贸易就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墨西哥和美国的双边贸易比1993年增长了23.1%,墨西哥与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增长了35%,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增长了14.9%。墨西哥贸易出口最高年增长率达20%,加拿大为10%,美国是5%二、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区域内部直接投资内向化外部资本流向区域内部从1984年开始的6年时间里,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从405亿埃居猛增到3534亿埃居,平均每年以54%的速度增加,也就是说欧共体成员国相互投资在对外投资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大,从1984年的19%上升到1989年的52%。截至1999年底,进入NAFTA三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逾1.3万亿美元,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28%,北美已成为吸引世界各地对外直接投资的磁场。三、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世界经济
本文标题:第四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1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