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作为共同富裕重要内容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在实践中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求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求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进路,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分析作为共同富裕重要内容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可以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三个方面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进行分析。1.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构成,中国共产党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与顽强的革命精神,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从建党初期充分发挥革命精神的力量,到新中国成立后开展思想改造运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到改革开放以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再到新时代坚持不懈抓好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味着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始终保持全党的清醒和坚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认真研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提高全党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全党。应在全党开展系统化的宣传宣讲,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史中汲取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奋进力量。二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人民,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时代新征程,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但面对错误思潮的渗透、思想领域的交锋,一部分人出现了精神迷茫现象。要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人民,凝聚人们的思想共识、筑牢人们的精神家园,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领域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三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理论入脑入心、走深走实。相较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是人的内在需要和价值所系,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以更好地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没有文化自信的增强,人民的精神世界就谈不上极大的丰富,更不会有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独立自主地追求精神生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味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其主体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人民对于自己所创造文化的信念和信心,其关键主体在于全体人民,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全体人民筑牢文化自信、独立自主地追求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或者部分人精神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这是因为全体人民都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创造者、享有者和评判者。二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方位的总体性富裕,其内容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全面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持续推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如今,精神生活层面共同富裕的内容阐释和话语表达不断丰富,不断挖掘精神动力、增强精神力量、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是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重要举措。三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渐进的,强调“共同”的层次性和持续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同步富裕”和“无差别富裕”,人们所拥有的精神文化资源、文化发展能力和机会也不是绝对平均的,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性和层次性。同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持续、协同推进的过程,只有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才能为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持续赋能。3.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促进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味着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民道德水准和素养不断提高。道德生活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包括个体层面的精神,也是社会层面多个个体交往活动整体性精神的体现。应重视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深化道德教育引导、促进道德实践养成,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进而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程度。二是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升。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形成浓厚的团结奋斗的社会氛围,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要不断提升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提供大众化、生活化的优质文化资源,构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应重视文明培育、实践与创建,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三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不断增强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激发人民精神追求,展示民族精神风貌。应不断深化人民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认识,激发其历史主动和历史创造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要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其发端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精神生活的探索追求,扎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生成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之中。在新征程上,推动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其有利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1.有利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如今,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富足,人们愈发追求精神生活的自立自强。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要前提。第一,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的,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第二,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蕴含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它不是简单的精神文化层面的供给,还包括用高质量精神食粮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能强化人民对于精神生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人民的精神交往,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滋养。第三,有利于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共同富裕本质内涵的创新性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质在于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同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不仅能为全国各族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丰厚的道德滋养,而且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2.有利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人民精神生活富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生活需求得到了更好满足。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必然选择。第一,有利于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懈奋斗中孕育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的过程中,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注入不竭动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涵育人民,增强中国人民的精神底气、系牢中国人民的精神纽带。第二,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与创造的活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种富于创新和开放包容的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推动文化改革创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使全体人民在文化浸润中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使人民在全球多元文化激荡中坚定理想信念、汇聚共同奋斗的伟大精神力量,在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中贡献中国力量,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与创造的活力。第三,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构成,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当下,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关键问题,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3.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人的精神生活是决定人发展的关键因素,与物质生活相比,精神生活更能反映人的发展程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利于满足人的本质需要,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一,有利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载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要求人民在物质生活上普遍富裕,这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最低价值追求。物质条件的改善未必直接对精神生活丰富起促进作用,但物质生活的不平衡不充分会直接制约精神生活的发展。总体来看,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能够对精神生活发展起促进作用,精神生活的丰富有利于物质生活的改善,有利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第二,有利于实现人的精神发展。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精神发展。当然,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是同时存在的,即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会需要精神生活。当人彻底摆脱强加于他们的外部条件限制和造成人精神贫困的落后价值观的影响后,便会从物质生活繁荣走向精神生活,通过增强对自我和社会的理性认知,形成自觉自强、积极向上的文明样态,从而实现精神发展。第三,有利于人的自我超越和自由全面发展。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物质生活富裕需要精神生活的指导,而人的需要满足重点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发展。人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就能不再受到物的关系束缚,摆脱狭隘本性,充分占有自己的全部本质,实现自然本性和社会理性相统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利于人发挥自由个性和进行自我超越,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进路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高层次需求。然而,受资本逻辑、信息技术和世俗文化造成的物化、异化和俗化等多维影响,人们面临着摆脱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困境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课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应通盘考虑、多维发力,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1.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需要,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
本文标题: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22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