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学原理(第7章)
1本章主要内容:1.国民经济经济运行的总量2.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失衡与平衡3.宏观调控的目标4.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运用第七章宏观调控2一、国民经济循环与经济总量(一)国民经济的循环1.两部门经济厂商居民商品劳务购买支出生产要素的报酬图: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32.三部门经济政府厂商居民商品、劳务购买支出商品和劳务购买支出生产要素的报酬支出税收税收图: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43.四部门经济图: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5(二)总需求和总供给1.总需求: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部门在不是同的价格水平下,对商品和劳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总量。2.总供给:是指国民经济中厂商和居民在不是同的价格水平下,对商品和劳务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总量。63.宏观总量平衡和失衡的两种情况★需求不足的失衡:过剩失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需求过度的失衡:短缺失衡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总量平衡总需求等于总供给7(三)国民经济总量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一国(地区)境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88①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产品价值增值中间产品棉花100100棉纱12525棉布14520最终产品服装20055总计5702009只计算最终产品和服务最终产品(finalgoods):为最终使用而购买的产品。最终产品的购买者不再出售该产品。一个企业的生产要用到上另一个企业提供的产品,称中间产品(intermediateproducts)。只计算最终产品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这是因为,消费者手中的一件产品可能是很多个企业的共同劳动成果。如果把每个企业的产值加起来作为社会的总产品,那么,难免出现重复计算问题。10•理解GDP关键在于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价值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非销售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GDP不仅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服务。11流量与存量流量(flow):在一定时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而取得的收入或支出的总量,按一定时期核算的数量。存量(stock):在某一时点上,过去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的结存数,按一定时点核算。流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的增量,存量是在某一时刻的总量。每月往银行里存1万块,是流量;本月初在银行里一共有60万存款,为存量。12流量:描述事物状态变化快慢的量,如流入一座水库的河流、驶入停车场的车流和浇铸混凝土的过程。存量:描述事物在特定时刻的状态的量,如特定时刻水库的水位、停车场中车的数量和已经浇铸的混凝土数量等。流量是因,存量是果。宏观经济学中,关注经济调整趋势,这些趋势往往表现为国民经济流量。区别:一个是时期,一个是时刻;一个是增量,一个是总量。1313②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用支出法核算GDP:构成: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C+I+G+(X-M)用支出法核算GDP居民消费C企业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耐用品消费非耐用品消费折旧(物质磨损+精神磨损)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物品和劳务出口X-进口M14收入法(要素收入法):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厂商通过出售商品和劳务获得的收入,分配到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家庭)手中。这些要素所有者获得的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要素报酬就构成了一个经济的总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收入,利润,企业间接税,折旧费,企业转移支付。15生产法: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162.其他国民经济指标①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简称GNP)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一国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GNP与GDP的区别:GDP是以国境为界,即本国境以内的所有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与劳务的价值都记入该国的GDP。依据的是国土原则。17GNP以国民为界,即本国国民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产品与劳务都记入该国的GNP。依据的是国民原则;GNP=GDP+本国国民在国外的生产要素所得-外国国民在国内的生产要素所得=GDP+本国国民在国外的净要素所得。18例:中信公司在美国境内投资建厂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计入美国GDP和中国GNP,但不计入美国GNP和中国GDP;一个美国经济学家飞到中国举办一场关于“新经济与风险投资”收费讲座,讲座收入计入中国GDP和美国GNP,但不计入中国GNP和美国GDP。19计算GNP时,应该将外国居民拥有的本国产出从GDP中扣除;相反,本国居民通过各种方式从国外获取的收入应叠加进来,以得出完整的GNP数值。净要素支付(NFP)等于本国公民的国外收入减去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GNP-GDP=NFP→GNP=GDP+NFP20②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是一国在一年内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资本(折旧费)所得的净增值。国民生产净值:是一国在一年内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资本(折旧费)所得的净增长值。21③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一国在一年内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实际报酬的总和,包括工资、净利息、租金和利润等要素报酬。它可以通过国内生产净值减去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两项支出而得到。22④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是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所有家庭所得到的实际收入的总和,包括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股息收入、净利息收入和政府所给予的各种救济金、福利费补助、养老金、公债利息,政府和企业给家庭的转移支付等。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国家在一年内家庭的全部实际收入扣除个人应缴纳的各种税收所得的剩余部分。23246793624467595773367795747727955382054894049593310239811669415987818232121180825148330067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19521978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中国GDP总量的增长单位:亿人民币25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19521978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中国GDP总量的增长曲线2613911.610.410.1109.18.37.302468101214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中国GDP的增长率%27635.7829.7929.51143.61536.11718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澳门GDP总量的增长单位:亿澳门元当年价格2813.227.316.61230.51605101520253035200320042005200620072008澳门GDP的增长率%二、宏观调控及其目标宏观调控的含义:是指政府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力求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一)宏观调控的手段1.法律手段含义: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调节经济。法律手段的特点:强制性权威性明确的规定性调节具有相对稳定性2.经济手段含义:是指政府通过运用经济参数调节各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约束和引导其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整体运行的调控手段。①价格杠杆②税收③信贷杠杆④工资杠杆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作为一种间接调节手段,它直接调节主体是市场,间接调节的客体是企业,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手段直接调控市场各种经济参数,从而诱导企业作出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生产经营决策。3.行政手段含义: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行的行政命令、指标、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其特点具有:直接性权威性无偿性速效性(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经济增长是长期、持续的产量扩大、收入增加;虽然其间会发生短期波动,但通常只会对经济增长的速度造成影响,而增长的趋势却不会发生变化。二宏观调控的目标35在设定经济增长的目标时,需要注意目标的合理性:若目标增长率过低,一年中增加的产量就有可能不能满足社会上增加的总需求,影响生产资源的充分就业;而若目标规定过高,可能出现现有的资本、劳动、技术等条件无法达到目标要求的问题,容易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36(二)充分就业1.失业是指在经济系统中一部分劳动力中处于没有工作的状态。有三种形式: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信息交流不完全以及市场组织不健全所造成的失业。一般发生在人们处于不同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因而工作不停变动的场合。37结构性失业:由技术进步、产业变动引起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相吻合,由此而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由于总需求不足,导致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下降引起的失业。2.充分就业: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是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所导致的,难以彻底消除。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消除周期性失业。只要消除了周期性失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的目标。39(三)物价稳定价格指数:表明具有代表性的若干种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标。价格水平出现持续快速提高,即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它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若一段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就意味着经济运行已进入萧条阶段,社会上必然存在严重的失业,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安定形成威胁。41(四)国际收支平衡1.国际收支是一国的对外账户,主要包括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和储备资产账户三大部分。经常账户下有贸易、投资收益和经常转移三个子账户;资本金融账户(简称资本账户)下有资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四个子项目;储备资产账户主要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和外汇,记录的是储备资产的变动额,应该等于经常账户余额与资本金融账户余额之和。422.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的国际收支既无赤字有无盈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本流出与流入的平衡;二是进口与出口的平衡。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或称国际收支盈余;支出总额大于收入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逆差,或称国际收支赤字。逆差表示对外负债,一般要用外汇或黄金偿付。435.宏观政策四大目标之间的联系:四个目标之间有互补关系,也有排斥关系。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进行价值判断,权衡轻重缓急和利弊得失,确定目标的实施顺序和目标指数高低,同时使各个目标能有最佳的匹配组合,使所选择的目标体系成为一个和谐的有机的整体。44三、宏观调控政策(一)财政政策1.定义: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或抑制通货膨胀,或为了使本国国民收入达到更高水平,有目的地对财政支出和税收进行调节,影响总需求。45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主要是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两大类①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的全部支出。分两类:A.以取得产品或劳务为目的的支出,包括政府对国防物资、办公用品的购买,对各类人员的雇佣,各类公共工程的建设。这类支出使政府获得相关产品或劳务,促进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加。B.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包括失业救济金及养老金、退休金等各种社会福利保障支出,其特征是政府并未获得相应的产品或劳务。46②政府的税收在各种税收最为重要的还是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经济萧条时,采取减税的措施,使企业与个人可支配的收入保持稳定或缓慢下降,刺激总需求,达到减轻、甚至消除萧条的目的;经济繁荣时,增加税收,
本文标题:经济学原理(第7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3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