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一:经济学的性质第一章经济学导论重点:PART1PART2(第一节,第二节)PART1经济学及其有关概念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门科学,它考察人们如何处理目的与多种用途的的稀缺性手段之间的关系。机会成本: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哟凝固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生产可能性边缘曲线:它表示一国在既定的资源和既定的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军用品和民用品的组合。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宏观经济学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包括社会的总产量,总收入,价格总水品和就业量等进行分析)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第一,理性人的假设;第二,完全信息的假设。生产要素:指投入生产过程用语生产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的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息企业家利润经济学的最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实证与规范:实证:是什么问题规范:说明有关应该是什么问题PART2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指一定生产关系下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具体形式。A:自由市场经济:根本没有政府参与,由经济系统中的个人或公司做出与自身有关的所以经济决策。是经济体制的一个极端。消费者决定提供多少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选择消费什么产品;公司或企业决定生产什么产品,使用什么要素,如何进行生产。自由市场经济一般与土地和资产私人所有的经济制度相联系。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是借助于经济当事人下列行为实现的:1):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2):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3):个人决策自由;4):供需决定价格;5):价格引发市场调节B:计划经济:完全的计划经济又称命令式经济,它是经济体制的另一极端。在这一经济体制中,所有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经济活动都由政府或通过政府指令来进行。对两种经济体制的评价:1):自由市场经济自发起作用,不需要昂贵和复杂的官僚机构来协调做出经济决策,市场机制能对变化的需求和攻击情况迅速做出反映,以便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她们的地方。这些是它的主要优点。2):完全计划经济:使整个国家的资源配置符合特定的国家目标,但会产生昂贵的管理费用。其中包括臃肿的官僚机构带来的费用。C:混合经济:既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混合形式的相对优越性以来了各种政治和经济目标的权衡。PART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理论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专题二微观经济学:市场理论重点:第二章PART1—PART4,PART6第二章需求与供给PART1市场机制市场:可以是一个有形的买卖商品的场所,也可以是一个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商品交易的接触点。经济社会通过一定的机制把稀缺资源在相互竞争的用途之间进行配置。市场机制:指市场本身的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价格机制来完成的,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通过价格来调节整个经济中各个经济主体的决策。价格机制:指价格的这种调节经济的作用。价格机制解决了微观经济学提出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PART2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不是数量,是总体偏好)需求规律: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会下降;反之,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遵循需求规律的原因:(1)收入效应;(2)替代效应。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1.消费者的偏好;2.替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3.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4.消费者的收入;5.收入分配;6.对未来价格的预期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变动:非价格因素,不同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变动:价格因素,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函数形式为:QD=a-bPPART3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供给规律:商品价格上升,生产者的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数量减少。决定供给的其他因素:生产成本;替代产品的价格;连带产品的价格;自然灾害和其他无法预期的事件;生产者的目的;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变动:非价格因素,体现在不同供给曲线的平移供给量变动:价格因素,在同一供给曲线上的移动供给函数形式为:QS=-c+dPPART4市场均衡均衡的含义:需求=供给均衡价格:指使得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价格均衡数量: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愿意接受的数量。均衡价格的变动(重点)P34—P36重点看图,理解PART5弹性的概念弹性:表示一个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另一个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所产生影响的程度。弹性系数=因变量的相对变化/自变量的相对变化P38(2.8公式)需求的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Ep=0,则称需求完全无弹性;0Ep1,则称需求缺乏弹性;Ep=1,则称需求为单一弹性;1Ep无穷大,需求富有弹性。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替代程度;用语购买该商品的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时间,即相应于价格的变动,人们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供给的价格弹性:简称为供给弹性,她定义为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产量增加引起的成本增加量;时间因素。A:如果商品1是商品2的替代品,当2的价格上涨的时候,2的需求量的下降时对1的需求会增加。B:如果商品1和商品2是互为补充的,当2的价格上涨,2的需求量的下降时对1的需求也会下降。PART6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市场失灵表现在三个方面:市场机制运行的条件不能具备;市场运行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市场行为不符合道德和意识形态的要求。政府干预会产生的不良后果有两个方面:导致官僚问题;导致经济决策制定的政治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常常采取如下形式:配给;价格控制;税收和补贴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国有化。价格控制:(1)最低价格控制:又称最低限价,它是政府制定的高于均衡价格的市场价格。原因:保护生产者的收入;制造产品的过剩;对于工资制定最低价格可以防止工人收入降到某一特定水平。(2)最高价格政策:又称最高限价,是政府制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市场价格。原因:基于“先来先得”的分配,可能引起排长队;政府被迫采用定量供应的制度,发给人们一定数量的配给票;可能出现黑市;减少了已经短缺的商品的生产量。税收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P62图2.22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非考点)专题3微观经济学:厂商理论重点:第五章(PART2,PART3);第八章(市场失灵)第四章厂商:理论:生产和销售PART1厂商与生产传统的厂商理论认为厂商进行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是“利润最大化”。П=TR—TC|||总利润总收入总成本生产: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或是将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造产品的活动。基本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可变生产要素:指那些随着产量的变动可以变动的投入。不变生产要素:指那些不能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投入。短期:指这样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不可改变的。长期:指这样的时期,这个时期足够长以至于任何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PART2短期生产函数总产量(TP):表示一定的投入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P):表示平均每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所生产的产量,AP=TP/L边际产量(MP):表示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所增加的产量,MP=△TP/△LMPAPAP↑MPAPAP↓MP=APAP取得最高点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含义是:随着可变投入的不断增加,可变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最终会逐步减少,最终会等于零甚至小于零。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条件下得到的。重点:P90图4.1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可变投入位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曲线的交点以及边际产量等于0之间的区域。PART3长期生产函数(非重点)PART4短期成本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用语生产要素的支出。总成本TC=C(Q)指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全部成本。TC=FC+VC总成本也被区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就称为不变成本或固定成本(FC),而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一部分成本被称为可变成本(VC)。平均成本AC=TC/Q边际成本(MC)是增加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MC=△TC/△Q(常考点)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在生产中,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边际成本开始时是递减的,然而,随着可变投入的继续增加,边际成本最终会不断上升。PART5长期成本规模经济:指厂商的生产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产量增加,每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下降的特征。规模不经济:指厂商的生产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产量增加,每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增加的特征。PART6利润,收益与产量(重点,考点)总收益(TR):TR=P*Q边际收益是厂商增加一单位查品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可以概括为MR=MC这个等式也是厂商进行最优产量决策的原则:如果MRMC,厂商将会增加产量;如果MRMC,厂商将会减少产量。第五章市场结构:竞争与垄断PART1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市场之间特征的主要区别:①市场厂商的数量和规模②同类产品是否有差别。垄断竞争和寡头市场则是具有竞争但竞争又不充分的市场结构。因此,垄断竞争和寡头市场也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PART2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学中假设完全竞争市场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⒈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⒉厂商进出行业完全自由。⒊所有厂商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⒋厂商和消费者都具有市场的完全信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P121,图5.2)在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时,厂商按下列条件选择产量:P*=AR=MR=SMC,此时,厂商处于利润最大化的短期均衡状态。在长期中,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是不能得到超额利润,在短期中出现的超额利润,在长期中会在竞争的作用下消失。长期的均衡状态:P*=AR=MR=LMC=LAC(MC=AC→资源配置最优,P=MC→价格最低,消费者得到最大的好处)完全竞争市场与公共利益(四优两缺):优点:在完全竞争的均衡中,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在经济学中这被认为是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市场价格均衡于长期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竞争迫使厂商提高效率;节约广告上的投入。缺点:投资于研究和开发对于厂商不过是在浪费资金,新技术可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厂商生产的产品无差异,对于消费者可能过于单调。PART3垄断市场垄断行业或垄断市场:指行业或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的情况。进入障碍:一个厂商能够垄断一个行业必然有一定原因,使得其他厂商不能也不愿进入这个行业,这也被称为进入障碍。进入障碍的形成原因: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和品牌;法律保护;其他。在短期中,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也是MC=MR。(P133,图5.10)垄断与公共利益(三优三缺)缺点:在均衡状态,垄断市场的价格要比完全竞争高;在长期均衡状态中,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并没有以可能最低成本进行生产,所生产的产量也小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应该达到的产量;垄断厂商获得的超额利润被视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优点:规模经济;虽然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上没有竞争者,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它会面临竞争;长期中获得超额利润这一点可以促进生产新产品的垄断厂商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PART4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具有以下特点: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厂商;这个行业是可以自由进入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特征相互区别的产品。PART5寡头市场寡头市场的厂商:相互以来,竞争和串谋。串谋寡头:㈠公开的串谋:卡特尔有正式的串谋协议的串谋被称之为卡特尔。如果所有成员的行动能够使得他们就象一个厂商一样,卡特尔就可以象一个垄断厂商那样行动使得行业利润最大化。考点:卡特尔这种串谋形式要求所有成员把产量限制在自己分得的份额内。做到这一点常常是很困难的。通常,卡特尔成员在价格产量制定政策方面存在分歧,它们常常会为市场份额争执不下。另外,卡特尔成员还可能采取欺骗其他成员的手段,私下违背卡特尔的市场份额或产量
本文标题:经济学基本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3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