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学本土化实验(下)微观经济构造
第六章经济学“本土化”实验(下)——微观经济构造、宏观经济调控、制度变迁路线研究第一节中国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研究一、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概述(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认识1.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取向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是市场取向的。面向市场是国有企业从产品经济体制转向商品经济体制过程中的必然行为。2.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模式及其前景问题3.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一、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概述(二)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研究1.两权分离是企业内部所有制结构关系的变革2.对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理解3.两权分离会导致所有制性质发生变更4.从两权分离到两权合一(三)国有企业改革与产权制度及企业组织形式1.“产权虚置”与重构公有产权主体2.所有权多元化3.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组织选择一、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概述(四)关于股份制的讨论1.股份制经济产生的宏观、微观经济背景2.股份制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资产结构3.关于股份制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1)股份制可以最终解决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问题。(2)股份制是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紧密相连的。(3)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不具备客观条件。(4)股份制本身解决不了国有企业现存的问题。(5)如果把股份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就必然要走向私有制。一、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概述(五)关于承包制的讨论1.承包制的内涵“承包制”内涵是:在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制度。2.承包制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有效方式3.坚持和完善承包制4.承包制的契约性质分析二、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概述(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进程(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讨论1.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特征2.转换企业经营机制3.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①“双重产权结构”②“两种职能分离”③“三层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④“分级分类管理模式”⑤“国家所有、授权营运、企业经营”⑥“银行代理制”⑦“企业代管制”、“经理集团制”、“分级管理、分工监督制”等二、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概述(三)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改革(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改革研究1.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与治理结构改革观点综述2.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3.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一)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政策思想及学术研究(二)企业产权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的讨论(三)国有企业改革中经营者持股的争论第二节宏观经济运行调控研究一、通货膨胀及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一)通货膨胀的成因1.总需求持续大于总供给引起通货膨胀2.结构失衡引起通货膨胀3.通货膨胀的微观经济原因及制度因素(二)通货膨胀的治理1.对待通货膨胀的不同政策主张2.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研究3.关于通货膨胀预期的研究一、通货膨胀及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三)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研究1.社会主义经济波动非周期性2.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不是周期性危机3.通货紧缩研究二、宏观经济运行研究(一)关于经济过热的讨论(二)关于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对应性的研究(三)关于财富结构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的研究三、宏观经济调控研究(一)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政策思想(二)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三)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体制成长的相关性分析第三节制度变迁的“中国特色”路径标志一、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1.关于市场取向改革的意见2.关于改革姓“资”、姓“社”的讨论3.关于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认识(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宽松学派”和“产权改革派”1.“宽松学派”介绍所谓“宽松学派”,是指强调宏观经济管理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改革和发展的宽松环境的理论主张。一、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2.“产权改革派”介绍产权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吸收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探讨多元产权主体的产权结构,以构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微观基础。(三)对东欧国家改革理论的引进1.兰格模式Ⅲ2.布鲁斯分权模式3.锡克模式4.南斯拉夫市场社会主义模式5.科尔奈概括的ⅡB模式二、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一)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讨论“渐进主义”与“休克疗法”1.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出发点与条件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低利率、低汇率、低工资和低物价为主要特征的宏观政策环境;以计划分配资源、重要部门的国家所有制和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管理体制。2.实行渐进式改革的原因二、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3.渐进式改革道路的特征三个特征:增量改革、试验推广与非激进改革。两个特征:一是非国有部门的持续进入与扩张不是因为中央政府改革方案中有意识的设计造成的,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地方的积极性,走的是一条演化式的而非革命式的路线。二是非国有企业的组织和发展模式在各个地区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别。4.渐进式改革道路的优越性和必然性二、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二)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变迁性质研究1.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就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2.制度变迁成本3.制度变迁方式选择4.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二、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和缺陷分析1.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分析(1)增量改革。(2)试验推广。(3)非激进改革。2.渐进式改革的缺陷分析3.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帕累托改进”性质三、“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制度变迁路径研究(一)“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的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内在逻辑就是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就是市场经济制度存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的安排。四、中国制度变迁路径绩效研究有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体制转型—结构转换的“异质性”。有学者分析,要理解中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成就,有5个转变最关键。一是资源配置信号由计划指标转向市场价格;二是经济决策的主体由政府官员转向企业家;三是个人权益基础由政府职位转向私人财产;四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由中央政府推动转向地方竞争;五是经济运行系统由封闭转向开放。
本文标题:经济学本土化实验(下)微观经济构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3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