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3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报告【通用5篇】
1/152023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报告【通用5篇】“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报告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2023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报告【通用5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报告【第一篇】20xx-20xx年,董岗中心学校在县教育局的指导帮助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坚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整体推进、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3月份,我校对全学区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系统排摸,并分别予以登记造册,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到目前为止,已为83名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为切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80%儿童留在家里隔代看护,20%寄托给亲戚看护,而隔代看护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如心理不平衡,常常感到自卑、孤独、忧虑、失望;生活无规律,生活习惯相对较差;缺乏学习自觉2/15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厌学情绪严重;任性、自私、无组织、无纪律,自控能力差等。我校根据56号文件精神,开展了“共同托起留守的太阳”为主题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系列活动,并制定《董岗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职责,分解落实了任务,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学生,构建层层推进、齐抓共管的留守学生关爱网络,努力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1、开展结对关护系列活动。积极动员志愿者、教师等社会力量,广泛开展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关护活动,为留守儿童寻找“代表妈妈”,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教、难有人帮”。目前,我镇已为11们留守儿童找到了代理妈妈,通过与结对儿童面对面交谈、与结对儿童家长交流、与结对儿童共同生活等方式,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帮助。2、建立“留守儿童之家”。针对镇中心校留守儿童相对集中这一情况,我们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留守儿童之家,每星期2次为留守獐开放,并提供课余文化学习和组织课外活动。“留守儿童之家”常年有两名教师现场指导。3、开展贫困留守儿童帮扶结对活动。在镇妇联及团委的牵头下,今年共有4名贫困留守儿童受到结对资助,每年均有一定的资金确保学业正常。我镇每半年还组织一次贫困留守儿童慰问活动。3/154、建立“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联系制度。利用定期家长会、重大节假日家长回乡之机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开展对监护人专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5、开展“留守儿童”兴趣活动。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经常组织开展各类趣味活动,如“六一”期间组织留守儿童举办了一场文化演出;6、强化宣传。通过校园广播、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进展情况,抓好典型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动员引导全社会力量都来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和关爱氛围。经过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在结对的老师中更是涌现了许多优秀教师。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1、继续深入实施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重点抓好留守儿童之家创建工作,力争到今年年底,镇中心校的“留守儿童之家”设施更齐全、管理更完备、活动更丰富。2、继续推进留守儿童扶贫济困行动。争取各方支持,整4/15合社会资源,深入开展关爱贫困留守儿童扶贫济困行动,解决其实际困难。3、继续抓好代管家长结对工作。壮大关爱队伍,切实为当地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情感上的帮助;进一步完善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报告【第二篇】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许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每个做家长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关乎其未来的人生旅程,也关乎做家长的责任。我班众多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我班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各项制度,采取了各项措施。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至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一年来,在工作中,我班每一位任课教师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我们不会愧对5/15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具体总结如下: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我作为本班班主任力争做好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一旦发现学生有病,马上带领学生去医院治疗,并及时和监护人取得联系。3、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和同学还买些水果给班上的留守儿童过生日;常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一起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4经常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5、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6/15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6、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我们老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7、“第二家长”言教、发展良好事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总之,一年来,为关爱留守儿童,我班每位教师都做了很多的工作,付出了辛劳。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去工作,不断地摸索经验,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服务,使这项工作成为我们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报告【第三篇】7/15x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语重心长地对与会者说:“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在我们身边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美好的,作为休宁县爱心幼儿园的一名在职教师,不禁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张可爱的脸蛋、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深情的遥望着窗外,从他们的眼神中看不到一丝童年该有的天真,更多的却是对一家人团聚的渴望。他们也是每位做父母的心肝宝贝、心头肉,但是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与他们的爷爷奶奶相伴相守,他们是农民工的子女,同样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离家外出打工,却让他们在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应有的童年乐趣与温暖。在爱心幼儿园工作的几年里,对于“留守儿童”这个词并不陌生。在休宁县这个小县城里,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的并不在少数。在我们班上就有一位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妞妞,小宝贝原来是一个很乖很可爱、乐观、外向的孩子,可是自从去年到我班上后,就像换了一种性格,也不愿意与老师和小朋友沟通交流,还经常哭闹。是什么促使妞妞变成这幅模样呢?经了解,原来妞妞的父母外出打工了,一直在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长时间的脱离父母的生活,使其性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每当放学的时候,看着其他小朋友的爸妈来接时,我总会发现妞妞是一个人独自坐在座位上,呆呆的望着窗外,从她的眼神中不难看出她是多么渴望能在窗外看到自8/15己爸爸妈妈那熟悉的身影,听到那熟悉的一声:“宝贝,我们回家了!”然而却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身为带班老师的我也尝试着与其父母联系沟通,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妈妈跟我说的一段话:我和她爸爸也希望能给妞妞的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也想陪伴在她的身边,今年元旦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我和她爸爸一直纠结是否要请假回来陪着她参加,可因为工作和时间上的原因,最终还是没能赶上,一直都很后悔,一直很遗憾,感觉特别对不起孩子。一句很后悔,一句很遗憾,一句对不起,却还不回妞妞一直以来需要的爱!一颗幼小的心灵就在时间的流逝中蒙上了一层渴望亲情的薄纱,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还有自卑的心理!最终就会导致情感压抑,敏感脆弱,孤僻的性格。对于妞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最需要的就是来自父母的价值引导,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造成的缺失让人十分唏嘘。这些留守儿童他们需要的是爱,身为教师,能为这些孩子做什么呢?在课前课后给予孩子类似母亲的爱,多关心他们一点,多温暖他们一点,让他们至少在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们相处的时刻能轻松快乐的学习和感受到这份关爱,可是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是空虚的。敢问世上哪份爱能代替父母的疼爱呢?我只想呼吁大家,在送温暖和关怀的同时,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让他们感受到的是——离心近的真实存在的关爱和寄托,其实孩子真的一生下来就如同一张白纸,社会就9/15是一个大染缸,而在这张纸上进行起草勾画的就是我们亲爱的家长们。我不会试着去说服或批判任何家长,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至少我会努力去做到并建议,幼儿园通过经常性的举办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用真心去关怀他们,给予真实的关爱,让他们能感受到爱心幼儿园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是一个充满爱心与关爱的港湾!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报告【第四篇】为了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全面地成长,认真落实上级领导部门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我校留守儿童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下去,依据我校本年度的工作实际情况,特对工作作如下总结。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各班学生组织了关爱小组,加强了关爱,形成了合力,大力的宣传,不断的提高了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首先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抓好落实,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其次是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具体做法有:10/151.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
本文标题:2023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报告【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33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