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经济活动的聚集与扩散分析——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的逻辑基础PostBy:2010-6-58:55:47[只看该作者]摘要:均衡方法;垄断市场结构、空间参数和要素的流动性等构建了新经济地理分析经济活动聚集与扩散的基础框架,该框架的逻辑起点是规模收益递增和均衡思想。新经济地理认为经济活动的聚集与扩散是由于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相互消长以及因果循环累积机制的存在造成的。为了洞见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规律,它引进了空间变量,运用DIEC建模技巧,建立了包含这两种力量和机制的中心一外围模型,并由此演绎出了其他的相关模型。关键词:向心力,离心力,中心外围模型新经济地理是近二十年来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之后的关于收益递增假设应用于经济研究的又一个新领域,Krugman称之为经济学最后的前沿。这一领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国内的很多学者也正应用这个理论来研究中国的经济。新经济地理以抽象的数学模型来刻画经济现象,人们往往被其复杂的数学公式所吸引,笔者则认为理解其分析框架的逻辑基础才是更好应用该理论的前提。一、新经济地理的经济活动分析的前提——对象和方法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如生产、交换、消费等)的空间方面的规律,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等关系。简单地说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中经济要素的空间聚集与扩散,并把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起作用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初始天赋(firstnature),一类是后天条件(secondnature)。初始天赋是某一个地方所固有,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会展现出不同的气候、对某种资源不同的可获得程度和不同的生产资源禀赋,所有的这些都放在“初始天赋”的普通的标签之下。工业革命之前,在解释经济历史尤其是早期阶段的经济发展方面它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人类总是在寻找安全和廉价的方法来获得和运送原材料。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出发点,人类试图软化初始天赋的约束,产生了独立于自然优势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这便是后天条件。显然,后天条件是人类改善初始天赋的结果,它是经济系统空间结构的结果,比如市场潜力的分布、工资分布等。后天条件是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焦点。新经济地理学视初始天赋为“控制变量”,即它把后天条件分离出来成为经济空间活动的主要变量,而这些经济活动是初始天赋所不能解释的。在新经济地理学家想要理解的变量中,后天条件没有包括所有的变量而仅仅是指假定初始天赋同质条件下的“条件变量”。新经济地理是在除去初始天赋之后所剩余的变量空间里去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和扩散的。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新经济地理是以一种思考和模型化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方法出现的。很多其他关于“空间”和“区域”的著作没有共享新经济地理关注的问题:它们的模型倾向于解释市场范围、空间竞争和产业内贸易,尽管它们使用的模型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而新地理经济学却是问:除了像河流山川这些地理决定因素外,是什么因素决定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和分散?传统空间五大区位理论(Christaller/Losch的中心区位理论、统计规则如Zipf定律和引力理论、因果累积循环理论、区域外部经济、VonThunen的地租模型)都过分强调普通“核心”概念的作用,没有接受主流的经济学观点。因为这些理论拒绝模型化RCE(理性选择均衡)模型,缺乏对微观经济基础(市场结构)的具体描述。对新地理经济学而言,下面的主要思想构成其分析的基础:整个空间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它把自身的方法和传统区位理论和经济地理区分开来;个体生产商或厂商的收益递增和不可分性。这保证经济不会退化到“后院资本主义”(每个家庭和厂商都为各自生产)。收益递增反过来又会导致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形成;运输成本。它使区域起作用;生产要素和消费者的区位移动是聚集的必要条件。以上是新经济地理分析经济活动的理论基础,它内容涉及均衡方法、垄断市场结构、空间的参数和要素的流动性。二、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经济活动聚散的核心——力量和机制新经济地理是如何把经济活动的要素联系在一起,它分析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呢?经济活动空间的聚散又是在怎样的机制上发生作用呢?(一)经济活动聚集和扩散力量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受经济系统中内生和外生力量的综合作用,人们可以用内生一外生力量的分析框架来分析之。这个框架的核心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即人们和厂商选择区位是为了最大化各自的福利和利润,各种影响福利和利润的力量推拉着人们和厂商到特定的地方。外生力量是在一个区域内厂商和个人将之当成是给定的并影响他们的定位决策的东西,它们包括:地理和环境的自然特征,如气候、港口、水资源和石油质量等。这些特征确保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发生在城市。历史特征,历史和偶发事件触发和阻碍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然后连锁反应会强化这个变化方向,如资本城市的区位或者企业家的诞生。制度特征,如国际组织的成员资格、可调整的框架和法律体系。具体的贸易壁垒,如关税也在此列中,这也限制商品和服务的流动性。内生力量是厂商和个人能产生影响的东西,它们能影响其他厂商和个人在何处定位的决策。这些力量有两种,一个是地区吸引物(localamenity),如公共运输、学校、操场以及相关行业的工资水平。从国际的视角看有税收水平和政府服务水平。另一个是从一个稠密城市里吸引和排斥经济活动的向心和离心的力量。向心力就是促进区域增长的聚集所产生的收益,它可以分为生产收益和消费收益。生产收益是给予那些为市场提供了物品和服务的厂商和个人的收益,其中一个很大的收益来源于生产率。这种生产收益包括运输成本。运输中心的存在和更短的距离聚集产生更低的运输成本、规模和范围经济。规模和范围的一个好处是专业化增加了效率,促进了产品和多样性的发展。另一个好处是给工人提供工作保险、工作与工人的更好匹配和工人更高的讨价还价能力的市场,允许他们收获更多的人力资本的投资,信息的外部性。这种收益来自集群的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厂商的靠近对于知识的溢出是很重要的,工人的流动使知识得以扩散,这促进新想法、新程序和新产品的产生。离心力反作用于聚集的力量。这些力量包括更高的生活费用。尤其是住房费用随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增大,通勤成本也随拥挤的增加而提高,生产要素费用也更高。工人的竞争,土地和资本推动要素的价格上涨;基础设施的压力,如排水设备和道路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污染和社会问题如犯罪。污染会降低集群的生活质量。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都会对经济活动起重要的作用,都会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与扩散。在新经济地理中,人们关注的焦点是研究内生力量中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在经济活动中如何消涨以驱动厂商和劳动在空间重新定位,从而推动产业的聚集和城市的兴起。产业聚集内部的力量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有赖于经济运行中的正反馈运行机制了,即累积的因果关系。(二)经济活动聚集的因果循环累积机制Myrdal(1957)在他的成名作《AmericanDilemma和AsianDrama》中首先用到“累积因果”概念:一个社会系统中给定变量的变化可能不会抵消这种变化,相反会维持这种变化,让社会系统朝第一次变化的方向移动而且更加深入。外生力量可以决定经济活动的初始地点和状态。在向心力的作用下经济活动向某一个地区聚集,由于规模收益递增,这种聚集产生更大的向心力,使得聚集的规模增大。随着聚集规模的增加,离心力内生,并且累积增大,当某经济实体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这种经济实体就会扩散到别的地方。那么整个经济图景就是在向心力和离心力交替累积循环增加和两力的涨跌较量中进行聚集和扩散的。新经济地理就是在这两种基本力量和因果循环累积机制的框架上来分析经济的聚集与扩散的。新经济地理是如何模型化经济活动聚集和扩散过程的呢,我们来分析它的几个基本模型。三、新经济地理经济活动模型化分析的工具——中心-外围模型及其演绎模型新经济地理从简单而典型的模型开始,为了处理方便,这些模型舍弃了真实性。Krugman(1993)通常使用“模型需要最小化”原则。我们看到新经济地理的构模方法是很理想化的,它的建模技巧包括(DIEC):D-S模型、冰山成本、动态演化和计算机运用。其中D-S模型(Dixit-Stiglitz)是一个高度不现实但易于处理的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模型,它的一个吸引人的特征是:它假设商品的连续性,让建模者考虑区位决策的整数性质;冰山(icebergs)成本是一种高度不现实但易于合并运输成本的方法,它回避了模型化另一个产业的需要,而且可以保持需求弹性恒定不变;演化(evolution)是一种特别但是易于考虑动态学的方法;计算机(computer),因为最简单的模型都超出了人们用手笔计算的能力。它依赖于某种程度的数值举例,用静态计算和动态模拟来探讨模型。正是在这样的技巧上,Krugman等建立了一系列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其中主要有中心-外围模型、区域和城市体系模型以及产业聚集和贸易模型。中心-外围模型是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基础,其他模型同构于中心-外围模型,可以从中心-外围模型演化而来。(一)新经济地理分析的导入框架——中心-外围模型中心-外围模型是Krugman(1989,1991)用DIEC技巧基于劳动力流动的假设上建立起来的模型,它提供了新经济地理基本的导入性框架,它说明了厂商水平的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性之间怎样相互作用可以引起空间经济结构的出现和变化。这是松脚型劳动的中心-外围模型。模型假定有两区域、两生产部门(农业和制造业)和两种劳动(农民和工人),即2区域×2部门×2要素模式。制造部门生产连续的水平差异的产品,每种产品由规模经济的不同企业进行生产,投入要素仅仅是工人。农业部门在收益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质商品,投入要素仅仅是农民。工人可以自由地在区域间流动,而农民不流动,均匀分布在两个区域里。制造品贸易有正的运输成本(以冰山形式)。这里的工人与农民是同质的,区域也是无差异的。在这个模型中不流动的农民是离心力,因为他们消费两种类型的商品。向心力比较复杂,它涉及一个循环圈,即前向链接(工人接近消费品生产商的动机)和后向链接(生产商集中在大市场的动机)。在模型中,厂商分布的变化触发了两个基本的循环因果关系圈。第一,当厂商移动时,工人跟随。这种迁移导致消费的移动。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因为厂商喜欢在大市场里,消费的转移导致生产的转移,需求链接环可以重复。即后向链接得以形成。第二,生产转移降低“接收”地区的价格指数(通过多样性喜好效应)而提高“发送”地区的价格指数。假设流动工人使真实工资相等,原始的冲击会降低接受地区与发送地区相关的名义工业工资。这个“成本转移”或者在产业竞争中的变化会鼓励更多工人离开本地到“接受”地区去,所以成本链接圈连通,即前向连接形成。如果前向和后向链接足够强可以克服不移动的农民带来的离心力时,经济就会终结于所有的制造业集中于一个地区的中心-外围模式。这种中心-外围模式可能在下列条件下会产生:当工业品的运输成本足够低时;当产品种类差异性足够大时;当工业品的开支足够大时。这里模型更加关注运输成本的变化会给产业的空间聚集的均衡状态带来冲击。当运输成本很高时,厂商会分散在不同的区域里,不发生聚集现象,因为聚集带来的好处远小于运输成本;当运输成本降低到一定值时,厂商会聚集在某区域内,因为聚集会给厂商带来好处;当运输成本继续下降到足够低时,厂商又会趋于分散。(二)区域和城市体系模型——中心-外围模型的拓展推广1.多区域模型。两区域的故事有助于建立直觉,它是新经济地理建模最基本的情形,人们很自然地会由此将这个模型拓展到多区域情形和城市群的情形。在新经济地理版本的城市区域系统里,最流行的建模策略是关心聚集的空间分布(如数目、大小、空间和产业间聚集的空间协调)而把区域从聚集的空间结构内部抽象出来(如新经济地理模型里的城市用区域空间里的一个点表示)。第一个这样的尝试是Krugman的“跑道经济”模型。它是Krugman把中心-外围模型直接推广到环绕一个像钟表一样的圆周的十二个区域。商品必须沿着圆周运输。模拟的结果是制造业等距离的聚集于位置相对的两个区域,从而导致了中心地区系统的自组织。2.城市体系模型
本文标题:经济模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3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