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相关理论论述与经验研究
28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地方地方地方地方、、、、文化文化文化文化、、、、經濟相關理論論述與經驗研究經濟相關理論論述與經驗研究經濟相關理論論述與經驗研究經濟相關理論論述與經驗研究本研究在第ㄧ章勾勒出研究主旨:全球文化經濟的興起,原住民族地區如何以地方文化(知識),透過文化經濟運作的策略,進行觀光地景的生產,回應市場經濟與國家政策,以及觸發地方的建構。為了掌握上述有趣且嚴肅的研究主旨,選取文化經濟學與新區域地理學作為研究的取徑。本章就上述兩個取徑的相關理論進行回顧與評析,以便作為洞悉地理事實的框架與圖示(schema)。1970年代起,地理學理論歷經人本主義、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的質疑與進展,近十年深受全球化與文化轉向1的影響,相關於地方、文化、經濟的許多次領域理論被重新喚起與反省,有了新的挑展與前景。據此,本章兩個取徑的相關理論回顧,放置在這樣的學術氛圍,從全球文化經濟(全球文化流、新區域主義、後生產主義)、文化經濟理論與策略、到地方建構的相關理論論述與經驗研究,進行回顧與評析。1Barnett(1998)描繪地理學中文化轉向的幾個動態,如新的理論概念對於傳統的領域產生刺激,並造成後者的復興;一些次領域的脈絡化,如政治地理學;在殖民論述即後殖民理論的影響下,歷史地理學再獲矚目;對經濟過程的文化鑲嵌關注;對認同以及消費的關聯產生更高的興趣;考察文化動員作為一種積累策略;對性別、種族以及階級的社會關係建構有著深刻的理解;對環境與自然的文化建構的關注…等(黃麗玲、夏鑄九,2000)。Johnston(1997)也在《地理學與地理學者》(GeographyandGeographers)ㄧ書的第五版增加文化轉向一章,並指出文化轉向涉及新的發展,而非建立於舊有的基礎之上,但是缺乏一個中心論述,有時仍是先前取向的內在波動。談論的議題涵括後現代;女性主義;位置、差異和認同政治;語言、文本和論述;意象、消費和文化地理等。Claval(2005)在地理學思想史第二版加入文化轉向的部分,視文化轉向,可以透過研究別人的觀點、真實與符號、俗世與神聖、與新領域探究,作為人文地理重建之道。29第第第第ㄧㄧㄧㄧ節節節節全球文化經濟的形成與後生產的轉型全球文化經濟的形成與後生產的轉型全球文化經濟的形成與後生產的轉型全球文化經濟的形成與後生產的轉型全球化不必然造成全球與地方的劃分對立,反倒促成全球與地方的連結2。地方是圈囿於世界的他地,不必然全球是支配的、是流動的,而地方是傳統的、是固著的,全球與地方的關係,是受外在(outthere)影響與對內在(inhere)認同之間的互動(Amin,1997:129-130)。原住民族地區原非封閉式的,亦非無時間性的(timeless)的思維與整合的社會關係,是更積極地與外來對話(Gewertz,1983)。部落長期以來存在文化消失與經濟不振的問題,時至1980年代部落受全球化的影響,在全球文化流的穿透、新區域主義興起與後生產的轉型,地方、文化與經濟的關係更受重視,透過文化形式的重構與地方經濟的再發展,積極地與全球對話。因此本節就空間尺度逐次對焦,從全球、區域到地方,就近代廣義文化經濟面向進行理論回顧與評析。一一一一、、、、全球文化流動與地方反身主體性全球文化流動與地方反身主體性全球文化流動與地方反身主體性全球文化流動與地方反身主體性全球化的論述相當多,有重視金融市場的重整、知識結構或專家系統重要性的提升、科技國際化發展等。但是Appadurai持續關心全球文化流動與地方性(locality)的生產。由於全球運輸與通信網路技術的發達,影像快速生產與傳遞,形成想像世界(imaginedworlds)。在想像世界中,想像不再只是個人天賦、規避生活現實、或美學價值,更是全球化解放(emancipatory)政治的重要力量。在網路科技的鋪陳與大眾追逐社會福利生活的賦權中,促成了各式文化的全球流動。2全球與地方的連結,文化理論學者指出四個明顯的現象,(1)全球性的情感(globalistsentiment),地方有來自世界性的價值觀;(2)全球性(globality),地方受它處事件的影響;(3)時空壓縮(time-spacecompression),透過電信與世界其他地區直接互動;(4)去鑲嵌(disembedding),在許多地區遷移者維持其舊有的生活方式(Albrow,1997:53)。30想像世界觸發的全球文化流,有族裔景觀(ethnoscapes)、媒體景觀(mediascapes)、科技景觀(technoscapes)、金融景觀(financescapes)和意識景觀(ideoscapes)(Appadurai,1996:33-36),文化流彼此相互關係。族裔景觀是指人的景觀,由觀光者、遷入者、難民流亡者、客籍工人和其他流動團體與個體所構成,對國家(或國家間)的政治影響超乎過往。科技景觀是指科技與相關層面的全球架構,無論是高低的技術、機械或資訊,都高速地穿透以往所不能穿透的邊界。金融景觀方面,全球資本較以往的貨幣市場、國家股票交易和期貨,更加神奇、快速,透過國家金融機制的運轉,以無以理解的速度,將各種小的利潤與時間單位捲入。媒體景觀是指透過報紙、雜誌、電視台和電影工作室,生產和提供影像、敘事和族裔景觀給世界各地的觀眾,由於吸引各公司部門的投資,因此,世界商品和世界新聞與政治是高度的混合,模糊了真實與虛構的地景。意識景觀意涵想像產生的效應,是時常直接涉入政治,無論是配合國家意識形態或進行意識形態的反對運動,藉以獲取國家的權力;意識景觀常裝填系列的觀點、名詞和想像,如自由、福利、權力、主權、再現和民主。全球化的各式文化流(人、物、想像、論述),甚少是同時代、輻奏、同形或空間一致性的,他們是斷裂分離的(disjuncture)。他們各有不同的速度、軸向、起訖點,流經不同區域、國家或社會的制度結構,觸發各個地方各式的問題(Appadurai,2000:5)。換言之,全球體系已經成為複雜體系,而複雜體系中(地方)自我組織的重要性,成為探究地方和全球關係的關鍵。因此,全球文化流所觸發的地方活動,不僅是受既有地方脈絡所驅動,更進行了新的地方性生產(Appadurai,1996:186),以地方知識作為主體,接合31全球文化流時空地方化的脈絡生產3。地方性生產這方面,Lash和Urry(1994)有進一步的見解,提出地方反身主體性(reflexivesubject)的詮釋。Lash和Urry指出20世紀末,全球運輸與通信網路技術的發達,以及消費者資本主義(consumercapitalism)的興起,一方面致使文化商品的意義和符號快速地被生產與耗盡拋棄,形成部分的後現代悲觀主義4。但是另一方面,由於資訊移動與獲得的快速,強化個體文化能力和對專家信任的解構,使得知識和權力去中心化,從而顯露人類的反身主體性(LashandUrry,1994:3),代理者得以從各式結構中釋放出來(LashandUrry,1994:5)。進而,空間與商品意義的生產與消費,可以是生產者與消費者各自的詮釋(Dixon,1999:323)。猶有甚者,全球運輸與通信網路技術的媒體景觀(mediascapes),也挑動地方的分裂,肇致一個抽象的、媒體的和普同的想像社群(imaginedcommunities),一個外在想像的社區,和另一個具體的、直接的和特殊的創造社群(inventedcommunities),一個存在而感知的世界(being-in-the-world)(LashandUrry,1994:316)。意即地方包含真實生活與想像的概念空間。Mizrach(1999)認為全球化代表性的網路科技,將不會像過去的媒體一般,將少數民族的文化邊緣化,或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加強族群文化的復振。的確,全球文化的流動(特別是資訊、影像、遊客、住民的跨地移動),使得知識和權力去中心化,提升原住民地區資訊(知識)獲得的能力,得以鑲嵌於地方的反身主體性。誠如汪明輝(1998)觀察鄒族地方建構的幾個現象,1、山美社區達娜伊谷的成功,係根源於從鄒族傳統中吸取生活智慧,這3Appadurai(1996)在《Modernityatlargeculturaldimensionsofglobalization》一書,雖然指陳全球文化經濟的複雜、疊置和斷裂秩序,不能以Lash和Urry的失序資本主義來解釋(Appadurai,1996:33),但是書末地方性的生產一節,指出地方脈絡再生產必須以地方知識的主體性為主(Appadurai,1996:181),並且強調地方脈絡再生產必須與全球網絡互為脈絡(如同互為文本的詮釋論)的建構(Appadurai,1996:187),觀點與方法趨同於Lash和Urry所指出的美學反身主體性的論點。4部分後現代悲觀主義認為會造成無意義性、同質性、抽象空想、社會失序和主體性解構。32經驗就是人魚、人河以及人人的生態和諧之倫理關係;2、玉峰農場結合鄒族建族工藝的風格,配合鄒族樂團,魚固魚的河邊;3、鬼湖農場恢復鄒族山田燒墾的土地利用,並且以傳統作物為主角。全球文化經濟境況,不僅提供地方自主建構的基礎;同時也觸發地方認同與經濟發展接合的新區域主義、與重視地方消費的後生產主義,影響原住民族地區的地方發展,分別於後兩單元進行理論論述與評析。二二二二、、、、地方認同與經濟發展接合地方認同與經濟發展接合地方認同與經濟發展接合地方認同與經濟發展接合的區域發展的區域發展的區域發展的區域發展後現代的區域發展,不再僅是追求經濟的提升,也關注文化、認同的發展面向。1970年代因受全球經濟再結構,和資訊科技網絡發展的影響,突破原有地方性的文化空間蕃籬,形成全球文化(GlobalCulture),進而肇致地方文化抹除的危機與再發展的契機,促成區域主義的興起。襲產保護、傳統文化復振、傳統空間再生、振興地方經濟等,成為地方回應全球文化壓力、與重新尋求全球網絡定位的方式。歐洲的許多文化區都在進行自我的提升,以便保護他們的文化認同和活化社經發展(Smith,1991)。試圖以地方文化系統作為資源,刺激地方經濟發展,將地方整編進入歐洲或全球經濟,扭轉地方社會經濟的邊陲區位;另一方面,內視自己的地方文化系統,依據區域文化的價值,重新界定發展的定義,作為文化經濟的基礎(Ray,1998:5)。其實,這樣的區域主義是在全球化中重新追求地方的認同,誠如Maffesoli所指出的新部落主義(neotribalism),是人類群體認同的天賦需求,透過部落信仰與認同的社會再差異化,來回應現代化(Maffesoli,1996)。因此,地方認同是全球化下地方個體和社會的心理需求,觸發和深化了地方的差異性。33的確,晚近地方發展的概念有了明顯的轉變,在策略上由經濟因素轉移思考非經濟因素5。觀念上揚棄早期的發展論,從早期視非西方的民族文化習俗與價值觀為發展的障礙,為求達到像西方發達的成就,必先排除這些阻礙,意即消滅民族文化特性,轉移到70年代重視基本需求途徑(basic-needsapproach)、自我依賴發展(self-reliantdevelopment)、生態發展(ecodevelopment)、內生發展(endogenousdevelopment)等策略觀點(Stavenhagen,1990:87)。地方發展的對象與目的,也不同以往,1980年代晚期開始,發展的焦點放於人類的身上,作為發展的目的與動力。於是以商品為核心概念的經濟發展,逐漸轉變為以人為核心概念的人類發展(humandevelopment),如此將文化發展思想帶進了核心,結合經濟發展、人類發展及文化發展概念(Throsby,2001,張維倫等譯,2003:81-82)。三三三三、、、、生產主義到後生產主義的轉變生產主義到後生產主義的轉變生產主義到後生產主義的轉變生產主義到後生產主義的轉變面對全球文化流動、經濟再結構、與區域主義的興起。1990年代以來,鄉村地區浮現後生產主義(post-productivist),由消費取向(
本文标题:经济相关理论论述与经验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4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