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经济评价4.1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4.2费用---效益分析4.3影子价格4.4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4.1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4.1.1资源最优配置理论4.1.2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4.1.1资源最优配置理论使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是经济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福利经济学是最早、最系统地对资源最优配置进行研究的经济学。福利社会福利经济福利—是人们追求的物质效用的满足。个人的经济福利是由效用构成的。效用可以通过单位商品的价格进行计量。对资源配置的讨论,也就是对社会经济效率性的讨论。讨论经济效率,必须解决以下问题:(1)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2)达到这个标准的条件。帕雷托最优状态一般被认为是一个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状态,或叫做资源最优配置的经济效率性标准。(1)帕雷托最优是指当生产资源的配置已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生产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不可能再使得某一个人的处境变好时,却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的处境变坏。这就意味着生产资源配置已经是的“集合体的效用”或社会经济福利达到极大值。满足帕雷托最优的基本条件有:交换的帕雷托最优---对于每一种生产出来的商品,全部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和全部生产者的边际产品替代率相等。生产的帕雷托最优---对于每一个初级要素,全部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和全部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交换和生产的帕雷托最优---消费者对要素和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生产者对相应要素和商品之间的转化比率。帕雷托最优状态的图示及存在的问题:没有谈及福利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问题,回避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很容易被社会保守势力所利用,既不承认福利的重新可以改进社会总的福利水平。帕雷托最优状态不是唯一的,甚至不一定是最好的。如图所示:A的效用PTUQSP’0W1W2帕雷托最优状态假想曲线PP‘是社会可能提供给成员A、B的效用(福利)边界,那麽曲线PP’上任何一点都是帕雷托最优状态。因为再也不可能从这些曲线上移动以增加A(或B)的效用而不减少B(或A)的效用。当存在由社会等效用曲线w1w2w3,则Q点应该是帕雷托最优状态中的最优点,而S点显然不是最优点,因为它低于Q点的效用W3,但它的社会效用w2却显然高于帕雷托最优W1的社会效用W3(2)补偿原理(潜在的帕雷托最优状态)帕雷托最优状态是非常保守的。按照这个状态所要求的只能所有的其他社会成员都不受损害而至少有一个成员得到好处的活动才能接受,这在理论上可被广泛接受,但它似乎对变革是一种否定。20世纪初期,卡尔多、希克斯和色多尔斯克先后研究了社会中某些人的福利增加而同时一些人的福利受损的那种社会状态的变化。他们的研究得出了补偿原理。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时,这种变化才能称之为福利的改进:(1)通过改变,得者可以补偿失者的损失,并仍觉得有所改善;(2)不出现这种情况,即失者可以补偿得者使其不愿做这种改变。而且,做出补偿的失者不觉得比改变后更坏。这一原理承认,在一种变革中,部分人受益难免使另外的人受损。不过,政府可以运用适当的政策使受损者得到补偿。补偿原理的条件构成了项目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如果某项目的实施使社会所得(效益)能补偿社会所失(费用),那麽该项目的实施是对社会的一种改进,则项目是可取的。如果失者的损失真的得到了补偿,这种潜在的帕雷托准则与原帕雷托准则是一致的。为了保证真正的得到补偿,对所谈的“补偿”必须作以下说明:(1)失者所需从得者那里的“补偿”的大小,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原福利水平,也就是原来的社会收入分配状况。(当前的收入与分配是合理的)(2)承认社会状态的改变,从失者到得者那里所进行的那种收入的重新分配也是合理的。4.1.2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1)支付意愿经济评价接受了补偿原理—社会的效益和费用是社会成员的效益和费用的总和。由微观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可知:一个人在消费过程中所得的效益或满足以此人对物品(或服务)的支付意愿来衡量,最为合理、正确。由效用理论可知: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取决于它所享用的物品的数量(记为),而这种满足程度可以用效用函数表示:设第I种物品的价格为qi,消费者的总收入为L,那么在不超过总收入的约束条件下,使满足程度尽可能高的行为可表示为下面的规划:{}按照拉格朗日约束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有:式中为拉格朗日乘子。由此推出如果调节相对价格Pi的尺度,使乘子等于1,那么由物品I增加微量所引起的效用增加()可表示为总效用表示为这个积分的图形就是消费者对第I种物品的需求曲线下边的面积。这个面积可以理解为消费者的支付意愿WTP。(ODEQ)价格D’DEPQ0数量总需求曲线(2)消费者剩余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付出的代价并没有支付意愿那么多。往往它所支付的是上图中OPEQ那一块,即相当于企业收益的那一块。支付意愿比实际支付多出一块PDE,这一部分就被称之为消费者剩余(Consumer’sSurplus)(3)采用支付意愿的优点以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作为度量社会效益的主要尺度的优点有:这个尺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致。支付意愿可以作为一种度量效果的参考尺度。这个尺度有充分的群众性和客观性。它充分尊重了消费者的愿望,它可根据商品对自己的满足程度来选择。4.2费用效益分析4.2.1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4.2.2费用效益的识别4.2.3效益识别的方法4.2.1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评价的比较(1)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评价的区别费用效益分析是从国家角度出发,通过对项目的费用和效益进行划分、量化和对比等步骤计算若干评价指标,以判断项目对国民经济目标的净贡献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和财务评价比较有如下几方面的区别:1)由于考察分析的出发点的不同,有些在财务分析中作为支出的内容,在费用效益分析中不再被看作支出。(转移支付)2)费用效益分析试图包括项目对国家所产生的所有效益。除了直接的效益和费用外,还包括与本项目无值接管连着所引起的见解的效益和费用。3)财务分析中的收入和支出是按实际要发生的价格乘以数量来计算的。而费用效益分析是按消费者所得或所放弃的支付以原来计算的。4)结论很可能不一致。具体可见下表。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差别序号比较内容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12345678考察范围追求目标效益费用的范围计量尺度考察原则劳动价值基准折现率汇率企业企业盈利最大项目实际收支,只计直接费用和效益实际成交价追踪货币流动名义工资(工资+福利基金)行业基准收益率ie官方汇率OER国家资源最优配置国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消耗,不仅计入直接费用和效益,还计入外部效果影子价格追踪资源流动影子工资社会折现率is影子汇率SER9项目取舍√××√√×√×(优惠措施→√)√××√(2)主要优点:①分析方法的概念清楚,直截了当。效益和费用采用统一的度量单位,因而有可能从费用与效益的直接对比中得出结论,既可以用于单个项目的评价有可以用于方案的选择;②分析所用的数据一般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受分析者或决策者的主观影响较小;③现代的费用效益分析与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相衔接,这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费用效益分析国家参数来实现的。这些参数有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利率等,使微观一级的评价和决策更能体现宏观的目标。4.2.2费用效益的识别(1)费用的识别费用的识别就是要分析和确定为实现某一项目目标,要投入哪些费用,会引起哪些经济损失。一般情况下,项目的费用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投资费用2)生产费用3)转移费用4)间接与外部费用5)沉没费用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后面3种转移支付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所指的费用和效益是指那些真正影响到社会资源增减的效果,因而,不影响社会资源增减,而只是表示为资源的使用权里从社会的一个实体转移到另一个实体手中。这种转移,成为转移支付。属于转移支付的项目有:税收、补贴、国内贷款与债务(还本付息)和折旧费等。间接与外部费用在项目实施与生产经营过程中,除了要发生上述所讲的投资、生产费等直接费用外,往往还会在其他行业、企业或企业外部引起一些其他费用。间接费用是指由项目引起而在项目的直接费用中未得到反映的那部分费用。它主要是指社会为项目所付出的其他代价。外部费用是指发生在企业外部的费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如污染。沉淀费用在项目决策之前就已发生的费用,他的大小对后期的决策不起作用的费用。如定金。(2)效益的识别1)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对经济目标直接做出的贡献。如发电厂产生的电力。直接效益一般有两种:①费用的节约。如桥梁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降低运输费用。②社会财富和服务的增加。建造一座旅馆,增加了居住的床位,从而引起社会服务总量增加。2)间接效益(外部效益)间接效益就是由项目引起,但通过其他项目或企业产生的效益。如火电发电厂的建设、投产,会提高对当地煤炭的需求,这就有助于煤矿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另一方面,由于电力供应的增加,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效益必须在其他行业或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获得,故称之为间接效益。3)外部效果间接效益与间接费用统称为外部效果。外部效果主要有两种类型:①技术性外部效果:如果某种外部效果确实使社会生产和社会总消费发生变化。这种外部效果称之为技术性外部效果。②钱币性的外部效果:由于造成相对价格的变化,使第三者的效益发生改变,称之为钱币性的外部效果。如产品价格的下降、互补品价格的上升、替代品价格下降,资源价格的上升都是钱币性的外部效果。讨论:长江三峡项目的费用--效益分析概况:讨论:直接效益直接费用间接效益间接费用4.2.3效益识别的方法效益识别的方法有两种:(1)有无分析法(2)前后分析法(1)有无分析法有项目状态-无项目状态步骤:分析、计算无项目状态时的效益F0;分析、计算有项目状态时的效益F1;用有项目状态的F1减去无项目状态的F0,就可以计算出项目的效益。(2)前后分析法项目后状态-项目前状态步骤:分析、计算项目前状态的效益F0;分析、计算项目后状态的效益F1;用项目后状态的F1减去项目前状态的F0,就可以计算出项目的效益。(3)两种方法的差异性有项目状态等于项目后状态;但是无项目状态不等于项目前状态。因为,无项目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体如图所示:有项目项目前无项目BCADE时间收益4.3影子价格4.3.1影子价格的概念4.3.2国外确定影子价格的方法4.3.3影子价格的寻求思路4.3.4影子价格的确定4.3.1影子价格的概念影子价格是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荷兰数理经济学家、计量经济学创始人之一詹恩·丁伯根和原苏联数学家、经济学家、197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康特洛维奇分别提出的。西方称它为预测价格或计算价格;原苏联则称它为最优计划价格或影子价格。它不是一实际价格,而是一虚拟价格。某种资源的影子价格不是一个固定数值,它是随许多经济因素的变化而变化。1)影子价格的概念一般定义:商品和生产要素可用量的任何边际变化对国家基本目标的(国民收入增长)贡献值这就是说,影子价格是由国家的经济增长目标和资源可用量的边际变化赖以产生的经济环境决定的,(又称为效率价格)。这个概念即反映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消费,又能反映物品的稀缺程度,从资源高效率利用的角度,它比较真实的反映产品合理经济价格与发展,比现行的价格更能反映资源的社会价值。定义:某种资源处于最佳分配状态时,其边际产出价值。在投资项目中,无论是投入物还是产出物均可视为一种社会资源。由此,进行项目评价时所面临的全部是社会资源。援救资源的影子价格也就可完全解决项目评价的价格问题了。2)影响影子价格的因素需求结构的变化。当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时,原来相等的需求和产出就会不相等,因此必须改变相应的价格,才能实现新的平衡。自然资源稀缺程度的变化。社会资源量不同,其边际产出价值不同,必然导致其影子价格的不同。并且随着资源量的增加,相同用途下,影子价格呈递减趋势。产品社会劳动消耗的变化。4.3.2国外确定影子价格的方法(1)L-M法(2)UNIDO法(3)S-V法(1)L-M法L-M法以世界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影子价格,严格区分外贸货物与非外贸货物。①外贸货物L-M法建议以口岸价格为基础来确定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用国际硬通货币单位(如美元
本文标题:经济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43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