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传达会_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第二学期心得体会范文【推荐5篇】
1/28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传达会_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第二学期心得体会范文【推荐5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网友帮大家分享的“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传达会_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第二学期心得体会范文【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传达会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第二学期心得体会【第一篇】深化课程改革、转变教与学方式、同伴互助、有效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区教育局提出的工作重点和学校的发展方向,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努力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积极探索提高有效课堂的途径;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文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实践中提高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稳定的、科学的教科研的有效策略。(一)继续做好教学常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28(二)构建同伴互助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改革。(四)加强课题研究,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机制。(五)以读促思,丰富知识内涵。(六)做好学生学习诊断工作,帮助学生学会学习。1、抓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以广州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柯木塱小学课堂教学常规》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优化过程管理,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落实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作业抽查、批改、辅导、单元检测反馈等常规,促进教师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教风。认真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教师教学常规情况及时反馈与指导,做到扎实有效。进一步完善规范化管理机制,使教师业务学习、集体备课、交流研讨规范化、制度化。2、积极参与校际教科研活动,教师主动承担校际联盟、区级的教研课、研讨课。继续建立学校参与校际教科研活动的机制,积极组织和参与3+7校际联盟、基于篱笆桩的同伴互助、基于天河部落的网络学习研究、中小学衔接、项目学习等活动。通过活动,增进联盟校教师间的互相了解,寻找互助的途径和突破口,增强教师的协作意识和业务水平,增强教师发展的动力。3、建立同课同构和同课异构的课例研讨活动模式3/28初步模式是:以行政听课和科组教研听课为载体。方法是:全体行政每周一第三节下班听课,分两个小组进行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把上课教师的课录制下来,教导处专门建立互助角共享文件夹,下分学科、教师子文件夹,每个教师在上完课后找听课的老师评课,完成后写反思和形成一个新的教学设计。最后把原教学设计初稿、评课后的.第二稿、反思、上课的课件等材料放在同一个文件夹。听课的人员与被听课人员自由确定评课时间(但要在周三前完成),同时,各小组以书面的形式给上课老师提出最少三点优点和三点建议。以此提高课例研讨的质量,积累一线教师的基础资源,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4、构建互助学习的平台,引领教师在互助中成长本学期,继续鼓励教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篱笆桩远程同伴互助培训;校内举行同年级教师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学困生辅导等的互助行动;在教师专业发展上采取行政-科组-骨干教师-新手教师(杨运娇-英语科;巫东霞-数学、体艺科;朱越强-语文科)一带一的互助模式,引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专业水平可持续发展。其次,建立稳定的以强带弱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贺元红-肖琼、黄艳芬-黄开、张淑兰-郑安琪、罗翠兰-梁彩嫦、高芬芳-冯硕、巫东霞-梁伟军、徐春霞-张健梅(陈仲宏)。教学活动中采用以强带弱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不管自己的老教师还新教师,只要自己不懂的东西就要虚心请教,虚心接受指导。4/285、以问题研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备课和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提高提问的意识和能力,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其高级思维。在设置问题时要做好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6、确实落实一二一教学模式。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和运用知识。教师讲课的总时间控制在15-18分钟之内,课堂实施以学生讨论、游戏活动、当堂训练、师生共同归纳整理知识规律等为主,课的结束前用五分钟时间给学生质疑和布置预习作业,课后拓展以重点识记和分层探究练习为主。7、以课例研讨为突破口,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继续开展课例研讨,为进一步拓展课例研讨促进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本学期开展评课议课的校本培训主题,开学初期对教师进行如何撰写基于知识点和课堂教学的反思,如何进行听课评课?的专家讲座。然后,以本校上学期和本学期录制的教师上课的资源为内容,进行观看录像,并结合讲座的内容进行评课。把评课的记录内容上传至相应的课例文件夹中。要求:每位老师在本学期完成观看四节不同课的录像,并按要求写出评语。8、在教研室的质量监控系统稳定并在全体教师熟练掌握运用方法前,英语、语文教学质量精细测评量系统,数学用精细分析表。每次单元及期末检测后把成绩通过系统的统计分析,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策略,要特别强调策略的针对性和有5/28效性。9、把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中,使课题研究平民化,常规化,使课题研究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师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完成两个区级课题结题和五个小课题的结题。其次,通过对教学问题的总结归纳,形成问题,并申报省级或区级课题)。10、继续开展项目学习活动(project-basedlearning,pbl),是研究性学习中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项目的学习通过专题来综合各学科己学的知识,安排围绕专题的真实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并通过作品呈现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使学生不仅能学到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也能获得如何应用知识的能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强调信息技术在项目学习中作为搜寻信息和知识的工具,处理和分析信息的工具,表达思想和知识的工具,以及交流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工具。强调应用多媒体(整合文字、图形、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来呈现和传播项目学习的学习成果(作品),使学生在项目学习活动和多媒体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发展研究(explore)、表达(express)和交流(exchange)能力。通过项目学习,促进帮助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学期开展以科学、综实为重点的项目活动,同时开展数学和英语学科的资源运用项目研究(按照中央电教馆6/28的文件执行)。11、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读书活动。开展师生同共同精读一本书活动,教师在了解书的内容后,按照需要设置若干问题,学生带着教师拟定的问题去阅读,以提升读书兴趣和效率。读书活动总体方案由高芬芳负责完成,各班主任在学校总方案的基础上完成各班的具体实施方案。12、本学期,根据学校发展和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继续联系区教研员和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广州市教研室李伟成主任、上海社科院蒋鸣和教授、天河区教研室张伟春和容梅主任等长期支持和帮助我校的专家到校指导,通过此类活动,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和专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次,为了开阔视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办学内涵,适时有计划地外派教师学习,重点是外派数学科组的教师。13、继续贯彻减负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继续贯彻教育部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坚决按照教育局规定的作业量时限布置作业,各学科之间要注意协调作业总量。各科课外作业总量(包括预习)为: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双休日可适量布置动脑与动手,书面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外作业,注意体现活动性,趣味性,丰富性相结合的原则,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14、以赛促研。继续组织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7/28项比赛,以参加比赛为突破口,进一步梳理知识结构,提升理念,增强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重点参加全国第四届交互式电子白板比赛(具有两年半以上教学工作经验)及市级论文、教学设计、课例比赛。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传达会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第二学期心得体会【第二篇】以区“教育质量科研年推进会”为契机,理直气壮抓质量,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旗帜鲜明抓管理,创英语学科品牌特色;努力建好学校英语网络资源。以“小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为重点,围绕这个课题,有序地开展以下小课题研究(1.适合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的英美文化。2.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英美文化。3.如何创办英美文化特色校园。)的研究,积极做好校级小课题研究,开展校本教研,真抓实干规范学校英语教育教学行为,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开展各项活动,打造英语的文化氛围,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实行周、月、学期质量跟踪抽测。1、加强校本培训,立足实际,开展个人英语小课题的研究。2、认真组织教师遴选3—6年级的英语诵读材料,开展有效诵读活动并落实到课程。3、切实落实英语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教8/28学“六认真”。4、将英语经典融入课前两分钟诵读,定期调研各年级学生的口语水平。5、充分发挥我校骨干英语教师的作用,积极参加区域交流、竞赛、课题研究,打造我校的英语特色。在各级各类的英语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得好成绩。6、强化学科质量监控。加大对小学英语学科的监控力度,增强可信度,积极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对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每周、每月、每学期有相应背诵要求。可增加学生在校接触英语的机会,提倡安排学生的晨读,增加校本辅导活动时间。举行单词记忆大比拼、手抄报比赛、学校质量调研、英语口语竞赛(包括课本诗歌朗诵、歌曲比赛、演讲、课本剧)、英语能力竞赛等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听、说、读、写、唱、演活动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适当用好区单元练习卷。7.用好用足3a—6a词汇句型版块,教学文本再构。8.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区英语诵读竞赛。9月份1、参加校本英语培训,《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制定各年级英语教学计划。完成英语经典诵读文本编辑,完成第1~3单元单元英语文本再构3、随堂听课。(9月14日)9/284、探讨各年级的作业内容。5、英语经典诵读3—6年级材料遴选编辑。上报英语诵读计划(书面稿与电子稿)(9月15日)6、组织观摩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田家炳中学)(9月13日)7、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小学英语优秀论文评比”。8、检查备课笔记、教学反思和业务笔记等。9、毕业班英语教学策略探讨。10、创设英美文化特色校园。11、制定三—五年级英语复习计划,迎接区、市级测试。12、英语读书沙龙展示活动(9月21日甘泉小学)13、观摩中国教育学会“名师大讲堂.小学英语名师精品课(南京9月23—25日)10月份:1、调研部分年级的英语诵读情况。2、“轻负高质”教学巡回展示活动(10月19日)3、校内同课异构展示。4、随堂听课。5、四年级英语颂读竞赛6、学习英语理论书籍,积极参加绿苑沙龙。7、检查课堂作业簿本。8、收集适合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的英美文化9、校本培训,常熟市实验小学沈艳萍《构建有效的小学10/28英语课堂》10、做好三—五年级英语抽测准备工作。11、完成第4~6单元单元英语文本再构.12、小学英语词汇句型有效教学研讨。(10月19日竹西小学)11月份:1、开展校“小课题研究”探讨。2、五年级学生参加英语手抄报比赛。3、检查备课笔记及修改、教后记。4、六年级英语故事比赛。5、校内同课异构。6、参加区英语教研展示活动。7、口语达标测试。8、“轻负高质”教学巡回展示活动(10月19日)。9、青年教师英语诵读竞赛(11月16日)。10、校本培训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裴栓保的《我的论文怎样才能发表?》。11、完成第7~10单元单元英语文本再构。十二月份1、五年级学生的英美文化阅读调查及分析。2、推门听课。3、专家展示英语有效教学。3、三年级学生英语字母书写比赛。11/284、校内同课异构展示。5、参加区英语教师培训。6、跟踪英语教师课
本文标题: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传达会_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第二学期心得体会范文【推荐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45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