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荆州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
荆州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发布时间:2010-07-0609:51:30第一章规划背景与重要意义一、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的提出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沿干线铁路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新一轮开放开发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09年9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京九“两横两纵”四条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被纳入国家规划。2008年12月,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两圈一带”战略,即在继续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同时,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形成以湖北长江经济带为主轴、“两圈”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2009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标志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正式全面启动。荆州是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重点发展区域。《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决定》明确提出优先开发宜昌——荆州段,大力建设宜昌荆州城市群。荆州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面推进开放开发,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二、荆州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基础条件(一)区位优势明显荆州地处鄂中南,位于长江中游,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北毗荆门,南邻湖北常德、岳阳。长江横贯全境,径流总里程483公里,占全省长江干线的45.6%,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下游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荆州全境属湖北长江经济带范围,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汉城市圈的辐射层。(二)资源优势显著岸线资源丰富。荆州拥有岸线650.8公里,长度居全省市州之首,占全省的35%,同时也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境内有完善的内河航道网,与长江相连、相互贯通的内荆河、松西河、虎渡河、藕池河等通航河流达75条,内河航道里程1780公里,即将开工建设的引江济汉工程与长江干流相接,初步形成辐射江汉平原和湘鄂地区腹地的大水运网。水资源丰富。全市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强。可养水面125.22千公顷,占水域面积的35.42%。江河过境客水4680亿立方米。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境内地表径流,丰水年91.6亿立方米,枯水年48.5亿立方米。生态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丰富,拥有天鹅洲麋鹿生态保护区,长江新螺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天鹅洲白鳍豚自然保护区等三个国家级保护区。特别是水生动植物品种繁多。全市水生植物30科68种,具有较高保护和经济开发价值。湿地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湖泊102个,其中洪湖为全国第七大淡水湖泊。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发现矿产35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工业储量的13种,已开采利用的20种。荆州地质构造单一,矿床赋有条件好,围岩性质稳定,除石油、煤炭外,非金属矿产绝大部分裸露地表,便于露天开采。矿产分布集中,全市大多矿产资源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散布在城镇周边,交通便利,矿产开发外部条件优越。(三)经济发展基础良好2008年末,荆州市总人口达645.73万人,占全省的11.44%,占湖北长江经济带的23.48%。全年生产总值实现623.9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1.4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7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60亿元,分别占湖北长江经济带的9.05%、7.83%、4.75%和11.82%(见表1-1.xls)。荆州市产业基础比较雄厚,三次产业都有较快发展。农业已形成了以优质水稻、棉花、双低油菜和蔬菜为主,养殖业以淡水鱼、肉猪和家禽养殖为主的全面发展的格局,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工业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石油机械、化工、纺织服装、森工造纸、家电等为主的优势产业。服务业以物流、文化旅游、金融和商贸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荆州社会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科技人才集中、智力优势突出。荆州科技、教育资源位居全国地级市榜首,是湖北省第二大人才密集地,拥有高等院校9所,其中长江大学是全省除武汉市以外唯一建有博士点的省部级综合性重点大学。2008年,全市用于教育的财政支出达18.4亿元,比上年增长32%;用于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达4.18亿元,比上年增长51.8%。文体事业比较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基础良好。(四)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荆州水运条件优越。荆州港是国家开放的水运口岸,是国家规划的长江水系1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常年可停靠3000吨级江海轮。集装箱吞吐量从1998年的902标准箱发展到2008年的54000多标准箱,年均增长45%左右,已成为长江中上游仅次于武汉港和重庆港的第三大外贸集装箱港口。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铁路方面,荆沙地方铁路与焦柳铁路接轨,目前国家正在建设的汉宜高速铁路横穿全境,即将建设的荆岳铁路纵贯南北。公路方面,通车里程达170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43公里。汉宜、随岳高速公路与即将动工的岳阳-宜昌高速公路、汉洪监高速公路,将为荆州构建更为便捷的公路网络。能源、信息、水利具备良好基础条件。能源方面,荆州市布置有火力和生物质能发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能源支撑。信息设施方面,2008年全市拥有固定电话85.61万户,移动电话244.49万户,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22.14亿元,占全省3.11%。水利设施方面,随着荆州城市防洪工程的竣工,三峡工程防洪效益的发挥,荆江防洪安全有了更大的保障,防洪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稳步推进,为荆州经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开放开发环境。三、荆州长江经济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机遇1.国家对“沿长江经济带”的重视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纲》,全国将形成“两横三纵”的国土开发格局,长江经济带是其中的一“横”,并将长江中游地区作为全国重点开发区域之一。2009年9月,国务院原则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了中部地区建设“两横两纵”经济带,其中一“横”就是“沿长江经济带”,而荆州占据全省“沿长江经济带”干线通航里程的近1/2。《规划》的颁布与实施,有助于提升荆州市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和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地位,为荆州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和良好发展机遇。2.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浪潮当前,国际资本转移和沿海产业转移的两大浪潮加速推进,并在我国内陆地区汇合,呈现出规模扩大、范围拓宽、层次提升的强劲势头。荆州拥有“承东启西”的区位条件和“黄金水道”的交通优势,可率先接受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资金、技术和产业转移,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3.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转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进入根本性转变阶段,即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内需、外需协调发展阶段,进而构建内需驱动、消费支撑的发展模式的长期战略,形成一种新的对内对外开放形态。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是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基础,并将形成经济增长的长效动力机制。立足于国内市场,是荆州发展的相对优势和特色。长期以来,荆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仅次于武汉,是一个重要的内需市场。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为荆州形成内生型与外生型相结合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创造了难得机遇,也为荆州探索一条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生态相互促进的新型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利条件。4.湖北“两圈一带”新战略“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有助于荆州加快发展。“两圈”的先期建设,为荆州市依托优势、发挥特色、找准定位,主动应对新战略、抢抓新机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而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的提出,给荆州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划分的“三段”(武汉——黄石段,宜昌——荆州段,武汉——荆州段)中,宜昌——荆州段是“优先开发”地区,武汉——荆州段是“加快发展”地区,重点支持荆州发展。(二)挑战1.产业结构有待提升荆州工业化程度不高,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比重高达30.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1倍,第二产业比全省整整低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也低4.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亟待加快。图1-1荆州长江经济带与全省产业结构比较2.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从交通来看,作为江汉平原传统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荆州市公路运输相对发达,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其水运、港航优势均未充分显现,由于航道淤积,水深不够,荆江段通航条件较差。荆州铁路运输严重滞后,影响大宗货物的水陆联运的发展。从水利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城市供水网络建设相对滞后,供水能力建设与更新不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薄弱,老化失修较为严重;部分地区的水质受到污染,饮用水源水质受到威胁。特别是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清水下泄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长江及其支流枯水期延长,通航能力明显下降,岸线坍塌严重,松滋等沿江城市在枯水期出现饮水困难,一些沿江县市农业灌溉用水紧张,从长江引水成本大大增加。从能源来看,荆州不仅煤炭、石油、水电资源贫乏,而且缺乏电力生产项目,能源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荆州工业发展。3.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从自然生态环境看,水资源既是促进荆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丰富的资源,也是最脆弱的资源。当前,沿江地区布局了不少高能耗、易污染的工业项目,除了水源污染有加剧之势,水面面积也呈逐年减少态势,河道供水安全、行洪安全及生态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从体制环境看,沿江区域市场被行政分割的现象十分突出,导致区域间产业衔接不够,产业链条难以延伸,制约了区域经济规模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四、荆州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大意义1.促进荆州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荆州是湖北资源富集的区域,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科技资源,尤其是岸线和水资源丰富,具有优越的水运条件和发达的水产业,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又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与武汉城市圈的接合部,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荆州长江经济带的新一轮开放开发,既响应了省委、省政府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号召,又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凸显荆州经济发展的特色,必将有力促进荆州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一步拓展荆州经济发展的空间,提高经济发展的品质和效益,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终实现荆州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2.促进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全省市州中,荆州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处于相对滞后的地位,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助于解决荆州经济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荆州形成新优势。同时,荆州长江经济带的开发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缩小鄂东鄂西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湖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3.促进形成沿长江经济带在全国“沿长江经济带”上,上海是“龙头”,重庆是“龙尾”,湖北是“龙身”,长江荆州段是“龙身”之“腰”。现在“龙头”、“龙尾”发展很快,而“龙身”发展相对迟缓,导致“沿长江经济带”湖北境内明显的“断链”。作为“龙腰”的荆州应加快发展,迅速“补链”,为湖北挺直腰杆、强壮“龙身”出力,促进沿长江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4.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省委、省政府将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荆州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能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和沿江地区产业发展潜力,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同时通过建设人水和谐城市,加大洪湖、长湖、天鹅洲等湿地开发和保护,做好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加强长江岸线的利用管理与保护,实现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有机统一,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荆州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荆州市情实际出发,以开放为先导、创新为动力,以发挥水资源优势为基础,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把荆州打造成为长江沿江经济重镇和长江湖北段的“钢腰”,成为湖北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荆州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充分利用荆州作为全国公路运输主枢纽和长江中
本文标题:荆州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48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