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萨克斯版-全球视野宏观经济学答案(全)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第一章无课后习题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是否记入GDPa,记入GDP,这属于消费项目b,不记入GDP,因为旧得楼房在建成的时候已经记入当年的GDP了。c,记入GDP,对于电脑公司这是存货投资,而对于供应商而言这是存货的负投资,二者价值的差额构成供应商的利润,适用于用增加值法计算GDPd,记入GDP,对于消费者是消费而交易商是存货的负投资,二者差额是交易商利润。2、电视机厂倒闭会使得GDP减少,从支出法看全国可以用于消费的电视机减少了;从增加值法观点看,电视机生产这一环节的增加值减少了。从收入法看,电视机厂所有者的红利,工人的工资等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没有了。3、折旧率提高NDP=GDP-DepreciationGDP-NDP=Depreciation,AsDepreciationincreases,thegapbetweenGDPandNDPbecomeswider.4、拉美债务GNP=GDP+NFP(NetFactorPayment),SinceLatinAmericancountriessufferedfromhighdebts,theirNFPswereactuallynegative,GDPGNP5、CritiquesonGDPpercapita显然不是人均GDP越高就一定越好。按照书上的说法至少还要考虑三个因素:PriceLevel,贫富差距,环境等其他问题。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产出无法计算入GDP,例如家庭主妇的服务就没法计算进去。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经济状况下留守妇女的比例是不同的,这也引起GDP反映真实产出产生偏离。6、有关GDP的计算有同学问第6题怎么做,下面是其答案:a、P1Q1+P2Q2+P3Q3=GDP=500b、设各个商品在物价指数中的权重分别为w1、w2、w3,定义w1=P1Q1/GNPw1=P2Q2/GNPw3=P3Q3/GNP则物价指数PI定义为:PI=w1*P1'/P1+w2*P2'/P2+w3*P3'/P3'表示下一期的数。那么很容易知道第一期的物价指数就是100%。c、将题设给出的数据带入公式就得到第二期的物价指数。PI'=0.2*6/5+0.5*12/10+0.3*17/15=0.24+0.6+0.34=1.14所以通货膨胀率为14%。名义GDP'=P1'Q1'+P2'Q2'+P3'Q3'=126+324+187=637实际GDP''=GDP'/PI'=558.8因此,经济的真实增长率为:(558.8-500)/500=11.75%7、存量流量问题a,收入是流量b,财富存量c,净要素支付流量d,房屋价值存量8、关于毛投资和净投资由于下一期的资产等于本期资产减去折旧再加上总投资,于是显然毛投资(GrossInverstment)大于零;净投资等于零。9、现值计算答:PV=50/(1+10%)+50/(1+10%)2+50/(1+10%)3=124$PV’=50/(1+15%)+50/(1+15%)2+50/(1+15%)3=114$PV’PV,因为贴现率提高,导致项目的现值变小。10、预期重要性重要性不言自明,具体文字材料的组织从书上找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这里举个和预期有关的例子:大清早出门,带伞还是不带?It'saproblem。如果因为前一天下雨/天晴,于是决定带伞/不带,就是静态预期,此所谓后知后觉;如果还综合考虑前一天天气状况和自己当时得预期情况,然后来做决定,就是适应性预期,此所谓有知有觉;若出门前特地打开电视或上网看看天气预报:近日降水概率xx%,立即拿出个骰子来扔一下,可以称为理性预期,此所谓先知先觉;当然,也会有人像我一样------只要出门没大雨倾盆就坚决不带上那个累赘,这只能算是懒得预期了,此所谓不知不觉。11、静态预期适应性预期就是对下一期的预期的根据是上一期对本期的预期以及该预期产生的偏差。用公式表示就是:静态预期就是这下一期的预期值等于本期的实际值,即:显然时二者相同。即静态预期是适应性预期的特例。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解答;------第三章:产量的决定,引入AD和AS1、工人生产率提高首先,利用图形进行分析,培训作为外生变量使MPL整体提高,从而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从劳动供求图形可以得到结果:劳动需求增加,均衡实际工资提高、总就业提高非自愿失业下降。下面写一个简单的数学推导:如果我们用作为培训变量(注意这个和书本上的不一样,书本上的泛指一切技术的进步,此处仅仅和劳动生产率有关)可以定义定义生产函数如下:由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得到企业的劳动需求函数:劳动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一般假定实际工资的收入效应小于其替代效应,所以该函数的导数为正。为方便后面推导,得到其反函数为,()a,将表示劳动需求的隐函数:全微分:由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其值大于零,也就意味着培训的增加将使得劳动需求增加b,c,B,C两问涉及均衡工资和总就业,为配合d问,分实际工资完全弹性和完全无弹性来解答。(i)工资完全弹性利用作为桥梁,将和联立:全微分:最后得到了劳动变动量对于培训变动量的关系式。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式子,不过分析并不难,分子是正的,分母中两个算式前一个为正,减号后面那个为负,总和就为正。于是可以得到结论:培训使得总就业增加,再由3-3中后一部分可以得到由于显然(ii)实际工资完全无弹性按照KeynesianSchool的理论,工资合同使得短期内工资粘性,劳动者愿意在特定工资水平下提供任意数量的劳动供给,于是劳动供给曲线为一直线,用方程来表示如下:全微分:显然均衡工资不变前提下,培训使就业人数增加。另外对比实际工资弹性的情况,工资粘性的dL表达式分母比前者的小,就业人数增加得更多。d,非自愿性失业会下降,而且在工资粘性前提下下降更多。2、大西洋国......实际工资被fixed在均衡以上,说明劳动力市场没有出清,供给大于需求。于是:a,存在非自愿失业b,市场本来就没有出清,总就业和生产都不会有影响,非自愿失业率将因为劳动力增加而提高c,如果工资富有弹性,任何时候劳动力市场都达到均衡。外来工人将使得劳动供给曲线向外移动,从而使总就业增加,产量增加。非自愿失业为零。3、供给曲线变化Approach1------从图形上来分析:古典情形基本凯恩斯极端凯恩斯a),技术进步AS右移右下移下移b),K下降AS左移左上移上移C),L外生增加AS右移--d),也算是技术进步AS右移右下移下移说明:一:在凯派情形下,一般假定企业能招到其所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工人,均衡劳动量就等于劳动需求,因此劳动供给的外生增加并不会影响到均衡劳动量,从而也不会影响到AS二:有论坛上的朋友曾对极端凯派的情形有疑问,这里简单推导一下:极端凯的假设前提:1,名义工资刚性,即W固定不变;2,MPL为常数,即由厂商利润最大化有:又所以技术进步下,变大,MPL变大,也要相应增大,由于W不变,所以p只能下降。Approach2------数学推导:按照书本中的函数表示方法我们有下述函数:生产函数:(极端凯恩斯条件下:MPL为定值,即)企业决策:劳动供给:(凯恩斯条件下工资刚性,从而)分情况讨论:I-古典情形:Step-1:为得到产出函数,先从企业决策和劳动供给函数得到均衡劳动量Step-2:将均衡劳动量代入可以得到AS函数:这就是课本上的AS函数:Step-3:分析a~d问:a,技术进步,由于,所以总供给增加b,K减少:由于,所以总供给减少c,愿意提供更多劳动,内生增加,从而总供给增加。d,同aII-基本凯恩斯:工资不变,恒定不变,,只要考虑的影响。a,b,d三问除了数量上不同外,和古典情形没有太大差别。c,如前所述III-极端凯恩斯:同上基本凯恩斯情形。4,计算AS名义工资弹性时:a,这一问有点问题,结果不符合最大化利润条件,不过还是将就着做:b,由于工资弹性,劳动市场出清,所以是古典名义工资刚性时:a,b,凯恩斯。5,劳动曲线课本上直接分析消费和劳动的关系,为了和微观中类似的分析相一致,这里分析消费和休闲的关系。由于每天只有24小时,劳动和休闲此消彼长,这两种分析方法只是视角的不同,并无本质的区别。消费量以真实产品来度量,于是休闲的价格就是实际工资,考虑最一般的情形:人们初始禀赋为其中为初始财富,表示人们能够用来工作和休闲的时间之和。6、求价格产量a,Y=C+I+G=45-5P,Qs=5+p,联立=45-5p=5+p=p=40/6,Y=70/6b,Y=55-5p,Qs=5+p=p=50/6,Y=80/6c,Y=Q=10,于是a,p=7;b,p=97、当时是世界石油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于是AS左移,此时如果提高G,IS右移,AD右移,价格将上涨。8,合同期越短,指数化程度越高,价格粘性越小,于是越接近古典情形,此时需求政策对产量的影响就比较小。9、当时是需求不足,AD左移,因此产量下降,价格下降,此时应采取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这也是凯恩斯学说的源泉。10、在当期实际没有大的影响,只是需求的结构出现了变化,总的需求却没有大的变化,不过在长期内,K增加,AS右移,产出增加,价格下降。增加,即实际工资也增加。第四章:消费和储蓄1:GNP=NNP+Depr.NNP=NI+IndirectTaxNI=PI+公司利润-个人利息收入+etc.PI=DPI+个人所得税DPI=C+S有了这个框架,可以得出各问的结论:PIDPICSa),个人所得税增加-b),个人利息收入增加c),消费下降--d),公司利润下降(NI不变下)2、应该是合理的,因为人们的决策都是在其时间视界内对储蓄/借入的时间路径安排。3、a,b,设持久收入为Q,第k期收入为Q,可以得到:此处为二期模型,n=2,经过计算可以得到,c,设每期都消费C的数量,那么又有:,显然C=d,由于Q1Q,所以只有能够借入才能达到最优的消费,但是现在却有流动性约束,因此只能消费Q1的数量。4、这个题目很模棱两可,因为不知道具体的效用函数,没有办法得出确切的解答结果来。这里写一个仅供参考的分析框架:以第二期为基准(benchmark),可以有:第一期:收入Q1,消费C1,消费的价格P1=1+r第二期:收入Q2,消费C2,消费的价格P2=1由修正的Slutsky方程:对于家庭一而言:对于家庭二而言:所以是不是更有把握地认为:当r上升,P1随之上升时,家庭二财富的收入效应更大,从而更容易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呢?5:一般而言商学院的学生预期持久收入会比较高,因此有更高的生活标准。6:个人认为是否应该从以下方面分析:如:金融体系的不健全性;政府为了征税,采取了过高的税收政策,对储蓄起到抑制;生活极度贫困,收入仅供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等7、a,巨大的石油储量,提高了各期收入及人们对持久收入的预期,因此各期消费也随之提高,S变化不大。b,暂时的positiveshock,持久收入预期几乎无变化,消费几乎不变,而S增加幅度明显c,Q1,Q2同比例增长,C也随之增长,S变化不大。8、这里借用第四题中的框架:I:净贷方:0,因此的符号不定,所以无法确定r上升情况下其储蓄增加还是减少,但是他是否会减少储蓄乃至于变为净借方呢?Proof设:利率变化前为r,变化后为r',有r'r变化前的消费束:(C1,Q2+(Q1-C1)*(1+r))消费束终值Q1*(1+r)+Q2变化后的消费束:(C1',Q2+(Q1-C1')*(1+r'))消费束终值Q1*(1+r')+Q2反证法:假设会变为净借方,有Q1-C1'0新消费束在原利率水平上是否能afford呢?现值为:即此消费束在利率变化前的利率水平上能够负担,显然不符合效用水平最优的要求,因此原命题不成立。II:净借方:0,因此0,所以借款额会减少,有可能会变成贷方。9、将企业投资作为家庭的财富之一,企业利润的短期增加不会改变个人财富的持久收入值,所以不会改变家庭总的私人总储蓄,唯一变化的是构成私人总储蓄的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比例的改变。10、主要是收入政策,即改变税收政策从而刺激储蓄。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解
本文标题:萨克斯版-全球视野宏观经济学答案(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5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