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四章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宏观经济学几个基本假设:1、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2、生产要素没有充分利用;3、价格水平不变;4、储蓄都是由居民户进行,投资都是由企业进行,资本不存在磨损,因此,GNP=NNP。宏观经济学消费开支(货币支出)产品和劳务居民部门企业部门劳动、土地、资本财货和企业家职能的供给工资、租金、利息、企业利润等货币收入金融媒介储蓄投资宏观经济学第一节两个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一、两个部门经济的特点假定一个经济社会不存在政府和对外贸易,只存在居民户和企业两大部门的经济模型。由于不存在政府和税收,所以国民收入也就是可支配收入。居民户和企业的关系★从实物流量看★从货币流量看在两个部门经济中,决定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关键之点,在于消费支出加投资支出是否等于总产出(总供给),或者说储蓄是否等于投资。即只有当C+I=C+S或S=I时,国民收入才处于均衡水平。宏观经济学二、总支出函数(AggregateExpenditureFunction简称AE)1、AE函数与AD函数的区别西方经济学认为,区分计划支出和实现的总支出十分重要,因为正是二者在量上的差距引起的供求关系的变动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均衡状态的实现,从而决定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2、计划的支出计划的支出实际的总产出≡实现的总支出C(60)+I(60)100ADAS计划的总支出无法实现C(60)+I(20)100ADAS不自愿的存货增加C(60)+I(40)100AD=AS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3.投资函数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因素比较复杂。在此,假定投资支出是净投资,而且是一个不随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常数。①自发的投资支出②引致的投资支出③诱发的投资支出宏观经济学4.消费函数消费函数反映的是计划的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国民收入或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国民收入或可支配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包括APC与MPC。宏观经济学算术方法说明可支配收入(Yd)计划消费(C)APC△Yd△CMPC0100400500100020003000400010018042050090017002500300001.801.051.000.900.850.830.8310030010050010001000100080240804008008008000.800.800.800.800.800.800.80dCAPCYdCMPCY宏观经济学几何方法说明代数方法说明0dCCbYC0表示可支配收入为零时的消费支出,叫做自发的消费b表示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公式的含义:计划的消费支出量等于自发的消费支出量加引致消费宏观经济学消费函数或消费曲线的特点:①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Yd=C;②在低于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消费曲线位于450线之上,YdC,过剩的消费支出由以前的储蓄或借债解决,存在“负储蓄”;③在高于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消费曲线位于450线之下,YdC,可支配收入大于计划的消费支出的量就是储蓄;④消费曲线总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具有正的斜率。宏观经济学结论:①在收支相抵点,APC=1;在低于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APC1;在高于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APC1;APC的值即为原点到消费曲线某一点的射线的斜率。②MPC在任何可支配收入水平都是大于零小于1。消费函数的理论发展:①J.S.Duesenberry相对收入说②M.Friedman恒常收入说③F.Modigliani生命周期说宏观经济学5.储蓄函数储蓄是指没有用于当前消费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即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后的剩余。储蓄函数反映的是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与APC和MPC相对应,包括APS和MPS。宏观经济学算术方法说明可支配收入(Yd)计划的消费(C)计划的储蓄(S)APS△Yd△SMPS01004005001000200030004000100180420500900170025003300-100-80-2001003005007000-0.80-0.500.000.100.150.170.171003001005001000100010002060201002002002000.200.200.200.200.200.200.20dSAPSYdSMPSY宏观经济学几何方法说明算术方法说明00(1)dddYCSCCbYSCbY-C0表示可支配收入为零时的负储蓄1-b表示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公式的含义:在任何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储蓄量,时在可支配收入为零时的负储蓄加引致储蓄宏观经济学储蓄函数或储蓄曲线的特点:①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储蓄为零;②在低于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储蓄曲线低于横轴,负储蓄的大小决定于收入轴高于储蓄曲线的垂直距离;③在高于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储蓄曲线高于收入轴,正储蓄的大小决定于储蓄曲线同收入轴之间的垂直距离;④储蓄曲线总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具有正的斜率。APC+APS=1MPC+MPS=1遗产对于储蓄的影响宏观经济学6、两个部门经济的总支出函数宏观经济学三、两个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水平均衡的条件1、收入—支出法(Income–ExpenditureApproach)几何方法说明宏观经济学算术方法说明国民收入(Y)计划的消费(C)计划的投资(I)计划的总支出(AE=C+I)国民收入的变动方向01004005001000200030004000100180420500900170025003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004004807208001200200028003600均衡宏观经济学代数方法说明0ddYCIYYCCbY01()1YCIb区别:★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宏观经济学2、储蓄--投资法(Saving–InvestmentApproach)在两个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是计划的储蓄=计划的投资,即S=I。在S≠I的任何水平,都将因供给和需求、收缩力量和扩展力量的互相作用使企业变动产量,从而导致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或下降,进而导致储蓄的上升或下降,最终回到S=I的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因为正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才导致储蓄变动到和投资水平相等。宏观经济学3、两种方法的相同结论宏观经济学4、AD–AS图和AE-450线图的联系和区别★相同之处★区别之处★两种图形都有自己的优点宏观经济学第二节三个部门经济和四个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一、三个部门和四个部门经济模式三个部门经济是指在两个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引进政府部门的经济模式。四个部门经济则是在三个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引进“外国企业”部门的经济模式。宏观经济学外国企业金融媒介政府部门居民户企业储蓄(-)要素支付消费支出投资(+)出口收入(+)进口支付(-)税金(-)工资和转移支付(+)出口收入(+)进口支付(-)政府购买(+)税金(-)宏观经济学二、三个部门和四个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水平均衡的条件1、收入—支出法宏观经济学2、漏出—注入法(Withdrawals–InjectionApproach)国民收入的循环流量:是指封闭的两部门经济中以消费支出的形式支付给企业,然后又以企业支付要素报酬的形式回到居民户手中的收入量。国民收入循环流量的漏出量(W):(1)是指居民户没有用于购买本国企业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那部分收入量;(2)是指企业没有用于购买本国企业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那部分收入量。国民收入循环流量的注入量(J):(1)是指居民户不是由于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服务而获得的那部分收入量;(2)是指企业不是由于向居民户出售消费品而获得的那部分收入量;漏出量=注入量收缩力量=扩张力量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001()1(1)YCbTIGbt01()(1)YCIb0001()1(1)YCbTIGXMbtm国民收入均衡公式宏观经济学Y=C+I+G+(X-M)Y=Yd+TT=T0+tYM=MO+mYC=CO+bYdY=C+IY=YdC=CO+bYdY=C+I+GY=Yd+TT=T0+tYC=CO+bYd
本文标题:西方宏观经济学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51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