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一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概念二、一般了解微观经济学的概念三、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关系第二节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一、一般了解实证经济学的概念二、一般了解规范经济学的概念三、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2、教学内容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间进行有效配置的科学(罗宾斯(L·Robbins))。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宏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试图解释一般物价和总就业、收入及总产出以及全球经济等问题的学科。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组织出发,利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微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试图解释消费者消费行为与生产者生产行为以及市场交换与均衡的规律性等问题的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从研究的范围上看,宏观经济学研究较大范围的经济问题,微观经济学研究较小范围的经济问题。(二)从研究的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地区经济问题的,而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问题的。(三)近年来出现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互借鉴和融合的趋势。第二节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可区分为两大类:一是实证经济学(PositiveEconomics),二是规范经济学(NormativeEconomics)。一﹑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采用类似自然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具有函数关系或相关关系的一些变量。通过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经济学理论,再用实际数据来检验这种理论是否正确。二、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ValueJudgment)为基础,将带有价值判断色彩的标准作为建立经济理论的前提,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运行规律,不涉及对结论的价值判断和评价问题;而规范经济学则主要对经济运行进行评价。(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联系它们都与目标设定与实现有关:目标的层次越高越具有规范性,目标的层次越低越具有实证性。(三)西方经济学主流从方法上讲是实证的。第二章消费理论与供求均衡1、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节边际效用与消费考剩余一、一般了解欲望与经济学二、一般了解效用与边际效用(一)重点掌握效用的有关概念(二)重点掌握边际效用的相关概念边际效用的定义、效用单位、边际效用递减(三)一般了解经济学分析中的边际效用概念(四)一般了解效用曲线三、理解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第二节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重点掌握需求与需求价格的概念需求、需求价格、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二、重点掌握供给与供给价格的概念供给、供给价格、供给表与供给曲线三、理解均衡价格与均衡的概念(一)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二)供求定律(三)理解不断均衡过程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不断均衡过程(四)对均衡的干预:限价(五)均衡分析方法均衡的含义和均衡分析方法、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分析第一节边际效用与消费考剩余一、一般了解欲望与经济学二、一般了解效用与边际效用(一)重点掌握效用的有关概念(二)重点掌握边际效用的相关概念边际效用的定义、效用单位、边际效用递减(三)一般了解经济学分析中的边际效用概念(四)一般了解效用曲线三、理解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第二节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重点掌握需求与需求价格的概念需求、需求价格、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二、重点掌握供给与供给价格的概念供给、供给价格、供给表与供给曲线三、理解均衡价格与均衡的概念(一)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二)供求定律(三)理解不断均衡过程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不断均衡过程(四)对均衡的干预:限价(五)均衡分析方法均衡的含义和均衡分析方法、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分析第三节弹性理论一、一般了解弹性理解的概念(一)弹性(二)弹性的应用二、理解需求弹性的概念(一)需求弹性(二)需求价格弹性重点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种类(三)需求收入弹性重点掌握需求收入弹性的概念、理解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及种类三、供给弹性(一)重点掌握供给弹性的概念(二)理解供给弹性的定义及种类四、蛛网理论(一)理解蛛网理论蛛网理论、趋向均衡、趋向不均衡(发散)、重复循环(二)一般了解蛛网理论的作用第四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一、理解序数效用的概念二、重点掌握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一)无差异曲线(二)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三)一般了解商品的互补性三、消费者均衡(一)理解消费可能线的定义(二)理解个人最佳购买行为的意义(三)一般了解消费可能线的移动(四)一般了解消费者均衡第五节消费行为与消费函数理论一、消费者行为(一)理解消费者行为的相关问题简单消费者行为、吉芬之谜、消费者行为理论二、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一)理解消费、消费函数与消费曲线的概念1、消费2、消费函数3、消费曲线(二)理解储蓄、储蓄函数)与储蓄曲线的概念1、储蓄与储蓄函数2、储蓄曲线(三)理解消费与储蓄的概念及关系三、理解消费函数理论(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二)杜生贝的相对收入假定(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四)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定(五)詹姆斯•摩根的消费决策影响收入假定四、重点掌握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概念(一)消费结构的概念及分类消费结构的概念、消费结构的分类(二)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恩格尔食物支出曲线、恩格尔系数、恩格尔定律的适用范围(三)一般了解消费结构的变化2、教学内容第一节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剩余一、欲望与经济学人的欲望按等级分为五个层次(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即:一、生理需要,即生存的欲望和需要;二、对安全的需要,通俗地说希望明天生活更美好和有保障;三、社会需要,即感情及归属感的需要;四、受尊重的欲望,就是自尊心的满足和受人尊重;五、自我实现欲望,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一切资源配置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和需求,而经济学正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二、效用与边际效用(一)效用(Utility)效用是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效用分为正的效用(Utility)和负效用(Disutility)。(二)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1、边际效用的定义2、效用单位3、边际效用递减(三)经济学分析中的边际效用概念(四)效用曲线。三、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Consumer'sSurplus)是指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第二节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需求与需求价格1.需求(Demand)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对应每一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指需求量。2.需求价格(DemandPrice)消费者对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称为需求价格。3.需求表(DemandSchedule)和需求曲线(DemandCurve:DD)二、供给与供给价格1.供给(Supply)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对应每一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出售的商品。2.供给价格(SupplyPrice)生产者对提供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称为供给价格。3.供给表(SupplySchedule)与供给曲线(SupplyCurve:SS)三、均衡价格与均衡(一)均衡价格(EquilibriumPrice)1.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一致时的价格。2、均衡价格的形成(二)供求定律(LawofSupplyandDemand)(三)不断均衡过程1.需求曲线的移动,2.供给曲线的移动,3.不断均衡过程。(四)对均衡的干预:限价(五)均衡分析方法1、均衡的含义和均衡分析方法,2.局部均衡(PartialEquilibrium)与一般均衡(GeneralEquilibrium),3.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分析。第三节弹性理论一、弹性(一)弹性(Elasticity)弹性,是指一变量对另一变量的微小变动所作出的反应。(二)弹性的应用二、需求弹性(一)需求弹性(ElasticityofDemand),需求弹性是反映价格或收入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状况的指标,有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收入弹性两种。(二)需求价格弹性(PriceElasticityofDemand)1.需求价格弹性2.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三)需求收入弹性(IncomeElasticityofDemand)1.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反映由于收入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幅度。2.需求收入弹性的种类三、供给弹性(一)供给弹性(ElasticityofSupply)供给弹性表示价格变动引起供给变动的幅度。供给弹性也有供给价格弹性(PriceElasticityofSupply)与供给收入弹性(IncomeElasticityofSupply)两种。(二)供给弹性的种类四、蛛网理论(一)蛛网理论(CobwebTheorem)与均衡1.蛛网理论蛛网理论是研究本期价格波动对下期产量影响以及趋向均衡过程的理论。2.趋向均衡3.趋向不均衡(发散)4.重复循环(二)蛛网理论的作用第四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一、序数效用序数效用是以效用高低顺序排列的效用表达方式。二、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一)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Curve)无差异曲线是经济学常用分析工具,它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对不同的商品组合可得到同样的满足程度。(二)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MRS)1.边际替代率在收入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为了维持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不变,增加某种商品数量时,必须要减少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三)商品的互补性三、消费者均衡(一)消费可能线(Consumption-possibilityLine)消费可能线又称预算线(BudgetLine:BL)、预算约束(BudgetConstrain),或价格线(PriceLine)。消费可能线表示在既定价格条件下,一定的收入可能买到的商品数量的组合关系。(二)个人最佳购买行为个人最佳购买行为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商品有替代关系时的个人最佳购买行为;二是在商品有互补关系时的个人最佳购买行为。(三)消费可能线的移动(四)消费者均衡第五节消费行为与消费函数理论一、消费者行为(一)消费者行为1.简单消费者行为(ConsumerBehavior)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的支出或消费者的购买活动。2.吉芬之谜(Giffen′sParadox)3.消费者行为理论二、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一)消费、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与消费曲线(ConsumptionCurve)1.消费消费指人们的消费行为。2.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消费函数是消费支出与决定人们消费行为的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3.消费曲线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就是消费曲线,有短期消费曲线和长期消费曲线两种。(二)储蓄、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与储蓄曲线(SavingCurve)1.储蓄与储蓄函数2.储蓄曲线(三)消费与储蓄的关系三、消费函数理论(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AbsoluteIncomeHypothesis)(二)杜生贝的相对收入假定(RelativeIncomeHypothesis)(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PermanentIncomeHypothesis)(四)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定(Life-cycleHypothesis)(五)詹姆斯·摩根的消费决策影响收入假定四、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一)消费结构的概念及分类1.消费结构的概念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2.消费结构的分类(
本文标题: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53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