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手拉手活动方案(案例)(精选4篇)
好文档,供参考1/11手拉手活动方案(案例)(精选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手拉手活动方案(案例)(精选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手拉手活动方案【第一篇】一、活动理念:通过与结对学校黄陂小学“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能让学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友爱,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同时,也会对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二、活动主题。“手拉手,结对子”爱心活动。三、活动参加人员。县城三小、丰城中心小学、黄陂小学的部分领导、教师、少先队员代表。四、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我校少先队员与黄陂小学的少先队员结成手拉手伙伴,通过系列的活动增进双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友好文档,供参考2/11谊,引导双方队员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促动,共同进步。通过活动,让同学们真切地体会一份真挚的友谊,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五、前期准备。1、确定结对子少先队员名单。2、少先队员动员会。双方单位确定结对子少先队员名单之后,召开少先队员活动动员会。说明活动对孩子的教育意义。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的纪律意识、团队意识、互助意识、感恩意识、环保意识等;在双方少先队员交往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到双方家庭时,培养他们礼貌待人、尊敬长辈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城乡交流中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学得一技之长,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才能够更多的回报社会。六、活动实施步骤。1、5月25日下午新丰县城第三小学少先队员到黄陂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1)领导讲话。(2)举行捐书仪式。(3)结对子同学双方相互认识,自我介绍等。(4)进行游戏活动。(5)填写爱心结对卡。好文档,供参考3/11(6)向黄陂小学少先队员赠送礼品。七、活动结束。手拉手活动方案【第二篇】教育需要创新,需要触及学生的心灵。新《课标》下的教育强调:教育内容根据现实、依托现实,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我校的学生大都来自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他们衣食无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且缺乏责任感,他们远离偏僻的农村,对贫穷的生活和单调的生活方式缺少了解,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缺少一份必要的关爱。“手拉手”活动能让队员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友爱,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一、活动目的1、让两个城市的两个班级学生结成“一对一”的手拉手伙伴,通过系列的活动增进双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友谊,引导双方学生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促动、共同进步。2、通过活动,让队员们真切地体会到一份真挚的友谊,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二、活动主题:手拉手,共同搭建爱的桥梁三、活动时间:20xx年10月30日四、活动地点:沙湾县第四小学好文档,供参考4/11五、参与人员:沙湾县第四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阿克苏市第五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六、活动内容1、两校学生手拉手,建立一对一的手拉手关系。2、平时写信或网络交流生活和学习中的趣事,倾诉烦恼或寻求帮助。3、在重大节日、生日进行自制贺卡、互送礼物。4、假期进行互访,到对方的家庭体验生活,在学习上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进友谊。七、活动程序1、建立两校手拉手学生信息库。2、组织学生开展书信交流活动。3、共筑爱的桥梁,分享友谊成果。八、注意事项1、诚恳待人,尊重对方,杜绝一切不良现象;2、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手拉手活动方案【第三篇】一、活动理念通过“手拉手”活动让参与的同学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友爱,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同时,充分发挥两校及多好文档,供参考5/11校之间的教育优势,做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二、活动目的和意义“手拉手”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增进双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友谊;还能帮助孩子们去关注自我以外、身边以外的人和事,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促动,共同进步。此外,还能使孩子们在与不熟悉的世界和个人的交往中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尤其是“关注”的实践可使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三、活动内容及方案“手拉手”活动,主要以书信往来形式为主,条件达到也可穿插其他一些其他交流方式,比如网络聊天工具、手机通讯,互访等。可以是两班或多班之间的,也可以是两校或多校之间的。各班或校的相应老师领导要负起责任。实施方案:书信的投递建议以一两个大信封,集体邮寄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一可以响应国家力行节俭的号召——节省邮资,二可以避免单独交流带来的其他节外生枝。具体方案如下:1、双方学生最好是同一年级的,这样更方便建立起长期的联系。学生的署名,可根据自己意愿用笔名或真名。但交往内容应该真实不虚假,否则就失去了交往的意义。“相互尊重,言而有信”这是交友的原则与前提,对于信中所涉及的个人隐私问题,不能出于各种原因对外界泄露。好文档,供参考6/112、活动双方的老师或学校的领导做为收发信件的“中转”。收信老师收到信件后转交给相应的同学。并负责把己方同学写好的信寄出。老师,当然也要有保护学生隐私的意识和义务,不要未经学生本人允许偷看其信件,这不仅不道德,还是违法行为。失去了孩子的信任,那活动将无法维系下去。3、发起方的学生初次写信内容不特指定收件人;收信方的学生可以随意看,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为发起一方的学生写回信。回信时,应在信内有针对性的注明为谁写的。为防止别人偷看信件内容,学生可对信纸做密封处理,关于如何做,学生可以八仙过海,比如写好后,折叠好,然后用胶水或胶带封好,只有收信人可以打开读取。然后在信纸的背面写上寄给谁。4、对于没有回复的信件,收信方的老师,应积极动员参与学生为其写回信;实在不能回复的,希望活动负责老师能注明原因一并寄回,以尽力做到对写信者的尊重。因为,表达能力虽有不同,但交流交友的愿望与心情是相同的。5、经过一轮的来信与回信,以后的活动就基本可走上正轨了。具体方式可以参考回信方的方式来进行。时机成熟时可以互送一些小礼物以作纪念,以示祝福等等;也组织开展“异地小学生相聚”活动,努力给“手拉手”小伙伴创造见面机会,深入了解对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增进友谊。好文档,供参考7/11大手拉小手活动方案【第四篇】活动一:穿衣起床活动目标:1、提高大班幼儿的自理能力,以及乐于帮助他人的品质。2、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会运用简单的礼貌用语。活动过程:1、大班幼儿提高5分钟起床自己穿衣穿裤。2、起床后由朱老师带领大班幼儿排队来到小(5)班午睡室。3、自由选择伙伴,互相认识后,大班哥哥姐姐帮小班弟弟妹妹穿衣穿裤,穿鞋子,最后帮着整理床铺,并会互相说一些礼貌用语。观察分析:小班幼儿听说大班哥哥姐姐要来帮自己起床,都很开心,宋嘉灵、刘吴雨、潘家铭等几个小朋友醒过来一睁开眼睛就问“哥哥姐姐怎么还不来?”“哥哥姐姐什么时候来?”其中谢逸超小朋友特别兴奋,以至很晚才入睡这时也醒了,当哥哥姐姐一进午睡室,就开心地喊“哥哥姐姐你们来啦”,大班幼儿也很开心,迅速找到伙伴,帮小班幼儿穿衣穿裤,其中大班幼儿缪雨翔小朋友动作最为迅速,很快帮夏文涛小朋友穿衣裤,因为夏文涛小朋友性格内向,刚开始有些拘谨,他就很耐心地说:“小弟弟,别着急,我来帮你穿。”只见夏文涛羞怯的抬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在穿戴好以后,又像大人似地整理好文档,供参考8/11好床铺,边铺边说:“小弟弟,等哥哥铺好床我们就出去排队了。”“恩”夏文涛小声地应着。其他小班幼儿在哥哥姐姐的帮忙下很快地穿戴整齐,都亲密地拉着哥哥姐姐地手说:“谢谢!”“不用谢。”彼此之间相处都十分融洽。大班哥哥姐姐帮弟弟妹妹穿戴好以后,并把他们送回了教室,自己则返回教室吃点心。活动二:开心一刻活动目标:1、促进大班和小班幼儿之间的了解,从而培养大班幼儿爱护小弟弟小妹妹的感情。2、合作玩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表现能力。活动过程:1、大班幼儿演唱歌曲。2、小班幼儿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蜜蜂做工》。3、大班和小班幼儿一起玩点兵点将的游戏,从而选出若干幼儿玩“数高楼”的游戏。观察分析:吃完点心后,大班幼儿再次来到小班教室,开展了大小同乐的`文艺活动。大班幼儿首当其冲先唱了一首《柳树姑娘》,小班的弟弟妹妹虽不会唱,但也随着歌曲的节奏点头,拍手。演唱结束后,大家都投以热烈的掌声,其后是弟弟妹妹也不甘示弱唱了《春天来了》,《大树妈妈》;因为有了前次的活动之好文档,供参考9/11后,大家彼此之间减少了陌生感,小班的吴协键、吴晨宇等几个平时不太喜欢唱歌的幼儿,现在也都响亮有力的唱着。接着大班的哥哥姐姐又唱了一首《数高楼》,这时整个活动也掀起了高潮,唱完以后要做游戏,游戏只需十个人,怎么办呢?于是哥哥姐姐提议说用“点兵点将”的办法来选,在大家一致同意后,先由老师“点兵点将”点出一个“大将军”,然后又由这个“大将军”分别在大小班所有的幼儿中选出其余的游戏人选,在选的时候其余人一起和他说儿歌“点兵点将,点到谁,谁就是大将军”,小班的弟弟妹妹因为先前从没说过“点兵点将”,所以都十分好奇,一开始因为儿歌也不熟悉,只是看着哥哥姐姐点兵点将,但等点到第四为“大将军”时已经有大半的幼儿会起劲地跟着哥哥姐姐一边说儿歌一边点将了,大家觉得被这样挑选做游戏十分有趣,事有凑巧,挑选的人中有一半是大班的,一半是小班的,司卓儿,夏铭豪等几个平时比较内向的幼儿被点到之后也大方的上去和哥哥姐姐手拉手变成大圆圈做游戏,最后幼儿在大家的欢笑和掌声中告一段落。活动三:快乐品尝活动目标:1、让幼儿体验品尝的快乐,懂得垃圾要分类。2、通过大带小扔吃剩的垃圾,从而增强环保的意识。活动过程:1、介绍垃圾箱,让幼儿知道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好文档,供参考10/112、大班幼儿带小班幼儿自由品尝各种零食和水果。3、让幼儿把吃剩的垃圾分类处理。4、大班幼儿带小班幼儿走下楼梯准备回家。我们根据标记的颜色放置了两个垃圾箱。当时我们是想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颜色来分辨可能会容易些。当我指向绿色垃圾箱询问时,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插嘴了,而小班的孩子目瞪口呆。于是便请蔡乐陶小朋友介绍:“这是可回收的垃圾箱。”老师问:“那哪些东西是可回收的?”陈聪说:“酸奶瓶。”接着我们便请小班的章驰到中间寻找哪个外壳是可回收的。他找了个塑料袋说是可回收的。我们给予了表扬,用同样的方法我们介绍了不可回收的垃圾。在品尝食物的过程中,孩子们吃得很开心。起初他们还能手拉手得进行活动,并且能把垃圾分类摆放。慢慢地,我发现大班孩子为了满足个人的食欲,而把小班孩子甩下。于是适当地提醒,他们便能重新进入角色。孙晓镭小朋友在吃枇杷时能帮助小弟弟剥皮,小弟弟也能用礼貌用语“谢谢”来回答。缪雨翔小朋友拿这酸奶请蔡渊澄小弟弟吃蔡渊澄不肯吃,说要另拿一瓶。缪雨翔小朋友说,只有这么几瓶,我们让给别的小朋友吃吧!蔡渊澄小朋友乐意地接受了他的提议,于是你一口我一口吃得可开心拉!品尝活动结束后,大班的花培贇、夏可欣、李清涵、苏丹小朋友能帮助老师整理、归放物品,做出大姐姐的榜样。好文档,供参考11/11孩子们在吃吃说说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与同伴共分享的快乐,同时也懂得了一些垃圾分类的环保知识,彼此之间也学会了相互谦让,使整个活动也充分得到了肯定。
本文标题:手拉手活动方案(案例)(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562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