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的存货分析模式,掌握信用条件优化的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存货资金定额测算的定额日数法,掌握存货控制的经济批量模型、陆续到货模型、商业折扣模型;理解流动资产的特点,理解企业置存货币资金的原因与成本,理解存货资金定额测算的因素分析法、比例分析法;了解营运资金的概念及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了解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的成本分析模式,了解货币资金的日常管理,了解应收帐款的作用、成本及日常管理,了解信用标准及收帐政策,了解存货概念、存货成本及存货控制的ABC控制法、分级归口控制、适时性管理。第一节营运资金概述一、营运资金的概念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是企业用以维持正常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可用流动资产的净额。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预付款项、存货等。流动负债是指必须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预收款项、应交税金等。营运资金的存在表明企业的流动资产占用的资金除了以流动负债筹集外,还以长期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筹集。二、营运资金的特点由于负债在第四章筹资决策中已作介绍,故本章重点论述流动资产的管理。流动资产有以下四项主要特点:(一)流动性流动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虽需经历供产销循环周转过程,但这一过程时间很短,使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强。(二)继起性流动资产的价值表现就是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占用形态在时间上表现为依次继起、相继转化。流动资金以货币资金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它的每一次转化都是一种形态的结束和另一种形态的开始。这就是继起性。(三)并存性流动资金的占用形态从空间上看是并存的,各种占用形态同时分布在供、产、销各个过程中,这是由生产经营的连续不断所决定的。这就是并存性。(四)补偿性流动资产的投资回收期短,它的耗费能较快地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即流动资产的实物耗费与价值补偿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内同时完成的。三、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营运资金的管理就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它既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要保证能按时按量偿还各种到期债务。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一)合理确定并控制流动资金的需要量企业流动资金的需要量取决于生产经营规模和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同时也受市场及供、产、销情况的影响。企业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流动资金的需要量,既要保证企业经营的需要,又不能因安排过量而浪费。平时也应控制流动资金的占用,使其纳入计划预算的良性范围内。(二)合理确定流动资金的来源构成企业应选择合适的筹资渠道及方式,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并使筹资与日后的偿债能力等合理配合。(三)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效益当企业的经营规模一定时,流动资产周转的速度与流动资金需要量成反方向变化。企业应加强内部责任管理,适度加速存货周转、缩短应收帐款的收款周期、延长应付帐款的付款周期,以改进资金的利用效果。第二节货币资金的管理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在资产中,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最强,但货币资金盈利性最弱。现金是非盈利性的资产,银行存款虽有利息生成而利益太小。企业因种种需要必须置存货币资金,但应合理安排货币资金的持有量,减少货币资金的闲置,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果。一、置存货币资金的原因与成本企业置存货币资金的原因是为了满足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交易性需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货币资金支付的需要,如购买原材料、支付人工工资、偿还债务、交纳税款等。这种需要发生频繁,金额较大,是企业置存货币资金的主要原因。预防性需要是指企业为应付意外的、紧急的情况而需要置存货币资金,如生产事故、自然灾害、客户违约等打破原先的货币资金收支平衡。企业为预防性需要而置存货币资金的多少取决于:一是企业临时举债能力;二是企业其他流动资产变现能力;三是企业对货币资金预测的可靠程度;四是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投机性需要是指企业为抓住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投机获利而置存货币资金,如捕捉机会超低价购入有价证券、原材料、商品等,意在短期内抛售获利。置存货币资金通常会发生四种成本,即持有成本、转换成本、短缺成本、管理成本。持有成本是指因置存货币资金而丧失的投资收益,这是一项机会成本,它与置存货币资金的数量有关,货币资金置存越多,持有成本越大。转换成本是指有价证券与货币资金转换时的交易费用,严格地讲转换成本仅指与交易金额无关而与交易次数成正比的交易费用,这才是我们决策中的相关成本。短缺成本是指因置存货币资金太少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如因无钱购买原材料造成停工损失,失去现金折扣,不能及时支付而造成信誉损失等。短缺成本也与置存货币资金的数量有关,货币资金置存越多,短缺成本越小。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因置存货币资金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的工资支出,安全防盗设施的建造费用等。管理费用一般是固定费用。二、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的确定如上所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满足交易、预防、投机等需要,必须置存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但货币资金持有太多或太少都对企业不利。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就是指使有关成本之和最小的货币资金持有数额,它的确定主要有成本分析模式和存货分析模式两种方法。(一)成本分析模式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企业置存货币资金的各相关成本,测算各相关成本之和最小时的货币资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在成本分析模式下应分析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在成本分析模式下不存在转换成本。机会成本随着货币资金持有量的增大而增大,一般可按年货币资金持有量平均值的某一百分比计算,这个百分比是该企业的机会性投资的收益率,一般可用有价证券利息率代替。计算公式为:机会成本=货币资金平均持有量×有价证券利息率管理成本由于是固定成本,因而是一项无关成本,按理说在决策中不应予以考虑,但本模式下为匡算总成本的大小,仍把它考虑在内,当然对决策结果是不会造成影响的。短缺成本随着货币资金持有量的增大而减少,当货币资金持有量增大到一定量时,短缺成本将不存在。成本分析模式下的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可用图解法确定。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以横轴表示货币资金持有量,以纵轴表示成本,画出各项成本的图像。一般说,机会成本是一条由原点出发向右上方的射线,管理成本是一条水平线,短缺成本是一条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的直线或上凹的曲线,它与横轴相交,表示货币资金持有相当大的一笔数额时不再存在短缺成本。总成本线由各项目成本线纵坐标相加后得到,它是一条上凹的曲线,总成本线最低点处对应的横坐标即为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见图8-1:图8-1成本分析模式下的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也可用编制货币资金持有成本分析表来确定,见表8-1。由表可知该企业持有60万元货币资金最好,最小持有总成本为8万元。表8-1某企业货币资金持有成本分析表单位:万元项目甲乙丙丁货币资金持有量50607080机会成本5678管理成本1111短缺成本310.50持有总成本988.59(二)存货分析模式存货分析模式是借用存货管理经济批量公式来确定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这一模式的使用有如下假定:(1)企业在某一段时期内需用的货币资金已事先筹措得到,并以短期有价证券的形式存放在证券公司内。(2)企业对货币资金的需求是均匀、稳定、可知的,可通过分批抛售有价证券取得。(3)短期有价证券利率稳定、可知。(4)每次将有价证券变现的交易成本可知。在存货分析模式下有两项相关成本:置存成本和交易成本。置存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企业置存货币资金而丧失的将这些资金投资于证券可得到的投资收益,此项成本与有价证券收益率有关,也与置存货币资金的平均余额有关。交易成本(转换成本)是指与交易次数成正比的经纪费用。置存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若每次抛售有价证券金额大,会使货币资金平均余额大而增加置存成本,但会使交易次数少而减少交易成本;反之,若每次抛售有价证券金额小,会减少置存成本和增加交易成本。存货分析模式旨在使相关总成本,即置存成本和交易成本之和最小化。假设下列符号:TC——存货分析模式下的相关总成本;T1——相关的置存成本;T2——相关的交易成本;C——一次交易资金量,也即企业最高货币资金存量;i——有价证券收益率;T——一个周期内货币资金总需求量;b——有价证券一次交易固定成本。总成本(TC)=T1+T2=货币资金平均余额×有价证券收益率+交易次数×有价证券一次交易固定成本=bCTiC2TC’=2CTb2i令TC’=0,得ibTC2这时ibTTC2.2i+Tb.bTi2=bTi2因为TC”=3CTb20所以bTi2是TC的最小值可得到结论: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ibT2C*时,相关总成本达最小值bTiTC2*。这里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即一次抛售有价证券的金额,也即企业库存货币资金的最大值。【例8-1】某企业预计1个月内经营所需货币资金约为800万元,准备用短期有价证券变现取得,证券每次交易的固定成本为100元,证券市场年利率为12%。要求:计算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及最小相关总成本。解: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00040012%1200000081002*C(元)最小相关总成本:000412%1200000081002*TC(元)三、货币资金的日常管理企业在确定了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后,还应加强货币资金的日常管理,使货币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一)货币资金收入的管理货币资金收入的管理重在缩短收款时间。企业销售款项的收取一般要经历如下过程:由客户开出支票邮寄到收款企业,收款企业收到支票后交付银行,银行凭支票通过银行结算系统向客户的开户银行结算划转款项。以上过程需要时间,我们应尽量缩短这一过程的时间,使应收款项尽早进入本企业的银行账户。(二)货币资金支出的管理货币资金支出的管理重在推迟付款日期。当企业购买原材料等发生应付款项时,如何合理合法地推迟付款日期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该付的钱推迟支付等于在推迟期间筹措到一笔可用资金。在诸多结算付款方式中如有可能则优先考虑用汇票结算,在异地结算中应选用有利的结算手段。【例8-2】某公司需在指定日期前把一笔款项汇到某外地单位。若用普通邮寄需3元,若用电汇需13元,但可快4天时间。假定该公司资金成本率为10%,需汇款9万元。要求:判断应采用普通邮寄还是电汇?解:本问题相当于筹措到4天可用资金9万元,其得益为:90000×10%×3604=100(元)而为此增加的成本为;13-3=10(元)该公司应采用电汇,净得益为90元(100-10)。(三)闲置货币资金的利用由于企业开出支票到开户银行实际划出这笔款项总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形成企业货币资金账户余额与银行账户上的存款余额有一定差额,我们称之为货币资金“浮游量”。只要把握准时间,“浮游量”是可以利用的。又如企业用于资本投资或经营支出的款项,往往是资金先到位,尔后再发生支付,这一段时间也会造成货币资金的闲置。上述情况如果估算准确,又能熟悉证券市场的情况,我们就能利用闲置货币资金进行短期证券投资而获利。由于企业的资金流量大,虽说证券投资期短,也能得到可观的收益,从财务管理来讲,不失为生财的一种手段。第三节应收账款的管理一、应收账款的作用及成本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赊销产品、材料,提供劳务及其他原因,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及其他单位收取的款项。当代经济中,商业信用的使用越趋增多,应收账款的数额也越趋增大,成为流动资金中的重要项目。(一)应收账款的作用1.增加销售企业销售产品有现销和赊销两种方式。在销售顺畅无阻的情况下任何企业都喜欢采用现销的方式,这样能及时收到款项,又能避免坏帐损失。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产品不是垄断的,就必然会面临同行的竞争。除了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竞争外,势必也有销售方式的竞争。赊销除了向客户提供产品外,同时提供了商业信用,即向客户提供了一笔在一定期限内无偿使用
本文标题:财务管理第七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7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