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3年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范文_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实用4篇】
1/202023年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范文_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实用4篇】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2023年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范文_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实用4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篇】我班本期共有学生53人,其中女生21人。大多学生都是今年从村小点并过来的,原在三年级1班跟上来的只有18人,仅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基础十分差,特别是从久吉转入的好几个男生,简直是一窍不通,什么都不会的那种,就连跟着你读书都不会张口的。因此,本期想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真是比登天都难了。但是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也得搏一搏,尽自己所能去做吧,但愿能有一定的收获。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2/20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1、能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合作,学习民主的参加集体生活。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1、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2、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但当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3/203、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4、知道世界历史发展一些的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课时安排:6课时教学内容: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课时:2课时1、用眼观察家乡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的法制教育。2、用手描绘家乡主题二:从地图上看家乡课时:4课时1、用心体会家乡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2、走进不同的家乡,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七条。3、请到我的家乡目标:1、态度: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4/20积极的情感。2、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3、知识: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4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8个方向更准确地描述地地理位置。态度: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家乡生活的体验和今昔对比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巨大变化。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七条的法制教育。重点、难点: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8、提高合作的能力。要点: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5/20的情感。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过于方向的认识。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4、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5、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6、通过对于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7、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8、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内容:主题一:展览室里的故事多:课时:4课时1、家乡人生活的变化。2、学校里的变化真大。3、生活中的智慧。主题二: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课时:4课时1、“家庭寻宝”中的发现。2、过去的游戏真有趣。3、今非昔比的厨房。主题三:说不完的家乡故事。6/20课时:4课时1、家乡名称的来历。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2、家乡水的故事。家乡的水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八条目标:1、态度: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受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的保护意识。2、能力: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搜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愿意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3、知识: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八条的法制教育。重点难点: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感受家乡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4.了解学校的过去,通过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7/205.在了解和研究学校变化的活动中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6.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进步。7.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作用。学习制作年表。8.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9.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的快乐,加深友情。10.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生活的进步。11.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说。12.了解家乡有关的发展变化的历史。13.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要点:1.在各种学习活幼的互幼中,体会探究、比较、合作的价值,勤于思考,乐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2.学习在寻找资料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相关的、有价值的对象。3.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4.尝试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5.通过体验,感受劳动者的智慧,培育尊重劳动者情感/6.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7.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8.通过比较,感受儿童生活的变化。8/209.学习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10.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11.感受水的宝贵,对水资源珍惜的态度。12.强化学生珍惜家乡水的情感和态度。13.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第三单元课时:家乡,我为你骄傲课时安排:11课时教学内容: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课时:3课时1、家乡人的智慧。2、传统与进步。3、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渗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第一条。主题二:扎根在家乡的传说课时:4课时1、乡音乡情。2、乡风乡俗。3、快乐的节目生活。主题三: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课时:4课时1、远离陋习。远离陋习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9/20保护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2.追求文明。3.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目标:1、态度: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形成家乡的概念,体会到自己是家乡的一员,加深对家乡深层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2、能力:能够科学地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对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资料能够进行一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3、知识: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知道乡音乡情,风俗乡俗的区域性特点,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4、渗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二十三条的法制教育。重点难点:1.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2.学会建立名人简历档案。3.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体会家乡人的聪明。4.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5.了解在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10/206.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7.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8.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9.了解不同民族的节目及其节日生活习俗。10.初步区分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11.学会按计划做事。12.了解家乡人是怎样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美好家乡的。要点: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2.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课及运用资料。3.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4.通过欣赏不同的文化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增进对家乡和民族的情感。5、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关系。6.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7.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8.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风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9.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对社会文明和发11/20展造成的危害。10.养成以实际行动维护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行为方式。11.萌发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四、教学措施1、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期将采取小老师带领小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方法来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2、采用边学习课文边做练习的方法来加强巩固所学知识。3、多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白板来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识记,多做一些小检测。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二篇】本年级一个班,学生们经过三个半学年的品德课学习,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整体荣誉感,能关心他人,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对生活的充满热情。一个寒假的时间,让孩子们增长了一些社会见闻,同样也有利于品德课的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第二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的世界”。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的事实,教材在引导12/20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下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单元以世界之窗,节日大观,多彩服饰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将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合理看电视等好习惯的培养蕴含在其中。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四下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产与生活的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中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行业的不断变迁;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的关系知道社会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交通发展引发出的新问题
本文标题:2023年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范文_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836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