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PPT课件西方经济学教程 第一章导言
第一章导言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经济学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也正因为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此重要,所以它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经济学家们常常谈论“大炮与黄油的矛盾”。这是指,任何一个社会都拥有一定量的资源,并用于生产各种物品。资源的量是一定的,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的量也是有限的。多生产某种物品就要少生产其他物品。为了简单起见,假设一个社会只生产大炮与黄油这两种物品,那么,多生产大炮就要少生产黄油,多生产黄油也就要少生产大炮。这种“大炮与黄油不可兼得”的情况就是“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假定在一个社会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果只生产大炮可以生产15万门,只生产黄油可以生产5万吨,在这两种极端的可能性之间,还存在着大炮与黄油不同数量的组合。假设这个社会在决定大炮与黄油的生产时提出了A,B.C,D.E,F六种组合方式,则可以作出表1一1可能性黄油(万吨)大炮(万门)ABCDEF012345151412950可以根据表1一1,我们可以作出图1一l:在图l—l中,连接A、B、C、D、E、F点的AF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大炮与黄油最大产量的组合,被称为生产可能线或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AF线还表明了,多生产一单位大炮要放弃多少黄油,或者相反,多生产一单位黄油要放弃多少大炮,因此,又被称为生产转换线。“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社会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社会在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六种可能性中选择哪一种?——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大炮与黄油的组合达不到AF线,而只能在G点上?——如何使社会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可能性超出AF线,例如,达到H点?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StudyObjectsofEconomics)“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根源于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正是由这种资源的有限性所决定的。一、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稀缺性(Scarcity)生产大炮与黄油需要各种资源(resource)(资本、人力、自然资源等)。如果这些资源是无限的,能生产出来的大炮和黄油是无限的,那么,就没有“大炮与黄油的矛盾”,也就不需要经济学了。但谁都知道,人类社会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我们可以给稀缺性下这样一个定义: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wants)而言,经济物品(economicgoods),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用我们所举的例子来说,一个社会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或侵略他国,所需要的大炮是无限的,为了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所需要的黄油也是无限的。但是,能够用于生产大炮与黄油的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资源有限性就是经济学中稀缺性的含义。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稀缺性,即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谈资源的多寡的。这也就是说,稀缺性不是指能用于生产大炮与黄油的资源的绝对数量有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资源再多也是一个既定的量,任何一个既定的量与无限性相比,总是不足的,也就具有稀缺性。但是,这种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正是稀缺性存在的表现形式。经济学正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正是由这种稀缺性所决定的。二、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与资源配置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以大炮和黄油来说,也许在某一时期内社会更需要大炮,而在另一个时期内更需要黄油。各种资源又有不同的用途,即既可以用于生产大炮,也可以用于生产黄油。这样,在解决稀缺性问题时,人类社会就必须对如何使用资源作出选择(choice)。所谓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选择”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第一,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第二,如何生产,即用什么方法来生产。不同的方法可以达到相同的产量,但在不同的情况下,其经济效率并不相同。第三,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这也就是为谁生产的问题。稀缺性是人类社会各个时期和各个社会所面临的永恒问题,所以,选择,即“生产什么(what)”,“如何生产(how)”和“为谁生产(forwhom)”的问题,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resourceallocation)问题。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三、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人类社会往往面临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稀缺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Robinson)针对30年代的大危机不无讽刺地说:当经济学家们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时,“英国有三百万工人失业,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数字刚下降到原来水平的一半。”这种情况就是产量没有达到生产可能线(例如在图1一l中的C点上),稀缺的资源被浪费了。而且,人类社会为了发展,也不能仅仅瞒足于达到生产可能线的水平,还要使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大的产量(例如达到图l—l中的H点)。这样,资源的稀缺性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资源利用。所谓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资源利用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第一,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即大炮与黄油的产量达不到生产可能线上的各点。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充分就业”问题。.第二,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这也就是经济中为什么会有周期性波动。与此相关的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大炮与黄油,即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第三,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甚大。这样,就必然涉及货币购买力的变动问题。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由以上可以看出,稀缺性不仅引起了资源配置问题,而且还引起了资源利用问题。正因为如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也许更恰当一些。四、经济制度与大炮和黄油的生产尽管各种社会都存在“大炮与黄油的矛盾”,都存在稀缺性,但解决稀缺性的方法并不同。换句话来说,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依靠价格的调节与刺激来实现。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也就是说,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用什么方法生产大炮与黄油,生产出来的大炮与黄油分配给谁都由中央计划来安排。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依靠计划来实现。当然,在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市场与计划不同程度的结合,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制度称为“混合经济”。但市场与计划的结合并不是一半对一半,总是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以另一种为辅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市场经济从总体上看比计划经济效率高,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因此,许多过去采用计划经济制度的国家纷纷转向市场经济。这也就是说,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制度。既然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制度,所以经济学的定义就应该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本书所介绍的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因此,西方经济学也就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利用,由此形成了各研究不同问题的经济学分支。经济学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其中研究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学与研究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学是其基础。本书所要介绍的内容正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的英文为“Micro”,它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在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定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居民户与厂商。居民户又称家庭,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厂商又称企业,是经济中的生产者。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居民户与厂商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消费者居民户要实现满足程度(即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微观经济学研究居民户与厂商的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以及厂商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即以前所说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即在这种资源配置下能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人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因为如果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居民户和厂商的行为要受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象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价格的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实现了最优化。微观经济学正是要说明价格如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因此,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也正因为这样,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就是要解释价格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individualanalysis)。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就是价格这种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微观经济学中所涉及到的变量,例如,某种产品的产量、价格等都属于这一类。微观经济学分析这类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学的研究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就微观经济学而言,其基本假设条件有以下三点:第一,市场出清。这就是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具体来说,物品价格的调节使商品市场均衡,利率(资本价格)的调节使金融市场均衡,工资(劳动价格)的调节使劳动市场均衡。在这种均衡的状态下,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费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就是在假设资源充分利用为常态的情况下,集中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第二,完全理性。在微观经济学中,最优化行为起了关键作用。正因为每个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都是最优的,所以,价格的调节才能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这一最优化的基础就是完全理性的假设。这一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economicman),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这就是说,他们具有完全的理性。只有在这一假设之下,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才是可能的。第三,完全信息。消费者和厂商只有具备完备而迅速的市场信息才能及时对价格信号作出反应,以实现其行为的最优化。完全信息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只有在以上三个假设条件之下微观经济学关于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以及由此引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是正确的。但是,事实上.,这三个假设条件并不一定具备。现代经济学家正是由这一点出发,对传统微观经济学提出了质疑。本书所介绍的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还是传统的,是以这三个假设为前提的。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微观经济
本文标题: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PPT课件西方经济学教程 第一章导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9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