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有效性——一个公司治理分析视角
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有效性——一个公司治理分析视角作者:涂万春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费伦苏论国有银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济南金融2006,(6)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中是否需要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是否被贱卖,是否会影响国家金融安全,国有商业银行能否真正学到外国战略投资者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已成为当前中国金融界争议最大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对国有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相关争议进行分析.2.期刊论文费伦苏.FEILun-su论国有银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及相关争议-当代经济管理2006,28(4)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中是否需要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是否被贱卖、是否会影响国家金融安全、国有商业银行能否真正学到外国战略投资者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已成为当前中国金融界争议最大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对国有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必要性、操作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进行分析.3.学位论文田甜国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2007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深化改革和银行业的进一步开放,中国银行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近年来,外国战略投资者进入我国银行业的热情不断高涨,进入的银行数目不断增多,规模高速发展。外国战略投资者进入己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一种重要现象。外国战略投资者自进入之始,就引发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将着重研究外国战略投资者进入是否提高中资银行竞争力这一问题。本文在对外国战略投资者进入的背景、原因和现状进行分析之后,选取了十个因子,建立四个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资产质量指标、风险管理能力及潜在竞争力指标),分别考察12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资产质量、潜在竞争力,由此搭建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框架,并在对2003年至2005年银行的竞争力排名之后,对排名变化进行分析,从中推断出国外战略投资者与中资银行竞争力影响的相关关系:总体看来,战略投资者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有积极作用。其中,在潜在竞争力和资产管理方面,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要比其他金融机构,带来的正面效应更加显著;在风险管理方面外资占股比例大的比占股小的正面效应更加显著,而盈利能力则与外资入股比例负相关。随后,论文深入到公司治理_、风险管理以及经营管理三个层面,逐一分析战略投资者带来的效应,并通过上述四个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结论:外国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以及经营管理中的中间业务有正面影响,但其短期效应并不十分显著。但从中长期看,论文通过趋势研究预期战略投资者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将会有更显著的效应。本文的最后部分给出了中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应注意的事项及建议。4.期刊论文史建平.ShiJianping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慎重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财经科学2006,(1)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引发了关于引资、定价及金融安全等问题的广泛争论.本文对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必要性、国有商业银行股权是否被贱卖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引资是否威胁金融安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中需要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5.学位论文龙阅新资本项目开放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2006中国在1996年12月正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八条款国,经常项目实行全面开放;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在外部条件上促成了资本项目开放的压力;2005年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中国银行完成引资和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中国工商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一系列的重大事件表明了在入世保护期即将结束和资本项目逐渐放开的压力下,政府和商业银行自身都已经深刻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机。资本项目开放带来的影响已经成为国际经济金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已有的研究文献大多只考虑资本项目开放的宏观经济效应,较少研究对商业银行这个具体产业的影响。而且伴随着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外资银行的进入势必会带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能否抵制住外资银行所带来的挑战和冲击,有效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推进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是值得仔细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回顾了有关资本项目开放效应研究和外资银行进入影响研究的相关文献,较为清晰的界定了资本项目开放的概念,即放松或取消资本项目下尚未放松或取消管制的子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资本项目开放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别是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福利效应、长期收益和风险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以及外资入股对中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结论是从近期来看,开放资本项目有着多方面的福利效应和长期收益。但外资大规模流入和某些宏观经济变量的不稳定都会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外资银行参与多种业务的竞争将引发技术进步效应、组织效应和人力资源效应等,从而有利于国内商业银行效率提升和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制进程。而国内商业银行通过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不仅能够优化股权结构,改变国家股一股独大的僵化局面,还可以期待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产品,增强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6.期刊论文史建平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是否会威胁国家安全-经济研究参考2006,(23)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和平年代,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在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向外国战略投资者出售股权的时候,人们担心因此埋下金融安全隐患.而理性的态度应该是在引资过程和引资之后,充分考虑金融安全问题,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出现损害国家利益的后果.7.期刊论文刘哲外国战略投资者对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作用分析-对外经贸实务2008,(12)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前,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财务重组和成立股份公司两个步骤,通过国家注入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通过将不良资产核销,降低不良资产比例;通过改善内部公司组织框架和管理,达到成立股份公司的标准.之后,将一个筹备好、武装好的部队呈现给境外战略投资者.8.学位论文黄瑞园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绩效管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2007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企业有效利用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绩效管理是否优良以及运行的好坏,直接促进或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不论在评价理念、评价模型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运用中,都比较成熟。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工作仍处于粗浅的尝试阶段,效果并不明显。在现阶段,中国建设银行在2004年实现了股份制改革,随后成功在香港上市,同时引进的外国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面对新的激烈竞争环境,以及国内外监管的压力,对其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原有的绩效管理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因此研究绩效管理、建立更趋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对建设银行来说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首先对绩效管理的概念、影响因素、实施过程进行了简述,然后对绩效管理的常用方式进行阐述,并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情况。同时,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绩效改革中取得的成绩以及仍存在的问题,从动态发展的角度,为中国建设银行建立起与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相适应的绩效管理新体系提出一些改进的对策。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方法和内容,论文设计的框架;第二部分理论综述,概述绩效管理和平衡记分卡的相关理论以及在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情况;第三部分案例背景介绍,对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的发展历史,社会环境,行业背景及其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介绍;第四部分案例分析,对中国建设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的政策导向,存在的问题进行简析;第五部分对策探讨,运用平衡记分卡的理论提出解决措施,并以基层银行的绩效考核方案为例,说明实施过程中的应注意的问题。9.期刊论文费伦苏.汪卉自主技术创新与国有银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济南金融2007,(6)国有商业银行在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能否同时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适宜技术,一直是中国金融界争议较大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国有银行能否从外国战略投资者那里学到所需的先进适宜技术值得怀疑,自主技术创新才是解决国有银行技术落后的根本所在.10.学位论文李裕坤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模式研究2006城市商业银行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在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经济形势下,在原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自1995年试点以来,全国已有一百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城市商业银行对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组织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防范和化解历史形成的金融风险都曾经起到过重要和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大力加快改革步伐,清收和置换不良资产,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经营状况继续好转,盈利能力增强,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份额不断增大,综合实力有所增强。截至2005年9月,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1.9万亿、所有权权益693亿、按照贷款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1027亿、平均不良贷款率为9.7%、平均资本充足率为2.7%,与同期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然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先天不足,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仍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如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本金不足,资产规模小,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这些都成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难题。而且随着2006年底我国的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日期的临近,在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占有一定优势的外资金融机构将大举进入我国金融市场,这无疑会给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雪上加霜。作为我国银行业中弱势群体的城市商业银行,必须重新洗牌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银行业全面开放后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2004年银监会制定了《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其中明确鼓励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联合、重组、并购以及跨区域发展。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工作会议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第六次会议上强调,城市商业银行今后的主要方向是重组改造和联合,各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银监会支持各城市商业银行在当地政府主导下实施重组改造、增资扩股和资产置换,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综合化解历史风险,提升公司治理和内控能力;鼓励各行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进行联合并购,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因此,当前对城市商业银行的重组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由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着手,比较分析了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势,研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重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接着在比较目前常见的重组途径后,将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分层,针对每一个层次对症下药,提出适合的重组模式,最后探讨重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为重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重组历程以及发展现状,指出城市商业银行本质上就是重组的产物。自1995年的第一次重组以来,不知不觉城市商业银行已经走过了十年的风雨历程。经过十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一方面在茁壮成长,另一方面它们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两级分化严重,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资产质量普遍不高等等。正是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迫在眉睫,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第二次洗牌。第二部分首先比较城市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优劣势,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城市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的劣势十分明显,随着银行业全面开放时间的临近,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使得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城市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也再次证明了城市商业银行必须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能生存,只有改革才能发展。其次,笔者将那些规模较小,在特定的区域或地理范围提供存、贷等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定义为外国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比较美国、日本和德国城市
本文标题: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有效性——一个公司治理分析视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