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YBJ2
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YBJ201-83本标准规定了选矿、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各专业的冶金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的通用技术条件。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及验收的专业的技术条件,尚应符合上述各专业冶金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对安装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冶金机械设备,其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技术条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注:(1)特殊要求系指设备技术文件有关规定而本标准未规定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与本标准规定不一致的技术条件。(2)设备技术文件系指设备的说明书、制造图(包括零件图和装配图)和技术要求。1设备基础检查1.1设备基础应有确认基础已具备安装条件的资料。1.2设备基础的尺寸极限偏差和水平度、铅垂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1.3设备基础表面及预留孔内应清洁,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防护完好。2基准线和基准点2.1基准线和基准点应根据设计、安装和检修的需要确定.2.2设备安装平面位置的标高偏差的检测,除有指定的依据外,均应以基准线和基准点为依据。2.3需要保留的基准线和基准点应设置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2.4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可采用铜材、不锈钢材、普通钢材制造,采用普通钢材制造应有防腐蚀措施。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应设置牢固并予以维护。埋设在混凝土内的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的结构形式可参见图1。向图1: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示意图1--永久中心标板;2--永久基准点121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YBJ201—83表1设备基础的尺寸极限偏差及水平度、铅垂度公差mm项次项目极限偏差公差1基础坐标位置(纵、横向轴线)±202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0~-20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20凸台平面外形尺寸0~-203凹穴尺寸+20~0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包括地坪上需要安装设备的部分):每米54全长10铅垂度:每米55全长20预埋地脚螺栓:标高(顶端)+206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两处测量)±2预留地脚螺栓孔:中心距±10深度+20~07孔壁的铅垂度10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标高+20~0中心距±5水平度(带槽的锚板)58水平度(带螺纹孔的锚板)22.5设备安装单位应绘制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布置图,在图中表明永久标榜和永久基准点的编号、设置位置及其实测坐标或标高。安装工作结束后,应将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机器布置图移交接受单位。2.6安装需要的临时基准线标点和临时基准点应根据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作出,无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则应根据经校正的设备轴线和标高作出。2.7挂设的基准线应根据设备安装进度要求和挂设跨距选用直径为0.3~0.75mm的整根钢丝,其拉紧力一般为钢丝破断拉力40%~80%,水平或倾斜挂设的跨距不宜超过40m。2.8基准线标点和基准点的施工测量应符合YBJ15—66《冶金工业建筑安装施工测量规程》的规定。3设备就位、找平找正和标高测定2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YBJ201—833.1设备就位前,必须除去设备地面的油污、油漆、泥土及地脚螺栓预留孔内的杂物。二次灌浆处的设备基础表面应清除浮浆、凿成麻面,并不得有油污,以保证二次灌浆质量。3.2设备的纵、横向中心线极限偏差、标高极限偏差、水平度或铅垂度公差应符合各专业冶金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如无规定,一般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一般设备安装精度设备位置情况中、横向中心线、标高极限偏差mm水平度或铅垂度公差单独布置的设备±101/1000与其他设备由机械上的衔接关系的设备±20.5/10003.3设备找平找正和标高测定的测点,一般可选择在设备的下列部位:a.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指定的部位;b.设备的主要工作面;c.部件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d.零、部件间的主要结合面;e.支承滑动部件得导向面;f.轴承剖分面、轴颈表面、滚动轴承外圈;g.设备上应为水平面或铅垂的主要轮廓面。3.4设备安装偏差或误差的方向,一般可按下列因素确定:a.能补偿受力或温度变化后所引起的偏差或误差;b.能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或误差;c.使有关的零、部件更好的联接配合;d.试运转平稳;e.使零、部件在符合作用下受力较小。3.5拉钢丝测检、平行度、同轴度时,应根据测检精度要求和拉设跨距选用直径为0.2~0.75mm的整根钢丝,其拉紧力一般为钢丝破断力的50%~80%。水平方向拉钢丝测检需考虑钢丝挠度影响时,钢丝两支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6m;钢丝在自重作用下的挠度应按下式计算:f=PxLqx)(500−(1)式中:f—侧检点的挠度,mm;q—单位长度的钢丝重量,kgf/m;x—测检点至一支点的距离,m;L—钢丝两支点间的距离,m;P—钢丝拉紧力,kgf。3.6常用的测量和检查方法见附录A(补充件)。4地脚螺栓、垫板和二次灌浆4.1预留地脚螺栓的安设4.1.1地脚螺栓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不得有油脂和污垢。3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YBJ201—834.1.2地脚螺栓底端不得碰预留地脚螺栓孔的孔底,与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4.1.3拧紧地脚螺栓应预留地脚螺栓孔的二次灌浆混凝土达到设备基础混凝土设计的强度后进行。4.2带锚板活动地脚螺栓的安设4.2.1活动锚板设置应平稳,锚板与基础面的接触应均匀。4.2.2带槽锚板活动地脚螺栓末端上应标明举行头的方向,基础表面上应标明戴槽锚板矩形槽的方向,矩形头应正确嵌如锚板槽内。4.2.3带锚板活动地脚螺栓预留孔或套管的密封应符合设计规定,如无规定,可在预留孔或套管内充填干燥的沙子,上口以麻丝沥青封闭。4.3胀锚地脚螺栓和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的安设4.3.1胀锚地脚螺栓的安装应符合《YG型胀锚螺栓施工技术暂行规定》(待出版)的规定。4.3.2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的安设应符合冶基规101—78《环氧砂浆锚固地螺栓技术规程》的规定。4.4地脚螺栓的紧固4.4.1设备底座上用于找平的调整螺钉,在地脚螺栓紧固前应予回松。地脚螺栓紧固后,调整螺钉不应受力。4.4.2地脚螺栓紧固工具的选择可参见附录B(参考件)。4.4.3地脚螺栓的紧固程度,一般用锤敲击螺母,根据响声和反弹力凭经验检查。锤头规格可参照表3选用。表3检查地脚螺栓紧固的锤头规格地脚螺栓公称直径mm锤头规格kg≤3636~80800.51.5~56~84.4.4设备技术文件对地脚螺栓的紧固力有规定时,应对紧固力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可参见附录C(参考件)。4.4.5地脚螺栓紧固后,螺母与垫圈、设备底座、锚板的接触应良好,局部间隙应符合表4的规定;螺栓应露出螺母,露出长度宜为1.5~5倍螺距。表4地脚螺栓的螺母与被联接件接触要求mm地脚螺栓公称直径局部间隙不得大于≤3636~80800.050.100.154.5垫板4.5.1垫板组*位置和数量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a.每个地脚螺栓的近旁至少应有一个垫板组,底座刚度较小或动负荷较大的设备,地脚螺栓的两侧近旁均应放置垫板组;无地脚螺栓处的设备主要受力部位亦应放置垫板组。b.垫板组在放置平稳和不影响二次灌浆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地脚螺栓和主要受力部位。c.相邻垫板组之间的距离宜为500~1000mm。*垫板组由数块垫板堆组成,4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YBJ201—834.5.2放置在混凝土基础上的垫板,其总承力面积应按下式计算:A=CRQQ)21(100+式中:A—垫板总承力面积,mm2;C—安全系数,可采用1.5~3,采用座浆法放置垫板或采用无收缩混凝土进行二次灌浆时,取小值;1Q—采用普通混凝土二次灌浆时为设备及承载物的重量,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二次灌浆时为设备重量,kgf;2Q—地脚螺栓紧固力[设备技术文件如无规定,可按附录D(补充件)确定]的总和,kgf;R—基础混凝土上的抗压强度,kgf/cm2。4.5.3垫板的规格一般应根据垫板的总承力面积和垫板组的数量参照附录E(参考件)选用。4.5.4直接放置垫般的混凝土基础表面应进行研磨,其与垫板接触面的接触点应分布均匀。4.5.5采用座浆法放置垫板,座浆混凝土的配置、施工程序及注意事项可参照附录F(参考件)。4.5.6每一垫板组应尽量减少垫般的块数,一般不宜超过5块。平垫板组中,最厚的垫板应放在下面,最薄垫板应放在中间。4.5.7设备找平找正后,每一垫板组应符合下列要求:a.每一垫板组应放置整齐,每对斜垫板的重量面积应大于垫板面积的2/3。b.垫板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深度应超过地脚螺栓。c.平垫板组宜露出设备底座外缘10~30mm,斜垫板组宜露出设备底座外缘10~50mm。d.每一垫板均应被压紧,压紧程度可用手锤轻击垫板,根据响声凭经验检查;对于高速运转、承受冲击负荷和振动较大的设备,其垫板与垫板间、垫板与设备底座间,用0.05mm塞尺检查,塞入面积不得超过垫板面积的1/3。e.钢垫板组的各垫板应相互点焊牢固。4.6二次灌浆4.6.1预留地脚螺栓孔、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的二次灌浆,应符合GBJ10—65《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本)》的规定。4.6.2灌注时,不得使地脚螺栓歪斜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4.6.3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二次灌浆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如无规定,宜为50~100mm。5清洗和装配5.1一般规定5.1.1需要在安装现场装配的零、部件以及设备上原已装配的零、部件,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清洗:a.包装防护材料不需要保留的;b.包装防护材料不能作为润滑剂或掺入润滑剂使用;c.包装防护材料可以可以作为润滑剂或掺入润滑剂使用但超过了规定的有效期;5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YBJ201—83d.因运输、保管不善,致使包装防护材料发生变质或零、部件加工面已产生锈蚀、脏污。5.1.2对于需要清洗的零、部件,清洗洁净后应涂以规定的润滑剂,必要时应涂以合适的防锈润滑剂。5.1.3对于需要清洗的设备管路应清洗洁净并畅通。5.1.4设备表面的防锈油脂可选择下列方法清洗:a.用金属清洗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b.用蒸气或热空气吹洗,吹洗后必须及时除尽水分;c.用热的机械油、汽轮机油或变压器油清洗,油温不应超过100℃,如将被清洗的零、部件浸入油内加热溶解清洗时,被清洗的零、部件应与加热容器底部和四周保持适当距离;d.用碱性清洗液清洗,清洗液宜加热至60~90℃,清洗后应用清水冲洗洁净并使之干燥,常用的碱性清洗液的配方和适用范围可参照附录G(参考件);e.用煤油、柴油火器油等溶剂油清洗。5.1.5设备加工面上的防锈漆,应用适当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溶剂清洗;用气相防锈剂溶剂浸涂的零、部件,可用12%~15%亚硝酸钠和0.5~0.6%碳酸纳的水溶液或酒精清洗。5.1.6设备加工面如优秀时,应进行除锈。常用得除锈方法和质量要求件附录H(补充件)。5.1.7有禁油要求的设备、管路及其附件,应进行脱脂。脱脂剂使用范围、脱脂方法和脱脂后的检验见附录I(补充件)。脱脂后,应将脱脂件上残留的脱脂剂清除干净。5.1.8设备采写、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构造和技术要求,确定拆装顺序和方法。5.1.9设备拆卸时,应对易于混淆的零、部件作出相对位置的标志。5.1.10设备装配时,应先检查零、部件与装配有关尺寸的偏差、形状和位置误差,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后,按照装配顺序和标记进行装配。5.2螺纹连接件、键、定位销装配5.2.1螺纹连接件的装配,螺栓头部、螺母与被联接件的接触应紧密,紧密程度一般用手锤轻击螺母或螺栓头部,根据响声凭经验,或用塞尺检查。如设备技术文件对紧固力有规定时,应对紧固力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可参照附录C(参考件)。5.2.2不锈钢、铜和铝螺纹连接件的螺纹部分,装配时应涂以润滑剂。5.2.3螺纹连接件的防松件应装配正确。5.2.4螺栓联接采用加热螺栓多拧紧螺母角度的方法紧固时,多拧进螺母的起始位置应使螺栓与被联接件的间隙消除,螺栓的加热温度和螺母的多拧进角度(见图2)应按下列公式计算:t=AaEP+t0(3)θ=ASEPL×360(4)式中:t—螺栓加
本文标题:《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YBJ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9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