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审计工作底稿培训-销售与收款循环
审计工作底稿培训销售与收款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营业收入舞弊的动机及途径:随意变更会计政策,改变收入确认原则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虚拟收入利用与某些公司的特殊关系制造销售收入,如:三角交易:A-B-C-A主要内容销售与收款循环简介营业收入基础知识讲解营业收入实质性程序审计及相关提示应收账款实质性程序应交税费实质性程序销售费用实质性程序销售与收款循环介绍•接受客户订单•批准赊销信用•组织发货•装运出库•开具账单•记录销售•办理收款,或者办理销售退货、折扣及折让•计提及注销坏账销售与收款循环介绍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会计科目2、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要内部控制业务流程资产负债表科目利润表科目销售与收款循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款项长期应收款应交税费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基础知识一、营业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营业收入基础知识二、营业收入的分类•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营业收入基础知识三、营业收入的确认(一)销售收入的确认销售收入确认的5个条件特殊销售收入的确认代销商品预收款销售商品分期收款销售商品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售后回购售后租回营业收入基础知识(二)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提供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四)建造合同收入营业收入基础知识四、销售退回的处理销售退回的审批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特别关注期后退回五、折扣销售、折让及现金折扣营业收入审计一、营业收入审计目标•发生•完整性•准确性•计价和分摊•截止•列报营业收入审计二、营业收入的主要实质性程序第一步:获取或编制营业收入明细表:(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结合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2)检查以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收入的折算汇率及折算金额是否正确。营业收入审计第二步:实质性分析程序(1)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对比情况,分析产品销售的结构和价格变动是否异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2)根据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分析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上期相比是否异常,本期各期之间是否存在重大波动,如有记录原因。(3)根据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比较本期各月各类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是否符合被审计单位季节性、周期性的经营规律,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4)将本期重要产品(收入占全部收入20%以上的产品)的毛利率与同行业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检查是否存在异常营业收入审计第三步:检查营业收入的确认条件、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前后期是否一致;关注周期性、偶然性的收入是否符合既定的收入确认原则、方法。提示:特别关注企业记录的营业收入是否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应该确认为收入的交易是否全部记录营业收入审计第四步:对重要商品的本期发出数量与确认收入的数量进行分析,并对差异调查原因。获取企业库存商品收发存明细表,以及销售收入的数量金额账,选择重要产品进行核对,对差异进行分析,或者询问财务等相关人员,得出合理的解释,并执行检查等相关程序予以验证。营业收入审计第五步:营业收入的真实性检查表从记账凭证入手,抽取记录追查至销售发票、发货单、订货合同,检查营业收入是否是真实的,是否准确记录;特别关注的事项:季末、年度末的大额销售交易的真实性;本期增加大额销售交易的客户的收入真实性;关联方销售交易的真实性;期末产成品结存金额为负数的销售交易的真实性营业收入审计第六步:营业收入的完整性检查由原始凭证追查至明细账(发货凭证→销售发票存根→明细账)第七步:结合对应收账款的审计,选择主要客户函证本期销售额一般需函证的客户包括:大额销售客户;本期新增的大额客户;该客户本年销售额比上年有大幅变动。营业收入审计第八步:出口商品核对表对于出口销售,应当将销售记录与出口报关单、货运提单、销售发票等出口销售单据进行核对,必要时向海关函证。营业收入审计第八步:出口商品核对表对于出口销售,应当将销售记录与出口报关单、货运提单、销售发票等出口销售单据进行核对,必要时向海关函证。营业收入审计第九步:销售收入的截止测试抽取截止日前后若张干张记账凭证,审查入账日期、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发票、发货单、销售合同等一致。以账簿记录为起点:账簿记录——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检查发票存根与发运凭证。以发运凭证为起点:发运凭证——发票开具情况与账簿记录营业收入审计第十步:销售退回检查表存在销货退回的,检查手续是否符合规定,结合原始销售凭证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结合存货项目审计关注其真实性。1、审查销售退回原因的合理性:(1)应对销售退回的原因及批准手续进行检查分析(2)应特别关注期末的销售在下期期初发生销售退回性2、特别要关注资产负债表日后销售退回的账务处理是否符合准则的规定。营业收入审计第十一步:特殊销售审验检查有无特殊的销售行为,如委托代销、分期收款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销售、附有退回条件的销售、售后租回、售后回购、以旧换新、出口销售等,选择恰当的审计程序进行审核。营业收入审计第十二步:关联方交易检查调查并检查向关联方销售的情况,记录其交易品种、价格、数量、金额和比例,并记录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对于合并范围内的销售活动,记录应予合并抵销的金额。对关联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客户的交易事项作专门核查:(1)了解交易事项目的、价格和条件,作比较分析;(2)检查销售合同、销售发票、货运单证等相关文件资料;(3)检查收款凭证等货款结算单据;(4)向关联方、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客户或其他注册会计师函询,以确认交易的真实性、合理性。营业收入审计三、需要收集的资料1、销售前5名的销售合同及销售额;2、截止日前后的最后5张发货单;3、出口销售的,收集大额的出口报关单;应收账款审计一、应收账款审计目标: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收账款是存在的(存在);所有应当记录的应收账款均已记录(完整性);记录的应收账款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权利与义务);应收账款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计价和分摊);应收账款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列报)。应收账款审计二、应收账款的主要实质性程序第一步: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坏账准备科目与报表数核对相符。(2)检查非记账本位币应收账款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3)分析有贷方余额的项目,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4)结合其他应收款、预收账款等往来项目的明细余额,调查有无同一客户多处挂账、异常余额或与销售无关的其他款项(如,代销账户、关联方账户或雇员账户)。如有,应做出记录,必要时作调整。(5)标识重要的欠款单位,计算其欠款合计数占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应收账款审计第二步:应收账款余额及发生额分析(1)复核应收账款借方累计发生额与主营业务收入是否配比,如存在差异,应查明原因。(2)计算应收帐款周转率及应收帐款周转天数等指标,并与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指标、同行业同期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检查是否存在重大异常。应收账款审计第三步:货款回笼分析通过对应收账款贷方发生额进行分析,检查应收账款回笼是否均衡,对不均衡的情况,抽查货款回笼异常月份大额收款凭证,重点复核资金来源,核对付款方与账面应收账款明细科目是否一致;同时通过货款回笼,了解企业收回货款的方式,从另一方面验证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应收账款审计第四步:审核应收账款账龄划分的合理性,并形成记录。近三年账龄结构及平均值分析,分析变动的合理性;期末账龄在上年账龄基础上递增的合理性分析;对三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要取得有效依据及批准手续,并检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期末账龄在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本期减少凭证检查记录应收账款审计第五步:函证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函证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编制应收账款函证结果汇总表,审核函证结果不一致事项是否为需调整事项。对未回函应收账款实施替代审计程序。(1)进行期后收款情况的检查;(2)检查运输记录、销售合同等相关原始资料及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应收账款审计1、函证目的为了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2、除非存在下列两种情形之一,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注册会计师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3、函证对象: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项目;关联方[包括持股5%(含5%)以上的股东]项目;主要客户(包括关系密切的客户)项目;交易发生频繁的项目;非正常的项目。应收账款审计4、函证的控制应当对选择被询证者、设计询证函以及发出和收回询证函保持控制函证措施(1)将被询证者的名称、地址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记录核对;(2)将询证函中列示的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核对;(3)在询证函中指明直接向接受审计业务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回函;(4)询证函经被审计单位盖章后,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5)将发出询证函的情况形成审计工作记录;(6)将收到的回函形成审计工作记录,并汇总统计函证结果(并且:要求保留回函信封)应收账款审计5、函证结果差异分析收回的询证函若有差异要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做好记录。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a.购销双方记录的时间不同;(主要有4种情况)b.一方或双方记账错误;c.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应收账款审计6、对未回函的客户进行替代测试替代测试表是针对每个明细客户的,不能将一个科目编制一张替代测试表;对长期挂账无法函证也无法进行替代测试的项目:企业说明款项性质、形成原因及长期未能收回的原因;关注企业对该款项的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函证和替代程序之间应交叉索引应收账款审计第六步:对应收账款的本期发生额进行抽查对于应收账款中的大额、异常、关联方款项,在审计中须检查其销售合同、发票、运输凭证、出库单等原始凭证,以确认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应收账款审计第七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算表检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是否完备,并取得书面报告等证明文件;2、计算坏账准备占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并和同行业、以前期间的相关比例进行比较;应收账款审计第八步:应收关联方款项检查表标明应收关联方[包括持股5%以上(含5%)股东]的款项,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并注明合并报表时应予抵销的金额;对关联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客户的交易事项作专门核查:(1)了解交易事项目的、价格和条件,作比较分析;(2)检查销售合同、销售发票、货运单证等相关文件资料;(3)检查收款凭证等货款结算单据;(4)向关联方、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客户或其他注册会计师函询,以确认交易的真实性、合理性。应收账款审计第九步:检查银行存款和债务询证函回函、会议纪要、借款协议和其他文件,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已被抵押或出售。应交税费实质性程序一、应交税费的审计目标存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交税费是存在的;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应交税费均已记录;权利和义务:记录的应交税费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计价和分摊:应交税费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列报:应交税费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应交税费实质性程序二、应交税费的主要实质性测试第一步:获取或编制应交税费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第二步:取得税务部门汇算清缴或政府部门的专项检查报告确认文件,分析其有效性,并与上期相关数据核对。1、核对期初未交税金与上年审计数是否一致;2、检查税务稽查决定、政府部门的专项检查报告,核对其与期初未交税金是否一致。应交税费实质性程序第三步:检查应交增值税,并确定其正确性:(1)获取或编制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加计复核其正确性,并与明细账核对相符(2)将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与被审计单位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行核对,比较两者是否总体相符,若有差额分析其原因(3)对销项税额进
本文标题:审计工作底稿培训-销售与收款循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2767 .html